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活与哲学教材分析与教学处理现行高中政治教材生活与哲学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觉得现行教材中一些内容的编写和处理值得商榷,为此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希望专家与同仁批评与指正。一、现行教材编写存在的不足现行教材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结构安排上,注重遵循生活逻辑和认知规律,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充满了生活气息;在内容选择上,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体现了时代性和生活性;在素材呈现上,设置了众多栏目和丰富形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多样化和通俗化。但现行教材在教学实践中也暴露了存在的一些弊端。(一)教材在结构安排上存在瑕疵首先,教材单元结构不平衡。现行教材分为四个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但四个单元之间存在不均衡。一方面,有的单元内容少,为了篇幅只好“打肿脸充胖子”。如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在前几版中学哲学教科书中,这部分内容只是一个“绪论”,而现行教材却扩充一个单元。尤其是关于“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等内容,脱离了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背离了普通高中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关于教学内容选择的时代性、基础性的要求。一方面,有的单元内容过多,人为地被修剪为“木乃伊”。如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属于唯物辩证法部分,是整个哲学的重中之重,却被压缩为一个单元四课,使得辩证法的生机难以展现。尤其是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九课)的矛盾分析法,包含着非常丰富内容,但是现行教材却机械地按照世界观、方法论分为两个框题,几乎是大跃进中人民公社把活生生的家庭分成“男人村”、“女人村”一样无情。其次,教材框题结构不合理。一般地来说,教材一个框题一个教学课时,但教材不少框题之间内容不均衡,有的内容偏少,有的内容过多,给教学的课时安排带来一定困难。一方面,有的框题知识点少,变成“虚胖浮肿”。如第五课“意识的本质”框题,内容本来很简单,主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意识,但教材刻意去分析意识的产生和生理基础,这有点拔高要求,甚至“生物反应特性”这么怪异的东西也塞进去了。第八课“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框题,内容也很简单,只是讲什么是发展和发展的普遍性,关于“普遍性”,前面讲规律、联系时,后面讲矛盾时都讲到了,但只是一两句话带过,而在这里专门展开论述。一方面,有的框题知识点多,变成“压缩饼干”。 如第四课“认识世界把握规律”框题,内容有运动、静止、规律等三个概念,有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等三个原理,还有五个探究活动;更有第九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框题,内容有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等四个概念,有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等四个原理,还有七个探究活动。而且这些概念与原理都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这么多内容却安排一个框题。(二)教材在内容选择上存在瑕疵首先,教材有些重要哲理没有讲到或讲得不明。教材对于一些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对学生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哲理,没有讲到。如事物发展内因与外因的原理,教材只是在综合探究中点了一下,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原理,教材根本没有讲到。还有一些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的哲理,讲得不明。如关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人生价值贡献与索取的辩证关系等,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原理,但教材中没有明确表述出来。其次,教材有些内容现实性不强或基础性不够。教材为了结构与内容的平衡,人为地拓展了甚至硬塞了一些内容,使得教材有的地方显得“虚胖”、“浮肿”。如第二课的“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三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第五课的“意识的本质”、第八课的“发展的普遍性”等框题,与教材体系不协调、与学生生活有距离。还有第十课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框题,放入“综合探究”更协调,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框题,主要分析了创新的重要意义,严格的来讲,这不属于哲学的范畴。第三,教材有些素材生活性不强或典型性不够。教材为了增强可读性和可探性,设置了名词解释、专家点评、相关链接、问题探究等众多栏目,选择了照片图片、图表数据、漫画卡通、歌曲诗词、名言典故等丰富材料。但教材素材在选择上存在典型性不够、生活化不强的问题。如第30页关于“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材料、第57页关于“画家黄筌奉旨改画”材料、第98页关于“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之分”材料。等等。(三)教材在内容呈现上存在瑕疵首先,教材多数哲理呈现不完整。哲学是世界与方法论的统一,然而,教材中大多数的哲理是世界观与方法相分离的,有的甚至是不完整的,没有分析其方法论。如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哲理时,教材根本没有分析其对应的哲学依据,只是很突然冒出来的。讲“矛盾的普遍性”时,其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看问题”,教材没有明确指出来;讲“矛盾的特殊性”时,其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却被教材活生生分割。等等。其次,教材有的语言表述不简洁。教材为了追求生活化和通俗化,对一些概念和原理的表述采取描述性的语言,不够简洁明了,这与哲学原理是不相符的,不利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如第五课关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和要求”的表述、第十课关于“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的表述、第十一课关于“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内容和要求”的表述、第十二课关于“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的内容和要求“的表述。等等。第三,教材有的问题探究不合理。教材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设置了众多的问题探究,但有些问题探究的可探性不强,有的在素材选择上针对性不强,有的在问题设计上颇设问令人费解。如第29页问题探究“古代哲学家为什么会把水、火、原子等看作世界的本质?”、第57页问题探究“黄筌为什么无改动吴道子的画?”“如果让你改动这幅画,你会怎样做?谈谈你的看法。”第98页问题探究“为什么正确的价值观往往同光明的未来和美好的前途联系在一起,错误的价值观则容易与平庸和苟且为伍?”等等。二、对现行教材处理的建议现行教材在教学实践中,既彰显了其优点,也暴露其不足。作为政治老师,一方面,应探究如何有效地使用现行教材,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也希望现行教材能得到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课的发展。以下是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对现行教材修订的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抛砖引玉。(一)对第一单元处理的建议现行教材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主要介绍了哲学的产生、含义和作用,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及发展等内容。第一单元相当于“绪论”,但教材编写安排了“三课六框”,内容不多,但编幅过大,应该删减。现行教材第一单元“三课六框”可以缩减为“两课四框”,有关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等内容,基础性、现实性和生活性都不强,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应该删减。第一课可介绍哲学产生、含义和作用(包括哲学与生活、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第二课可介绍哲学基本问题、基本派别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及其中国化。(二)对第二单元处理的建议现行教材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主要回答了世界的本源是什么,意识的本质,人的认识从何里来,追求和发展真理等内容。第二单元包括唯物论与认识论两块内容,但有些重要哲理没有讲到,有必要进行调整和扩充。教材“三课六框”可扩充为“四课八框”:第四、第五课还是各为两框;第六课一分二,扩充为“两课四框”。首先,现行教材第四、第五课属于唯物论。第四课主要分析世界的物质性和运动的规律性等内容,但有的重要哲理分析得不充分,有的框题结构不平衡。事物运动的规律性是一个重要的哲理,但教材编幅较少,并且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教材基本没有分析。我们有必要对第四课进行调整和补充:第一框主要分析世界的物质性与运动性,包括物质的概念、世界的物质性,运动与静止的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等。第二框主要分析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和按规律办事,包括规律的概念、普遍性和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并对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进行适当分析。现行教材第五课主要分析意识的本质和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内容,但有的重要哲理分析得不充分,有的框题结构不平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的核心所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但奇怪的是教材对此根本没有分析。我们有必要对第五课进行调整和补充:第一框主要分析意识的含义、特征和作用,对于意识的产生和生理基础等内容,可以删减;第二框主要分析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从实际出发和重视意识能动作用,对于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也应该作适当介绍。其次,现行教材第六课属于认识论。第六课包括两个框题,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内容有点多,而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这一重要原理未做分析,还有认识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我们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但教材这一重要哲理没有涉及,有必要补入。所以,我们可以将认识论内容“一课两框”扩充为“两课四框”。第一课可以介绍实践的含义、特征和作用,并扩充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第二课可以分析认识的深化发展,包括真理含义、特征和认识发展的过程,并扩充“透过现象看本质”作为第一框,主要分析现象和本质的含义、认识的根本任务,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要求等。(三)对第三单元处理的建议现行教材第三单元“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主要回答了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告诉我们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并要求树立创新意识。第三单元属于辩证法,有着非常丰富的哲理,教材编写安排了“四课八框”,每课设置两个框题,第一框题讲世界观,第二框题讲方法论。这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是一种机械性的做法,这导致一些重要哲理不是遗漏,就是分析不够,同时逻辑上也有些混乱。教材“四课八框”可调整为“三课八框”:第一课联系观还是两框,第二课发展观扩为三框,第三课矛盾观分为三框,第四课创新放到发展观中。首先,现行教材第七、第八课讲的是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每个观点分两个框题,先讲世界观、再讲方法论,结构上比较合理。但在框题结构也存在不平衡,有必要进行调整和补充。第八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主要分析了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内容偏少,教材为了篇幅只好“打肿脸充胖子”,重点论述了发展的普遍性。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删减和补充:第一框题主要分析发展的含义和实质(包括新事物和旧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和永恒性,关于“发展的普遍性”内容要简化,而关于“发展的永恒性”要做适当分析;第二框题主要分析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事物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等内容。同时,在讲“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之后,有必要点出其方法论“用联系观点看问题”和“用发展观点看问题”。其次,现行教材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讲的是对立统一规律和矛盾分析法,涉及哲理比较多,既是全书的重点,也全书的难点,但教材对其分析只是囫囵吞枣。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调整、删减和补充,可以将该课“两框”扩展“三框”。第一框题主要分析矛盾的概念(同一性和斗争性)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包括内因和外因)。事物发展内因和外因的原理是一个重要哲理,在我们生活紧密相连,而教材只在综合探究中点了一下,有必要补充。第二框题主要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方法论一分为二看问题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分为二看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在课程标准的“提示与建议”中有要求,而在教材没有明确指出,有必要补充。至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尽管具有重要意义,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高中教材可以涉及,但应该简化,点到为止。第三框题主要分析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及其方法论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再次,现行教材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主要分析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还有就是创新的重要意义。该课主要讲一个哲理,即树立创新意识,而教材从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是一个综合性的东西,与辩证否定观放在一起有点不协调,可以将它放到综合探究中去。我们可将该课进行调整和删减:两框可以合并为一框,主要分析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包括辩证否定的含义、实质,树立创新意识的要求,及创新的重要意义。“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哲理,其内容可以简化。并将该框内容放到“唯物辩证的发展观”中作为第三框,因为辩证否定观就是发展的环节,这样整个体系更合理。(四)对第四单元处理的建议现行教材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主要回答了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如何发展的,如何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等内容。第四单元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三块内容,教材编写安排了“两课五框”,但教材在内容编写上有些乱,在语言表述上有些繁,有必要进行调整和删减。教材“两课五框”可删减为“两课四框”:第一课还是两框,第二课三框可删减两框。首先,现行教材第十一课“寻觅社会发展的真谛”,包括“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历史的主体”两框题。其中,第一框“社会发展的规律”,主要分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矛盾)、社会发展的趋势等内容,内容有点多,篇幅有点大,可进行缩减,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内容可以删减。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中关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青岛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阿里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襄樊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潮州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5土地征收补偿协议的合同样本
- 2025年通化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通辽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遵义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ab卷
- 2025年眉山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年清远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产前筛查技术专业培训班考核试题及答案(临床咨询)
- 第十章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
- 介入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 演艺票务智能平台架构-洞察及研究
- 巡查工作流程课件
- 初中化学月考质量分析
- 警车驾驶员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松下微波炉NN-DS581M使用说明书
- 车辆税务维护管理办法
- 第四讲-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热点问题-2025秋版本-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国家安全
-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件 第10章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就业赛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