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单位:宝应县黄浦中学 姓名:韩乃国一、教学目标1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的观点。2选取论据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论据要扣住观点、要简明、确凿、有代表性。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2三、创新设计的设想及理论依据议论文是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一种文体。本课试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一篇议论短文,用比较、鉴别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写议论文的基本要求: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确定正确的观点,选取有代表性的论据,用简明的语言去证明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始终要求学生说话要有根据,这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这堂课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个别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由实践上升为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三条线进行:知识线,使学生的议论文知识系统化;能力线,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作文能力;情感线,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四、课前准备自己小结已经学过的一些议论文的常识,认真阅读知识短文“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五、课堂教学实录(一)导入师:我想结识三(2)班的全体同学,所以我向周老师要求到三(2)班来上一课,不知大家欢不欢迎?生:欢迎!师:那么,老师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可不可以?生:可以!师:好,我希望每一位同学在课上踊跃发言,同时能把你们得出答案的依据说清楚,也就是有理有据地回答问题,能不能做到?生:能。解说:开头提出明确的要求,紧扣教学目标,把能力训练寓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二)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的观点投影古今中外的伟人、名家、学者,大都是虚怀若谷的人。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可他一贯把功劳归于马克思,他说:“我一生做的是被指定做的事,就是拉第二把小提琴。”牛顿是伟大的科学家,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震古烁今的成就,被尊称为科学家的一代宗师。可他却说自己像一个在沙滩上玩耍的男孩,只找到一颗卵石,发现了一只贝壳,而没有认识真理的汪洋大海。歌德是大诗人、剧作家和思想家,在自然科学方面也很有贡献,他却说:“我不应把我的作品仅仅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人物。”恩格斯、牛顿、歌德都是他们各自领域里的巨人,他们这样评价自己是言不由衷的过谦之词吗?不!这正是他们对自己的清醒的认识,正如德国著名的作家约翰保罗所说:“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空虚的禾穗总是昂首向着天空,饱满的禾穗则低头向着大地。朋友,愿你成为沉甸甸的禾穗。师: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这段文字。然后思考:作者提出了什么看法?文中用什么证据来证明?请用“作者认为,证据是”的句式回答。解说:限用句式其实是扣住课堂教学目标。师:好!在回答问题之前,谁来说一说“虚怀若谷”是什么意思?生:就是很谦虚的意思。生:“虚怀若谷”就是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形容人很谦虚的意思。解说:理解词义有助于弄清课文的大意,是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基础。师:好,两位同学的回答都很好,现在来讨论那个问题。生:作者认为古今中外的伟人、名家、学者,大都是虚怀若谷的人。证据是恩格斯是伟人,他就很谦虚。生:作者认为古今中外的伟人、名家、学者,大都是虚怀若谷的人。但朱翠娟的回答证据不足,因为作者的观点中“大都”是表示很多人,而不是一个人。证据除朱翠娟说的恩格斯以外,还有牛顿、歌德的例子都是的。师:这两位同学的回答对不对?生:对!师:哪位同学的回答更精彩?生:李明的更精彩。(第二个回答的同学)师:我们该不该为他精彩的发言而鼓掌?生:应该!(热烈的鼓掌)解说:巧用激励机制,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参与意识,使课堂效果优化。师:好!两位同学很准确地找出了作者的观点,就是:古今中外的伟人、名家、学者,大都是虚怀若谷的人。证据是:恩格斯、牛顿、歌德都是伟人,他们都是谦虚的。那么,文中还有没有其它的证据?解说:教师及时总结,有利于学生明确知识要领。生:德国著名作家约翰保罗所说:“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也是证据,因为他也扣住了“伟人、名家、学者”和“谦虚”来讲的。师:很好!这同学看书很仔细,这也是一个能证明作者的观点的句子。这堂课开始前我和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要求?生:(齐答)回答问题要有理有据。解说:时时提醒学生按要求回答问题,也是时时提醒学生明记学习目标。师:同学们都记着,我们看看这段文字的作者,他提出观点是不是有理有据呀?生:是的。师:这是我们今天第一个学习目标: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的观点。解说:第一个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读文章、议文章的方法完成。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思考讨论。教师帮助点拨。板书: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学习目标之一(学生齐读板书)解说:齐读重要语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突出重点。(三)完成第二个教学目标:证据要简明、确凿、扣题、有代表性师:声音很洪亮。现在我们来看同学们找出的几条能证明作者观点的证据。找四名同学分别把这四条理由的原文读出来。其它同学思考前三条理由与第四条理由有什么不同?生:(读指定的语句)生:前三个具体,第四个写得比较简单。生:前三个既写了这些名人的事情,又写了这些名人的语言;第四个没有写事情,只写了约翰保罗的一句话。师:前面三个例子都是写这些人的一些成就,是在讲事情,这在议论文中叫做事实论据,在议论文中,除事例之外,还有史实和科学统计的数据都属事实论据。而第四个例子没有写事情,只是写了他的一句话,这句话是一句名言,我们称之为道理论据,除了名言之外,还有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事实论据板书:证据道理论据师:现在我们来看第一个论据。如果我们把它加上一个词“据说”,看投影,这样行不行?投影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据说他一贯把功劳归于马克思,他说:“我一生做的是被指定的事,就是拉第二把小提琴。” 生:不好!因为不加“据说”表明恩格斯把一切功劳归于马克思是千真万确的,而加上“据说”说明了这只是听说的,并不可靠。师:说的很对,由这一个词能不能加的问题,我们知道了议论文的论据有什么要求?生:要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生:必须是真实的事情。师:对!论据要真实是议论文的论据的基本要求。事实论据:真实板书:证据道理论据师:现在,我们看投影上的一段话。看一看,写同样的一件事,投影上的与文中的有什么不同?投影(甲)世界著名的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赫赫有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先后写下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等巨著。他22岁发明了微分学,23岁发明了积分学。著名的力学三定律也是他在30岁以前发现的。不仅如此,他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样的一位成绩卓著的科学家,把自己的成就比作大海边的一个贝壳是很能发人深思的。他在临终时说:“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怎样看法,不过,我自己只是觉得好像在海边玩耍的一个孩子,有时高兴地拾着一颗光滑美丽的贝壳,但是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 投影(乙)原文:牛顿是伟大的科学家,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震古烁今的成就,被尊称为科学家的一代宗师。可他却说自己像一个在沙滩上玩耍的男孩,只找到一颗卵石,发现了一只贝壳,而没有认识真理的汪洋大海。生:(看两段文字后)甲段文字写得很具体。它把牛顿的主要贡献和成就都具体地写出来,很详细。生:甲段文字像是记叙文里的语言,而乙段是议论文里的文字。师:对,这两位同学说的很对,也说到了点上了。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相同的,但是甲很详细,乙就比较的概括了。甲段是记叙文里的语言,乙段是议论文里的语言。这样看来,议论文中叙事有什么要求?生:要简单一点。生:要概括一些,因为议论文是要以议论为主的。师:第二位同学说的很对,因为议论文是要以议论为主的,所以作为论据的事情要简明。事实论据:真实 简明板书:证据道理论据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如果把歌德的例子再加上一段话,好不好?投影歌德是大诗人,剧作家和思想家,在自然科学方面也很有贡献。在很小的时候,读书认真刻苦,常常一个人在别人找不到的地方看书;看到别人有好书总要想方设法地借过来读一读;而且爱问问题,只要有不懂的或好奇的,都要问个不停,直到自己搞清楚为止。后来终于成为一个在多方面都有成就的人。但他却说:“我不应把我的作品仅仅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人物。”生:(仔细地阅读后)不好,因为刚才讲的议论文的叙事要简明一些。生:我认为不好。因为加上的几句话没有扣住作者的观点。作者开头的观点是强调谦虚,而加上的几句话是在讲歌德是怎样成才的,没有扣住话题来写。师:说的非常有道理,有理有据。作者是要证明歌德有谦虚的品质,所以只要写出歌德的谦虚就可以,不要面面俱到,更不能偏离观点,所以作为议论文的证据一定扣住论题来写。事实论据:真实 简明 板书:证据要扣题 道理论据:师:作者的观点“古今中外的伟人、名家、学者,大都是虚怀若谷的人。”中“大都”怎样来理解呢?生:是说还有一些不是“虚怀若谷”的人,但不是多数的。师:你能举出一个不“虚怀若谷”的名人的例子来吗?生:王朔就是一个,他把文坛上的名人都批了一遍,好像就他自己能干。师:三(2)同学知道的真不少,这个例子是老师在班上讲的吧!还能再举出一个例子吗?生:(思考片刻后摇头)师:老师也想不出来。可见,像王朔这样的名人还真是难找。也就是说如果以“古今中外的伟人、名家、学者,大都不是虚怀若谷的人。”作为观点能不能写出一篇证据充足的文章来呢?生:不能,因为这样的例子太难找了。师:不是难找,是因为“古今中外的伟人、名家、学者,大都不是虚怀若谷的人。”这句话不是事实,即使我们能找出个别的例子来,也不能代表一种普遍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写议论文时,要想一想自己这个例子是不是一种普遍现象中的一个代表,即要有代表性;如果是的就可以写,如果不是就不要写了。解说:这里是难点,也是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这一情感教学目标在课堂上的具体体现。这里通过具体事例告诉学生,不能以“古今中外的伟人、名家、学者,大都不是虚怀若谷的人。”作为论点是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决定的,因为实际生活中,“伟人、名家、学者,大都是虚怀若谷的人。”在这过程中学生也会被伟人的虚怀若谷所感染。刚才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作为证据的事实一定是真实的、简明的、有代表性的,这个议论文的事实证据的要求,这是我们今天的第二个学习目标。事实论据:真实、简明、有代表性学习目标之二板书:证据要扣题道理论据:师:我们再来看一看道理论据。名人写过的文章、说过的话都可以作为道理论据,还要注意一点。许多的名人名言都有一个前提条件,我们在理解时一定要看清前提。投影马南村在从三到万中说:一般地说,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特别是初学的人不宜要求过急。这句话的中心是“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它有两个前提是什么?生:“一般地说”是说还有特殊的情况;“特别是初学的人”是强调“学文化应该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的对象。师:对!有的人学东西就特别快。所以引用这句话的时候就要看清楚前提。事实论据:真实、简明、有代表性学习目标之二板书:证据要扣题道理论据:要把握原文的精神实质学习目标之三师:同学们看黑板上今天这一堂课的三个学习目标。首先要我们做到有理有据地阐明观点,也就是说我们在写议论文时一定要用有力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其次是对论据的要求,要选取有代表性的真实的事例,用简明的语言讲出来,而对于引用来的名言或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一定要看清楚它的前提条件。同学们一起来把这三个学习目标读一下。解说:第二、三个学习目标是通过比较、鉴别的方法来完成,是在第一个目标基础进行的。这三个学习目标完成的方法与教学的顺序是符合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由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规律。生:(齐读)(四)课堂练习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一分钟作文。要求确定一个与“勤奋”有关的观点,然后用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生:(思考片刻)我认为天才来自于勤奋。因为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的“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这句话中的“汗水”就是勤奋的见证,这么样一个科学家都强调“勤奋”,所以我认为不存在什么都不学就能成为有才能的天才,而是要通过勤奋获得。师:观点明确,理由是我们知道的例子,典型、简明。生:我认为勤奋虽然重要,但善于思考更重要。古代大教育家、大学问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惘而无所得,一个不会思考的人,再勤奋学习最多也只能是一书呆子,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师:这个例子是我们书上的,用得很准确,有理有据,还对论据进了适当的分析,很好!生:我认为学习要有勤奋的精神。古人读书有“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我们也听过生物学家童第周的故事,成绩不如人,就每天晚上借着厕所里的灯光看书,后来终于有所成就。生:我认为勤能补拙。大数学家华罗庚就说过他是笨鸟先飞的人;刚才周朋的童第周的故事不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基础很差,但他能够把别人睡觉的时间用起来,用勤奋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师:刚才几位同学说得都很好,还有许多同学在举手。今天课后请同学们以“谈勤奋”为话题,自己定一个观点写一篇议论文。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三(2)班的全体同学!下课!解说:学习的目的是要形成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更深一层次的学习目标。三个学习目标由感性到理性再用理性来指导实践。生:起立!师:同学们再见!生:谢谢老师!附:板书设计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的观点学习目标之一事实论据:真实、简明、有代表性学习目标之二证据要扣题道理论据:要把握原文的精神实质学习目标之三解说:板书要简洁,扣住中心内容,直接点出教学目标,学生学得心中有数。 小结:这是一堂融知识短文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于一体的课。用给定的文字材料,以学生自己阅读、比较、讨论、鉴别为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861-2025重载齿轮箱加速疲劳试验技术规范
- 骨性关节炎课件
- 市场推广活动总结5篇
- 吉林省长春市力旺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考试(含答案)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数学试卷(含部分答案)
- 汉字大小课件
- 快递物流行业前瞻分析
- 高科技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 新能源行业全球市场分析
- “人人爱上H5”-数字广告设计知到智慧树答案
- 2025年郑州银行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园艺生物技术应用与发展
- 子痫患者护理查房
- 2025上海市八年级升九年级数学暑假提升讲义:相似三角形压轴题(六大题型)原卷版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 农行OCRM系统讲解
- 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端美食主题餐厅餐饮服务整体外包合同
- 体育课培训课件
- 网约车停运损失赔偿协议书范文
- 药物化学(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