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悯农(其一)唐朝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其二)唐朝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国自古以来,中原王朝,都是农业为本,草原民族以放牧和掠夺为主。士农工商,现代社会贡献主要国家财政收入的商业,在中国古代,大多是被压制的。大唐王朝,有通驶西域的丝绸之路,但是真正控制商业的是色目人,包括阿拉伯人、波斯人等。商业思维,中国古代的教育文化体系中,没有成熟的思想。而以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为代表的民族,因为长期生活在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当时石油资源还不是可以利用的黑金),加上地处亚欧非的交接点以及便捷的陆路和水路交通,所以有丰富的经商经验。但是,唐朝纵然强大,也有边患问题,大量的边塞诗就可以看出来。同时,也有内部问题,比如安史之乱。所有的军事行动、中央政府的土木工程等,都是主要靠农业人口的赋税来支持。这也就造成了悯农诗中写道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第一首,讲的是农民的无奈。第二首讲的是农民的辛苦。现代教育中,第二首经常用来教育人不要浪费粮食。根据考据学推断,这组诗大致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也就是公元799年,这是安史之乱36年后,大唐已经从盛世太平,开始走下坡路。帝国大厦将倾,首当其冲的就是人民,而人民中,又以农民为主要组成部分。李绅,现今浙江湖州人,唐朝宰相、诗人。生于公元772年。如果考据结果准确的话,悯农组诗,是李绅27岁时的作品。还未到而立之年,就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理解,在封建王朝时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悯农诗,其实是有三首,第三首是: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有一个传说故事,李逢吉和李绅,同朝为官,相见甚欢,赋诗。李绅做了两首悯农诗,李逢吉觉得这是贬损朝廷,就要李绅书写下来。李绅觉得前面两首很简单,很容易记,既然友人要诗稿,就又做了一首。李逢吉告状到皇帝那,皇帝不但没有惩罚李逢吉,反倒升了他的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