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園法律問題實務及案例探討 李漢中*法學博士、永嘉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台北市政府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 壹、前言 按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教師職司教育之責,除重知識技能之傳授外,更要教導學生重禮義、知廉恥、崇法紀,以資創發知識,作育英才。而教師之所以備受敬重,要因社會咸認教師具有良好之品德修養,足為學生表率,進而發展國民道德、培養學生健全人格之任務,確實發揮教育功能。盱衡教師法自民國(以下同)84年8月9日制定公佈施行以還,已歷十餘載,此期間與教師權益休戚相關之教師會依法成立、禁止體罰之入法、乃至教師組織工會等重大議題與法令陸續推展,雖無法達到盡善盡美之要求,然對於吾國根深蒂固之傳統教育觀念與體系,已然發生相當程度衝擊與變化,而首當其衝者莫過於教師!正因教師處於教學職場之第一線,又負有輔導與管教學生之法定義務,其中因工作上所衍生之紛爭,又以體罰為最,不僅成為各界矚目焦點,更為社會大眾所關注與批判。因此,身為專業教育人員之教師,即應多方充實專業諮輔技巧與基本法律概念,以維護自身權益。尤以輔導管教學生時,更應注意是否符合教育目的,是否符合平等原則與比例原則,乃至兼顧學生受教權。貳、校園常見法律問題與實例一、教師可否搜學生書包 本文於96年12月21日刊登於自由時報。 日前平面媒體報導北市某國中教師因搜學生書包查違禁品,遭學生家長以侵犯隱私權為由求償新台幣一百萬元,經台灣台北地方法院以(摘要):老師為維護學生及校園安全,只要不逾越正當的權利範圍,所採用的方法縱使侵害學生隱私權,也有阻卻違法性。教師以搜查書包方式檢查,屬於行使教師生活指導權的合理裁量範圍,等理由判決學生家長敗訴。而該學生家長上訴後,台灣高等法院以本案涉及國家賠償,不得提起民事訴訟,依法駁回學生家長所提上訴。惟司法院大法官對於警察臨檢之適法性在釋字第535號解釋中提及:臨檢實施之手段:檢查、路檢、取締或盤查等不問其名稱為何,均屬對人或物之查驗、干預,影響人民行動自由、財產權及隱私權等甚鉅,應恪遵法治國家警察執勤之原則。實施臨檢之要件、程序及對違法臨檢行為之救濟,均應有法律之明確規範,方符憲法保障人民自由權利之意旨。揭櫫警察臨檢應有法律明確規範。反觀目前學校或教師基於維護校園安全理由,對學生以不定時、不定點及對象任意,進行搜書包等各種隨機檢查,就學生人身自由及隱私權而言,即有值得商榷之處!畢竟教師在無法律依據所進行之檢查,與上述警察臨檢又有何不同?而教師法衍生之生活指導權又基於如何之法理,可以導出搜查學生書包權?進而屬於教師行使生活指導權之裁量範圍?甚至可提升為檢查之法律依據?均待進一步究明!又教育部公布之學校訂定與實施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第28條及第29條縱有:為維護學生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除非有相當理由及證據顯示特定學生涉嫌犯罪或攜帶可能傷害別人的物品,或為避免緊急危害,否則學校及老師不得搜查學生身體及私人物品(如書包、手提包等)。校園安全檢查之限制為維護校園安全,學校得訂定規則,由學務處(訓導處)進行安全檢查:(一)各級學校得依學生住宿管理規則,進行學生宿舍之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大專校院進行檢查時,應有學生自治幹部陪同;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進行檢查時,則應有學校家長會代表或第三人陪同。(二)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之學務處(訓導處)對特定學生涉嫌犯罪或攜帶第三十點第一項及第二項各款所列違禁物品,有合理懷疑,而有進行安全檢查之必要時,得在第三人陪同下,在校園內檢查學生私人物品(如書包、手提包等)或專屬學生私人管領之空間(如抽屜或上鎖之置物櫃等)。之規定,然因其法律位階過低,已有違反法律保留原則之疑義,實不足以資為檢查之法律依據,不可不辨。 按隱私權係指就私生活或工商業所不欲人知之事實,有不被他人得知之權利,受吾國憲法第22條保障。雖隱私權於憲法第23條所定前提下,得以法律限制,然審視目前學校或教師在無任何法律依據可資遵循下實施檢查,不僅瀕臨觸法邊緣,更彰顯對學生基本人權保障之不足!茲校園安全確實重要,不容忽視,然基本人權更為重要,毋待贅言。因此,為使學校、教師及學生之權利獲得完足保障,教育主管機關應就各項檢查方法、要件及程序等著即進行規範,俾達法治國權利有效保障原則之精神與要求。二、教師可否沒收學生物品 查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第19條規定:學生攜帶之物品足以影響學生專心學習或干擾教學活動進行者,教師或學校得保管之,必要時得通知家長或監護人領回。第20條又規定:學生攜帶或使用下列物品者,教師或訓輔人員應立即處置,並視其情節移送相關單位處理:具有殺傷力之刀械、槍砲、彈藥及其它危險物品。毒藥、毒品及麻醉藥品。猥褻或暴力之書刊、圖片、影片、磁碟片或卡帶。菸、酒、檳榔或其他有礙學生身心健 康之物品。其他違禁品。又教育部於96年6月22日以台訓(一)字第0960093909號函修正之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第30條有關違法物品之處理規定:教師發現學生攜帶或使用下列違法物品時,應儘速通知學校,由學校立即通知警察機關處理。但情況急迫時,得視情況採取適當或必要之處置。(一)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所稱之槍砲、彈藥、刀械。(二)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所稱之毒品、麻醉藥品及相關之施用器材。教師發現學生攜帶或使用下列違禁物品時,應自行或交由學校予以暫時保管,並視其情節通知監護權人領回。但教師認為下列物品,有依相關法律規定沒收或沒入之必要者,應移送相關權責單位處理:(一)化學製劑或其他危險物品。(二)猥褻或暴力之書刊、圖片、錄影帶、光碟、卡帶或其他物品。(三)菸、酒、檳榔或其他有礙學生健康之物品。(四)其他違禁物品。教師或學校發現學生攜帶前二項各款以外之物品,足以妨害學習或教學者,得予暫時保管,於無妨害學習或教學之虞時,返還學生或通知監護權人領回。教師或學校為暫時保管時,應負妥善管理之責,不得損壞。但監護權人接到學校通知後,未於通知書所定期限內領回者,學校不負保管責任,並得移由警察機關或其他相關機關處理。固然對教師或學校對於學生攜帶所定之違禁物品之處理方式為明確規範,然學校或教師是否可以沒收學生物品,其中法律關係為何,實有探討之必要。 茲學生在上課期間把玩電動玩具或其它玩具之情形不勝枚舉,而教師往往在發現後均要求學生將物品交給教師保管,然通常高中(職)以下之學生為未滿20歲之未成年人,如該物係經學生之父母(即法定代理人)所允許處分之財產,依民法成立寄託契約,而事實上,學生以父母所給予之零用錢所購買之玩具或書籍等,均屬經法定代理人允許處分之財產,依民法第84條規定,可以經學生之同意成立寄託契約。此時,教師代學生保管物品,成為民法寄託契約中之受寄人,由教師自己保管,而不得轉由其他學生代為保管。假設教師未受學生或學生家長之委託而保管學生物品,教師可依民法第172條:未受委任,並無義務,而為他人管理事物者,其管理應依本人明示或可得推知之意思,以有利於本人之方法為之。之規定成立無因管理,此時教師應依學生明示或可得推知之意思,以有利於學生之方法。保管學生之物品。總言之,無論成立寄託契約或無因管理之法律關係,教師均負妥善保管學生物品之責任,而學生如要求交還時,在民法第767條所定: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下,教師依法應該將物品交還學生,不得再予扣留。若教師有易他有為所有之意圖,進而將持有學生之物品據為己有之行為者,恐將觸犯刑法第335條之侵占罪責。惟該物若係不得私自製造、販賣或持有之違禁物者,即應轉交警察機關處理。三、教師可否逕自剃剪學生頭髮 吾國中學生之髮式限制原根據教育部58年6月13日台(58)訓字第12861號及67年10月13日台(67)訓字第29095號函辦理,其後教育部於76年1月20日以台(76)訓字第02889號函將其廢止。然髮禁仍為校園民主議題中持續爭論不休之重要問題,乃不爭之事實。而學校或教師與學生間對此問題終究無法達成共識,甚至衍生對立,劍拔弩張之情境。察其主因,要係學生頭髮長短、顏色或款式(赫本、小捲、波浪或直式),同為學校、教師與學生所錙銖必較者。然殊不知頭髮式樣亦係憲法保障之表現自由,更為人身體自主權之表現。蓋人欲以如何之模樣展現於外,純為人之自主權,更為人格權範圍。人格之保護為吾國法律基本任務,首重生命、身體、健康、自由,繼之擴及名譽及隱私。而所謂人格權係指一般人格權言,亦即關於人之價值與尊嚴之權利,性質上為一母權,進而衍生個別人格權,上述生命、身體、健康、名譽、自由及姓名係屬法定個別人格權。至法律規定已具體化之個別人格權則有肖像權、貞操權及隱私權等參閱王澤鑑著,侵權行為法第1冊,基本理論一般侵權行為,三民書局,1998年9月出版,頁 116。人格權中身體權侵犯態樣之所以包含割鬚斷髮就此而言,往昔學校因學生頭髮過長而有逕予修剪之做法,實為侵權。,實因身體權係以保持身體完全為內容之權利,若有破壞,即構成對身體之侵害。是以,學校或教師欲對學生髮型(色)等限於一定態樣,即應具備管制目的之正當性有關人之頭髮、牙齒、血液或器官等,若與身體分離即為物,並屬動產,所有權歸屬於身體之 主體者,惟可讓與而歸屬他人。參閱王澤鑑著,侵權行為法第1冊,基本理論一般侵權行為, 三民書局,1998年9月出版,頁121。,更避免逕對學生頭髮修剪,期使手段符合現行法律所定基本權利保障及教育目的。審之現行教師法第17條第2項所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之相關辦法,授權各校校務會議自行決定,使學校在此授權且不違反正當法律程序下,由學校行政人員、教師、家長及學生代表組成委員會,議決服裝儀容,誠屬校園民主最佳例證經查:教育部前宣布自2005年9月起公立學校取消髮禁規定,部長杜正勝指出取消髮禁之深 層意義,係希望孩子從管理自己頭髮開始,進一步學習自己管理、對自己負責,以培養獨立自主人格。 雖家長、老師認為取消髮禁後,將更難管理學生。然杜部長希望家長與老師能以對自己負責 之態度思考孩子的教育,如果孩子能對自己頭髮負責、管理自己的頭髮,當能進一步培育更完 美與獨立自主人格之學生。希望私校亦能本著獨立自主精神,讓學生從頭髮開始,作自己之主 人。終使多年爭論不休之髮禁問題獲得良性發展。四、教師體罰學生是否該當親權移轉或得被害者承諾之要件 吾國前於95年2月12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教育基本法修 正案,明文禁止學校體罰學生,避免造成學生身心侵害,並對 學生受教權、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遭受侵害時,賦予救濟管 道,進而躋身為全球第109個立法禁止體罰國家每年4月30之國際不打小孩日,係1998年由美國一個反體罰組織所發起,又譯無巴掌 日,美國稱為International Spank out Day,目前已有上百國家之民間參與。 。復鑒於基層教師因管教學生動輒得咎、無所適從,或對學生之輔導改採消極態度,以及避免校園中霸凌、恐嚇、勒索或偷竊等偏差行為,因無法足供約束而危害學生及他人部分,立法院通過附帶決議,要求教育部應與全國教師會在6個月內研擬完成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並督促縣市政府完成訂定相關規定,使基層教師對於輔導管教能有依循之原則有謂體罰必須由是否構成學生身心傷害判斷,非僅從形式上是否身體之處罰為依據。參閱張輝山著,禁止體罰是錯誤的口號,體罰論述研究室,2006年12月13日。衡諸上開教育基本法所增訂學生不受任何體罰之規定,仍未就體罰之定義明確界定,僅由教育部於96年6月22日以台訓(一)字第0960093909號函修正之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第38明文規定:依教育基本法第八條第二項規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不得有體罰學生之行為。復於第四條中規定:體罰:指教師於教育過程中,基於處罰之目的,親自、責令學生自己或第三者對學生身體施加強制力,或責令學生採取特定身體動作,使學生身體客觀上受到痛苦或身心受到侵害之行為。參以教師法第17條第1項第4款所定,教師負有輔導或管教學生,導引其適性發展,並培養其健全人格之義務。其中所稱輔導在通認以非權力性之諮商、懇談、建議、說明、建議等手段,針對個別學生或學生群體施以心理上之影響,側重自心理面改變學生觀念及行為;管教係以具權力性之懲罰、制裁等強制手段或非權力性之建議、勸導、糾正、指示等手段管理學生外在行為,以事先避免或事後矯正偏差行為之產生下,是否即得遽認教師得為適度體罰,進而資為體罰之法律依據,不無疑義。 況徵諸該條規範意旨,要係課予教師應善盡導正與培養學生 健全人格之注意義務,而非權限之授與參閱李建良著,過當的管教措施(上)-國家賠償責任與公務員賠償責任,月旦法學雜誌, 1995年12月,頁58 。因此,主管 機關若無法確切界定體罰之射程,不惟增加學校及教師於輔 導與管教學生時之困擾,更得預見未來師生、親師因輔導管教而 衍生之紛爭勢將層出不窮,終究仍須回歸立法界定之現實問題 據蘋果日報2006年12月22日A6版報導,彰化縣某國中教師因學生段考成績差,要考差學 生在校園內學鴨子走繞中庭一圈,前後約十分鐘。另高雄縣某高中教官以學鴨子走路方式,處 罰集合速度較慢之學生。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林文虎批評,老師處罰學生在大庭廣眾下 學鴨子走,傷害學生人格,然亦有一位吳姓老師表示,學鴨子走應算是可容許之懲罰方式。足 見體罰定義及其範圍界定之重要性。故有力主在完成零體罰入法後,立法院應進一步修正國民教 育法,比照高級中學法與職業學校法之標準,增置專任 輔導教師,以減輕國中小學教師難以承受之教學與輔導管教壓力 者,誠屬愷切之論,殊值重視參閱羅德水著,落實零體罰猶待各界共同努力,2006年1月3日,台灣立報。蓋保障基本權利所形成之法律 保留原則,其核心旨趣在於基本權利之限制事項須由具有民主 正當性之立法者決定,而非國家機關以外之任何團體或個人。或謂老師對於學生之管教與懲罰之合法性得建立於民法第 1085條: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之規定 筆者擔任台北市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委員期間,曾受理因體罰而受懲戒之教師申訴案件, 其中有援引民法1085條之規定主張受家長委託而代行懲戒權,以及學校教學群所製作問卷調 查有:如果您的孩子犯錯,您希望老師處理方式是: 適當體罰之選項,並認已事先獲得 家長或學生承諾之理由,資為阻卻違法之事由,著令筆者錯愕不已。惟學 校或教師對於學生之管教及懲戒措施,能否謂係父母懲戒權之移 轉? 參閱林東茂著,教師懲戒行為之刑法問題,收錄於其著:一個知識論上之刑法學思考,頁191。不無疑義!按父母對於子女有保護及教養之權利(民法第 1084第2項),宥於子女不免有違守庭訓情事,如不能課以一定 制裁,保護及教養難收效果,故而吾國民法賦予父母懲戒子女之 法定權限(民法第1085條)。至於懲戒方法雖無明文,然須立於基 本人權、人格尊嚴與價值信念之上 有謂懲戒之方法,吾國民法無明文規定,告誡、鞭責、監禁或減食等方法,均可以施用,惟須止於必要範圍內。參閱戴炎輝、戴東雄合著,中國親屬法,三民書局,75年8月修訂第1 版,頁397。,始屬允洽。設有逾此範圍 者,即屬親權之濫用(民法第1090條),恐有遭受刑法非難之虞(傷 害或妨害自由等罪責)民法上懲戒權之行使是否限於未成年子女,有正反不同立論。是以,懲戒應屬父母對其子女教養權中 之最後手段,其方式與程度除應與子女過錯之態樣及程度具相當 比例關係,對於子女身體完全、健康狀況及心智成長等更應併予 考慮。因此,父母將子女送入學校要無將懲戒權委由學校代為行使,更不生懲戒權移轉之法律效果,此由民法第1085條為一身專屬性質之親權,殆無移轉餘地之立法本旨可知。 其次學校對於學生之管教措施有無吾國刑法得被害者承 諾之超法律合法化事由(bergesetzliche Rechtfertigungsgrnde)或 拋棄基本權(Grundrechtsverzicht)之適用?關此問題,姑不論 學生在教師權威下所為之承諾或同意,係非出於意思自由而不具 任意性。鑒於一身專屬之個人法益(生命、身體等法益)同時涉及 社會公共利益不得捨棄,以及被害人對於捨棄之法益必須具有處 分權與具有承諾能力等衡酌,國中小學學生無法為有效之承諾,應無貲議。五、教師對違規學生科以罰款充作班費之合法性 TVBS電子報曾報導:校園教學方式再起爭議,一名英文老師要求學生把考卷拿給家長簽名,否則就要繳100元當處罰,有學生寧可被罰錢,也不拿給家長簽名,但他把要吃飯的100元交出去了,餓肚子的事被父母知道了,責怪老師的教學方式實在離譜。為了讓家長隨時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況,不少老師都會要求,學生把考卷帶回家請家長過目簽名,但桃園一間國中的英文老師認真教學,堪稱王牌教師,為了約束學生確實做到考卷請家長簽名,否則就要罰款100元,充當班費。但卻有學生沒有遵守規定要被罰100元,把吃飯錢全交給老師而因此餓肚子,家長發現後覺得很心疼,一狀告到學校。平鎮國中校長彭盛星:我相信這名老師,他今後一定會改變他的教學方式。雖然校長已經禁止,老師再用繳錢的方式來處罰學生,不過也有其他老師聲援說,教學管理還是要請學生和家長共同配合。平鎮國中老師:他們其實也不是中飽私囊,放進自己口袋裡面去,他把這些錢就當我們班的公款,我覺得這些家長是不是,應該好好檢討一下說,老師的出發點是什麼?這樣的打擊,說真的,會讓很多老師放棄教學熱忱。考卷沒有拿給家長簽名就要罰錢,學生都說罰100元,真的有點太多了。平鎮國中學生:太多了,因為我們現在是學生,沒有賺錢的能力,盡量減輕一下那個罰款。雖然老師都是希望提升學生學習意願,也想要讓家長密切關心孩子的課業,不過用錢來管教學生,有沒有實際效益?確實引起爭議。 參閱.tw/news/news_list.asp?no=ghost20071026172852 - 2008/08/28 。高雄一所私立高中導師,為了提醒學生注意交通安全,竟然自行擬定了1張守則,規定如果學生騎機車沒戴安全帽,被抓到就要罰5000元,甚至摔車的話,也要罰2500,同時還要家長簽名背書,結果這個做法不但引發家長反彈,更讓學生覺得,實在是矯枉過正。 參閱.tw/news/news_list.asp?n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数据分析师高级面试题集
- 桡尺骨骨折课件
- 2025年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方案策划师招聘面试题解
- 2025年双语数学教学职位应聘面试攻略模拟题及答案解析民办学校
- 2025年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力行业安全监理员招聘安全知识预测试题集
- 2026届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河南省扶沟高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法律行业人工智能应用考察试卷及解析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综合能力)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 【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变更风险识别、评估记录表参考模板范本
- 202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工作计划
- 癫痫病人的护理查房ppt课件(PPT 24页)
- DB45T2053-2019 重质碳酸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红金简约风教师退休欢送会PPT通用模板
- 水准点复测记录(自动计算表)
- 有机热载体锅炉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完整
- 处方点评与案例分析
- 《放射物理与防护》第三章
- 任务1汽车配件识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