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10月考试卷.doc_第1页
七上语文10月考试卷.doc_第2页
七上语文10月考试卷.doc_第3页
七上语文10月考试卷.doc_第4页
七上语文10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口中小学2011年秋季10月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友情提示:答案一律填写到答题卡上,注意对准题号。满分120分。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20分)一、根据语境,给下列加点字注上拼音或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1,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一丝不苟( )啊!2,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zhn( )开似的。3,一颗颗shu( )大的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4,当他猝( )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二、从备选的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字,将其代号填写在横线上。(2分)1,我听见有人在 (A缀 B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是我自己。2,理想被 (A玷 B沾)污了,不必怨恨,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 3,在鸟巢里面的小鸟,仅仅具有鸟的 形。(A、雏 B、雒)往了。4,可是, 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A、噩 B、厄)三、下面广告语中的加点字有两层含义,请用两个含有该字的二字词语,写出此字的两层含义。(3分)1,理发店广告:虽为毫发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顶 ;顶 2,电视报广告:中国电视报报中国电视。 报 ;报 3,药品广告:药材好,药才好。 材 才 四、请在下边的括号内各填一个同音字,并分别解释所填充的这个字的意思。(4分)1,博( )众长 意思: 异( )纷呈 意思: 2,明察秋( ) 意思: ( )言壮语 意思: 五、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9分)1,孔子认为应该将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的句子(2分)2,孔子的学生曾子每天反省自己的具体内容是(2分)3,孔子对“恕”的解释是(1分)4,流沙河在理想一诗中一连用四个具体意象来比喻理想的诗句是(2分)5,沈复在童趣中说自己年幼时常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2分)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50分)六、仰慕先贤风范。(10分)颜回好学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注释】鲁哀公:鲁国国君。颜回:孔子的学生。【启发与借鉴】不迁怒,不贰过。在三千弟子中,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是颜回,不仅因为他好学不倦,始终努力实践孔子的理想,还因为他有“不迁怒,不贰过”的修养。“不迁怒”意为不把自己的怒气发到别人头上;“不贰过”是指不重复犯错误。1,文中的“蚤”通“早”,“亡”通“无”,是两个通假字,请从你学过的文言文中再举一个通假字例子,并予以解释。(3分)2,翻译:弟子孰为好学?(2分)3,颜回身上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4,按要求列举成语。(不得与例子重复)(3分)含有两种动物的成语。如:鹤立鸡群。( )( )含有反义词语的成语。如:舍生取义。( )( )含有叠词的成语。如:栩栩如生。( )( )七、感悟自尊之可贵。(12分)抬起头来做人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妈妈说的那一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时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1、“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小男孩此时想说什么?为什么又没开口?你能揣摩出小男孩此时的心理吗?请试作一段心理描写。(2分)2、5元钱明明比500元钱少,可小男孩的妈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这句话如何理解?(2分)3、文章第节说:“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试阐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2分)4、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是什么?(2分)5、文章第节有两出写到小男孩“抬起头来”,这两出“抬起头来”有何不同之处?(2分)6、文题“抬起有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试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这一文题中蕴含的哲理。(2分)八、关注人生之际遇。(12分)捡到金子之后 王茜在一片峡谷中,住着一个牧童和他的妈妈。为了生存,牧童每天都要上山砍柴、放羊,日子很苦。牧童真希望自己能得到一块金子,哪怕很小。 这天,牧童又上了山。 望着人迹罕至的山脊,荒凉而贫瘠的土地,颤巍巍地矗立在山坡上的可怜的小木屋,他不禁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地上。“哎哟!”牧童突然跳了起来。地上隐约有一束金光射来金子!牧童瞪大了眼睛,一捋袖子,使劲地挖起来。好大的一块!牧童兴奋地抱起金子,飞一般下山去了。 “我挖到金子了!”牧童喊着,跑进屋,双手把金子捧到妈妈面前。 妈妈注视着牧童的一举一动,没有说一句话,轻轻将牧童拉到身边 牧童不解地望着妈妈。 妈妈感叹道:“那不属于你的金子,它没有什么价值。相反,它也许会给你带来厄运。”“不,它能使我们富裕。”牧童争辨着。妈妈摇了摇头。 牧童感到失望而愤怒,他抱紧金子,说:“我要证明给你看。”然后,他跨出了家门。 牧童来到一个小镇。他将金子背在背上,手里攥着敲下的一小块,走进一家首饰店。老板将这一块金子举到眼前,用狐疑的眼光瞟了牧童两眼,说:“你从哪儿弄来的?”“山上捡的。”牧童随口说了句,便赶紧闭了嘴,抢过金子,快步走出了店铺。 他走进酒店,走进衣店,走过大街小巷,处处都有人投来狐疑的目光。牧童渐渐害怕起来。 傍晚,牧童心惊胆战地走在无人的街上,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 “把你的包放下。”突然,一个可怕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牧童猛地一回头。那人伸手就抢包,牧童赶紧护住。几个回合,牧童有些不支。就在此时,只见一位道士一闪而出,弹指一击,那人立即倒地。牧童目瞪口呆,赶紧屈膝相谢。道士却已渐渐远去,只给他留下一句话: “只有自己创造的东西才属于你。” 猛然间,牧童想起他妈妈的话,懊悔万分。 当晚,牧童离开了小镇,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将金子埋进深深的地下,他不愿再让这金子迷惑他人。 牧童终于又回到了山沟里。他不再企求金子,而是开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植树种草,开荒种田,放羊养牛,还养花种果树,凡是能做到的,他都尽力去做。 秋天,牧童爬上高高的山顶,遥望洒满自己汗水的山谷。多美啊!生机盎然的山林,处处是鸟语花香;绿茵茵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美丽的果林散发着浓浓的芳香;当年山坡上的木屋如今变成了“美丽的空中楼阁”;盛开的花圃把山坡装点得格外迷人一切都变了。 “我的金子。”牧童自豪地说。 1、速读全文后回答,这篇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2、作者围绕“金子”精心安排了文章的思路。请再读文章,理清作者的思路,在括号内填写合适的内容。 (2分) 希望得到金子( ) 金子带来厄运( ) 3、道士留下的“只有自己创造的东西才属于你”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4、文章结尾处“我的金子。牧童自豪地说。”这里的“金子”指的是什么? (2分)5、牧童从开始“抱”着金子到后来将金子深“埋”地下,他前后不同的举动表明了什么? (2分)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2分)金子,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含义。 守财奴说:金子是我的生命。 化学家说:金子是一种贵重金属。 创业者说:_ _ _ 我说:_九、品味生活之哲理。(8分)我寻求挫败我一直都在寻求挫败。有人出发去“征山”,我却从来不是,而且刚好相反,我爬山,是为了被山征服。有人飞舟,是为了“凌驾”水,而我不是,如果我去亲近水,我需要的是涓水归川的感受,是自身的消失,是自我复归位于零的一次冒险。记得故事中那个叫“独孤求败”的第一剑侠吗?终其一生,他遇不到一个对手,人间再没有可以挫阻自己的高人,天地间再没有可匹敌的力量,真要令人忽忽如狂啊!生来有一块通灵宝玉的贾宝玉是幸福的,但更大的幸福却发生在他掷玉的刹那。那时,他初遇黛玉,一见面,彼此惊为旧识,仿佛已相契了万年。他在惊愕中竟把那块玉胡乱砸在地上,那种自我的降服和破碎是动人的,是真爱情最醇美的倾注。文学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陈师道一遇见黄山谷,就烧掉自己的书稿,虚心去向黄山谷学习。一个人能碰见令自己心折首俯的人,并能一把火烧尽自己的旧作,应该算是一种极幸福的际遇。新约中的先知约翰,一见耶稣,便屈身降志。他对人们说:“我仅仅以水为你们施洗礼,他却以灵为你们施洗礼,我之于他,只能算是一声开道的吆喝声。”红拂传里的虬髯客一见李靖,便知天下大势已定,于是飘然远引。那使无数人为之倾倒的大唐盛世的李靖,我多么想见他一眼啊!清朝末年的孙中山也有如此风仪,使四方豪杰甘于俯首授命。生的悲剧原不在头断血流,而在于没有大英雄可为之赴命,没有大理想供其追求。我一直在寻求挫败,人生天地间,还有什么比失败更快乐的事?站在千丘万壑的大峡谷前,感到自己渺小得像蝼蚁一样,还有什么时候能如此心甘情愿地卑微下来,享受大化的赫赫天威?曾记得一个夏夜,卧在沙滩上,看到满天繁星如雨阵如箭簇,一时几乎惊得昏了过去,感到一种投身在伟大之下的绝望,知道人类永远不能去逼近那百万光年之外的光体。不过,这份绝望使我一想起来就觉得兴奋昂扬。试想,宇宙如果像一个窝囊废一样被我们征服了,日子会多么无趣啊!读圣贤书,其理亦然。读一些好书,仿佛看见洞照古今长夜的明灯,听见声彻人世的巨钟,心中自会涌出一份不期然的惊喜,知道我虽愚鲁,天下人间能人正多,这一番心悦诚服,使我几乎要大声宣告说:“多么好!人间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书!我连死的时候都可以安心了!因为有这样优秀的人,有这些美丽的思想。”此外,在印度见到特瑞沙,在非洲见到史怀哲,或是在美术馆看“八大山人”、石涛,在博物院看周鼎宋瓷,都会兴起一份“我永世不能追摹到这种境界”的激动。这种激动,这种虔诚的服输,是多么难忘的大喜悦啊。如果问我此生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那便是不断遇到更令我心折的人,不断探得更勾魂摄魄的美景,好让我能更彻底地败溃,从心底承认自己的卑微和渺小。1、文中第、段列举的一反一正两个例子,各说明什么道理?(2分)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从第段看,大英雄指_、_、_三人。(1分)3、第段画线句子中,“这份绝望”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兴奋昂扬”?(2分)4、作者“寻求挫败”的目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1分)5、本文标题是“我寻求挫败”,但段却列举了别人的例子,这是否有必要?请说说你的理由。(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 (2分)十、探索自然之奥秘。(8分)又“快”又“慢”的光闪电打雷的时候,你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这证明 。光的传播速度究竟有多快呢?用普通的方法是很难测出来的。经过科学家的多次测定,光每秒钟大约跑30万千米(更确切地说,光在真空里的速度是每秒钟299792.46千米)。也就是说,只要1秒钟,光就可以在北京和上海之间跑100多个来回。光速差不多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90万倍。光在宇宙万物的运动会上,称得上是赛跑冠军。光有着直线前进的性格,又有着轻盈敏捷的脚步。对这个不知疲倦的“赛跑冠军”,有的人却抱怨起来,他们说:“光跑得太慢,简直像爬行。”这是为什么呢?当人们开始向宇宙空间进军的时候,人们深深地感到宇宙实在是太大了。除了太阳以外,距我们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座中的a星(又叫比邻星)。它发出的光要经过4.3年才能到达地球。现代的天文望远镜看到的遥远恒星,它发出的光要经过几十亿年才能到达地球。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光线是它在几十亿年以前发出来的,至于现在这个恒星面孔如何,要再等几十亿年才能看见,这多么让人着急呀!难怪一些科学家说:“光像蜗牛一样在宇宙中爬行。”可是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发现 。1、结合上下文,在文章第一段的空白处写上一句恰当的话。(2分)2、第二段中列举大量数据的作用是什么?(1分)3、第二段末句的意思是_,该句采用了_的修辞手法。(2分)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2分)A、光每秒钟大约跑30万千米。 B、光速差不多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90万倍。5、篇末处应填入的恰当句子是( )(1分)A、光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B、比光运动得更快的东西。C、比a星离地球更近的恒星。 D、比蜗牛更快的东西。第三部分 书面表达(50分)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一个。你,也是这样,也许你没留意,你也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也许你不相信,也有人在暗中称许你。我们是否该转换角度,擦亮眼睛,欣赏赞美一下自己呢?请以“我为自己喝彩”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河口中小学2011年秋季10月月考七年级语文答题卡友情提示:答案一律填写到答题卡上对应框内,注意对准题号,不要写出框外。满分120分。班级:八( )班 姓名 题号基础阅读作文总分六七八九十得分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20分)一、注音或者写字。(2分)1,苟( ) 2,zhn( )开 3,shu( )大 4,猝( )然二、选字(2分) 1,( )2,( )3,( )4,( )三、解释含义。(3分)1,顶 ;顶 2,报 ;报 3,材 才 四、填字并解释(4分)1,博 众长 意思: 异 纷呈 意思: 2,明察秋 意思: 言壮语 意思: 五、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9分)1,学习与思考(2分) 2,反省内容(2分) 3,“恕”(1分) 4,比喻理想(2分) 5,原因是(2分) 七、感悟自尊之可贵。(12分)抬起头来做人1、心理描写。(2分) 2、如何理解?(2分) 3、深刻含义。(2分) 4、“捐”的意义(2分) 5、有何不同?(2分) 6、蕴含哲理。(2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5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