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插花基本造型》PPT课件.ppt_第1页
《东方插花基本造型》PPT课件.ppt_第2页
《东方插花基本造型》PPT课件.ppt_第3页
《东方插花基本造型》PPT课件.ppt_第4页
《东方插花基本造型》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东方插花 第四章东方插花构图设计与制作 教学内容 一 东方式插花的构成与表现技巧二 东方插花的基本造型三 日本花道的主要形式 选修 一东方式插花的构成与表现技巧 1 花型的构成 东方式插花常以不等边的三角形的构图方法来确定造型 充分发挥线条的变化 其特点是以不对称的均衡为原则 富于变化 能表达作者的思想 意境深邃 东方式插花其自然花型大都是由3枝主枝构成 1 三大主枝 剪截组合以及与容器的比例关系虽定为8 5 3近似黄金分割率的尺度 但对每个花枝的位置伸展方向与角度绝无固定程式和严格要求 是以顺乎花枝自然之势富有自然之趣以及合乎自然之理为原则 作品摆放的环境大小确定作品的整体尺寸根据作品的整体尺寸确定容器的大小根据容器的大小确定主枝的长 高度 第一主枝长 高度 容器口径 容器高度 1 5 2第二主枝长 高度 第一主枝长 高度 3 4 2 3第三主枝长 高度 第二主枝长 高度 3 4 2 3三主枝长度比例关系确定之后 还要运用一具不等边三角形轮廓的定位方法 这种方法的造型变化比较大 只要掌握好比例关系 把三主枝的位置 角度略微变化一下 就能够产生各种不同形状的图案来 大花应该配小花如主花为玫瑰 宾花应配剑兰 主花为大丽花 宾花应配非洲菊 主花为百合花 宾花应配玉簪花 深色应该配浅色如果主花的颜色是深红色的 即宾花应该配淡红色的 要是取一样的深红色 或宾花比主花色更深 那很容易造成喧宾夺主的效果 配叶只能用一种假如主花有叶 宾花也有叶 两者之中只能选用一种 牺牲另一种 或两种皆不用 另配山草 要是两叶同用 或是用几种山草 就会显得太紊乱了 花叶宜斜不宜直无论插的是盆 还是瓶 花与叶的姿态 总宜带斜 而不能直立 至于斜度怎样才算理想 则要看具体花器大小 形式而定 章法宜疏不宜密插花多少都该带点画意 章法决不可太密 密则有窒息不通风的感觉 让人看了不舒服 疏则花叶容易表现美态 花叶不可一般高剪枝之前 先要有一个腹稿 然后才可以下剪 主花应该略高 宾花稍低 配的叶子 一定不可与花一样高度 假使花器是圆盘或圆瓶 叶子该分散低垂在花器周 花器与花不同色花的颜色 绝对不可以与花盆 花瓶的颜色相同 比如花是大红 大紫的 或是大黄 深黄的 花器就应该是全白或是浅蓝色的 这样深淡相映 才能衬托出花的鲜艳 如果花与花器同是深色 观感上就大打折扣了 2 从枝 又称辅枝 各主枝周围根据需要可插数枝从枝 用以陪衬主枝 原则上高度不可超过主枝 一般选与主枝相同的花材 各花材的相互位置和插置角度不同 花型就有所不同 一般陪衬花材的最长的为其所陪衬主枝长度的3 4 2 3 2 表现技巧 1 不对称的平衡 不对称的造型就如一杆秤 两边的 上下的距离虽有长短 但重心位置在插花器皿中心 因此能够保持重心的稳定与平衡 在平衡关系上对花材的布局又有所要求 上轻下重 上散下聚 上浅下深 上小下大 高低错落 俯仰呼应 造就层次的产生 插花要插出立体层次 不能插在一个平面内 应建立透视的概念 作品要有向深远处延伸之势 花枝修剪有长 有短 一般陪衬的花 叶其高度不可超过主花 疏密有致 插花作品中花枝的布置忌等距 要有疏有密 才有韵味 虚实结合 花材的高低位置所营造出的空位 让插花作品有了空间就可充分展示花枝的美态 使枝条有伸展的去处 可扩展作品的范围 使它得以舒展 2 选择花材的统一趋向点 花材的正面朝向应朝一个统一的方向 光源 如植物枝条生长的向光性一样 直立型的花型 这一点先在插花者所站位置正前上方 左倾斜型 下垂型 或右倾斜型 下垂型 这一点定在插花者所站位置前方偏左 右 上 下 所有花材正面的朝向都应尽量与这个统一点相符 不能反向 才能体现各花材间相互呼应的美感 3 选择最佳线条花材 东方式插花造型主要是线条的应用 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内涵 直线表现刚 力 弯线 细线表现柔 斜线表现动 具体选用哪种线条花材必须与作者表达的主题相结合 以花枝为线条进行造型 尤其善用木本花枝线条进行造型也是中国传统插花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木本花枝最富画意 或柔或刚 或粗或细 或秀雅或苍古等等 其寿命也较长又易加工整形 可以自由构图 表现出各种优美生动的轮廓 体量 质感与动态 展现出一叶一世界 一花一乾坤的艺术天地 4 写意与写实 写实是效法自然界花木的生长规律 将花枝按高低参差 仰俯侧正各种自然姿态插入花器中表现自然景观 写意强调作品造型所带来的诗情画意 运用抽象的表现手法 通过选用的花材使人产生联想 写意是东方插花的最高境界 5 意境的创作 东方插花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 其风格主要以体现花材的自然美 线条美和意境美为主要目的 意境的美是中国插花艺术对世界插花艺术的贡献 也是中国插花设计创作中的难点 意境的深浅又是衡量中国插花艺术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 因此 中国的插花艺术无论如何发展都不能离开这一基本的根基 理解和掌握好这一点对插花创作者是至关重要的 二东方插花的基本造型 1 直立式 直立式插花是以第1主枝基本呈直立装为基准的 所有插入的花卉 都呈自然向上的势头 趋势也保持向着一个地方 每一枝花的插入 都要有艺术构思 突出主题 力求层次分明 高低错落有致 第1主枝在花器内必须插成直立状 第2主枝插在第1主枝的一侧略有倾斜 第3主枝插在第一主枝的另一侧也可略作倾斜 后两枝花要求与第1支花相呼应 形成一个整体 表达婷婷玉立或挺拔向上的意境 要力求变化 辅助花材不要削弱主枝的走势 插作要点 高低都可作此造型 用浅盘插时注意主枝在容器中的位置 置于中央时 要力求变化 以免呆板 最长的主枝与垂直线一致 或在垂直线夹角的15 范围内 可用浅盆或高瓶做插花容器 浅盆直立型 将花泥或剑山放于浅盆的一侧使花型向另一侧空白处伸展 第1主枝垂直或左倾垂直线15 稍向后斜10 左右 第2主枝插于第1主枝左侧30 并向前倾45 左右 使花枝有前后深度 呈立体感 不可与第1主枝在同一平面内 第3主枝插于第1主枝右侧30 并前倾75 基本水平或稍向上 3主枝插好后 分别在3主枝周围插入从枝 第1 3主枝的从枝与其主枝夹角较小 前倾10 15 第3主枝有从枝插于中间位置前倾20 50 可以由2 3朵花组成 又常常为造型的焦点 所以常选大一点的花插之 最后在基部插入三四片叶片充实花形 遮挡剑山或花泥 简单实用的直立形插花 瓶插直立型 高瓶插花的花型和主枝的角度与浅盆相同 但固定用具不用剑山或花泥 固定技巧要求较高 使之不随意活动 常用的方法是将较大的瓶口隔小 或用绑接枝条的方法使花枝位置固定 然后按浅盆的插法完成整体的造型 要特别注意瓶中的处理 东方式插花要求瓶口干净利落 一般至少要留出1 4的空位 还有一种直立式的变形称为直上式 直上式花型较窄 各花枝基部与垂直线一致 第1主枝必须插成垂直状态 不能出现弯曲和倾斜 宜选择顶部有一定曲线的花材作主枝 第2 3主枝基本上也呈垂直状 不能有大的弯曲度 1与2主枝及1与3主枝的夹角不超过15 宜选用盆形花器 2 平展式构图 平展式插花是以全部的花卉在整个平面上表现出的样式 造型如同地被植物匍匐生长的姿态 花枝间没有明显的高低层次变化 只有向左右平行方向作长短的伸缩 插花中三主枝虽然都在一个平面上 但每一枝花的插入也是有长与短 有远有近 也能形成动势 主枝在容器中呈水平方向开展 可以180 或上下稍有倾斜 插作要点 宜用高身容器 避免作品过于呆板单调 将第1主枝插在花器的一侧 第2主枝插在另一侧 第三主枝根据作品重心平衡情况插入 如第1主枝向左前与垂直方向呈85 左右 基本上与花器成水平 第2主枝向右插成75 左右 第3主枝向上斜插成15 左右或向前大幅倾斜 主要看作品重心平衡的需要 最后再插上陪衬的从枝 在实际插花中 很少会出现平角度的造型 即没有绝对水平造型的插花 平展只是相对的 一般情况下 花枝在水平线上下各15 范围内进行变化 平展式插花的协调较难掌握 应该尽量使花枝之间达成一定的平衡关系 3 倾斜式构图 主枝在容器中呈倾斜式布局 以第一主枝倾斜于花器一侧为标志 用来表达一种曲折苍劲或风摇曳的景观 这种样式的插花具有一定的自然状态 如同风雨过后那些被吹压弯曲的枝条 重又向上生长 蕴含着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 又有临水之花木 疏影横斜 的韵味 姿态清秀雅致 第1主枝表现的位置是在垂直线左右各30 之外 至水平线以下30 为止的两个90 的范围里 倾斜式的第1主枝变化范围最大 可以在左右两个90 内确定花体位置 但在确定第1主枝的位置时 应尽可能的避开与花器口水平线相交的位置 更忌讳三主枝插在同一水平层次上 第2 3主枝都是围绕第1主枝进行变化 但不受第1主枝摆设范围的限制 可以成直立状 也可以是下悬状 总之是与第1主枝形成最佳呼应态势为原则 保持统一的趋势 这就好比是自由生长的花木 都朝着一个方向 竞相取得阳光的照射一般 例 第一主枝插于剑山的前方 先垂直插入 然后慢慢用手将枝条向下 向左前压至与垂直线成45 前倾15 第二主枝插于剑山的左前方 与垂直线成15 第三主枝插于右前75 可以靠盆右侧插置 最后分别插从枝及其他花材 焦点可由中间的主枝外加相同的从枝构成 第1主枝也可以向右前倾斜45 70 第2 第3主枝也随之变化 第2主枝可在垂直线周围15 范围内变动 第3主枝在相反一侧50 75 范围内变动 但三主枝始终保持统一的趋势 倾斜式构图动感强 注意保持作品的重心 不可失去平衡 4 下垂式构图 主枝在容器中呈下垂的姿态 最宜表达柔软 袅娜 轻盈 浪漫的性格 是以第1枝在花器上悬挂下垂 作为主要造型特征 形如高山流水 瀑布倾泻 又似悬崖上的葛藤垂挂 花枝要求柔枝蔓条 清疏流畅 使其线条简洁而又夸张 宜用高身容器 保持作品重心平衡 作品的摆设位置宜高于视线 对使用花材的长度没有明确的规定 可以长些 也可以短些 主要根据花器和摆设位置来决定 第1主枝插入容器的左前方 插入角度与垂直线夹角达135 以上 一般第1主枝不从花器口直接下降 而是先向斜上方伸出 再以圆滑的曲线向下垂挂更好 花卉枝条可以保持弯曲度 使作品充满曲线变化的美感 如常春藤可以疏去部分叶片 减轻枝的重量 让其自然下悬 也可用金属丝对其作机械弯曲 如果使用的是花枝 花头的朝向应与视角一致 视角高的 花头向下 视角低的 花头朝上 花的观赏面要对着人的视觉点 以保持最佳观赏角度 第2主枝斜向上插左前或右前15 与第1主枝同方向 第3主枝反方向前75 与第1主枝夹角100 左右 第2 3主枝的插入 主要是起稳定重心和完善作品的作用 插入的位置可以有所变化 但同样需要保持趋势的一致性 不能各有所向 5 写景式构图 是东方艺术插花常用的构图形式之一 这种构图更多的是用于插花展览上 而较少用于家居环境的装饰 它是撷取自然景物中富有代表性的一角 模拟于方寸器皿中 如池边春柳依依 深秋芦花如霜等 表现的是单一的或组合的自然景观 这种艺术创作的手段与造园或盆景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枝见林 尺水是海 一叶为帆 碎花喻雪 以花叶的巧妙组合表现于方寸之间 最适宜用浅盘式容器来表现 一般的表现方法可以用一个自然基本花型插于盆的一侧或一角 表现自然生长的植物 另一边留出空白水景或空旷的田野 水盆中留出的空白 能带给人更多的空间想象 也可用2 3组自然式的基本花型按不等边三角形方式 不均匀排列在盆内 但花型大小有主次之分 所用的花材应有部分相同 使花体主次相互呼应 造型更趋完整 清邹一桂写景式盆花 三 日本花道的主要形式 日本插花在日本被称为花道 在漫长的历史阶段形成了许多流派 每种流派都有其代表花型 1 立华 是池坊流的代表花型 立华是由佛前供花演变而来的 意思为竖立着的花 真正意境是表现自然山水之野趣 一般由7 9枝花材构成 以松 桧 柏为主要花材 左右对称而竖立 构图严谨 立华的构成复杂严谨 各枝条的位置和伸展方向都有一定的顺序 不可前后倒置 注意花材基部须竖直插在一起 位于容器中间 立华1 立华2 立华4 立华 2 生花 是池坊流的代表花型 意思为生长的花 花以真 副 体三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 真代表人 副代表天 体代表地 天地调和而孕育生命 生花的最大特点是花材少而精 构图简洁 运用流动的线条 精美的花器表再现花材生长的自然美 注意花材基部仍须竖直插在一起 位于容器中间 生花1 生花2 生花3 生花4 3 盛花 盛花意即盆里盛着花 受中国盆景的影响并吸收了西洋花艺的色彩 日本小原流创立了盛花的型式 把立华和生花那种点的插法改为面的插法 更贴近自然景色 特点是把花插在水盘或广口花器内 显现量感和色彩美的同时 表现自然的景观美 注意整体的紧凑感 在水际和插口处要作适当装饰 盛花 主要体现的是花卉自然生长的美 强调花材搭配的和谐 根据所用花材的生长方向决定整个插花的形态 盛花 由 真 副 体 三个主枝构成 真 与 副 的夹角小于30度的为直态 夹角为30度至90度的 盛花 叫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