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doc_第1页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doc_第2页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doc_第3页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doc_第4页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一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第一节 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导入新课:解释“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远古社会”指的是原始社会;“传说时代”大体上是指人类社会进入氏族公社时期以来的历史。远古社会也可以称为远古时代,与传说时代没有明显的界限,都属于模糊的时间概念。可向学生解释两者都泛指原始社会。(一) 夏、商、西周青铜时代教学重点:夏朝的建立、盘庚迁殷、武王伐纣、“国人暴动”、西周灭亡和东周开始。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和宗法制,又是怎样起到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的作用? 对青铜时代的认识和理解。一、更替1、奴隶制社会的开端夏朝l 时间:公元前20701600年l 人物:禹启桀l 都城:阳城l 区域:河南西部与山西南部l 地位: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奴隶社会的开端。2、奴隶制社会的发展商朝 l 时间:公元前16001046年l 人物:汤(开国);盘庚(迁都安阳(水患、内讧);纣王(亡国)l 都城:亳 殷(殷墟)l 地位:当时世界大国3、奴隶制社会的强盛西周 条件-文王改革(姜尚 周公)l 建立:武王伐纣 经过-牧野之战(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统治的正义战争。) 定都-镐京 地位-地域空前广大,具有重要地位 原因-厉王暴政 (贪财好利、“道路以目”) l 衰落:国人暴动 性质-平民和奴隶反抗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斗争 结局-厉王流放;共和行政l 灭亡:周朝内乱、犬戎攻周 思考:夏商周王朝鼎革之际,王朝灭亡的原因一般规律是什么?A末代国王的昏庸。B内部矛盾的激化。(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C周边新兴力量的强盛。二、制度1、夏朝:禹建夏;启建立王位世袭制影响中国开始进入文明时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推动了社会进步与发展。禅让制:在氏族贵族范围内,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军事民主制(预示着原始社会的崩溃)。2、商朝:奴隶制残酷人祭和人殉制度;3、西周:井田制、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 所有制形式周王所有、臣下享用含义: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经营方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 产品分配奴隶主占有劳动成果演变:形成于商代、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铁器与牛耕技术)、废除于战国(变法)。分封制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诸侯国:鲁国 晋国 燕国 卫国 齐国 宋国 义务:政治上服从周王命令,经济上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军事上要随从作战影响:积极巩固统治、扩大疆域;消极王室衰微、诸侯分立分封制和井田制关系: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上层建筑。都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三、经济1、农业:发展原因:A夏商周统治者对农业重视。B采取奴隶集体耕作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产量增加。发展表现:A农作物品种增多(稻粟“五谷”)。B耕作技术的提高(集体耕作、木市农具)。C作物产量增加(酿酒业出现)。D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2、手工业:青铜制造业(主要部门)原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器和兵器)特点:l 生产规模大,官府垄断、产品供王室贵族使用。l 技术先进(开采、熔炼、制范、浇铸、修整等道工序)。l 品种多,数量大(礼器、兵器、食器、酒器、水器)。l 产品质量高(司母戊鼎、四羊方尊)。l 商周铸有文字(铭文)玉器加工和纺织业:陶瓷业:制漆业:3、商业夏朝交通工具种类很多;商民善于经商,以贝为货币;商周建立邮驿制度四、文化1、文字商代甲骨文l 发掘年代:19世纪末l 地点:河南安阳(殷墟)l 名称由来:刻写于龟甲与兽骨之上l 用途:商朝占卜的记录l 意义:比较成熟的文字,但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为研究商代历史与古文字提供丰富材料。西周青铜器铭文2、科技天文历法商朝干支记日法(最长);日食月食最早记录医学、生物学、地理学3、史学尚书(最古老的官方史书)、周易(最古占卜用书)4、艺术青铜铸造艺术(二)春秋战国铁器时代开始;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教学重点: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和民族融合。教学难点:客观辩证地评价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历史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相互促进作用,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运动发生的必然性及其历史作用。一、春秋争霸(公元前770-前476年)1、历史背景:平王东迁,王室衰微,逐渐成为各强大诸侯的附庸。2、目的:取得土地和人民以及对它国的控制权。3、性质:奴隶主贵族间非正义的争霸战争(春秋无义战)。4、概况(四个时期):“周郑交质”时期:郑庄公周桓王条件地理位置优越;管仲改革;策略正确(“尊王攘夷”)齐桓公称霸时期: 标志葵丘会盟(BC651) 结果齐桓公死后,齐国渐衰 城濮大战(BC632)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退避三舍)晋楚争霸时期: 邲之战(BC613)楚庄王称霸中原(问鼎中原)吴国称霸吴王阖闾、夫差昊越争霸时期: 越国称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注:春秋时期还有秦国秦穆公称霸西戎,宋襄公试图称霸中原等,所以春秋五霸只是一个泛称。二、战国兼并(公元前475-前221)1、背景:战国七雄争霸格局形成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卿大夫取代国君,实质上是封建主阶级取代奴隶主阶级的统治)。2、性质:封建兼并争霸战争;逐渐带有统一战争性质。3、概况(四个时期):魏国独霸中原时期:魏文侯李悝变法,国势大增魏齐争霸时期:桂陵之役和马陵之战齐国称霸中原秦孝公商鞅变法,由弱变强秦齐互帝时期:秦昭王“远交近攻”,双雄对峙秦国独霸时期:长平之战(BC260)秦国独强4、影响:l 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带来了严重灾难,属于非正义战争l 加速了奴隶制度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形成。l 加快了国家统一的步伐。l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方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战争作用: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四、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1、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工具铁农具的出现与推广桔槔灌溉;都江堰(李冰);郑国渠(郑国);芍陂(孙叔敖);西门豹渠(西门豹);邗沟(夫差)农业: 动力牛耕技术的运用 水利冶铸业冶铁(铸铁柔化技术);铸造(金银错技术)漆工艺夹纻技术手工业: 酿酒业用曲造酒煮盐业山西池盐、山东海盐和四川井盐手工业工艺专著考工记发展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 各地土特产品成为商品; 表现 中原市场形成;繁华商业中心出现(政治中心)大商人势力崛起(范蠡、吕不韦)2、生产关系的变革剥削方式封建剥削方式产生(贡赋地租)表现: 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公田私田) 阶级关系封建地主与农民阶级出现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原因:直接原因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与推广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 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百家争鸣);推动了变法与变法运动3、改革与变法齐国管仲“相地衰征”春秋: 由国有转向私有鲁国初税亩 经济基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与确立 历史背景: 阶级基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田氏代齐、三家分晋) 思想基础百家争鸣法家学说 政治基础兼并战争激烈,诸侯需要改革增强国力战国: 魏国李悝变法重要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结果:进行一百多年,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商鞅变法:内容: 明法令,实行什伍连坐法(体现以法治国,严刑峻法)政治上: 实行军功受爵制(废除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对奴隶主既得利益打击最大 废分封,行县制(建立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度)上层建筑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经济上: 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封建土地制度)经济基础(封建化最彻底)文化上:燔诗书(体现文化专制)评价:性质推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新兴地主阶级改革积极社会性质(促进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国家实力(富国强兵、奠定基础)消极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焚书坑儒)成功原因:顺应历史潮流。措施正确得当。敢于同旧势力进行坚决斗争。秦孝公支持与支持。五、春秋战国时期文化1、思想:春秋老子道家创始人 “道”为世界万物本源(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朴素的辨证思想(精华)政治思想:主张“无为”,反严刑峻法孔子儒家创始人哲学思想:“仁爱”学说(调解与和谐人际关系) 进步性以德治民;逐步改良政治思想: 保守性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推动文化教育发展编订与整理 “五经”(保存古代文化典籍)战国百家争鸣原因:物质基础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环境社会变革与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思想的自由;文化基础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有思想知识,身份自由的思想家概况:儒、墨、道、法;儒墨最有实力,道家次之 政治思想: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 孟子 哲学思想:性本善论儒家: “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唯物主义)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 兼爱(爱一切人)墨家:墨子 非攻(反对不正义的战争) 尚贤(主张用人唯贤)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主观唯心主义)道家:庄子 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社会不公现象敌视社会进步,反对任何作为(绝望消极) 历史进化论(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法家:韩非子(集大成者)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打击贵族特权,反映加强封建专制要求)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适应统一趋势)战国时期法家为何备受诸侯青睐,而儒家备受冷落?(是否适应新兴地主阶级与诸侯兼并争霸的需要)正确评价法家思想推动了战国各国的变法运动,使封建制确立;为秦朝建立君主专制提供了理论条件;但严刑峻法、重农抑商、文化高压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且法家的法治,从根本上看是封建的人治,不是近代的法治精神2、文学: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收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类别:风(民歌)、雅(宫廷乐曲)、颂(祭祀舞曲)地位:人文主义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占有重要地位。屈原创“楚辞”、著离骚诸子散文孟子的辩论、庄子的想象、韩非子的寓言说理3、艺术: 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最古老帛画(长沙)绘画:嵌错赏功宴乐铜壶青铜装饰由图案发展完整画像(成都)音乐:曾侯乙墓青铜编钟湖北随县4、科技:最早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春秋)600多年天文: 确立十九年七闰原则160多年 最早天文著作甘石星经物理:墨经光学八条、杠杆与浮力原理、声学医学:名医扁鹊脉学之宗、望闻问切四诊法单元小结春秋战国时期是重要转型时期(大动荡、大分化、大变革、大发展)一、两个趋势:1、由分裂走向统一(诸侯争霸兼并战争,民族融合,法家理论,各国经济发展,民心向往)2、由奴隶制瓦解到封建制确立(铁器与牛耕技术使用,诸侯变法改革)二、主要特征:1. 经济方面: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2. 政治方面:诸侯兼并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