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上栗中学高三语文提高训练卷(一).doc_第1页
2013届上栗中学高三语文提高训练卷(一).doc_第2页
2013届上栗中学高三语文提高训练卷(一).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上栗中学高三语文提高训练卷(一) 20130129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委蛇(y)焦灼(zhu)悖谬(bi)矫揉造作(jio)B木讷(n)证券(qun)龟裂(jn)悄然无声(qio)C龋齿(q)皈依(gu)坍塌(dn)顺蔓摸瓜(wn)D狙击(z)游说(shu)惬意(qi)一曝十寒(p)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视频炫耀不厌其详明枪易躲,暗剑难防B抢滩犹其拾人牙慧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瓶颈剪彩裨官野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D跳槽饯行共商国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佣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方,还可附庸风雅。”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据调查,家长受广告的误导严重,不懂孩子的身体状况,不知道该补什么、怎么补、补多少,只是盲目地补钙、补铁、补锌、补维生素等。B王老师走进高三(5)班教室,问道:“作业写完了吗?同学们。”C同时,在产品的包装上、商标上、说明书的文字、图片上讲究精美,也是必要的。D上级领导对我们提出了三项要求:一是学习三个代表,提高觉悟;二是坚持改革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关心员工的思想和生活,确保内部的安定团结。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刚刚过去的7月,广东往常的降雨量比现在同期多了将近六成,8月雨水仍将明显偏多,西南大涝已经蔓延到广东。B社科院考古专家认为河南安阳曹魏大墓为曹操墓的阶段性结论具有相当的根据,但并非最终结论,要“盖棺定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C虽然惩治腐败是我们党的一贯立场和方针,而且惩治腐败的力度逐年加大,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但无须讳言的是,腐败并未得到有效遏制。D12月23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推行居住证制度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从明年1月1日起全省实行以居住证制度为核心内容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证通”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宋洪炎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村。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看插秧针欲忘返,杖藜徙倚到黄昏。6颔联写景有何特色?请作具体分析。(4分)答:证正:7诗人“杖藜徙倚到黄昏”的原因有哪些?(4分)答:证正: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今又重阳李国文每当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就会想起那首耳熟能详的采桑子重阳,涌到口边的便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精彩诗句。黄花,即菊花,是古往今来写重阳的诗词中必不可少的景物。以唐朝为例,如王勃的九日:“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如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看来,也许因为佳节重阳已是一年节令之晚,也许因为绽放菊花的盛事已在百花开尽之后,这“之晚”与“之后”的契合,焉能不让诗人浮想联翩?于是,重阳唯有菊可赏,黄花伴我度重阳,在诗词中联袂出现,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值此佳节,插数枝黄菊,作案头清供,既秀色可餐,又幽香袭人,这份相看不厌的重阳景色,该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啊!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饮酒诗,人皆知之,但是否为重阳节那天的事,则谁也说不上来。采菊应在秋季,当无疑义。老先生在花期已过的秋天,无别的什么花可摘,偏要躬身东篱下采菊,我想,这是他对于一年花事最晚的菊花情有独钟的缘故。很显然,当百花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时,唯菊花默默;当百花凋零谢尽、叶萎枝枯时,唯菊花独秀,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诗人一生的自况吧?所以,陶渊明以菊寓人,以人拟菊,不求闻达,甘于清贫,得以有一个生活上很平实,精神上很充实的晚年。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敬老节,其渊源,恐怕就是这个节令在秋冬之故。在中国最古老的启蒙读物中,有一句“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放大为人之一生,也存在着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运行时序。如果说食端午粽的仲春天气,譬如人之青年,那么龙舟竞渡,自然是属于年轻 人的专利。因为那需要挥汗如雨的力气;如果说食月饼的中秋佳节,譬如人之中年,那么赏月不眠,应该是中年人才会有的雅兴。因为那需要坚守等待的情致;所以,食糕点的九九重阳,譬如人之老年自然是毫无疑问的了。桑榆晚景,也是每个上了年纪的人,白居易所赞:“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元稹所赞:“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此时唯一绽放的菊花,成为老年人的象征,是再恰当不过的。重阳赏花,更要着重于菊之精神:一是其傲霜而不颓靡的志节,二是其坚贞而不阿附的品格,三是其高尚而不庸俗的境界,四是其淡雅而不华奢的意趣这一节,也应该是人到老年以后,要争取做到或者尽量做到的。所以,那些精神矍铄的老者、头脑清醒的前辈,总是令我们高山仰止,肃然起敬他们走到生命途程的最后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成熟练达,豁然睿智,世事洞明,超凡脱俗,真有如怒放于寒野中的菊花,虽霜重露浓,但精神抖擞;虽秋风萧瑟,但生机盎然啊。人总是要老的,正如端午过后中秋,中秋过后重阳,这是谁也不可违背的运行规律。退出机制,是新陈代谢法则的必然产物,若是老而不识大势,老而恋栈装嫩,老而老骥自居,老而指手画脚,那就属于老而不知老,老而总是不想退出的为人诟病之处了。因此,重阳登高,极目远眺,那些已经走过的路,于挫折中的进步,于困惑中的前行,跌跌撞撞,酸甜苦辣,自是值得回味,但也不必成为包袱;即将要走的路,会有曲折,更有光明,会有困难,更有前景,那才更加值得憧憬。正如那首采桑子重阳所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重阳登高,菊花神韵,虽不似春光,但心胸中也洋溢着春光了。(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8文章第段写到陶渊明与菊花的关系,试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答:订正:9为什么说“重阳赏花,更要着重于菊之精神”?(6分)答:订正:10作者在文章最后说“重阳登高,菊花神韵,虽不似春光,但心胸中也洋溢着春光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你认为这样写好吗?(7分)答:订正: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作者在第段写每到重阳节,就会想起采桑子重阳,写出了作者对这首诗的喜欢,目的是点明作者对菊花的态度。B在重阳佳节,作者禁不住要在案头插数枝黄菊,正是因为重阳节令“之晚”与菊花在百花开尽“之后”相契合,“重阳唯有菊可赏,黄花伴我度重阳”。C在第段中,作者用端午、中秋与重阳进行比较,从食物的角度强调食糕点的重阳节更适合老年人过。D作者认为人到老年之后,也应该有菊花那样的精神,这样才能让人肃然起敬。E文章由“今又重阳”谈起,写到重阳赏菊,由菊及人,抒发了作者坦然面对年老、追求淡泊的崇高情怀。 答案 1.B 2.D 3.B 4.A 5.C 6.A.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景:稀疏的钟声,花边的流水。 B.虚实结合:由实的所听到的钟声联想到虚的看不见的灵隐寺,由实的所看见的花边流水联想到书中的武陵源。 7.诗人“杖蔾徙倚到黄昏”的原因有: 大自然的风景优美, 农村生活的美好, 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田园风光.赞美农民插秧, 诗人与好友一同郊游。8. 点明菊花的象征意义,说明重阳赏花,更要着重于菊花的精神。 暗含作者自比陶渊明,渴望能在精神上度过一个很充实的晚年。9. 重阳是老人的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