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功能群间的功能性状关系.pdf_第1页
广西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功能群间的功能性状关系.pdf_第2页
广西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功能群间的功能性状关系.pdf_第3页
广西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功能群间的功能性状关系.pdf_第4页
广西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功能群间的功能性状关系.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方农业学报J O U R N A LO FS O U T H E R NA G R I C U L T U R E2 0 1 3 4 4 9 1 5 0 4 1 5 1 0 I S S N2 0 9 5 11 9 I C O D E NN N X A A B h t t p w w w n f n y x b cn D O I 1 0 3 9 6 9 j is s n 2 0 9 5 1 1 9 1 2 0 1 3 9 1 5 0 4 广西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功能群间的功能性状关系 谢益君 陆晓明 蓝嘉川 龙涛 王家妍 雷丽群 朱宏光 温远光 广西大学林学院 南宁5 3 0 0 0 5 摘要 目的 以叶功能性状划分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功能型 比较各个功能群功能性状间的联系和变化 探索叶功 能性状在植物功能群分类中的适用性 方法 2 0 1 2 年对大明山天坪区3 2h a 样地内的树种挂牌调查 计算得到各植物 的重要值 选取前2 0 种优势木本植物作为研究对象 每种木本植物在样地的上 中 下3 坡各选取1 棵生长形态相似的 植株 测定其叶功能性状 叶面积 叶厚度 叶鲜重 叶干重 比叶面积 叶干物质含量 叶组织密度 叶绿素含量和叶片 氮 磷 钾含量 和其他功能性状 茎干密度O l l P il o d y n 值 高径比 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划分为3 个功能群 并分析3 个功 能群之间的功能性状 结果 3 个功能群之间只有叶组织密度和茎干密度显著相关 其余的都是两个功能群之间互相 显著相关 其中比叶面积只在A 功能群和B 功能群之间差异显著 叶干物质含量在A 功能群和B 功能群以及B 功能群和 c功能群之间差异显著 结论 广西大明山的常绿阔叶林可以按照叶功能性状划分为3 个不同的功能群 不同的功能 群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但也有各自的功能群特点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功能群 叶片性状 分类 大明山 中图分类号 Q 9 4 8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2 0 9 5 1 1 9 1 2 0 1 3 0 9 1 5 0 4 0 7 F u n ct io n a lt r a it so fe v e r g r e e nb r o a d l e a v e df o r e s tinD a m in g M o u n t a inN a t u r eR e s e r v e G u a n g x i X I EY i j u n L UX ia o m in g L A NJ ia ch u a n L O N GT a o W A N G J ia y a n L E IL i q u n Z H UH o n g g u a n g W E N Y u a n g u a n g F o r e s t r yC o l l e g e G u a n g x iU n iv e r s it y N a n n in g5 3 0 0 0 5 C h in a A b s t r a ct O b j e ct iv e B yd iv id in gt h eD a m in gM o u n t a ine v e r g r e e nb r o a d l e a ff o r e s tf u n ct io n sb a s e d0 1 1l e a ff u n ct io n a lt r a it s t h eco n t a ct sa n dch a n g e so fe a chf u n ct io n a lg r o u pw e r eco m p a r e d A n dt h e nt h ea p p l ica b il it yo ff u n ct io n a lt r a it sin p l a n tf u n ct io n a lg r o u pcl a s s if ica t io nw a se x p l o r e d M e t h o d A l lw o o d yp l a n t sin3 2h m 2o fD a m in gM o u n t a inT ia n p in g A r e aw e r ein v e s t ig a t e dt os e l e ct2 0d o m in a n tw o o d yp l a n t sa ss t u d yo b j e ct sb a s e do nt h eca l cu l a t e dim p o r t a n tv a l u e so fa l l p l a n t s T h r e es a m p l e so fe a chp l a n tw it hs im il a r it yg r o w nO f ft h eu p p e r m id d l ea n dl o w e rs l o p ew e r ech o s e nt od e t e ctl e a f f u n ct io n a lt r a it s s u cha sl e a ra r e a l e a ft h ick n e s s l e a ff r e s hw e ig h t 1 e a fd r yw e ig h t s p e cif icl e a fa r e a l e a fd r ym a t t e rco n t e n t l e a ft is s u ed e n s it y ch l o r o p h y l lco n t e n t n it r o g e n p h o s p h o r u sa n dp o t a s s iu mco n t e n t s a sw e l la so t h e rf u n ct io n a lt r a it s in cl u d in gt r u n kd e n s it y P il o d y n a n da s p e ctr a t io T h e2 0s p e cie sw e r ed iv id e din t ot h r e eg r o u p sa cco r d in gt ocl u s t e ra n a l y s is F u n ct io n a lt r a it sa m o n gt h et h r e ef u n ct io n a lg r o u p sw e r ea l s oa n a l y z e d R e s u l t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t h a to n l y l e a fd e n s it y L D a n ds t e md e n s it y P il o d y n w e r es ig n if ica n t l yco r r e l a t e da m o n gt h et h r e ef u n ct io n a lg r o u p A l lt h eo t h e r s w e r es ig n if ica n tco r r e l a t e db e t w e e nt w of u n ct io n a lg r o u p s S p e cif icl e a fa r e aw a ss ig n if ica n t l yco r r e l a t e db e t w e e ng r o u pA a n dg r o u pB L e a fd r ym a t t e rco n t e n tw a ss ig n if ica n t l yco r r e l a t e db e t w e e ng r o u pAa n dg r o u pBa sw e l la s g r o u pBa n d g r o u pC C o n cl u s io n A cco r d in gt ol e a ff u n ct io n a lt r a it s e v e r g r e e nb r o a d l e a v e d f o r e s t inD a r n in gM o u n t a inN a t u r eR e s e r v e G u a n g x i co u l db ecl a s s if ie din t ot h r e ef u n ct io n a lg r o u p s w h ichh a dt h e iro w nf e a t u r e sb u tm u t u a lco n n e ct io n sa s w e l l K e yw o r d s e v e r g r e e nb r o a d l e a ff o r e s t f u n ct io n a lg r o u p l e a ft r a it cl a s s if ica t io n D a r n in gM o u n t a in 0 引言 研究意义 植物多样性 功能群多样性和功能群 的组成对生态系统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虽然植物功 能性状已广泛应用于植被生态学 全球变化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和古生态等研究领域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 但是植物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 并未十分明朗 仍需进行深入的研究 植物功能群的 提出和研究 为研究复杂的生态系统提供了一个非常 收稿日期 2 0 1 3 0 2 2 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0 8 6 0 0 5 9 作者简介 为通讯作者 温远光 1 9 5 7 一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森林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工作 E m a il w e n y g 2 6 3 n e t 谢益君 1 9 8 8 一 主要从事森林生态学研究工作 E m a il 1 7 9 6 5 7 7 5 5 q q co m 谢益君等 广西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功能群间的功能性状关系 1 5 0 5 好的方法和途径 植物功能型的划分目前并没有统一 的观点 而且目前陆地上生态系统功能群方面的研究 也仅属于一个研究热点 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是我 国在北回归线上的少数季风常绿阔叶林区之一 森林 植被保存较为完整 植物多样性高 用来研究常绿阔 叶功能群间的性状具有代表意义 前人研究进展 李 意德等 2 0 0 7 对海南岛尖峰岭国家自然保护区低地 雨林不同海拔的2 3 个样方开展调查 结果发现 主要 的乔木种群间具有总体上的正联结性 同时又具有相 对独立分布的特征 廖秉华等 2 0 0 8 利用群落生态学 方法 对伏牛山北坡植物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海拔是 影响植物功能群分布的最重要环境因子 目前对植物 功能群的划分途径主要有3 种 第一种是按物种在生 态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划分 M a b r ye ta 1 2 0 0 0 柳静等 2 0 0 8 第二种是根据物种对所处环境的响应 机制划分 D ia za n dC a b id o 1 9 9 7 檀文炳等 2 0 0 9 第 三种是根据物种的形态特征和功能性状划分 M ich e l l e a n dW e s t o b y 1 9 9 2 其中功能性状划分又可以分为 多种类型 以叶功能性状划分类型的研究最多 刘贤 娴和李俊清 2 0 0 8 用叶片功能性状把北京野鸭湖湿 地植物划分为4 组功能群 结果发现 各功能群对环境 有共同的适应特征 本研究切人点 关于功能性状划 分功能群的研究国内已有不少报道 但是利用功能性 状对常绿阔叶林功能群的划分则少见报道 拟解决的 关键问题 对大明山常绿阔叶林以叶功能性状分类 通 过比较各个功能群功能性状间的联系和变化 初步探 索叶功能性状在植物功能群分类中的适用性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区概况 表12 0 种木本植物名录 T a b 1L is to f t h e2 0 x y l o p h y t a s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E1 0 8 2 0 1 0 8 2 4 N2 3 2 4 2 3 3 0 北回归线横贯其中部 大明 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在北回归线上的季风常绿阔叶 林区 森林植被保存较为完整 植物多样性高 是1 9 9 2 年w w F 评估认定的中国4 0 处具有全球意义的保护区 之一 朱宏光等 2 0 11 本研究样地设在大明山天坪 区 位于大明山保护区的核心区 海拔1 0 0 0 1 2 3 0m 以该区中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作为研究对象 据大明 山天坪气象站观测记录 温远光等 1 9 9 8 年均温 1 5 1 最冷月 1 月 平均气温5 8 最热月 7 B 平 均气温2 1 9 极端高温2 8 6 极端低温一6 0 日 均温 1 0 的积温5 0 4 7 7o E 年均降水量2 6 3 0 3m m 土壤类型为黄壤和山地黄壤 1 2 试验方法 1 2 1 样地设置2 0 1 2 年1 0 月在大明山天坪区橄榄 沟参照巴拿马巴洛科罗拉多岛 B a r r oC o l o r a d oI s l a n d B C I 5 0h a 热带雨林大样地的技术规范 郝占庆等 2 0 0 8 结合当地地形地貌 用全站仪及R T K R e a l T im eK in e m a t ic 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将3 2h a 东西宽 1 6 0m 南北长2 0 0m 的大样地划分为8 0 个2 0m x 2 0 m 的样方 样方的4 个角用P C V 管打桩作为永久标记 同时每个样方内再细分为4 个1 0m x l 0m 和1 6 个5m x 5m 的小样方 1 2 2 树种选择对3 2h a 样方内所有胸径大于1 cm 的木本植物挂铝牌标记 并记录相应的种名 胸径 树高和冠幅等 调查结果显示 样地内共有木本植物 2 8 1 种 通过乔木相对密度 相对频度 相对优势度计 算样地内木本植物的重要值 选出重要值在前2 0 位的 木本植物作为研究对象 表1 云贵山茉莉H o u d e n d r o nb ia r is t a t u m 安息香科 1 1 2 36 8 511 3 79 8 2 栓皮木姜子L J t s cas u b cr o s a 樟科 4 2 64 0 79 9 9 6 11 罗浮槭 A ce r f a b n 槭树科 5 0 85 3 47 7 9 6 0 7 刨花润楠 M a 曲il u s p a u h o i 樟科 5 6 15 4 26 4 9 5 8 4 天目紫茎 S t e w a r t ia g e m m a t a 山茶科 1 0 81 2 2 7 1 63 1 5 罗浮柿D io s p y r o s m o m s ia n a 柿树科2 5 l 2 6 94 2 13 1 4 黄杞E n g e l h a r d t iar o x b u r g h ia n a 胡桃科 4 0 33 1 42 1 03 0 9 滇粤山胡椒L 洒d cr a m ct ca l f ia n a 樟科 3 5 33 4 72 1 4 3 0 5 细枝柃E u r y al o q u a ia n a 山茶科 3 2 73 3 90 3 92 3 5 拟赤杨 A l n ip h y l l u mf o r t u n e i 安息香科 1 4 01 5 93 9 02 3 0 百色猴欢喜 S l o a n e ach in g ia n a 樟科 1 4 7 1 7 33 6 32 2 8 薯豆杜英E l a e o ca r p u s j a p o n icu s 杜英科 1 8 02 O l2 8 0 2 2 0 毛狗骨柴D ip l o s p o r a f r u t ico s a 茜草科 2 7 52 8 5 0 7 02 1 0 方枝假卫矛 M icr o t r o p ist e t r a g o n a 卫矛科 2 7 62 0 3O 6 91 8 3 野黄桂C in n a m o m u mf e n s e n ia n u r n樟科 2 2 22 4 40 5 71 7 4 短梗大参 M a cr o p a n a xr o s t h o m ii 五加科 2 0 72 0 90 2 2 1 4 6 桂南木莲 M a n g l ie t iach 抽百iD a n d y 木兰科 1 2 11 3 81 6 71 4 2 网脉琼楠 B e il s cl u n ie d iat s a n g ii樟科 1 4 21 6 81 1 11 4 0 罗浮栲 C a s t a n o p s is 而b n 壳斗科 1 3 21 4 l1 2 91 3 4 异叶榕F icu s h ct cr o m o r p h a 桑科1 3 2 1 5 10 6 01 1 4 1 5 0 6 南方农业学报 1 2 3 植物功能性状的测定对标记的树种测量其 树高 胸径 冠幅和茎干密度 茎干密度测量采用P il o d y n 方法 殷亚芳等 2 0 0 8 标记的树种样株分冠上 冠中 冠下3 个冠层 每个冠层同时分东 南 西 北4 个 方向 每个方向共取9 片叶片 一棵植株共计取3 6 片叶 片 取样时应选择完全伸展 无病虫害 叶缘完整的成 熟叶片 采用便携式叶绿素测定仪测定活体的叶绿素 含量 S P D A 测完后用枝剪剪取叶片 并马上在 1 1 0 0 0 0 的分析天平上称重 鲜重 称完的叶片夹在湿 润的滤纸中间 放在自封袋中带回 用以测定叶厚度 叶面积 使用C I 一2 0 3 激光叶面积仪测定 最后将叶片 放人6 0 烘箱内烘4 8h 后取出称重 干重 烘干的叶 片用植物粉碎机粉碎 测定样品中的氮 钾含量 样品 消煮用高氯酸 硫酸消化 消煮液定容至5 0m L 备用 叶片氮含量 L N C 使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 叶片磷 L P C 含量采用钼抗比色法 用酶标仪代替分光光度 计测吸光度 叶片钾 L K C 含量采用火焰分光光度计 测定 南京农学院 1 9 8 0 滇粤山胡椒1 黄杞 3 罗浮柿 5 毛狗骨柴 6 野黄桂 9 异叶榕 l O 罗浮槭 4 云贵山茉莉1 1 方枝假卫矛2 天目紫茎 7 细枝柃 8 刨花润楠 1 3 栓皮木姜子1 4 罗浮栲 1 2 网脉琼楠 1 5 百色猴欢喜1 6 薯豆杜英2 0 桂南木莲1 8 拟赤杨1 9 短梗大参1 7 1 2 4 统计分析将每株植物上取样的测定值进行 平均作为该物种的单株平均值 将每个物种的3 棵采 样植株的平均值再次平均作为该物种叶性状的平均 值 用E x ce l2 0 0 7 和S P S S1 9 0 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箱 线图绘制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叶面积 叶鲜重 叶干重 叶厚度 叶大小 叶 组织密度 L D 叶干物质含量 L D M C 及比叶面积 S L A 数据 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法可将常绿阔叶树 种分为三大功能群 图1 滇粤山胡椒 黄杞 罗浮 柿 毛狗骨柴 野黄桂 异叶榕 罗浮槭 云贵山茉莉 方枝假卫矛 天目紫茎 细枝柃为第l 亚功能群 以A 功 能群表示 刨花润楠 栓皮木姜子 罗浮栲 网脉琼楠 为第2 亚功能群 以B 功能群表示 百色猴欢喜 薯豆杜 英 桂南木莲 拟赤杨及短梗大参为第3 亚功能群 以c 功能群表示 聚类重新标定距离R e s ca l e dd is t a n cecl u s t e rco m b in e 图1常绿阔叶树种功能群分类 F ig 1 C l a s s if ica t io no fe v e r g r e e nb r o a d l e a v e d s p e cie sf u n ct io n a lg r o u p s 2 1 亚功能群之间叶性状关系 对3 个功能群的7 个叶功能性状做箱线图进行分 析 图2 结果发现 A 功能群特点是拥有较大的比叶 面积 1 6 9 9 9 8cm 2 g 叶氮含量 1 7 9 1 7g k g 叶磷含 量 2 0 3 9g k g 和叶钾含量 1 5 7 0 8g k g 较小的叶绿 素含量 4 6 5 0 1m g g B 功能群特点是有较大的叶组 织密度 0 0 3 8g cm 3 叶绿素含量 5 0 0 9 0m g g 和叶 干物质含量 0 4 4 1g g 较小的比叶面积 1 0 9 7 8 9 cm 2 g 叶氮含量 1 2 9 0 8g k g 和叶钾含量 1 0 9 1 2g g C 功能群的特点是具有较小的叶组织密度 0 0 2 0g cm 3 叶干物质含量 0 3 4 6g g 和叶磷含量 1 2 6 6g k g 从图2 中可以发现 C 功能群在叶组织密度 比叶面 积 叶绿素含量 叶磷含量和叶钾含量中都出现了离 群值 依次分别为桂南木莲 o 0 1g cm 3 和拟赤杨 0 2 6g cm 3 桂南木莲 18 5 9 2cm 2 g 薯豆杜英 5 2 4 8 m g g 桂南木莲 1 1 2g k g 短梗大参 1 8 9 7g k g A 功能在比叶面积中出现了离群值 为异叶榕 2 9 5 3 0 cm 2 g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C 功能群物种间相关性 不是很高 尤其是桂南木莲差异性很大 矗口吕暑勺蠹 骞署 Iuo暑仆轻怅 隧婶熏 谢益君等 广西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功能群间的功能性状关系 1 5 0 7 00 6 刍0 0 5 鼍0 0 4 魁 龆0 0 3 骚 鼎 古O 0 2 O 0 1 型 一 裔 b 加 旺 古 A BC 功能群组F u n ct i h a lg r o u p ABC 功能群组F u n ct io n a lg r o u p ABC 功能群组F u n ct io n a lg r o l l p 功能群组F u n ct io n a lg r o u p ABC 功能群组F u n ct io n a lg r o u p ABC 功能群组F u n ct io n a lg r o u p ABC 功能群组F u n ct io n a lg r o u p 图2 箱线图比较不同功能群组之间叶性状的变化 F ig 2 B o x a n d w h is k e rp l o t ss h o w in gs e v e nl e a f f u n ct io n a lt r a it sint h r e ef u n ct io n a lg r o u p s v1 一睾ul 一鼷阻言丑 I I二锄瓷uJ一删姐懈骠言 如 们 弱 如 加 O O 0 O O O O u芝凸J一 暑一捌知嶂彝 士害 5 4 3 2 0 udl一堂 s一一如莲言 如 笛 加 m uz一一堂奇一 姐嚼旨 1 5 0 8 南方农业学报 对聚类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2 只有叶 组织密度存在显著差异 仁0 0 4 0 其他性状的差异 不显著 对聚类结果进行多重比较 叶组织密度在A 功 能群和c功能群间差异显著 e o 0 3 5 B 功能群和c功 能群问差异显著 P 0 0 1 8 比叶面积在A 功能群和B 表23 个功能群间叶性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功能群之间差异显著 P O 0 2 8 叶干物质含量在A 功 能群和B 功能群问差异显著 e o 0 4 9 以及B 功能群 和c功能群间差异显著 仁0 0 3 3 叶绿素含量 叶氮 叶磷 叶钾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 T a b 2 O n e w a yA N O V Aa n a l y s iso fl e a f t r a it sa m o n gt h et h r e ef u n ct io n a lg r o u p s 2 2 亚功能群之间其他性状关系 对3 个功能群的5 个其他性状做箱线图进行分析 图3 A 功能群特点为具有较大的冠幅 9 0 7 0m 2 较 小的P il o d y n 值 1 2 3 3 6 和树高 6 6 0 0m B 功能群特 点是拥有较大的树高 7 4 3 8m 和胸径 1 2 8 6 3cm 较小的高径比 6 2 7 2 4m m 和冠幅 6 6 1 4m z C 功能 群的特点是有较小的胸径 1 0 1 7 0cm 较大的P il o d y n 值 1 7 0 2 0 和高径比 7 6 3 6 1m m 从图3 可以看出 C 功能群在树高性状中出现离群 值拟赤杨 1 0 2m 和桂南木莲 4 6m 在P il o d y n 性状 中离群值为2 0 4 0 短梗大参 和1 4 5 0 桂南木莲 在 高径比的性状中离群值为1 1 4 8 4r r d m 短梗大参 和 4 4 1 6 4m m 百色猴欢喜 冠幅性状中百色猴欢喜为 离群值 1 8 0m 2 在胸径性状中 1 5 2cm 罗浮槭 是 A 功能群的离群值 以上说明C 功能群内部在树高 高 径比和P il o d y n 值等性状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对聚类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3 个功能群中 只有P il o d y n 值表现出差异显著 P 0 0 11 其他性状 差异不显著 再对聚类结果进行多重比较 P il o d y n 值 在A 功能群和B 功能群间差异显著 P 0 0 4 4 A 功能 群和C 功能群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0 5 表33 个功能群间其他性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T a b 3 O n e w a yA N O V Aa n a l y s iso fo t h e rt r a it sa m o n gt h et h r e ef u n ct io n a lg r o u p s 3 讨论 优势种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先锋植物 具有代 表性作用 作为划分植物功能群的标准 能够很好地 反映出植被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 大明山常绿阔叶 林中各树种按重要值大小进行排序 以叶功能性状为 划分依据 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可以分为3 个功能群 各 功能群内正联结显著 经常相伴出现 能适应相似的 资源环境 如B 功能群内以樟科为主 具有相近的生态 学特征 各功能群中 A 功能群植物最多 属于8 个科 其次为C 功能群 有4 个科 最少的是B 功能群 有两个 科 多样性增加了均衡效应 而均衡效应是物种多样 性群落具有高稳定的原因之一 因此功能群生物量的 稳定性增加 D o a ke ta 1 1 9 9 8oA 功能群的功能形状 表现最好 如拥有较大的比叶面积 叶氮含量 叶钾含 量 叶磷含量 冠幅以及茎干密度 当种群中物种数达 到一定数量 植物对环境的资源吸收和环境的资源供 给达到了平衡状态 此时种群内竞争最小 生态稳定 性好 生产力水平最高 W il s e ya n dP o t v in 2 0 0 0 B 功 能群具有较大的叶组织密度 叶干物质含量 树高和 胸径 c功能群只有较大的茎干密度和高径比 在功能 群内物种数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 种间相似度高也可 以增加群落的稳定性 提高生产力水平 群落中相似 的物种越多 当遇到自然灾害或者干扰时 群落中一 些种存活的概率也越大 生态系统较稳定 表现出的 生物学特性也较优 B 功能群和C 功能群在树种数量 上相差不大 但B 功能群物种相似性高 4 种植物属于 两个科 而C 功能群则属于4 个科 因此 在它们的功能 谢益君等 广西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功能群间的功能性状关系 2 00 01 l 焉T 呈1 5 0 01 鎏 自 瞍 0 0 0J 三 呈 o 工 一 E 咂 葚 功能群组r u n ct il 1 a Ig r 厂 T上 1 T 一 AB 功能群组F u n ct io n a 工白 ABC 功能群组F u n t r io t l a lg r o u l 0 0 01 TT 8 0 01 觚 1中 自 4 0 04 上 AB 功能群组h m t 1 工同 乏1 2 0 一 芷一 一 90 ABC 功能群组F u n ct io n a lg r o u p 图3 箱线图比较不同功能群组之间其他性状的变化 F ig 3 B o x a n d w h is k e r p l o t ss h o w in gf iv eo t h e rf u n ct io n a l t r a it sint h r e ef u n ct io n a lg r o u p s 性状方面 B 功能群略优于C 功能群 功能群的多样性 包括功能群的物种数量及本身的生物学特性的多样 性 相同的环境因子下不同的物种具有不同的表现形 式 特别是在自然条件下这种反应的差异维持着生态 系统的功能 因此同一功能群中的物种功能也会有差 异 张全国和张大勇 2 0 0 2 在C 功能群中 桂楠木莲 在箱线图中出现了多次离群 同时拟赤杨 薯豆杜英 和短梗大参也在不同性状出现离群现象 功能群在异质性生境上表现出多样性 其内部则 产生分组 具有生态补偿作用 白永飞 1 9 9 9 大明山 3 个功能群之间的功能性状具有相关显著性 3 个功能 群之间都有显著差异的有叶组织密度和茎干密度 P i l o d y n 值 其余的都是两个功能群之间互相显著相关 如比叶面积只在A 功能群和B 功能群之间差异显著 叶干物质含量在A 功能群和B 功能群及B 功能群和C 功 能群之间差异显著 其他功能性状间的相关性不显 著 说明植物功能群间的生态补偿作用是有限的 这 有可能与大明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有关 4 结论 广西大明山的常绿阔叶林可以按照叶功能性状 划分为3 个不同的功能群 不同的功能群之间存在一 定的联系 不同功能群有各自的特点 参考文献 白永飞 1 9 9 9 降水量季节分配对克氏针茅草原初级生产力 的影响 J 植物生态学报 2 3 2 1 5 5 1 6 0 B a iYF 1 9 9 9 I n f l u e n ceo fs e a s o n a ld is t r ib u t io no fp r e cip it a t io n O f fp r im a r yp r o d u ct iv it yo fS D ak r y l o v iico m m u n it y JJ A c t aP h y t o e co l o g ica lS in ica 2 3 2 1 5 5 1 6 0 郝占庆 李步杭 张健 王绪高 叶吉 姚晓琳 2 0 0 8 长白山阔 叶红松林样地 C B S 群落组成与结构 J 植物生态学 报 3 2 2 2 3 8 2 5 0 H a oZQ L iBH Z h a n gJ W a n gXG Y eJ Y a oXL 2 0 0 8 B r o a d l e a v e dk o r e a np in e P in U Sk o r a ie n s is m ix e df o r e s t p l o tinC h a n g b a is h a n C B S o fC h in a C o m m u n it yco m p o s i t io na n ds t r u ct u r e J J o u r n a lo fP l a n tE co l o g y 3 2 2 2 3 8 2 5 0 李意德 许涵 陈德祥 骆土寿 莫锦华 罗文 陈焕强 蒋忠亮 2 0 0 7 从植物种群间联结性探讨生态种组与功能群划 分 以尖峰岭热带低地雨林乔木层数据为例E J 林业 科学 4 3 4 9 1 6 L iYD X uH C h e nDX L u oTS M oJH L u oW C h e nH Q J ia n gZL 2 0 0 7 D is cu s s in g o nt h ee co l o g ys p e cie s g r o u pd iv is io nb a s e do nt h ein t e r s p e cif ic a s s o cia t io n A ca s es t u d yO f ft h ea r b o rl a y e rd a t aint r o p ica ll o w l a n dr a in f o r e s t o fJ ia n f e n g l in g H a in a nI s l a n d C h in alJJ S cie n t ia S il v a eS in ica e 4 3 4 9 1 6 廖秉华 胡楠 丁圣彦 卢训令 柳静 范玉龙 瞿元杰 2 0 0 8 伏牛山北坡植物功能群组成沿海拔梯度的动态变化 J 河南大学学报 3 8 6 6 1 8 6 2 3 L ia oBH H uN D in gSY L uXL L iuJ F a nYL Q uYJ 羔甚uLll 露Jq专至 一目Ia L要q星 专一J 苟LL童 最覃l 三一基避恒 1 5 1 0 南方农业学报 2 0 0 8 D y n a m icso fp l a n tf u n ct io n a lg r o u p sa l o n ga l t it u d in a l g r a d ie n to nt h en o r t h e r ns l o p eo fF u n iuM o u n t a in l J j J o u r n a lo fH e n a nU n iv e r s it y 3 8 6 6 1 8 6 2 3 柳静 胡楠 丁圣彦 范玉龙 瞿元杰 廖秉华 2 0 0 8 伏牛山自 然保护区植物功能群组成种的生态位研究 JJ 武汉植物 学研究 2 6 6 5 9 5 5 9 9 L iuJ H uN D in gSY F a nYL Q uYJ L ia oBH 2 0 0 8 A s t u d y o nn ich e so f s p e cie sco n s t it u t in gp l a n tf u n ct io n a l g r o u p so nt h es o u t hs l o p eo ft h eF u n iuM o u n t a in JJ J o u r n a l o fW u h a nB o t a n ica lR e s e a r ch 2 6 6 5 9 5 5 9 9 刘贤娴 李俊清 2 0 0 8 北京野鸭湖湿地植物叶功能性状研究 J 安徽农业科学 3 6 2 0 8 4 0 6 8 4 0 9 8 4 2 8 L iuXX L iJO 2 0 0 8 S t u d yo nt h ef u n ct io n a lt r a it so fp l a n t l e a finB e ij in gY e y a h uW e t l a n d J J o u r n a lo fA n h u i A g r i cu l t u r a lS cie n ce s 3 6 2 0 8 4 0 6 8 4 0 9 8 4 2 8 南京农学院 1 9 8 0 土壤农化分析 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2 1 2 2 1 9 N a n j in gA g r icu l t u r a lC o l l e g e 19 8 0 A g r icu l t u r a lS o ilC h e m is t r y A n a l y s is l M j B e ij in g A g r icu l t u r o lP r e s s 2 1 2 2 1 9 檀文炳 王国安 韩家懋 刘敏 周立平 罗婷 曹子余 程树志 2 0 0 9 长白山不同功能群植物碳同位素及其对水分利用 效率的指示 J 科学通报 5 4 1 3 1 9 1 2 1 9 1 6 T a nW B W a n gGA H a nJM L iuM Z h o uLP L u oT C a o ZY C h e n gSZ 2 0 0 9 C a r b o nis o t o p e so fd if f e r e n t p l a n tf u n ct io n a lg r o u p sa n dt h e irin d ica t o r sf o rw a t e ru s ee f t f icie n cyinC h a n g b a iM o u n t a in s N o r t h e a s tC h in a J C h i n e s eS cie n ceB u l l e t in 5 4 1 3 1 9 1 2 1 9 1 6 温远光 元昌安 李信贤 1 9 9 8 大明山中山植被恢复过程植 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E J 植物生态学报 2 2 1 3 0 4 0 W e nYG Y u a nCA L iXX 1 9 9 8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p e cie s d iv e r s it yinv e g e t a t io nr e s t o r a t io np r o ce s sinm id m o u n t a in r e g io no fD a m m in g s h a n G u a n g x i J A ct aP h y t o e co l o g ica S in ica 2 2 1 3 0 一4 0 殷亚方 王莉娟 姜笑梅 2 0 0 8 P il o d y n 方法评估阔叶树种人 工林立木的基本密度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3 0 4 7 1 1 Y inYF W a n gLJ J ia n gXM 2 0 0 8 U s eo fP il o d y nt e s t e rf o r e s t im a t in gb a s icd e n s it yins t a n d in gt r e e so fh a r d w o o dp l a n t a t io n J J o u r n a lo fB e ij in gF o r e s t r yU n iv e r s it y 3 0 4 7 1 1 朱宏光 李燕群 温远光 2 0 1 1 特大冰冻灾害后大明山常绿 阔叶林结构及物种多样性动态 J 生态学报 3 1 1 9 5 5 7 1 5 5 7 7 Z h uHG L iYO W e nYG 2 0 1 1 T h ed y n a m icso f t h es t r n c t u r ea n dp l a n ts p e cie s d iv e r s it yo fe v e r g r e e nb r o a d l e a v e d f o r e s t sinD a m in g s h a nN a t io n a lN a t u r eR e s e r v ea f t e ras e v e r eices t o r md a m a 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