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016级第二学月语文考试题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5分)1.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引吭(kng)对峙(z)滂沱(png tu)姹紫嫣红(c)B木柿(fi)堕落(du)剽悍(pio hn)枹鼓不鸣(po)C污垢(gu)孤僻(p)恫吓(dng h)踽踽独行(j)D失怙(g)翌日(y)慷慨(kng ki)臧亡若死(cng)2. 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腼腆 涟漪 相题并论 自出心裁B蜿蜒 琐碎 水泻不通 无济于事C窥伺 岑寂 豁然开朗 家谕户晓D赛劣 煦暖 流连忘返 秋毫不犯3. 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爱不释手(放下) 克勤克俭(能) 蹑手蹑脚(放轻脚步) 憩息(休息)B怒不可遏(阻止) 束手无策(捆、绑) 养尊处优(优裕) 肆意(任意)C花团锦簇(聚集) 轻举妄动(轻举) 跃跃欲试(想) 眷顾(关怀)D荡倚冲冒(摇晃) 不胜其烦(胜过) 匹夫有责(老百姓) 凝眸(眼睛)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A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了。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B要唱好一首歌,必须理解歌词的意思,这个理解的过程需要文化底蕴。C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出色地完成了制作班级网页的任务。D为了避免因粗心大意而做错题的现象,王亮在考试中格外仔细慎重。6下列与例句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例句:何陋之有?A泰山之阴 B然往来视之 C飞何功之有?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7、 选出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 A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B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C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D余闻之也/久8、 默写(7分)(1)迢迢牵牛星中写隔河相望却不能互诉衷肠的诗句是 , 。(2)辛弃疾在西江月一词中描写丰收景象的句子是 ,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相映的句子是 , 。(4)杜甫春望中采用反衬手法以乐衬悲运用全文的句子是 , 。(5)我爱这土地中直接抒情,表达主题的句子是 , (6)纪昀在河中石兽中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依靠主观想象而妄下定论的句子是 , , , ?(2分)9、语言运用(4分)据柳州日报报道:一位八旬的老人被子女遗弃在某乡镇卫生院,无人照料。其实老人有四位子女。卫生院也曾多次联系老人子女,希望他们承担起照料老人的义务,但他们都以各种理由拒绝,甚至说:“又不是我一个人的老人。”作为学生,面对上面材料(注意说话对象,语言得体,易于对方接受)面对遗弃父亲的子女,你会对他:“_”。(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补写一个与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修辞手法一致、语意连贯的句子。有首歌叫好大一棵树,我想,老师是一棵树,一棵青青的树,他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种子;我想, 是一棵树,一棵 的树,他 。(2分)二、阅读探究(40分)(一)乡愁诗人与运河(12分、) 清明时节的大运河水,总在黏稠住人的沉沉思绪。 有位老人就在这个时节,走在常州郊外一条纤细的小路上。小路的尽头有老人魂牵梦萦的大运河,还有老人梦萦魂想的亲人。50多年前玩耍时走过的乡间小路,没想到今天又重走。一百米的小路啊,老人一走就走白了头发。 老人是教书的,在中山大学教国语。像是大运河里滴下的一滴水,就这么久久的挂在那儿,永不干涸。 老人是来凭吊的,凭吊埋在大运河边的十几位娘家亲人。坟茔上的土是新的,墓碑上的字是鲜红的,老人恭恭敬敬奉上香,献花,恭恭敬敬朝着坟茔鞠躬,拜谒在天之灵的长辈。 小时候/(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 )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老人是余光中。 外婆是运河边上的人,妈妈是运河边上的人,妻子是运河边上的人,余光中也就把自己当作是运河边上的常州人。在没有大运河的台湾岛上,余光中怎么能够不惦念这条与亲人的血脉连在一起的河流呢。余光中拜谒完先人,就脱了像标着地球经纬度的横一道线竖一道线的厚实衣服,与青年诗人一起走在运河大堤上,他生怕厚实的衣服会阻碍自己的心脏与大运河的一起搏动。大运河,在一老一少两位诗人的面前湍流不息,闪闪发亮。 这运河的流向是朝着哪面?余光中问。青年诗人回说:运河是向东流的,前面是湖,湖的前面是海。余光中接着说:海的前面是岛啊。 一句话说得只有他自己能够听见,有谁知思乡的痛楚呢?有谁知人生路途留下的那些情感灰烬会时时复燃呢? 不见到运河是惆怅,见到了运河还是惆怅。面对运河,余光中对同住过一个村庄、同喝过一条运河水、同样以诗歌的形式在抒发心灵之声的青年诗人说:就像小时候在运河边捉迷藏啊,有的小伙伴躲到茅草丛中,有的躲到竹林里,等我睁开眼,小伙伴们却是不见了,等我真的来找时已经物是人非了。一辈子的颠沛流离,运河里凝结的乡愁成了余光中挥之不去的情结。那时的余光中只有19岁,正是长血脉长思想的时候,他在运河边汲取了血液和营养。 今天的余光中终于实实在在地站在了充盈神韵的运河边,他不是一个外来者。凭借浑黄而睿智的大运河水,他在审视自己的命运,他在接近自己的灵魂在运河边的老屋里,他掀开井盖看着清冽冽的井水,说这井水扩大一万倍就是一汪日月潭啊!他摸着老屋的墙,一阵尘埃在指间随风而落,说这如何盖得住50多年的乡愁啊!他端起运河水泡出的茶,不忙喝,只是深情地闻着,说我闻到了这熟悉的血统气味啊!他凝望着横跨运河两岸的洽盛桥,久久不忍离去,说这座桥要是横跨在余光中说到这里便不再说,声音开始哽咽了。 曾有人问及余光中如何看待祖国统一问题,他知道窗外就是大运河,说:我相信,泱泱中华文化总会发挥它的震撼力和向心力,不要为了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了五千年的文化。 回到台湾,会思念大运河吗? 怎么不呢?在台湾,只要我不走,我就是一滴运河水,这滴水,会蒸发成漫岛的甘露,所有思乡的人只要轻轻伸出舌头,二千五百岁运河的甘霖就会流入心田的。 诗人余光中如是说。10、默写出文中空缺的诗句。 11、诗人余光中踏上魂牵梦萦的故土,寻根寄情。请把他在故乡的主要行踪或活动补充完整。(2分) 坟地 ( ) 河堤徜徉 ( ) 抒怀 12文中诗人睹物生情:询问运河的流向,想到血脉相连宝岛台湾;端起运河水泡的茶,闻到熟悉的血统气味这样的联想在文中还有,请再找出一处。(2分) 13第段中写到诗人“不见到运河是惆怅,见到了运河还是惆怅”,请结合全文谈谈两个“惆怅”的不同含义。(2分) 14文章引用乡愁一诗,有什么作用?(可以从情感、主题、结构等方面作答,写出两点)(2分) 15文章结尾处,诗人把自己比作运河里的一滴水,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二)好好活着就是爱(12分)25年前的3月26日凌晨,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而来的火车碾轧过他的身体。那天,正好是他25岁生日。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然而这个叫做查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那天早晨,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熬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种传统的方式为在北京的儿子默默祝福。在那个雨水淅沥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查海生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回了母亲居住的乡村,就在房门前300多米的松树林边,垒起了一座土坟。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她的灵魂。在21年乡下的风雨声里,母亲为她的儿子海生哭坏了眼睛。海生15岁便考进了北京大学,一个村子沸腾了,整个县城轰动了,母亲挨家挨户发放她深夜蒸好的白糕。这个儿子毕业以后,在北京成了一位诗人。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母亲走的那天,这位贫困的诗人找人借了300元钱,执意揣进了母亲的包里。母亲的那个包,装了家里的50个鸡蛋,母亲在乡下为儿子养了一群小鸡。经过了几天几夜的火车颠簸,到了北京,居然一个也没有破。母亲一直把装着鸡蛋的布包搂在怀里,因为她相信,儿子每吃下一个鸡蛋,他苍白的脸色就会多一丝红润。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儿子塞给她的那300元钱,听说至今还在80岁的母亲的怀里揣着。母亲说,等她去世以后,用儿子的这300元钱送她上路,就够了。海子自杀后,很多人惊呼,这是一颗彗星的陨落。然而,在母亲的眼睛里,根本没有彗星,只有连着她心房的一个生命。一个国家,可以失去一位诗人;而一个母亲,根本不能失去孩子。海子,他把最悲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是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所以,我总觉得,在春天里怀念这样一位诗人,其实对母亲来说,更像一种剜肉剔骨的酷刑。浩瀚无际的天空对广袤无垠的大地,如何表达深沉的爱意与温柔的呢喃?我以为,那是密集的、轻盈的雨水与雨丝。那么,一个孩子对母亲如何表达最深的爱呢?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本文选自读者,有删改)16、简要概括本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17、作者通过本文所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18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中加点词“笑眯眯”的理解。 19从“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她的灵魂。”这个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 20、从内容或修辞两方面对第(9)段中划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21、结合文章题目及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悟。 (3) 郢人(12分)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 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使匠石斫之( ) 宋元君闻之( )吾无以为质也( ) 听而斫之( )23、翻译下列语句。(4分)尽垩而鼻不伤。译: 臣之质死久矣!译: 24、从“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一句话中可以看出,庄子和惠子怎样的感情?你能不能说出一个与此相似的典故?(2分)答: 25、由选文寓言引申出一个什么成语?请说说它的含义。(2分)答: 26、庄子运用这个故事阐发了一种什么思想?(2分) (四)渡荆门送别(4分)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7、欣赏该诗,选出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2分)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景象是立足于行舟上的所见。B“天镜”与“海楼”分别指的是水中明月和海市蜃楼。C这首五言律诗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式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28、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考前冲刺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高频难、易错点100题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国际公共关系-法学概论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国际公共关系-学前教育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练习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医学心理学-中国行政史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商丘市睢县招聘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考试真题2024
- 郴州市安仁县城区学校选聘教师考试真题2024
- 2025江西吉安市青原区两山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部分岗位任职要求调整笔试模拟有答案详解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共关系策划-中国行政史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GB/T 11376-1997金属的磷酸盐转化膜
- FZ/T 64012.2-2001水刺法非织造布第2部分:卫生用卷材
- SCI论文的写作与发表课件
- 印刷产品检验报告
- 2022年贵州省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数学悖论”-辛普森悖论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GCP三套考试题
- 烧结岗位安全操作培训-PPT课件
- 【课件】1.2 点线传情——造型元素之点线面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选修绘画
- 运动处方(课堂PPT)
- 物资储备与物流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