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化学习题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10 CBACDDBAAB 1120 CCDBBDDBCC 2130 DCCCBBCAAB 3140 DDABCDADCD 4150 CCACDBDDBB 5160 BBCDCBAADB 6170 BCBCDBDCCD 7180 DDBBCBACDD 8190 ABDBCABCBA 91100 CDACBCDBBB 101110 CAADABCABD 111120 DADCCCABBB 121130 DDACBABDAB 131140 CCDBCDACAC 二、填空题1.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结构分析 2.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 3. 重量分析 滴定分析 4. 酸碱滴定法 络合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 5. 1 0.16. 507. 2.010-38. 1009. (1) B (2) D (3) C (4) A10. (1)B (2) C (3) D (4) A11. (1)A (2) D (3) B (4) C12. (1) B (2)A (3)C 13. 略14. 待 标 液基 准 物HCl1Na2CO32Na2B4O710H2ONaOH1H2C2O42H2O2邻苯二甲酸氢钾15. Na2S2O3、KMnO4 K2Cr2O7、草酸钠(或草酸)16. 待标液NaOHKMnO4Na2S2O3EDTA基准物H2C2O42H2O或邻苯二甲酸氢钾Na2C2O4或草酸K2Cr2O7Zn溶液NaOHEDTAAgNO3Na2S2O3基准物H2C2O42H2OZnNaClK2Cr2O717. (1) B (2) C (3) A (4) D18. (1) 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相符 ; (2) 纯度要高 ; (3) 稳定。 19. 不可以 不稳定, 易吸水及二氧化碳 20. 突跃小, 终点不明显, 终点误差大 造成浪费 21. 0.20.3 3 称草酸约0.3 g, 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 移取25.00 mL 3份进行标定22. 109.5% 硼砂部分失去结晶水 23. Na2S2O3 AgNO3 Na2S2O3 AgNO324. 标 准 溶 液基 准 物指 示 剂EDTA锌片二甲酚橙或铬黑TKMnO4Na2C2O4自身指示剂Na2S2O3K2Cr2O7淀粉I2As2O3淀粉25. 偏低 部分失去结晶水 置于密闭容器中保存26. 不能 不稳定, 易被氧化为Sn4+27. 偏高 偏低 硼砂 HCl与两者均按化学计量比1:2反应, 但硼砂摩尔质量大, 称量误差小 28. 12.5029. 0.2 0.6 30. 0.05043 31. 1:2 2:1 1:1 2:1 32. 1/2 33. 1:6 34. 1:2 35. (2) (1) (3) 36. 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标定标准溶液 37. Na2S2O3 K2Cr2O7 38. 直接 间接(标定)39 直接滴定 返滴定 置换滴定 间接滴定 40. 1.810-4 (10-3.75 ) 2.410-8 ( 10-7.62)41. 1.64 6.80 11.88 42. NH4+ + NH3 = 0.1 molL-1 Ac- + HAc = 0.1 molL-1 H+ + NH4+ = OH- + Ac- H+HAc = NH3+OH- 43. 20.1 = NH3+NH4+ = 2 (H3PO4+H2PO4-+HPO42-+PO43-) NH4+H+ = H2PO4-+2HPO42-+3PO43-+OH- H+2H3PO4 +H2PO4- = OH-+NH3 +PO43- 44(H+HCO3-+2H2 CO3= OH-)45. H2C2O4 = H2C2O4 / ( H2C2O4 + HC2O4- + C2O42- H2C2O4 = H+2 / ( H+2 + Ka1H+ + Ka1Ka2 )46. H+H3PO4=OH-+NH3+HPO42-+2PO43- H+HC2O4-+2H2C2O4=NH3+OH-47. 8.31 48. 拉平效应 区分效应49 碱 酸50. 酸的浓度 酸的强度/Ka;cKa10-851. 99% 95% 90%52. 沉淀分离法、萃取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法、色谱分离法53. 浓度、温度、pH值、离子强度54. 萃取 反萃取55. 阴离子离子交换树脂 阳离子离子交换树脂56. 越大57. 树脂的选择和处理、装柱、柱上分离、洗脱58. 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柱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吸附色谱、分配色谱、凝胶色谱、离子交换色谱59. 乙二胺四乙酸 1:1 分子中两个氨基上的氮原子具有孤对电子,在强酸性溶液中接受两个质子 60. 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溶解度较大 Y4- 61. Y+HiY Y+HiY+MY cY=Y+MY M+MLj 62. aM(L) = 1 + 1L + 2L2+nLna M = M(L)+M(A) 1 M = aM(A) + M(B) + M(C) - 2 63. 小 64. 5.8 5.8 2.0 65. 4.7 66. 6.5 2.0 6.5 67. 6.6 6.6 68. 大 小 小 小 69. 减小1单位 减小0.5单位 不改变 70. 0.2 71 . MgY 红 蓝 72. -5.8 -7.3 -8.8 -21.9 73. (1) D (2) B (3) C (4) A74. lgaY(H)减小(或EDTA酸效应减小) lgaM(OH)增大(或金属离子水解效应增大) 75. 作缓冲剂控制pH 作辅助络合剂防Pb2+水解 76. 有关 无关 77. 作辅助络合剂防止Mn(OH)2沉淀 作还原剂防止生成能氧化铬黑T的Mn3+ 78. 0.4或0.2 79. 5.0 8.0 80. 水溶液不稳定易被氧化 作稀释剂 81. 2.012.0 紫红(红色+蓝色) 绿(黄色+蓝色) 82. 三乙醇胺 KCN 83. 好 aY(H) 84. K(MY)值随pH增高而增大 K(MY)与溶液pH无关 85. CuY和PAN CuY + M + PAN = MY + Cu-PAN Cu-PAN + Y = CuY + PAN 86. Fe2+ Fe(CN)64-87 88. 控制酸度 消除Al3+干扰,起掩蔽作用 89. 不变 不变 90. 吸收光谱曲线 最大吸收波长 max91. 获得单色光 颜色互补 不同 92. 不变 减小 93. 钨灯 玻璃 氢灯 氘灯 石英 94. 略95. 1.310-3 ugcm-2 96. 略97. 0.5c 98. 参比溶液 99 100低,2.0101利用均相沉淀原理,得到大颗粒沉淀102Ag(NH3)2+;高103硝基苯 104胶体;吸附105Mg2+在CaC2O4沉淀表面后沉淀。106Ag+;卤素 107同离子;配位108NO3-;沉淀表面存在大量Ba2+,NO3-与Ba2+形成的Ba(NO3)2的溶解度最小,所以吸附层中优先吸附的杂质离子是NO3-。109发生化学反应;局部过浓110小111K+;K2Ba(SO4)2112Ca2+;Zn2+113共沉淀;后沉淀;吸留;偏高114洗去吸附在表面的杂质 115.重铬酸钾,草酸钠 116.自身指示剂,特殊指示剂,外用指示剂,不可逆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 117.间接法,直接法 118.特殊指示剂(淀粉指示剂),自身指示剂 119.电子,滴定,化学反应 120.重铬酸钾,碘化钾,碘 121.碘化钾 三、判断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题号41424344454647484950答案题号51525354555657答案四、简答题1.答: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滴定突跃范围重合或部分重合;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尽量接近;指示剂在终点时颜色的突变迅速而明显。2. 答:滴定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为:滴定剂和被滴定物质必须按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进行反应反应的平衡常数足够大(反应进行的程度接近完全) 反应速度快 有合适的指示剂指示终点 3. 答:基准物质需满足的条件是:组成与化学式相符;纯度足够高;稳定;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以减小称量误差。4.答:测定常量组分,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011mol/L,测定微量组分,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001mol/L。若标准溶液的浓度过大将消耗太多试剂,浓度过稀则滴定突越太小,影响滴定的准确度,总之,标准溶液的浓度应与被测组分的浓度接近。5. 答:因为M(K2CO3)M(Na2CO3),故滴定中消耗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会减少,如仍将待测组分全部按Na2CO3计算,测定结果将偏低。6.答:Fe0.6,用化学分析法;Fe0.003,用仪器分析法,因其测定的灵敏度较高,用于微量组分测定。7.答:对于基准物质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计算称量溶解转移定容摇匀贴标签。非基准物质用间接法(标定法)配制,先配制成近似所需浓度的溶液,再用基准物质或标准溶液标定,从而算出所配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8.答:用强酸或强碱作滴定剂时,其滴定反应为:H+ + OH H2O (25)此类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Kt相当大,反应进行的十分完全。但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太浓时,会造成浪费;若太稀,终点时指示剂变色不明显,滴定的体积也会增大,致使误差增大。因此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均不宜太浓或太稀。9. 答:(1) 能。因为H2SO4的第二步电离常数pKa2 = 2.00,而NH4+的电离常数pKa=9.26,所以 105 ,故能完全准确滴定其中的H2SO4 ,可以采用酚酞作指示剂(2) 混合液中(NH4)2SO4的含量测定,可采用连续法进行测定,即在测定H2SO4后加入不含甲酸的甲醛,继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根据终点耗去体积计算(NH4)2SO4的含量。 也可以用蒸馏法,即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碱溶液,加热使NH3逸出,并用过量的H3BO3溶液吸收,然后用HCl标准溶液滴定H3BO3吸收液,其反应为NH3 + H3BO3= NH+ H2BOH+ H2BO= H3BO3终点的产物是H3BO3和NH4+(混合弱酸),pH 5 ,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按下式计算含量:(mmolL-1)10. 答:(1) 使测定值偏小。(2) 对第一计量点测定值不影响,第二计量点偏大。11. 答: 不对 (1) 利用求浓度时,Ka仅两位有效数字,pH仅一位,计算得到四位有效数字不合理。 (2) 更重要的是终点远离突跃范围,确定终点pH有出入将导致计算结果很大差别。以指示剂确定终点有0.3 pH 出入,若终点早0.3pH(即pH4.1),则 HAc 约82%,由此计算cHac = 0.16 molL-1,差别太大,因此乙的方法是错误的。12.答:Cu2、Zn2的配位数为四,Cd2、Ni2配位数为六,它们与NH3配位过程中逐级形成配合物,络合比复杂,各级稳定常数相差较小,不可能分步完成,也就是说不能按照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完成,金属离子的浓度不可能发生突变,所以以氨水为滴定剂滴定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不高,无法判断滴定终点。13.答:配位剂一般为有机弱酸配位体,由于H+存在(或酸度提高)使配位体参加主反应(或滴定反应)的能力降低的这一现象称为酸效应。 aY(H)=1+1HH+2HH+2+ 6HH+6 或 或 14.答: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既要使金属离子滴定完全,又要让金属离子不水解,让M(OH)较小,同时要使EDTA的Y(H)较小,即必须在最低酸度和最高酸度之间,必须控制溶液在一定的pH值;另外在滴定过程中EDTA不断释放出H+,即 M+H2Y2-=MY+2H+ 酸度不断增大,为了控制适宜的酸度范围,就需加入缓冲溶液;此外,为了终点判断,使得MIn和In的颜色有明显区别,溶液的pH值也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15. 答:根据分布分数 定义先求各型体分布分数: 再由MLi=icM 估算,由于cM是一定值的,故溶液中配合物的主要存在型体由i决定。因此只要看哪个Li值最大的,就以配位数为i的型体存在。16. 答:(1) 不需准确加入;(2) 必须保持1:1精确关系,Mg2+少则测定结果偏低,多则偏高;(3) 在此溶液中加入氨性缓冲液及铬黑T,应当在加半滴0.02molL-1 EDTA后呈蓝色,而加半滴0.02molL-1 Mg2+呈红色,若不合格则应滴加EDTA(或Mg2+)使其合格。17. 答:由于lgKCuY = 18.80,lgKCaY = 10.69,在pH=1012时,于PAN中加入适量的CuY,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CuY(蓝色)+ PAN(黄色)+ Ca2+ CaY + CuPAN(黄绿色) (紫红色)CuPAN是一种间接指示剂,加入的EDTA与Cu2+定量配位后,稍过量的滴定剂就会夺取CuPAN中的Cu2+,而使PAN游离出来,CuPAN + Y CuY + PAN (紫红色) (黄绿色)在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加入准确浓度的CuY。因为加入的CuY和滴定至终点时生成的CuY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18.答:由于Fe3+ 极易水解( pH4 ),若在pH = 6.0的条件下进行滴定,此时绝大部分Fe3+已水解形成沉淀,从而无法进行滴定。因此,不能单纯地从的大小来判断能否准确滴定,还要考虑金属离子的水解酸度。而在pH = 1.5时,=25.115.55= 9.6,说明Fe3+和EDTA络合物在pH = 1.5时还很稳定,能准确滴定。19. 答:(1) 由于EDTA水溶液中含有Ca2+ ,Ca2+与EDTA形成络合物,标定出来的EDTA标准溶液浓度偏低,当EDTA标准溶液滴定试液中的Zn2+,使测定Zn2+ 浓度偏低。(2) 由于EDTA水溶液中含有Ca2+ ,部分Ca2+与EDTA形成络合物,标定出来的EDTA标准溶液浓度偏低,当EDTA标准溶液滴定试液中的Ca2+、Mg2+,使测定结果偏低。(3) 用CaCO3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标准溶液 ,出了CaCO3中的Ca2+被EDTA标准溶液滴定外,还有水中的Ca2+ 也能被EDTA标准溶液滴定,标定出来的EDTA标准溶液浓度偏低,当用来滴定试液中Ca2+、Mg2+,使测定结果偏低。20. 答:(1) 在用EDTA滴定Ca2+、Mg2+ 时,pH = 10,用三乙醇胺和KCN来消除Fe3+的干扰,若使用盐酸羟胺和抗坏血酸,此时只是将Fe3+ Fe2+,Fe2+ 同样干扰Ca2+、Mg2+ 的测定,而三乙醇胺、KCN在pH = 10碱性条件下能与Fe3+ 配位 ,故可掩蔽Fe3+。(2)pH = 1滴定Bi3+时,若用的三乙醇胺,则不会与Fe3+配位,达不到掩蔽Fe3+的目的;若用KCN,在酸性条件下就会形成HCN有毒气体;故采用盐酸羟胺或抗坏血酸氧化还原法掩蔽Fe3+,将Fe3+ Fe2+,此时Fe2+ 不干扰Bi3+的测定。(3) 在pH6的溶液中,KCN会形成HCN巨毒气体,所以在pH6溶液中严禁使用。21. 答:由于Fe3+和NaOH溶液生成Fe(OH)3沉淀,导致游离的HCl的浓度偏小,可以用EDTA消除干扰,由于EDTA和Fe3+ 形成络合物的稳定性大,减少了溶液中游离的Fe3+浓度,不产生Fe(OH)3沉淀。而柠檬酸三钠,三乙醇胺在酸性条件下不会与Fe3+ 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达不到消除干扰的效果。22. 解:EDTA标液 Zn2+标液 Zn2+标液 返滴 Bi3+ pH=1 BiY 加过量EDTA, NH4F, Al3+ Al3+ AlY AlF63- Pb2+ 二甲酚橙 Pb2+ pH=5-6,冷滴 PbY 冷滴 PbY 测Bi 测Al+Pb 测Al 两者之差即Pb 23. 解: KCN pH=10 NH3-NH4+ Cu(CN)2- Cu2+、Zn2+、Pb2+ Zn(CN)42- 酒石酸 EBT,EDTA滴定 PbY2- (测得Pb2+含量) 甲醛 Cu(CN)3- Cu(CN)- Zn2+ ZnY2- (测得Zn2+含量) PbY2- EDTA滴定 PbY2- 24. 解: 1. 不能在酸性液中加KCN,否则生成剧毒挥发HCN气体,应当先调至碱性后加KCN。 2. 三乙醇胺应当在酸性中加入,否则Al3+水解不与三乙醇胺络合。 3. 不该用NaOH,而采用NH3调pH至10,因前者不具缓冲作用。 4. 测定Mg2+应采用铬黑T而不是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由紫红色变为蓝色为终点。 25.解:1. 量取NH4+-NH3缓冲液5 mL,加入少许铬黑T,若显红色,滴加EDTA至刚变蓝色。 2. 将欲检验的水加入到上述溶液中 A. 若溶液仍呈蓝色表明水质好,无金属离子 B. 若溶液又变红,表明水中有金属离子。再滴加EDTA,若又变蓝且变色较敏锐表明是Ca2+、Mg2+等;若仍为红色或变色不敏锐,表明是Fe3+、Al3+、Cu2+等。 26. 解: EDTA Mg2+ Zn2+ pH=10氨性缓冲液 KCN 试液 ZnY Zn(CN)42+ + Y Mg2+ 铬黑T指示剂 MgY MgY 测Zn,Mg总量 测Zn量 EDTA EDTA Zn2+ pH=10氨性缓冲液 HCHO 试液 Zn(CN)42- Zn2+ Mg2+ KCN、铬黑T MgY 测Mg量 ZnY 测Zn量 取二份试液 EDTA Zn2+ pH=5,HAc-Ac-缓冲液 A. ZnY 测Zn量 Mg2+ 二甲酚橙 EDTA Zn2+ pH=10氨性缓冲液 B. ZnY MgY 测Zn,Mg总量 Mg2+ 铬黑T 27. 答:提高配位选择性的途径:控制酸度进行分别滴定加入掩蔽剂(包括配位掩蔽法、氧化还原掩蔽法、沉淀掩蔽法)选用其他配位滴定剂28.答:灵敏度高 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 准确度较高 应用广泛29.答:复合光指由不同单色光组成的光;单色光指其处于某一波长的光;可见光指人的眼睛所能感觉到的波长范围为400-750 nm 的电磁波;将两种适当颜色的光按照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若可形成白光,它们称为互补色光; 白光是是一种特殊的复合光,它是将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而成有复合光。30.答:确定前提为: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 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过程,无荧光和光化学现象发生。其物理意义如下:当一束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 及吸收层厚度 b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 31.答:摩尔吸光系数在光度分析中的意义:当吸光物质的浓度为1mol/L和吸收层厚度为1cm时,吸光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度。(2)在吸光物质的浓度适宜低时,测其吸光度A,然后根据计算而求得。(3) 值受入射光的波长,吸光物质的性质、溶剂、温度、溶液的组成、仪器灵敏度等因素的影响。32.答:吸光度A是指入射光强度I0与透射光强度It的比值的对数值。透射比T是指透射光强度It与入射光强度I0的比值。两者的关系如下:33.答:物理因素: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 非平行入射光引起的偏离 介质不均匀引起的偏离。化学因素: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的偏离 化学反应引起的偏离。消除这些影响的方法:采用性能较好的单色器,采用平行光束进行入射,改造吸光物质使之为均匀非散射体系,在稀溶液进行,控制解离度不变,加入过量的显色剂并保持溶液中游离显色剂的浓度恒定。34.答: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系统、信号显示系统。 光源能提供具有足够发射强度、稳定且波长连续变化的复合光。单色器的作用是从光源发出的复合光中分出所需要的单色光。吸收池是用于盛装参比溶液、试样溶液的器皿。检测系统是利用光电效应把通过吸收池后的透射光变成与照射光强度成正比的光电流,再进行测量。信号显示系统的作用是检测光电流强度的大小,并以一定的方式显示或记录下来。35.答:吸收光谱曲线是吸光光度法选择测量波长的依椐,它表示物质对不同波长光吸收能力的分布情况。由于每种物质组成的特性不同决定了一种物质只吸收一定波长的光,所以每种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都有一个最大吸收峰,最大吸收峰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量吸光度的灵敏度最高。在光度分析中,都以最大吸收波长的光进行测量。 吸收光谱曲线的绘法:在选定的测定条件下,配制适当浓度的有色溶液和参比溶液,分别注入吸收池中,让不同波长的单色光依次照射此吸光物质,并测量此物质在每一波长处对光吸收程度的大小(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即可得。 标准曲线是微量分析常用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在一定的测定条件和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溶液之间有线性关系,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一般可得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即工作曲线。利用工作曲线进行样品分析时,非常方便。标准曲线的绘法:首先在一定条件下配置一系列具有不同浓度吸光物质的标准溶液(称标准系列),然后在确定的波长和光程等条件下,分别测量系列溶液的吸光度,绘制吸光度-浓度曲线,即为标准曲线。36.答:要求:选择性要好、灵敏度要高、对比度要大、有色化合物要稳定、组成要恒定,显色反应的条件要易于控制。考虑显色反应的条件为:显色剂的用量;溶液的酸度;时间和温度;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37.答:溶液的酸度对显色反应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被测物质存在状态的影响;对显色剂浓度和颜色的影响;对络合物组成和颜色的影响。选择和确定最适宜酸度的方法是:固定被测组分显色剂和其它试剂的浓度,配成一系列酸度不同的显色溶液,测量其吸光度,绘制吸光度酸度曲线,曲线中吸光度最大且恒定的酸度区间即为显色反应适宜的酸度范围。38.答:1、选择合适的入射波长。一般为最大吸收波长,如果有干扰时,可选择用灵敏度较低,但能避开干扰的入射波长。2、控制准确的读数范围。一般控制吸光度在0.15-0.80,为此,可通过控制试样的称量、稀释或浓缩试样、改变吸收池的厚度。3、选择适当的参比溶液。39.答:应用示差光度法测定高含量组分时,由于利用稍低于试样溶液的标准溶液作参比,所测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则是标准参比溶液和试样溶液浓度之差的吸光度,即两溶液吸光度之差与两溶液浓度之差成正比: A=C=(Cx-Cs)由于C比C大得多,故测定C的误差就比C的误差小得多。示差光度可以提高测定高含量组分的准确度的原因,是因为用稍低于试样溶液浓度的标准溶液作参比,调节T%为100%时,相当于把光度计读数标尺进行了扩展。40.答:在一定的条件下,假设金属离子M与络合剂R发生下列显色反应(略去离子电荷):M+nR=MRn为了测定络和比n ,可固定金属离子的浓度CM,改变络和剂的浓度CR,配置一系列CR/CM不同的显色溶液。在络和物的处 ,采用相同的比色皿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并对CR/CM作图。在显色反应尚未进行完全阶段,此时CR/CM106),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于滴定分析。实际上,当外界条件(例如介质浓度变化、酸度等)改变时,电对的标准电位是要改变的,因此,只要能创造一个适当的外界条件,使两电对的电极电位超过0.4V ,那么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也能应用于滴定分析。但是并不是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因为有的反应K虽然很大,但反应速度太慢,亦不符合滴定分析的要求。48.答: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反应物的浓度;2)温度;3)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49.答:1)高锰酸钾法2MnO-4+5H2O2+6H+=2Mn2+5O2+8H2O. MnO2+H2C2O4+2H+=Mn2+2CO2+2H2O 2) 重铬酸钾法. Cr2O72-+14H+6Fe2+=2Cr3+6Fe3+7H2O CH3OH+Cr2O72-+8H+=CO2+2Cr3+6H2O3)碘量法 Cr2O72-+6I-+14H+=3I2+3Cr3+7H2O 2S2O32-+I2=2I-+2H2O 50.答: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反应,必须具备以下几个主要条件:(1)反应平衡常数必须大于106,即E0.4V。(2)反应迅速,且没有副反应发生,反应要完全,且有一定的计量关系。(3)参加反应的物质必须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或能与还原剂或氧化剂生成沉淀的物质。(4)应有适当的指示剂确定终点。51.答: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中突跃范围的长短和氧化剂与还原剂两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相差的大小有关。电位差E较大,突跃较长,一般讲,两个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之差大于0.20V时,突跃范围才明显,才有可能进行滴定,E值大于0.40V时,可选用氧化还原指示剂(当然也可以用电位法)指示滴定终点。当氧化剂和还原剂两个半电池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即n1=n2时,则化学计量点的位置恰好在滴定突跃的中(间)点。如果n1n2,则化学计量点的位置偏向电子转移数较多(即n值较大)的电对一方;n1和n2相差越大,化学计量点偏向越多。52.答: 酸碱滴定、配位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的滴定曲线共性是:1) 在滴定剂不足0.1%和过量0.1%时,三种滴定曲线均能形成突跃;2) 均是利用滴定曲线的突跃,提供选择指示剂的依据。其特性是:酸碱滴定曲线是溶液的pH值为纵坐标,配位滴定的滴定曲线以pM为纵坐标,而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是以E值为纵坐标,其横坐标均是加入的标准溶液。53.答:氧化还原滴定中指示剂分为三类:(1)氧化还原指示剂。是一类本身具有氧化还原性质的有机试剂,其氧化型与还原型具有不同的颜色。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时,在化学计量点附近,指示剂或者由氧化型转变为还原型,或者由还原型转变为氧化型,从而引起溶液颜色突变,指示终点。(2)自身指示剂。 利用滴定剂或被滴定液本身的颜色变化来指示终点。(3)专属指示剂。 其本身并无氧化还原性质,但它能与滴定体系中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结合而显示出与其本身不同的颜色。54. 答:氧化还原滴定所用的指示剂分为两个类型:氧化还原指示剂和其他指示剂。后者的变色原理和选择与酸碱指示剂无有任何异同点。而前者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选择与酸碱指示剂的异同点如下:酸碱指示剂的变色主要与溶液的酸度(pH值)有关;而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主要是决定于其氧化型和还原型(两型的颜色不同)的颜色。酸碱指示剂变色和氧化还原指示剂变色 均有变色点;两者均有变色范围。酸碱指示剂和氧化还原指示剂的选择均与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有关。酸碱指示剂是范围,而氧化还原指示剂则是电位范围。其颜色强度的变化均是从10变到0.1的关系。酸碱指示剂的变色除与溶液的值有关外,而指示剂本身也有结构变化;氧化还原指示剂则只与电位有关。55.答:在进行氧化还原滴定之前,为了能成功的完成氧化还原滴定,时常需要将被测定的组分处理成能与滴定剂迅速、完全并按照一定计量关系起反应的状态,或者处理成高价后用还原剂进行滴定,或者处理成低价后用氧化剂滴定。滴定前使被测组分转变为一定价态的步骤称为滴定前的预处理。预处理时对所用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有以下几点要求:(1) 反应进行完全而且速度要快; (2) 反应应该具有一定的选择性。(3) 过量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应易于除去;(4)56.答;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1) 标准溶液的遇酸分解;(2) 碘标准溶液的挥发和被滴定碘的挥发;(3) 空气对KI的氧化作用:(4) 滴定条件的不适当。由于碘量法使用的标准溶液和它们间的反应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因为在碱性溶液中,将会发生副反应:S2O32-+4I2+10OH-=2SO42-+8I-+5H2O而且在碱性溶液中还会发生歧化反应:3I2+6OH-=IO3-+5I-+3H2O如果在强酸性溶液中,溶液会发生分解: S2O32-+2H+=SO2+S+H2O同时,在酸性溶液中也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4I-+4H+O2=2I2+2H2O基于以上原因,所以碘量法不适宜在高酸度或高碱度介质进行。57. 作滴定剂的优缺点见下表KMnO4K2Cr2O7Ce(SO4)2 优点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可以直接或间接滴定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应用广泛,且可作为自身指示剂易提纯且稳定,可直接配制,可长期保存和使用,在HCl中可直接滴定Fe2+易提纯,可直接配制,稳定可长期放置,可在HCl用Ce2+滴定Fe2+而不受影响,反应简单,副反应少。缺点其中常含有少量杂质,其易与水和空气中的还原性物质反应,标准溶液不稳定,标定后不易长期使用,干扰严重。本身显橙色,指示灵敏度差,且还原后显绿色掩盖橙色,不能作为自身指示剂价钱昂贵58. 答:分别测定AsO33-和AsO43-碘量法分析方案如下:(1) 于AsO43-AsO33-的混合溶液中,在酸性条件下,加过量KI,此时AsO43-与I-反应:AsO43- +2I-+2H+=AsO33+I2+H2O析出的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I2+2S2O32-=2I-+S4O62-由Na2S2O3溶液的浓度(C Na2S2O3)和用去的体积(V Na2S2O3)即可求得AsO43-的含量。另外,在取一定量的AsO43-和AsO33-混合溶液,加NaHCO3,在pH=8.0的条件下,用I2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AsO33-: AsO33-+I2+2HCO3-=AsO4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中山市沙溪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期招聘事业单位人员10人参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广州市科学技术局直属事业单位引进急需人才1人参考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教育培训行业在线学习平台发展与教育资源整合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能源行业智能能源管理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科技创新行业科研机构合作模式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腺纤维瘤的护理个案
- 2025广东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街道市容环境卫生监督检查所招聘环卫工人5人参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网络直播行业网络直播用户画像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人工智能行业医疗健康AI应用与智慧医疗产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2025年食品饮料行业食品安全与健康营养品推广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介绍哈萨克族的课件
- GB/T 5072-2023耐火材料常温耐压强度试验方法
- 横断面计算Excel土方断面速算表
- 15D502 等电位联结安装
- 11《答谢中书书》知识点整理
- 创意的表达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
- 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精选】
- 基于BIM基数的机电安装工程降本提质增效
- GB/T 10003-2008普通用途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
-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毕业设计
- BOSA测试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