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上册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5、16页。教学准备:制作相关教学课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运用迁移类推进行计算,自己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以及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3、情感态度: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教学重点:能正确笔算连续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难点:正确掌握连续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眼急脑快(口算)利用羊村为了迎接亚运盛会,举行了圣火接力赛,让学生通过口算来帮助小羊胜利的完成任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逐一出示口算题,指名学生说出结果8+7= 9+5= 8+42= 46+9= 34+53= 28+12= 520+300= 【设计意图:利用羊村为了迎接亚运盛会,举行了圣火接力赛,让学生通过口算来帮助小羊胜利的完成任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2、心明手巧(笔算)师:同学们很顺利就迎接到了圣火,但如果想把火炬保留下来,必须打开密码箱才行,你们有信心把火炬保管好吗?现在请拿出练习本,用竖式算一算,密码是多少,看谁算得好。笔算下列各题: 25+38= 45+29=学生独立用竖式进行计算后汇报结果并引导学生观察。师:仔细观察这两个竖式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设计意图:卡通人物是孩子们永远的话题,在课中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卡通世界:羊村迎接亚运会圣火这一情境进行复习,找到了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们在好奇、紧张、愉快中走进数学,通过复习20以内、100以内等的加法,让学生燃起学习新课的火苗。】3、激趣引入师: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帮羊村完成了这意义重大的任务,村长为了表扬我们对他们工作的支持,决定请我们去参观野生动物园,高兴吗?准备好,看看你认识那些野生动物。伴随悠扬的音乐,课件分别演示熊猫、东北虎、丹顶鹤、蜥蜴、青蛙、金丝猴、藏羚羊等受保护野生动物。【设计意图:参观游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通过努力得来的奖励更能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积极状态。】二、交流探索,解决问题1、分析统计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注意思考从“已知种数”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的数量有什么变化?并结合数据教育学生爱护野生动物。【设计意图:通过对图片和数据的分析,使学生从中知道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喻教于学,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仔细观察中国特有的种数的统计图表,说出表中的信息,并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出示第一个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让学生思考。2、尝试解答师: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请用竖式算一算结果是多少。 ( 98+25=)指名一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计算。师生齐分析学生完成的情况,并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结合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把这题的计算过程再说一遍,突出“那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设计意图:充分发挥知识迁移的效力,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培养了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意识和习惯。】3、比较总结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打开密码箱的两题和例题,同桌互相交流讨论,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汇报交流结果,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比较总结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特点并引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总结,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连续进位加的算理以及计算过程,同时也提醒学生在计算时要注意那一位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一定要加上这个进上去的1。】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神机妙算(直接写出结果) 6 5 3 9 6 7 4 3 + 7 8 + 8 6 + 9 5 + 8 8 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教师巡视。指名说出结果及计算过程。【设计意图:学生在相互交流补充中总结计算方法,自主构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方法。】2、拔萝卜(用竖式计算)58+94 68+52 86+77 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同时指3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计算过程,教师巡视学生的完成情况。让3名学生当小老师,批改同学的计算。(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把算式的数抄错)集体评讲学生的完成的情况。【设计意图:竖式计算是最基本的方法,应是学生扎实掌握。这一环节让学生独立思考竖式计算方法,自主讨论发现竖式计算中的错误,相互交流计算的方法,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述能力,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3、配钥匙(连一连)师:班长暖羊羊它负责小羊们的日常生活,但它不小心把小羊房间的钥匙给调乱了,你们能帮帮暖羊羊,把钥匙给配好吗?同桌互相讨论一下,看谁找得又快又准确!58+94 58+67 59+75 79+89 125 168 152 158 134指名学生说说如何算得又快又准。【设计意图:这题不但训练了学生的笔算能力还训练了学生的口算能力,通过老师的点拨,让学生掌握更多简便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灵活性,对学生进行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活学活用(解决问题)师:暖羊羊为了感谢大家那么快就帮他配好了钥匙,就请我们去参观他们的农场。你们看,饲养园里养了什么?师:你会解答吗?请把你的算式写在书上。巡视学生的解答情况,并指名说出解答的算式。师:除了上面这个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进行练习,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5、摘苹果(在 里填上正确的数字) 6 6 9 5 + 9 + 8 8 + 3 2 7 6 1 2【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创设到果园摘苹果这样一个情境,使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6、想一想(扩展延伸)最大的两位数加上最大的两位数加和是多少?【设计意图:这题不但能检查学生掌握本节学习内容的作用,还为下一节估算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四、回顾总结,反思提升同学们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在总结中提升,通过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有更深刻的认识。】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98+25=123(种)9 8+ 2 15 1 2 3答: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123种。【设计意图:重点突出,一目了然。】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8页例2、做一做、练习五第1-4题。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方法。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1.复习近似数:说出下面的数最接近哪些整十、整百、整千数?72 118 376 284 19912.复习上一节的知识: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用竖式计算 46+85【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引导学生用迁移的技巧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同时复习了近似数的知识,为下面例题2的估算环节作好铺垫。】二.新知探讨。1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播放介绍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的视频,引出例2。 师:“刚才我们观看的动物都是属于爬行类和两栖类,我国对现存的这两种物种做了一下统计,两栖类有376种,爬行类有284种。你能算出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怎样列算式?”板书:376+2842、合作交流估算方法。师:“你能估算出它大约等于多少吗?”小组讨论师:“看哪位同学最勇敢,代表你们小组发表你们小组的意见。”生1:“把376看作400,284看作300,400加300等于700,376+284大约等于700。”生2:“376接近380,284接近280,380+280等于660,376+284大约等于660。”师:“在估算时,我们把算式里的数看作是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进行估算,这样的估算的速度会快很多。同学们,你认为376+284的准确结果会比估算结果700大还是小呢?为什么?”小组讨论生:“比700小,因为376比400小,284比300小,所以加起来也会比700小。”板书:估计小于7003、独立尝试探索笔算方法。师:“你真是太聪明了,回答地非常准确。下面我们拿出课堂练习本,列竖式来计算出准确答案,再一次验证一下它的结果是否和我们刚才估算的一样。”学生独立完成后,请个别学生来说说计算过程,边说边在黑板上进行板书。注意对学生计算书写格式的规范:数字写工整,数位要对齐,数字与数字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太密,画线用直尺。生:“列竖式时首先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加起。个位上6加4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写0,十位上7加8再加上进位1等于16,向百位进一,十位写6,百位上3加2再加上进位1等于6,百位上写6。”师:“这位同学说得真棒!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这道算式和上一节课的内容有什么不同?”生:“这道算式是三位数加三位数,上一节课学习的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师:“对,你们发现地真仔细。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师:“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生:“计算方法都一样,首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一。” 师:“哦,这两题都是要连续进位。”补允板书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总结:师:“我们在列竖式笔算加法的时候,首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那百位满十怎么办?”生:“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师:“用一句话怎样概括?”生:“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师:“现在我再回过头再检验一下,我们计算的结果和刚才估算的得数小于700相符合吗?”生:“符合。”师:“同学们,在平时的计算中我们如果发现计算的结果和估算的结果不一致的时候,就可能是计算出错了,我们就要重新再算一遍检查一下是否计算错误了。”【设计意图:1、重视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教学例2时先组织小组讨论“怎样进行估计”“估计计算结果的范围是多少?”并点明也可以通过估算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合理,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培养估算的能力和判断结果合理性的习惯和能力。2、引导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探索新知。笔算教学采用先尝试再交流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把例1的连续进位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原理类推到三位数加三位数,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促进学生化难为易。3、恰当运用合作学习方式,根据例2设计了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在进行这些内容的学习时,留给学生足够操作的时间和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获取新知。4、在计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注重对学生计算书写格式的规范。】三、形成应用课本第18页做一做。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8页,在课本上完成做一做。” 幻灯机边展示边较对答案。 师:“谁来说说549+867这题的计算过程?” 生:“从个位加起,个位上9加7等于16,向十位进一,十位4加6加进位1等于11,向百位进一,百位上5加8加进位1等于14,向千位进一。” 师:“对了!百位上满十向千位进一,千位上原来没有数,所以直接在千位上写1。”用竖式计算:638 + 93 475 + 126 986 + 114学生独立完成后,统一较对答案。计算填空。师:“在加法计算过程中,你觉得你在哪些地方容易出错?”生:“忘记加上进位1。”师:“那我们计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有没有进位哟!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竖式进行填空。” 4. 两块砖头落在翘翘板上,翘翘板会向哪边上升? 师:“同学们喜不喜欢玩翘翘板呀?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游戏规则:根据给出的图判断翘翘板会向哪边上升,我们统一先拍三下手,然后根据你的判断向哪边上升就举起哪边的手。准备好了吗?”师:“请你说出你是怎样判断的?”生:“419比400大,506比500大,400+500=900,所以419+506比900大,也就是会向右边上升。”5.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主要以巩固学生对连续进位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为主线,特意针对学生容易忘记加上进位上的1设计了一题计算填空题,强化学生加进位上的数的意识。同时又在练习中加入了一题带游戏性的估算练习题,既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又调节了计算课的课堂气氛。】四、总结及延伸。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我学会了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和笔算方法。”师:“谁来说说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方法是怎样的?”生:“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师:“你能继续算下去吗?”五、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 376 + 284 = 660(种) 400 300 700 46 + 85 = 131 答: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660种。【设计意图】:重点突出 一目了然。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2页到23页例1,第23页“做一做”。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第二节“减法”(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连续退位减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学习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是探讨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减法的难点。学生分析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三位数减三位数一步退位减法,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哪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的道理,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设计理念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知识结构得到发展。所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到美丽的云南旅游为主线,着重从问题情境、自主学习、信息资源、协作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认真探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减法的估算。过程与方法目标:1、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及减法的估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估算能力。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充分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理解连续退位笔算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被减数各位上数的变化。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旧知回顾温故知新 1、直接讲出得数。(课件出示):78-36 90-17 82+14 77-3440+35 18-9 24-6 83-47 2、选一道自已喜欢的算式,向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通过口算,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道算式说一说算法,复习了退位减法的方法,为新课奠定了基础。】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喜欢去旅游吗?今天,小精灵聪聪带你们到美丽的云南旅游去,好吗? 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我们的飞机要起飞啦。(课件播放飞机飞到昆明机场动画)2、提出问题(课件出示图片)昆明机场到石林要坐汽车,两辆车一共有82个座位,已经坐了34人。 从汽车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我们全班小朋友够坐吗?怎样列式?怎样计算(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演计算过程) 8234=48(个) 8 2 3 4 4 8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笔算时应当注意什么?(回顾减法的计算方法。)3、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减法(板书:减法)【设计意图:整节课的设计以带学生去旅游这一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教学,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坐车这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全体学生再一次复习退位减法的算法,为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这一新知识作铺垫。】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学习例1。(1)师:同学们解决了坐车的问题,现在我们跟着聪聪先游览美丽的石林(欣赏石林风光图片)。(2)引导观察思考:我们在昆明游玩了石林,聪聪还要带我们到大理和丽江去,(出示主题图)从旅游图上你们看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让学生看图说出图上提供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从大理到丽江有多少千米?从昆明到丽江有多少千米?从昆明到丽江比从大理到丽江多多少千米? (3)指导学生看线段图(课件逐一出示线段图): 师:旅游图弯弯的,不大好看,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现在老师把它用线段来表示这三个城市之间的里程,问: 这条线段表示从哪到哪的距离?(从昆明到丽江的距离) 从昆明到丽江有多远?你是怎样知道的?在线段图上如何表示? 猜一猜:大理应画在哪?为什么?(引导学生估算: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从昆明到大理是348千米,大约还剩200千米,所以要画在一半偏右的地方) 现在要解决“大理到丽江有多少千米?”在图上该如何表示?【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通过用线段图表示旅游图,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出每个数量之间的关系。】(4)指导学生列式计算。 问:要求大理到丽江有多远?怎么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17-348= 让先估估看大约是几千米?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不同的估算方法与结果。 哪个同学估得准呢,下面请同学们用笔算算一下,会算吗?试试看。(让学生先自己算算,然后再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计算过程和结果,并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演。517-348=169(千米)5 1 7 3 4 8 1 69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提出问题(出示竖式):聪聪也算了517-348=179(千米)谁对?为什么? 5 1 7 3 4 8 1 7 9 学生指导错误原因:十位上的“1”退了“1”给个位,还剩“0”,“0-4”不够减,从百位上的“5”退“1”,十位上是“10-4=6”。 重点反复说说十位怎样算。 (5) 教师小结:计算的数大了,算十位时要特别地小心。强调:头上有点要退“1”。【设计意图:连续退位减法中最容易出错的就是十位的算法,在这里让学生通过反复说一说,突破了教学难点。】(6)引导学生与估算比较,哪个估算最接近准确答案?为什么? (7) 比较准备题与例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说说相同点:都是退位减法 不同点:例题是连续退位根据学生发现补充课题:连续退位减法【设计意图: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了退位减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自己对新知识进行学习,并且通过对错的比较让学生加深印象,自己归纳出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四、巩固应用,拓展思维1、聪聪考考大家: 8 4 2 3 1 5 4 5 3 6 1 4- 2 7 4 -1 2 7 -1 6 8 -3 7 7 58 18 5 7【设计意图:本题练习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再一次巩固退位减法中,十位的算法,突破教学难点。】2、引导学生对计算过程进行归纳总结。 在计算时,个位不够减从上位退1再减,十位上也不够减,从百位退1和十位的数(要少看1)加起来再减。 出示歌诀:计算遇到退位减,本位不够向前点。前位退1变成10,再和本位加后减,哪位上有退位点,先退1后再来减。【设计意图:歌谣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也容易记住。简单的几句话,让学生把连续退位减法的方法给记住了。】3、做一做(课本第23页)。(1)师:解决了“大理到丽江”的路程问题,现在聪聪要带我们游览大理了(欣赏大理风光图片)(2)提出问题(把书上的“做一做”内容改动为大理旅游统计图):今天大理也有很多小朋友来秋游,聪聪统计了一下人数:(出示) 今天到大理旅游的小朋友人数统计图 说说:从这幅统计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想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教师巡视学生的列式并板书。学生列出的算式可能有:416-169、416-358、358-169、416+169、169+358、358+416、416+169+358等。 让学生独立完成部分减法算式的计算,在评价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其它算式动作快的同学选择其它算式做一做,并同位相互当小老师检查是否正确。 组织学生汇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式说说解决了什么问题。【设计意图:这一道练习题的改编,既没有脱离课本进行教学,同时也与本节课的学习主线“游览云南”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同时,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进行自主选择,既能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4、练一练: 师:解决了统计图的问题,聪聪要带咱们去丽江去了。在路中,我们遇到了三只小动物,它们迷路了,找不到家了,我们去帮帮它们好吗?(课件出示) 学生先四人小组讨论、估算,说说为什么? 独立计算验证,汇报时说算理。【设计意图:本道练习的设计,既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也教育了学生要乐于帮助别人。】6、师生小结: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退位点点清楚,哪一位头上有一点要减1后再计算。(要注意:认真书写,仔细计算)【设计意图:这小结,既是对本节课知识学习的梳理,同时也教给了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懂得了减法的算理,对他们以后进行知识的自学有一定的帮助。】7、欣赏丽江风光图片 帮助了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我们也来到了美丽的丽江(出示丽江风光图片)五、全课总结1、看书质疑。2、今天,小精灵聪聪带我们游了美丽的云南,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六、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六第2、3题。 板书设计:连续退位减法 9639=57(个) 517-348=169(千米)估算:500-350=150 500-300=200 9 6 5 1 7 510-350=160 3 9 - 3 4 8 500-400=100 5 7 1 6 9 答: (口答)【设计意图:重点突出,一目了然。】 被减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教学设计黄圃镇新地中心小学 林建洪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被减数中间有的连续退位减法和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有的连续退位减法。、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自觉运用估算来检查。计算时,鼓励学生用多种算法,渗透一些减法的简便算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及倾听习惯。重点: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掌握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计算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情景引入:师:同学们,看,美羊羊被灰太狼捉走了,你们想救它吗?生:想!师:你们真有爱心,真勇敢。但灰太狼很狡猾,在途中设了一些关卡,我们要闯关成功才可以营救美羊羊,你们有信心吗?生:有!【设计意图:小学生的兴趣源于好奇心,为学生创设符合心理特征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克服一切困难,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复习1填空:一千里有( )个一百; ( )个十是一百; 一个十里有( )个一。【设计意图:加深理解相邻两个数位间的进率关系,有利于学生处理退位的减法。】2复习517348=【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为新授课做好铺垫。】二讲授新课1、教学例题2:507-3482、教师先让学生试算,然后再通过计数器和坚式讲解。 5 0 7 - 3 4 8 1 5 9师边示范边讲解:个位:7减8还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应从百位退1,当作10个十再从十位上退1给个位,当作10个一,这时十位就剩9个十。十位退的一个10与个位的7相加得17,17-8=9,在个位上写9。十位:从百位上退1后,十位上是10,又退给个位1个十,十位上是9,9-4=5,十位上写5。百位:百位是5,退给十位一个十位后,剩下4,4-3=1,在百位上写1,最后结果是159。【设计意图:在教学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计算方法时,因为有连续退位减法的基础,于是我便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主探究,尝试着计算。让学生在积极的知识迁移中,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比较中,发现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引导学生应用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新问题。】教师讲解完后之后,让学生自己再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并且比较517348和507348计算方法的联系。3教学例题3。师:大家想怎样算呢?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呢?(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把讨论的结果写在作业本上,然后汇报。)可能出现的方法:(1)可以把185看成100+85。500-185就可看成从500里减去100再减去85。500-100=400,400-85=315。(2)185接近200,比200少15。500-185也可以看成500里减去200,多减了15,要再加15。500-200=300,300+15=315。师:我们能否可以用竖式来解决?竖式计算: 5 0 0 - 1 8 5 师:个位:0减5不够减,向十位退1,十位上是0,向百位退1,当做10个十,再从十位上退1给个位,当做10个一,这时,十位就只剩下9个十,十位退的一个十,与个位的0相加得10,10-5=5,在个位上写5。十位:从百位上退一后,十位上是10,又退给个位1个十,十位上就是9,9-8=1,十位上写1。百位:原来是5,退给十位一个十后,剩下4,4-1=3,在百位上写3,最后结果是315。5 0 0 - 1 8 5 3 1 5【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和方法去自主探索新的计算方法,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点退位点的习惯及退“1”当“10”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教学安排也体现了教学的梯度性,有效分解了连续退位的教学难度,使学生学习时更乐观、更生动,体验成功的乐趣。】小结:用竖式计算被减数中间有零的退位减与前面学的连续退位减的方法相同。使学生明确:被减数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需要从百位退1。退位以后百位上比原数少1,十位上是9,个位是10加上原来的数,再减。三、巩固提高。(1)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3 0 5 61 0 9 0 01 8 7 45 6 3 2 5请同学独立完成,师巡视,检查汇报时并指名说出计算过程。(2)填表。被减数4 5 97 4 57 0 29 6 38 0 0减数 6 86 7 95 6 48 0 46 9 5差学生分组完成,在集体订正。(3)判断题。308 800 718254 753 189 44 157 231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找出题目错在什么地方,再把错题改正。(4)填数字谜。闯关完成,美羊羊请同学们看表演(多媒体播放短片给学生欣赏)。【设计意图:有层次的练习设置,照顾了学生间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练习中获取新知及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练习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增长了什么新知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总结,重点强调退位减的过程与方法。】板书设计:被减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507-348=159. .5 0 7 - 3 4 8 1 5 9500-185=315. .5 0 0 - 1 8 5 3 1 5 【设计意图:重点突出,一目了然。】 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黄圃镇新地中心小学 冯建冰【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7、28、29页第2、3题、30页的第5题。【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方法的过程,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体会数学的乐趣,进行爱家乡的教育。【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教学难点】运用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我会填5+( )=10 ( )6=142、我会列师:大家获得了第一个奖励:幸运蛋,存够3个幸运蛋就会获得一份意外的惊喜,接着我们看看幸运蛋会在什么时候出现。【设计意图:利用加法各部分的关系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其实学生早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接触过,那时只是简单的应用,没用进行理论的提升;把获得幸运蛋贯穿整节课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新课学习师:今天小聪明和妈妈一起去逛商场,我们也一起去吧!(播放逛商场的情景)师:(出示例1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一套运动服要135元,一双运动鞋要48元,妈妈付出了200元。【设计意图:通过播放逛商场的图片播放,把学生带入本课学习的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一)加法验算:师: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如果你是收银员,你打算先算哪件商品,再算哪件?生1:先算运动服的价钱,再算运动鞋的价钱。生2:先算运动鞋的价钱,再算运动服的价钱。师:我们来看看这位收银员是怎样算的?(课件出示:购物小票,老师板书算式:135+48)【设计意图:利用购物小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两个加数可以交换位置相加,和不变这个性质。】师:这道加法算式里,135叫什么数,48叫什么数,得数是什么名称?师:收银员算得对不对呢?你们怎样去验算她的结果呢?(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请个别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师:你们想听听其他同学的办法吗?(课件出示书上出现的三种验算方法,学生认真地观察)师:你们知道这些同学是怎样验算的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生1: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同样等于183。生2: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等于48。生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等于135。师:现在请大家选择一种方法进行验算吧!(学生独立进行验算,然后请个别学生汇报结果,实物投影学生的验算过程)【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初次接触验算,所以这个环节直接呈现加法的验算方法给学生,让学生一边看,一边思考和讨论。】师:你能用这三个名称来总结一下第一种验算方法吗?生1:加数加数和。生2: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师:同学们真聪明,获得了第二个幸运蛋,你们要加油啊!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下P27的“做一做”,同学们先完成第一题算式,做得快的同学把第二题也完成。(教师巡查,个别指导。集体订正,表扬鼓励完成第二题的同学。)师:同学们好棒啊!又取得了一个幸运蛋,现在我们已经获得了三个了,看看大屏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惊喜呢?(播放亚运会开幕式的点燃仪式,教师进行热爱家乡的思想教。)【设计意图:这届的亚运会在我们广东的广州市举行,是我们的骄傲,播放亚运会开幕式的点燃仪式让学生感受这份喜悦,激起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教师又能够将学校开展的爱校教育又贯穿下去。】(二)减法验算:师:(出示例2图)看了这幅图,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呢?生: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师:怎样列式呢?生:200-183师:其实售货员阿姨早就算出了得数,她把电脑小票也打印好了(课件出示竖式和电脑小票),阿姨找的钱对吗?购物小票付出用去找回200183 17 师:这道算式每一部分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呢?生:被减数、减数、差。【设计意图:通过购物小票,学生能更清晰地发现被减数、减数和差三者的关系,为下面减法验算的学习作好铺垫。】师:你们有什么办法检验阿姨算得对不对呢?能用这三个名称来说一说自己的检验方法吗?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生1:差减数被减数。生2:被减数差减数。师:现在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检验一下阿姨的结果吧!(生独立验算,师巡查,个别指导。然后教师选取不同的方法投影出来集体订正。)师:同学们的聪明努力又获得了一个幸运蛋。接着我们用学到的方法来做一个书本P28的“做一做”,做得快的同学可以挑战一下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师:同学们又获得了两个幸运蛋了,加油啊!第三个幸运蛋等着咱们呢。【设计意图:巩固验算方法,同时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学生掌握了就可以挑战下关,所以这步是关键。】(三)小结验算方法。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加减法的验算。加法的验算方法有哪些呢?减法的验算有哪些呢?生1: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生2: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师:老师把这些验算的方法编了一首歌谣,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通过歌谣来培养学生验算的意识,也巩固加减法验算方法的掌握。】三、巩固练习。师:我们来闯一下关,看能不能多拿一个幸运蛋。(学生独立完成书P29第3题,集体订正。)师:同学们,你们已经拿到三个幸运蛋了,看看幸运蛋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呢?(观看录象,亚运会烟花表演片段。)师:小聪明和妈妈出了商场来到了大发水果店,老板请小聪明帮个忙:他们的水果店销售单破损了,请他帮忙补充完整。同学们,你们能完成这个任务吗?在书P30第5题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师:同学们,帮助别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希望大家以后多学本领,多帮助别人。【设计意图:巩固练习,让学生知道数学就在身边,我们的数学就是生活数学。】四、全课总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生:我学到了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五、布置作业。师: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书P29第2题。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验算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135 + 48 =183(元) 200 - 183 =17(元)1 3 5 验 4 8 2 0 0 验 1 7+ 4 8 算:+1 3 5 一 1 8 3 算: + 1 8 3 1 8 3 1 8 3 1 7 2 0 0答:(口答)【设计意图:重点突出,一目了然。】 “万以内的加减法”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黄圃镇新地中心小学 张文敏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32-33页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2、进一步发展学生估算意识,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3、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4、培养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整理概括能力。教学重点:1、巩固笔算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发展估算意识,养成验算习惯。3、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教学难点:会灵活准确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练习纸教学过程:一、整理引入1、师提问: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学生自由汇报,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可能有以下一些情况:笔算加法、笔算减法。:加减法的验算。:笔算加法又分: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笔算减法又分:连续退位减和被减数中有0的连续退位。:我们还知道“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理清这一单元已学过的知识,有一个复习的思路,针对学生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3、引入师:我们这段时间学习了万以内的加减法,今天我们就把这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