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7).doc_第1页
教学反思 (7).doc_第2页
教学反思 (7).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反思阜阳市颍州路第一小学 刘虹圆明园的毁灭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写作时,首尾呼应,题目是“毁灭”,但主要写它的辉煌,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本课时我根据课文的特点,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回顾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了解圆明园毁灭的经过。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整节课教学紧紧围绕目标,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深入地理解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力求突出以下“三情一心”:(一)、赞叹之情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的“举世闻名”让我们自豪,值得世界人民赞叹。圆明园建筑宏伟壮观,充满诗情画意,“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举世闻名,是园林艺术的精华,也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教学时,首先带领学生回顾第一课时对课文2、3、4、自然段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关联词赞叹圆明园昔日的美丽与辉煌。(二)、惋惜之情。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中国人民为之惋惜。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的毁灭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世界人民也应感到惋惜,惋惜之情溢于言表。(三)、痛恨之情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园林,这样一座当对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成一片灰烬,怎能不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仇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统统掠走”“任意破坏、毁掉”“放火”烧园,这些词语写出了侵略者践蹋人类文化的残暴面目,令人痛恨。在毁灭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阶梯式”的提问方法,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三天三夜有多少个小时?多少分钟?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只需几分钟。在459公顷的圆明园内,大火同时燃烧4320分钟会烧掉些什么?”让学生充分感受“三天三夜”时间之长,让学生火烧圆明园的视频片段,想象:烈火熊熊的半分钟会烧掉什么?可以说,这全场静看的半分钟是情感流淌与撞击的半分钟,是想象的翅膀舒展与翱翔的半分钟,是内心愤怒与惋惜的半分钟随机出示课文3、4自然段,引导学生用“没有了 -也没有了 -”创造性朗读,表达自己的情感。(四)、发奋之心通过圆明园辉煌时的图片资料与如今的废墟图进行对比。昔日辉煌的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如今我们只能迈着沉重的脚步走进圆明园遗址,配乐朗读圆明园遗址,面对这些残垣断壁,相信你们的眼前一定会出现她惨遭践踏二毁灭的景象,引导学生表达情感,学生感慨万千:有对强盗的痛恨,对毁灭的痛惜,对清政府的痛- 随机激励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最后,学生们背诵少年中国说以激发他们发愤图强、热爱科学技术、振兴中华民族的雄伟决心。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教师拘泥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