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过程时滞现象的补偿与控制 .pdf_第1页
工业过程时滞现象的补偿与控制 .pdf_第2页
工业过程时滞现象的补偿与控制 .pdf_第3页
工业过程时滞现象的补偿与控制 .pdf_第4页
工业过程时滞现象的补偿与控制 .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1 卷第 12 期 20 10 年 12 月 仪 器 仪 表 学 报 C h i nese Journ al of Sc i en ti fi c In strum ent V 01 3 1 N 0 12 D ec 20 l0 工业过程 时滞现象的补偿与控 制 王启 志 王晓 霞 1华 侨大学机 电及 自动化学 院厦 门361021 2华侨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厦门361021 术 摘要 时滞是工业生产过 程中被控对象 的一种重要 特性 时滞 越大 控 制系统的品质 降低 越严重 因此长期 以来时滞控 制系 统是 过程控 制研究 中一个热 门课题 而强时滞又是公认的一种最难控制的对象特性 提出一种 强时滞系统弱化成一个小 时滞 系统的方法与系统结构 在此基础上采用优化鲁棒滤波器 将时滞弱化过程中 模型不匹配误差所产生的高频干扰信号滤去 使 系统 成为一个真正弱化的时滞系统 然后通过时滞 弱化 系统 固有 的操作频率来合理分配滤波器 与控制器在整个系统中所提 供 的相位与振幅 达到系统各组成环节的协调优化与统一 同时 提出一种改进型的 PID 控制器及其参数整定方法 结合工业热 交换温度控制系统说明方法的应用 实验表明 该系统具有较好的调节品质 关键词 时滞补偿控制 鲁棒滤波器 控制器参数优化 系统协调与统一设计 中图分类 号 TP273 文献标识码 A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代码 510 8060 T i m e d ela y c om p en sa ti o n a n d c o n trol for i n d u stri a l p ro c ess W ang Q i zhi W ang X i aoxi a J College of M ec hani c al Engi neeri ng and Autom ati on H uaqi ao Uni versi ty X i am en 361021 Chi na 2 College of Computer Sc i enc e Tec hnology H na qi ao Uni versi ty X i am en 361021 Chi na A bstrac t Ti m e delay i s one of the i m portant c harac teri sti c s of c ontrolled objec t i n i ndustri al produc ti on proc ess T he greater the ti m e delay i s the w orse the c ontrol system qu ali ty gets F or a long ti m e ti m e delay c ontrol system i s a hot topi c i n proc ess c ontrol study W hi le strong delay i s rec ogni zed as an objec t property that i s di ffi c ult to c ontro1 A m ethod and system ati c struc ture are proposed i n th i s p aper w i th w h i c h strong ti m e delay system c an be w eakened i nto a sm all ti m e delay system B ased on thi s opti m al robu st fi lter i s uti li zed to filter out the hi gh一 equenc y di sturbanc e si gnals that are generated by the m odel unm atc hed errors during the proc ess of ti m e d elay w eakeni ng Then the system i s w eakened i n to a real w eak ti m e delay system In order to reac h c oordi nated opti m i zati on and uni fic ati on i n variou s part s of the system the phase and am pli tude provi ded by thi s system ati c filter and c ontroller are reason ably di stributed u si ng th e i nherent operati ng equ eney of th e w eaken ti m e delay system A t the sam e ti m e a m odi fi ed P ID c ontroller and i ts param eter tu ni n g m ethod are proposed The proposed desi gn m ethod and i ts appli c ati on are desc ribed w i th an i ndustrial heat exc hanger tem perature c ontrol system E xperim ent results show that th e system has good regulati ng perform anc e K ey w o rd s ti m e delay c om pensati on and c ontrol robu st filter c ontroller param eter opti m i zati on system ati c c oo rdi n ati on and uni fied desi gn 操作控制系统等中普遍存在 如钢板轧 制过程 的厚度检 1 引 言 测控制系统 存在传输时滞 加热器 反应器 混合器等 被控对象存在渗透 传导 传热等物理过程 也 表现 出时 时滞在工业过程控制系统 网络控制系统以及分时 收稿 日期 2010 04 Rec ei ved Date 2010 04 基金项 目 福建省 自然科学基金 A0640004 资助项 目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l2 期 王启志 等 工业过程时滞现象的补偿 与控 制 2837 滞的部分特性 网络控制系统存在随机性等待时滞 而分 时操作控制则存在固定的时滞 被控对象的时滞是一种不可控制 的特性 不能通过 控制手段使其消失 因此时滞特性被认为是测控技术 中 一 个很难控制与克服的因素 对象的时滞特性会降低 系统的稳定性 恶化系统的动 静态指标甚 至导致控制系 统的不稳定 为 了提高包含时滞特性对象 的系统品质 不 少学 者曾研 究过 各种方 法 包 括 基 于补偿 的方 法 如 Sm i th 预估器补偿方法 基于 时序分 析的超 前估值方 法 基 于随机 滤波器理论基础上 的 Kalm an 滤波一 预测方 法 基于 理 论与 LM I 线性 矩阵不等式 方法针对 网络控制系统的时 滞存在 的条件 下 研 究系统稳定与优 化的设计方法 7l 虽然这些方法在不 同领域 都有一定 应用 如 Kalm an 滤 波一 预测方法在钢水定 碳测控 系统 中 的应用 Sm i th 预估控制器在表面传热器温度控制及传输 设备速度控制 中的应用 日 与 LM I方法在研究网络系 统数据丢失与等待时滞的应用 还有相 当多 的研 究 是从改变系统结构人手 重点是提高控制 系统 的稳定 性 指标 J 近年来 智能化方法也引起广泛重视 试 图通过智能 自适 应为十分难 于控制 的时滞控 制寻找 出 路 本文研究一种削弱时 滞不利影 响 抑制时滞 补 偿引起系统噪声与防止振荡的策略 提出一种时滞补偿 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这种新型补偿控制器较适合在 目前 的 DCS 系统装置 FCS 系统装置及网络控制系统 中应用 2 对象模型与 系统的构成 具有时滞与削弱补偿控制的系统 由 3 个基本部分构 成 1 被控制对象 2 时滞削弱 与模型 失配补偿器 3 控 制器 被控对象 G S G s e 可以将对象 中的时滞 特性 e 单独分离出来 而 e 可用泰勒级数展开 e s 1 吖 s 1 或展开成二次型函数 e li m 1 s 2 故有 c s Go 1 r Go 1 3 控制系统的构成如图 1 所示 图中 Y S 分别为 系统 给定信号 等 效控制信号与系统实际被控信号 m G S 与 1 m 1 起着时滞削弱器与函数减少器的作用 D s 为系统控制 器 由 S 至 X s 的对象等效特性为 网 1 时滞补偿与控 制系统 的构成框 图 F i g 1 Struc tu re d i agram of delay c om pen sati on and c on trol system 一 一 Co s 1 mGo m 1 Go 一 s 1 卜 G S e一 十G S 4 式中 G S e一 为广义对象等效特性 T m 1 模 型 误 差Go s 一 1 显 然孚 比 减少 m 1 倍 模 型误差也同样减少 m 1 这 就将一个时滞较大 的系统转变成一个小时滞系统 使 系 统 的操作与控制变得更加容易 有助于 系统控制 品质 的 提高与改善 此外 还应注意式 4 等效对象分离成 2 个 部分 第 1 部 分 G S e 因包 含有较 小的时滞 e 从 式 2 可知 e一 近似 于一 阶低通滤 波器 而第 2 部 分 G S 则近似于高通滤波器 这说明模型失 配误差 会 引起高频噪声干扰 虽然同样减少了 m 1 倍 但其影 响仍然存在 进一步抑制模型失配误差的不 良影 响 最好 的办法是添加另一种低通滤波器 一般低通滤波器除了 抑制模型失配误差干扰信号 的影 响外 同样会增加 系统 有用信号的传递滞后 采用 2 阶 Butterworth 滤波器 简记 为 BF 并对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与被控对象 的关系进行 较深入 的研究 发现如果 BF 滤波器 的截止频率与运行频 率选择恰当 可以产生较小的相迟角 进行相角 补偿或校 正就较容易 再将 BF 滤波器与控制器 D s 统一考虑 使 D s 提供的超前角能正好补偿 BF 的相迟角 则整个系 统的分析与设计就不会有 困难 BF 滤波器是一种 低通 滤波器 选择二阶 BF 滤波器 主要考虑不仅是其简单 易 于实现 而且其幅频特性 曲线有一段平坦的低频段 当对 象特性因环境条件变化时 使 系统操作频率 偏移 原设 计点 系统仍有较好的鲁棒性与稳定性 而且对模型失配 误差导致 的高频 干扰也有相 当强 的抑制能力 二 阶 BF 滤波器 的规范化模型为 L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838 仪器仪表学报 第 3 1 卷 B F sO 一 5 a 2s a 1S o 0 式中 s w 为规范化无因次拉普拉斯算子 s 为有因次 的拉普拉斯算子 为 BF 的截止频率 当系统操作频率 运行在 时 I BF I 0 707 即 i m J F I兰 0 707 而当 运行远低于 时 f BF l兰 1 而且有一段 平坦 的低频段 因此 应设计在 卢 卢在 0 5 0 1 之间选择 有利于系统的鲁棒性提高 在控制器模型及其参数 的选择方面 考虑到一 般工 业应 用 PID 控制模 型中的微分部分 s 对高频 噪声 与模 型失配误差产生的振荡信号特别敏感 本 文对 PID 控制进行稍微改进 改造后的 PID 控制模型为 1 十 1 6 式中 e s u s 分别为控制器的输入与输出信号的拉 普拉斯变换 函数 与 分别为比例增益 微分 时间 积分时间与微分增益 6 20 3 控制器与滤 波器 的协调设计 控制器与滤波器是本 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等效 被控对象一起构成统一协调的系统 系统 内部各组成部 分均使用统一的操作频率 一旦系统闭环以后 各组成 部分均受到频率为 的主系统信号激励 各组成部分分 别在 下提供系统不同的相位 角 但这 3 个部分提供 的 相位角之和等于 一180 以形成 闭环负反馈控制的一个 必要条件 即 L D C e L BF 一180 式中 等效对象特性确定以后 在 频率下产生的相位角 是固定的 只有 L D 与 L BF 可以通过模型参数 的选择加 以改变 根据系统操作频率 的大小来协调与 分配 L o E 及 L sr 是本文设计 的一个重要观点 根据 ISE 误差平方积分 准则知道一个单位输入信号经 过与不经过 BF s 滤波器两者产生信号的误差 e t 1 一 BF s 在ISE 达到最小意义下的优化 L S J BF s 的模型参数是一定的 如式 5 二阶 BF 滤波器 的 规范化模型中的系数为 a a 1 a 1 414 2 选 择系统的操作频率 满足 w w 如取 JB 0 5 BF 滤波器运行处于低频平坦段上 而且 L BF 兰一 45 PID 控制器 D s 应提供系统 45 的相位角 按照完全 微分型 PID 控 制器最 优化参 数设置规 则 取 10 0 3oT 为系统的操作周期 操作周期 与操作频率 的关系为 2订 在这种情 况下完全 微分型 PID 控制器提供 48 超前相位角 比 BF 略大 不利于高频信号的抑制 本文采用 的 PID 控制 器 不是传统 的完全微分型 PID 控制器 D s 1 s 1 s 而是经过改进后 如式 5 的不完全 微分型 PID 控制器 经理论推导及实验 得出这种类型的 PID 控制器 的优化整定参数如下 0 3 0 75 7 这种控制器 滤波器与被控对象统一协调的方法 大 大简化了系统参数的寻优计算与系统运行的调试 4 系统 实验与分析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 裂 解气 回收是一个很重要的工 艺过程 利用液态丙烯汽化吸收裂解气的热量 并将裂解 气温度控制在 15 C 左右 温度允许变化 范围较小 如果 温度太高 裂解气含水量会过多 太低则会导致裂解气结 晶析 出 裂解气是一种典型的工业热交换器 目前此类 设备均配有集散系统装置或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装置 为 获得设备模型以供系统设计 在原温度闭环控制 的基础 上 进行 闭环系统等幅振荡测试 以测取对 象特性数据 热交换器温度控制系统的温度变送器采用零点迁移与量 程压缩 测量范 围为 5 25 C 在 实行 比例控制规律 的 情况下 将 比例增益设 置在 2 3 在 乙烯裂解气流 量阶跃变化后 获得取样时间为 1 mi n 一次 乙烯裂解气 温度变化 的一段数据 如表 1 所示 对象测试数据依时 间顺序排列 由对象等 幅振 幅实验 的顺序数据 得到此 时系统的振荡周期约为 41 s 按闭环测试法 计算得到对象特性为 G s C s e 8 s 十 1 模型中的惯性时间与时滞时间以 ra i n 为单位 选择削弱时滞时问的系数 m 10 此时等效被控对 象的模型为 G 赫 9 在对热交换器温度对象按图 1方式构成闭环系统 以 前 首先对式 8 模 型进行 闭环 的辅助实验 闭环时 PID 控制器关 闭积分 与微分功 能 仅 保持 比例 控制作用 在 2 21 时 辅助实验的系统出现 固有的等 幅振荡 如 图 2 所示 其中 10 9 m i n 当 比Il缶 界值减少时 辅助实验系统则趋于收敛 如图 3 所示 其中曲线 的 K 1 5 曲线 的 K 0 8 辅助实验系统可 以离线进行实验 不会影响正常运 行控制系统 的工作 但可 以为被控系统改进型 PID 控制 器参数设置提供可靠的依据 根据辅助实验系统得到 与 设置式 5 改进型 PID 控制器 的参数 10 9 m i n 0 30 3 27 m i n y 10 K 1 66 并按图 1 的结构构成系统 图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l2 期 王启 志 等 工业过程时滞 现象的补偿 与控制 2839 表 1 一段温度对象测试的时序 数据 Table 1 T i m e seri es data of a tem perature test objec t oC t m i n 网2辅助实验的响应曲线 F i g 2 R e sponse c urve of auxi li ary test 图3 时系统的响应曲线 Fi g 3 System ati c response c h i ves w hen K p K 4 的曲线 为在参考输人信号单位 阶跃作用下 系统实 际输出信号 Y 的实验曲线 而 曲线 为稍偏离式 6 整定规则 设定值 比式 6 计算值 略大 10 的 参考 信号为单位输入信号系统 Y t 的实验曲线 图中曲线 为完全按完全微分型 PID 整定规则定设定参数的实验 曲 线 该整定参数比本文给 出的改进型 PID 控制器 的整定 结果 与 大约小 20 由图4 实验曲线可以看出 时滞弱化系统采用改进前 的 PID 控制器 其 系统 的动态 偏差约 1 8 C 而时滞弱化 系统 采用改进后 的 PID 控制 器 则系统动态误差可减少至 0 5 辅助实验系统可以离线 进行实验 不会 影响正常运 行控制系统的工作 但 可以为被控 系统改进型 PID 控制 器参数设置提供可靠的依据 根据辅助实验系统得到 与 设置式 5 改进型 PID 控制器的参数 Ti 10 9 m i n 0 30Ti 3 27 ra i n y 10 1 66 并按图 1 的结构构成系统 图 4 的曲线 为在参考输入信 号单位阶跃作用下 系统实 际输 出信号 Y t 的实验 曲线 而曲线 为稍偏离式 6 整定规则 设定值 比式 6 计 算值略大 10 的 参 考 信号为单位输入信号系统 的实验曲线 图中曲线 为完全按完全微分型 PID 整定规则定设定参数的实验曲 线 该整定参数 比本文给出的改进型 PID 控制器的整定 结果 与 K 大约小 20 由图4 实验曲线可以看出 时滞弱化系统采用改进前的 PID 控制器 其 系统 的动态 偏差约 1 8 C 而时滞弱化 系统采用改进后 的 PID 控制 器 则系统动态误差 可减少至 0 5 t m i n 图4系统控制器参数优化前后的阶跃响应实验曲线 F i g 4 Step resp on se test c u rves before an d after systemati c c ontroller parameter op ti mi zati on 表 2 给出本系统 记为 A 同传统 的 sm i th 时滞预估 控制系统 记为 B 及纯 PID 控制系统 记为 C 的最大动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仪器仪表学报 第 3 1 卷 态误差 e 的比较 表 3 列出 3 种系统平息扰动所需的调 节时间 t 的比较 表 2 3 种 系统最大 动态误差的 比较 T ab le 2 C o m p ari son of th ree system ati c m axi m u m d yn am i c errors e ax A B C O 5 1 5 3 6 表 3 3 种 系统平息扰动 的时间的 比较 T ab le 3 C om p a ri son of th ree ki n d s of system a ti c ti m e th at c alm s d i stu rba n c es A B C 2 0 32 16 0 图 5 为实际被 控信号 与广义 系统信号 的关 系 实际 被控制信号 Y f 比广义系统信号 X t 多一个 固有的 时间延滞 这说明容易控制的广义等效对象被控稳定后 实际系统也很快可跟随稳定 2 l 20 l9 l8 l7 l6 15 0 lU 1 20 2 30 33 4 0 43 30 t m i n 图5系统实际被控信号的跟踪响应 Fi g 5 T h e trac ki ng responses of the system c ontrolled si gnal 因此在时滞弱化 的基础上应用改进 PID 控制器是时 滞控制系统的一种理想的组成与控制方式 5 结 论 本文采用弱化被控系统时滞的方法 将 一个难 以控 制的强时滞系统 弱化成一个小时滞的系统 然后采用优 化鲁棒滤波器滤去时滞弱化过程中产生的模型不匹配误 差所引起 的高频干扰信号 使广义系统真正成为一个弱 化的时滞系统 这是系统设计的首次协调 即被控对象 削弱器与滤波器的协调 系统设计的第 2 次协调是滤波 器与控制器的协调 通过时滞弱化 系统固有的操作频率 来分配滤波器与控制器在整个系统中提供 的相位与振 幅 是最主要的协调手段 达到系统各个组成环节协调优化 与统一 实验证实本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同时结合 乙烯 裂解炉气冷却的T 业热交换器说 明本文系统的应用 实 验表明本文系统无论与系统的动态控制精度或平息干扰 所引起的调解时间都大大优于 Smi th 预估控制系统及传 统的 PID 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 程 齐芳 王涛 赵淑贤 大纯滞后过 程系统辩识 与鲁 棒 性控制研究与实现 J 现代 制造技 术 与装备 2006 170 1 434 5 C H E N G J F W A N G T Z H A O SH X A pp li c ati on an d researc h for large ti m e d elay proc ess system i d enti fic ati on and robustness J M odem M anufac turi ng Tec hnology and E qui pm ent 2006 170 1 434 5 于标 大纯滞后系统一 种新 预估 模糊控制 J 工业仪 表与 自动化装置 2006 6 9 12 Y U B A n ew p redi c ti ve fuzzy c ontrol m ethod for ti m e de lay system s w i th long pure ti m e delay J Industri al In strum entati on Autom ati on 2006 6 9 12 JA ST R O M K C H A N G C L IM B C A ne w sm i th pre d i c tor fo r c ontrolli ng a proc ess w i th an i n tegrator and long dead ti m e J IEEE Trans On A uto Control 1994 3 2 343 345 孙建平 屈颖 施壮 大纯滞后系统的模糊一 Sm i th 控制及 参数优化 J 仪器仪表学报 2006 27 4 427 429 SU N J P Q U Y SH ZH Fuzzy Sm i th c ontrol of the ti m e delay system and opti m i zati on of the par am eters J Chi nese Journ al of Sc i enti fi c Instrum ent 2006 27 4 42 7 42 9 Z H E N G Y F A N G H J W A N G Y W K al m an fi lter F D I of networked c ontrol system s C Proc eedi ng of the 5th w orld c ongress on Intelli gen t c on trol and A u tom ati on H angzh ou C hi na 200 5 1330 13 33 JE U N G E T K IM J H H ou tpu t feed bac k eon tm Her desi gn fo r delay di fferen ti al system s w i th ti m e varyi ng a n c ertai nti es J IEE E Trans A uto Control 1998 43 7 971 974 U Y JIA N C H A n L M I approac h to gauranted c ost c on trol of li near unc ert ai n ti m e delay system j A utom ati c 1999 35 1155一 l159 D E L A S E N M R ob ust ad apti ve c on trol of li near ti m e de lay system s w i th p oi nt ti m e va ryi ng delays vi a m uh i esti m ati on J A ppli ed M athem ati c al M odeli ng 2009 33 2 959 977 M E SK IN N K H O R A SA N I K R ob ust fauh detec ti on and i solati on of ti m e delay system s usi ng a geom etric app roac h J A utom ati c a 2009 45 6 1567 1573 J J J J J J 1J J 1 2 3 4 5 6 7 8 9 r l r l l rl r l r l r r l rl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12 期 工启 志 等 工业过程时滞现象的补偿与控制 284l 10 刘川来 杨朋 飞 宁通 纯滞后 串级控制系统 的新型控 制算法 J 信息 与控制 2009 38 2 245 248 L IU C H L YA N G P F N ING T A n ew c ontrol method fo r the c asc ade c ontrol system wi th pure ti m e delay I J 1 Info rm ati on and Control 2009 38 2 245 248 l 1 1 宁立同 申群太 基于双控制器 的一类积分纯滞后 系统 的研究 J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7 26 7 21 23 NING L G SH EN Q T A double c ontroller for an i nte grater and long dead ti m e proc ess J Tec hni ques of A u tom ati on and Appli c ati ons 2007 26 7 21 23 12 肖佐 无 谢永 芳 智 能控 制与 复合控 制在二 阶时 变纯 滞后对 象的应用 研究 J 计算 机与 数字 工程 2009 37 8 179 182 X IAO Z W XIE Y F Sec on d order system s wi th ti me delay researc h based on advanc ed c ontrol algori thm J Com puter D i gi tal Engi neeri ng 2009 37 8 179 182 13 陈玉梅 谭 飞 大纯 滞后 过程 的多模式 智能控 制及 仿 真 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09 144 4 3 5 CHE N Y M T AN F Desi gn and si nmlati on of m uh i mod e i ntelli gent c ontroller fo r ti m e delay proc ess J A utom a ti on Instrum entati on 2009 144 4 3 5 14 白瑞林 李 军 大纯 滞后 系统 的 Sm i th N N 预 什控 制 J 电子测量 与仪 器学报 2000 14 4 4 4 4 B A I R L L l J T he sm i th neu ral netw ork s pre esti m ated c ontrol for a ki nd of system wi th large ti ri le delay J Journal of E lec tron i c M easn renlen t and lnstrom ent 2000 14 4 40 15 周黎英 赵同树 模糊 PID 控制算法在恒速升温系统 中的应用 J 仪器仪表学报 2008 29 2 4054 09 Z H O U L Y Z H A O G S H C hi nese appli c ati on of fuzzy P ID c ontrol algori thm i n un i fo rm veloc i ty tem perature c ontrol system of resi stanc e furnac e f J i Journal of Sc i en ti fi c Instrum ent 2008 29 2 405 409 16 彭勇刚 韦巍 基于神经网络补偿的人T 气候箱温湿度 模糊控 制 J 仪器仪表学报 2009 30 7 1374 1377 P E NG Y G W E I W A rti fic i al c li mate c hest tem perature and hum i di ty fuzzy c on trol b ased o n n eu r n etw ork c on pensati on J C hi nese Journal of Sc i enti fi c Instrum ent 2009 30 7 1374 1377 17 李学军 周元 宾光 富 等 基 于三维模 糊 PID 控 制策 略的水泥分解炉温度控制 系统 研究 J 电子测 量与 仪器学报 2009 23 10 374 2 U X J Z H O U Y B IN G F et a1 Tem perature c ontrol sys ten fo r c em ent dec om posi ng furnac e b ased on three di m en si onal fuzzy and PID c ontrol strategy J J 1 Journal of Elec troni c M eas ur em ent and Instroment 2OO9 23 10 374 2 18 牛培峰 林宇 张君 高阶惯性系统 自适应控制研究 J 仪器仪表学报 2007 28 7 1290 1293 19 20 21 22 23 N IU P F LIN Y Z H A N G J Stud y on adap ti ve c on trol fo r hi gh order i nerti a system hi nese J Journal of Sc i en ti tle Instrum ent 2007 28 7 1290 1293 刘川来 杨朋飞 宁通 基于 Dahli n Sm i th 预 补偿 的 常压加热 炉温 度控 制 系统 J 电子 测 量与 仪 器学 报 2009 23 2 89 93 LIU C H L Y A N G P F N IN G T T em peratu re c ontrol system of atm ospheri c petroc he m i c al fu rn aoe based on Dahli n Snfi th c om pensati on J 1 Journal of Elec troni c M easurem ent and Instrum ent 2009 23 2 89 93 文定都 谢永芳 刘颖慧 纯滞后系统 自适应 Fuzzy D ah 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