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的防治_第1页
静脉炎的防治_第2页
静脉炎的防治_第3页
静脉炎的防治_第4页
静脉炎的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脉炎和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市场和战略发展部周婷婷2016-08-12,一、临床常用静脉输液方式,一、临床常用静脉输液方式,根据2016年 INS 钢针零容忍, 建议使用留置针。如果需要使用留置针输入化疗药物, 需要每一次都更换穿刺位置。PICC可以长期使用(1年),化疗药物, 强酸强碱药物输入。CVC主要是抢救,快速补液,监测中心静脉压,不能长期使用。,一、临床常用静脉输液方式,静脉炎和输液外渗主要集中在 留置针和 PICC,二、输液相关并发症,90%的住院患者需要静脉输液治疗, 21%的外周静脉输液患者会发生输液并发症,引起血管内皮的损害。,二、输液相关并发症,静脉炎2. 输液外渗/渗出,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多见于前两种:由于静脉内长期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放置刺激性大塑料管而引起的化学性或者机械性局部炎症也可因在输液过程汇中,无菌操作不严格而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二、输液相关并发症(一) 静脉炎,二、输液相关并发症,(二) 输液外渗输液渗出:非腐蚀输液外渗:腐蚀,三、静脉炎和药物外渗相关药物,三、静脉炎和药物外渗相关药物,四、静脉炎和药物外渗临床表现(一) 静脉炎,四、静脉炎和药物外渗临床表现(一) 静脉炎,5-FU 持续点滴,注射部位红,痛,明显压痛, 局部瘀斑,四、静脉炎和药物外渗临床表现(一) 静脉炎,5-FU 持续点滴,早期表现为穿刺部位或沿静脉分布的局部烧灼感或麻刺感之后出现条索状静脉炎,四、静脉炎和药物外渗临床表现(二)药物外渗-诊断,触痛、肿胀; 皮肤紧绷、发亮; 穿刺部位或末梢温度偏低; 无回血或浅粉色回血; 穿刺点渗液。,四、静脉炎和药物外渗临床表现 (二)药物外渗临床特点,四、静脉炎和药物外渗临床表现(二)药物外渗,少量药物外渗时,症状可在数周内消失。外渗较广泛时,数周内 能发生坏死、焦痂形成,以及伴隆起性红色痛性边缘和黄色坏死基底的溃疡 。,四、静脉炎和药物外渗临床表现 (二)药物外渗发疱性临床特点,发疱剂较大的溃疡往往会持续存在,并随着时间逐渐加深。如果不予治疗,溃疡可能会累及皮下的肌腱、神经和血管,从而可能导致神经压迫综合征、永久性关节僵硬、挛缩和神经功能障碍。,四、静脉炎和药物外渗临床表现(二)药物外渗,发疱性药物: 早期症状和体征不易察觉。可能延迟数日至数周才出现。初始表现为输注部位会有局部烧灼感或麻刺感,并伴轻微红斑、瘙痒和肿胀。在2到3日内,可能出现红斑增多、疼痛、皮肤颜色灰暗、硬结、干燥脱屑和/或水疱。,五、静脉炎与药物外渗的处理原则,静脉输注通路的处理:(停,原位抽,拮抗剂注入)外周静脉,应立即停止输注,在拔针前应尽量抽出外渗的细胞毒药物,应用相应细胞毒药物的拮抗剂,从原静脉通路注入或在外渗局部皮肤皮下注射,使拮抗剂发挥最大效果。应尽量避免对外渗局部施加压力,以防止细胞毒药物进一步扩散。一般处理:(抬高肢体,冷敷、热敷(长春新碱)药物外渗的48h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五、静脉炎与药物外渗的处理,五、静脉炎与药物外渗的处理原则,五、静脉炎与药物外渗的处理原则,五、静脉炎与药物外渗的处理原则,五、静脉炎与药物外渗的处理原则,缓解疼痛,促进吸收,减轻炎症,五、静脉炎与药物外渗的处理原则,五、静脉炎与药物外渗的处理原则,六、静脉炎和输液外渗预防,六、静脉炎与药物外渗的预防,六、静脉炎与药物外渗的预防,六、静脉炎与药物外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