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学生2010.doc_第1页
如何正确对待学生2010.doc_第2页
如何正确对待学生2010.doc_第3页
如何正确对待学生2010.doc_第4页
如何正确对待学生2010.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正确对待学生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正确对待学生是搞好课改的关键。学生来自各个家庭。由于各个家庭环境、生活方式、经济条件、教育方法、对子女的要求等等都不尽相同,所以学生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品德作风、智力开发、生理因素、心理素质等都有诸多的差异,教师如何正确对待这些性格各异,各具特色的学生呢?只有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摸清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基本素质,才能认识学生。只有认识了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只有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的表现、不同的心理、不同的认知程度,实施不同教育方法,即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那么,如何正确对待学生呢?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问题。一、正确认识教师自我搞好教育工作,教师是关键。教师的才能不是天生的,它来源于教师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念,来源于对学生的责任感,来源于勤学苦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职能是教育学生,培养人才。作为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素质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受过专业的训练,经过岗位职务考核。教师是国家的主人,教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落实新课程标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真正发挥出在人类文化传播和发展过程中的桥梁作用、创造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办好学校中的关键作用和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二、正确认识学生学生既是教师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人,其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根据教育目的,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就必须建立在完成了教师自我的前提下,彻底了解学生所受社会、家庭、年龄和身心特点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掌握学生的角色心理特点。学生的角色心理特点指的是:1、从师性。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是知识渊博、无所不能、受人尊敬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指导,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心理。2、学生感。学生往往都有一种自我意识,认为学生就是要向老师学习。3、独立性。学生对于某人某事也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和完成的能力,并不受制于别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教育规律,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三、热爱学生和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这种热爱,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和误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热爱学生又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无论是当教师还是做班主任工作,我们都应把学生看作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对学生全面关心、全面负责、鼓励、引导学生前进。特别是后进生,班主任更要善于从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引导他们努力学习。只有热爱学生,教师才能无私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无论遵守纪律的学生或不够遵守纪律的学生、班主任都要爱得起来,都要坚持热情鼓励、循循善诱,对他们耐心地加以帮助和培养。但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必须与对学生合理而严格的要求相结合,也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毫不放松,决不姑息,要从具体的人和事抓起,加强引导和督促乃至批评处分,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这种爱必须做到爱而不溺,严而不厉。只有热爱学生,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俗语说: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呵护学生,才能使他们感受到学校、社会的温暖,从而努力学习,听从教导;只有热爱学生,教师才能真正关注学生、宽容学生,容许他们犯错误,尤其是表现较差的学生,更应该倍加爱护,而不能嫌弃他们。如:现在许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都缺乏父母的爱和呵护,很多学生无心学习,对此,我针对他们的问题,经常嘘寒问暖和帮助他们,好多学生进步很快。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适时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和学习兴趣。有时,也许就因为教师的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眼神,从此改变了一个落后的学生,使他们变得积极进取;同样,也许就是教师不经意的一言一行,深深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因为尊重学生也是班主任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天性活泼好动,天真无邪,是世俗的成人世界无法相比的,因此,教师也就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另外,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性格等差异又使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尤其是教师更应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以便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多方位、多渠道地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这是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跃跃欲试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主体性教学的前提和支柱。教师尊重学生,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力量和能力。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可能性充满信心。特别后进生,不能随意斥责,侮辱人格,歧视挖苦,甚至不管不教,列入另册。要相信他们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第二,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批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及时采纳其中的合理因素,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受教育活动中的主人。但尊重、信任学生绝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放任。无原则的宽恕怜惜和放任自流,只会使学生的错误不断蔓延滋长,这种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是不可取的。四、了解、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要教育好学生,还要先做好了解、理解学生的工作。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班主任之友深入细致地了解和熟悉学生,才能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学生情况以及身心发展水平和趋势,进而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天性活泼好动,天真无邪,是世俗的成人世界无法相比的,因此,教师也就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另外,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性格等差异又使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尤其是教师更应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以便理解学生生,多方位、多渠道地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这是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主动,跃跃欲试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主体性教学的前提和支柱。努力搞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像一根彩带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使学生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给学生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心,多一些宽容,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只有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产生良好的氛围,学生也会因为喜欢老师而自觉遵守纪律。班主任要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还必须在了解、理解学生的基础上研究学生。只有了解、理解而不研究学生,班主任的工作将是盲目的。只有在了解、理解的基础上,认真地研究学生,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教方法。了解、理解和研究学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班主任不但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自然状况,如家庭成员、经济状况、社会关系等,还要了解和研究每个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学习情况、个性特征以及身体健康状况。同时,还要研究以往所进行的教育效果,今后发展的趋势与应采取的教育措施等等。只有对学生平时情况作深入了解和研究,班主任才能比较准确地评价一个学生,进而因势利导,因材管教,搞好班级的管教工作。五、体贴关心,消除自卑此法适应后进生。在这么多学生当中,最值得关心的就是这一类学生。他们因为自己基础较差,总认为“老师不喜欢我”,“同学看不起我”,以致产生自卑感;另一方面他们又常担心别人讥讽和羞辱自己,因此极力维护自己的尊严而不受别人的侵犯。这样,他们常会自我封闭,长期以来,会形成抑郁症。如:我们班有一个从县城里转到我们乡下的插班生,他很少说话,甚至上课都很少抬头,为此,我经常和他聊天,了解到原来他的父母触犯了法律都坐牢了,他很怕同学取笑他,我对他进行了思想教育消除他的自卑感。所以老师首先应该消除学生的自卑感,让他们以正常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学生以及老师。而后再在学习上去指导他们,让他们逐步从后进生变为中等生,最终跨进大学之门。 陶行知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爱学生是教师更是班主任与辅导员必备的重要情感品质。不要把学生锁闭在无人的孤岛,不要让一朵娇艳的花过早就承受风吹雨打,不要让一棵年轻的心过早就蒙上自卑的阴影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本来就是幸福的组合。热情起来、关心起来、体贴起来,学生永远会成为你精心打造的玉石。六、要正确地指导学生学生们正处在生理、心理急剧生长、发育阶段,自我意识猛增,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尊心,不愿墨守成规,盲从屈服,但其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实际能力明显不足,因而思想行为往往带有双重性,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必须加强指导,但同时又要讲究方法,采用启发式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