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资料.doc_第1页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资料.doc_第2页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资料.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用】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轻松过关资料自考专业资料 2011-05-09 21:22:22 阅读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引用自自考通关王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历年试题答案及轻松过关资料中 国 古 代 文 论历年考题(汇编)最新模拟考题(汇编)课本重点资料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珍贵复习资料A、作者之意B、作品之意 C、读者之意D、古人之意20、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里的“其人”是指(D)A、圣人B、今人C、读者D、作者21、教材指出,孟子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正是在其“仁政”与“民本”思想的前提下形成的。其哲学基础是孟子的(A)A、“仁政”理论B、人性无善恶理论C、人性恶理论D、人性善理论22、孟子“知言养气”说中的“养气”应该是指作家应该(B)A、静心修养,达到“虚静”的精神状态B、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C、通过修炼,达到阴阳二气和谐一致D、通过修炼,培养自己的阳刚之气23、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C)A、“仁政”和人性论B、“虚静”和“物化”C、崇尚自然,反对人为D、“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24、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C)A、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B、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C、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意在言外D、文学作品意思与语言并重,不能偏废25、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B)A、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B、庄子较深的影响C、孔子关于“诗可兴”、“可以怨”的影响D、孔子“思无邪”说 的影响26、教材认为:司马迁通过分析屈原及其离骚的特点,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理想和正确的政治主张,而遭到恶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的产物。并在报任少卿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了( B)A“疾虚妄”说 B“发愤著书”说 C“养气”说 D “讽谏”说27、从史记对汉高祖和汉武帝的记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马迁的( C )A“究天人之际”的精神 B“发愤著书”的精神C“实录”精神 D“主文而谲谏”的精神28、“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几句话,据教材注释是出自( A )A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B 毛诗大序C刘安离骚传 D司马迁报任安书29、教材指出: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方面,又必须( B )A“怨而怒” B “主文而谲谏”C“劝百而讽一” D“风以动之,教以化之”26】、 曹丕的“诗赋欲丽”作为文体论的观点与以前的文论有何区别?答:1、“诗赋欲丽”是指诗歌、赋体应该(文辞)华美。曹丕以前还没有独立的、真正意义上的“文论”,文学基本上还没有独立出来,如诗经是“经”,并被看作文学作品。与以前的文论相比,说明曹丕看到了文学作为艺术区别于其它体裁文章的美学特征(即“丽”),认识到文学应该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这对于抒情文学的发展,有着特别深远的影响。曹丕的典论文表明,魏晋时代文学已经逐步走向自觉的时代。2、这与以前“诗言志”的文论观点是不一样的。“诗言志”中所谓“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所谓“赋诗言志”是指借用或引申诗经中某些篇章来暗示自己某种政教怀抱。左传里常出现的“志”多指政治态度、理想抱负。到战国中期以后,由于对诗歌的抒情特点的重视,以及百家争鸣的展开,“志”的含义逐渐扩大,其作为人的思想、意愿、感情的一般意义开始受到了重视。譬如离骚“屈心而抑志”,“抑志而弥节”中“志”的内容除了屈原的政治理想抱负,还包括了这种理想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愤激之情,以及对谗佞小人的痛恨之情在内27】、 典论论文批评了当时文坛上哪些不良现象?答:1、曹丕批评了文人相轻的风气,认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他在举例说明文人相轻的文坛事例后,分析这种风气的产生原因时说: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可以说,曹丕对文人相轻的风气的批评是相当深刻和实事求是的。2、曹丕反对好古贱今,批评当时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不良倾向,这种风气产生的原因在于失之于考察和盲目的迷信。他通过批评,实际上肯定了今胜于古,肯定了文学的进步和进化,是一种文学进化论的思想。肯定了今胜于古,这在当时也是一种难得的见解。28】、如何理解陆机“诗缘情而绮靡”的观点?这一论断对后世有什么影响?答:1、陆机把当时最重要的文体诗歌的审美特征概括为“诗缘情而绮靡”,明确地肯定了建安以来诗歌向抒情化发展的方向,比曹丕“诗赋欲丽”的提法更进了一步,更成为千古名言。陆机只讲抒情不讲言志,实际上是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到“止乎礼义”的束缚的巨大作用,它使得诗歌突破了经学的控制,使得诗歌真正回到了它本来的审美面貌,使得诗真正为诗,文学真正为文学。尽管有少数封建正统文人对这一理论命题颇有微词,但是绝大多数诗人和文论家都认同这一深刻而又精辟的著名诗学命题。2、“绮靡”并非“淫艳”、“侈丽”之意,而是指“精妙之言”,是没有贬义的。刘勰文心雕龙讲“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以及西晋文学“结藻清英,流韵绮靡”等,都没有贬斥含义。可以说陆机重视语言表达的形式问题,儒家只说文辞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可是陆机第一个明确提出形式的重要性,这一首创对于整个六朝文学重视语言艺术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9】、文赋是怎样阐述艺术构思的?答:1、文赋的中心是论述以构思为主的创作过程。在正文之前,陆机写了一个序言提出“意不称物”、“文不逮意”。2、构思准备:“伫中区以玄览”。指老庄那种虚静的精神状态,它可以使人不受外物和各种杂念干扰,统观全局,烛照万物,思虑清明,心神专一。3、构思阶段:“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构思首先要进行丰富的艺术想象,而这种想象是可以超越时空局限的,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和广阔性。这是高度活跃的、无定规的一连串想象与联想,可上重天,可下九泉,绝不是枯燥的理性思索。在艺术想象的过程中,作家的思维活动始终是与现实中的客观物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感情的逐渐鲜明与艺术形象的逐渐构成,是同步进行30】、在结构和布局方面,文赋有什么主张和阐述?答:创作中的艺术表现阶段,包括如何安排文意和文辞两个方面,即“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