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春江矿物加工工程考察课出题《专业动态》.docx_第1页
丁春江矿物加工工程考察课出题《专业动态》.docx_第2页
丁春江矿物加工工程考察课出题《专业动态》.docx_第3页
丁春江矿物加工工程考察课出题《专业动态》.docx_第4页
丁春江矿物加工工程考察课出题《专业动态》.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动态期末考查1、考核背景专业动态这一课程是对学生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系统总结三年来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及其联系;总结和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智能体系。了解学科专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使学生树立良好专业思想,进一步明确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对高效利用矿产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所肩负的责任。因此,开设这一课程意义重大。为了更好的检验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为指导与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在期末对这一门课程进行考核就显得尤为必要。2、考核形式以及范围2.1考核形式本课程结束之后,以论文考察的形式对本课程的教学以及学生的认知进行考核,题目自拟。2.2 考核范围 各位同学可以从下面6个方面选择一点或者多点进行展开阐述。(1)矿物加工工程技术的发展选矿与提纯重选磁电选、化学选提高非金属矿物技术含量及经济附加值的重要途径;了解重选、浮选磁电选、化学选新技术与发展趋势。(2)矿物深加工技术的发展矿物材料与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关系;掌握矿物在各个行业中应用的动态(按国际13个领域分类概述);矿物加工工程与(矿物聚合物)复合材料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矿物/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在涂料中的应用;微纳米级粘土橡胶复合材料)重点理解矿物材料新技术与发展趋势。(3)工艺设备与分析检测技术发展了解矿物深加工技术中的工艺设备与分析检测的新技术与发展趋势。(4)废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了解煤矸石与煤系高岭土的开发利用状况;了解粉煤灰的开发利用其他尾矿资源的利用新技术与发展趋势。(5)矿物材料计算与设计导论了解矿物材料计算与设计的提出、基本思想、科学技术基本问题、研究方法等。(6)煤化工技术及其发展了解煤炭中低温干馏、气化与液化、洁净煤制备与燃烧技术、煤炭梯度深加工与联产多产品工艺。3、论文写作的形式 以下就是一篇论文,请同学们按照要求进行撰写,字数在35004500字左右、以打印为准,题目自拟,内容不限。具体格式见论文模板论文格式模板关于矿物加工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XXX(1989),男,本科,243004 安徽省马鞍山市湖北路9号。作者简介格式:姓名(出生年份),性别,本科,硕士或博士学位,邮编+单位详细通信地址。X X X(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 阜新 123000)摘 要 简要概述了矿物加工学科的起源、历史沿革。对矿物加工学科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新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由于矿物资源愈来愈复杂, 二次资源、工业废料、海洋资源的加工处理也将成为矿物加工的重要对象, 传统的矿物加工技术面临着严重挑战, 直接从各种资源中, 分离、提取、加工成矿物材料、化学品等直接可用的物料, 实现矿物加工过程高效益、低能耗、无污染, 将是矿物加工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关键词 矿物加工 学科 发展(35个)引言部分:(引言中要写的内容大致有如下几项: 研究的理由、目的和背景; 理论依据、试验基础和研究方法; 预期的结果及其作用、意义。)引言矿物加工从其现有的学科基础来说, 是一门从矿物资源( 矿物、煤炭、二次资源、工业与生活废弃物等)中, 通过分离、富集、提纯等物理的和化学的加工处理,提取有用物料的科学技术。从远古时代的淘金, 到现代的各种矿物加工技术, 矿物加工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从远古至本世纪20年代前后, 从天然矿石中分选出有用矿物的 选矿技术的起源与形成; 第二阶段, 从本世纪20 年代至60 年代前后, 选矿技术的发展、选矿理论的形成与选矿学科的形成; 第三阶段, 从本世纪60 年代至今, 无论是从处理的资源变化, 还是科学技术水平发展来看, 选矿学科已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选矿, 而用矿物加工才能更确切地反映其学科范畴与科技发展。本文从矿物加工的起源、历史沿革, 学科的形成、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正文部分:(可以不按1、2、3进行分章节。但是条例逻辑需清晰)1 选矿的起源与历史沿革人类利用矿物资源已有数千年历史, 如自然金、自然铜、滑石、朱砂等的开采与利用。无论是公元前几千年的古埃及, 还是中世纪的罗马帝国时代, 或者是中国古代, 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整体落后, 社会生产力低, 对矿物资源的需求少, 人类利用的矿物资源主要是通过手工作业从天然矿石中得到的。如淘金、人工溜槽、手动跳汰筛、洗矿槽等原始重选方法及鹅毛粘油刮取浮在水面上的金粉等原始浮选方法。我国古代将原始的重选、浮选总结为 澄、淘、飞、跌。这些手工作业虽然有近代 表层浮选、重选的影子, 但还算不上是一门工业技术, 这种现象一直延伸到19 世纪中2 选矿科技的发展与选矿学科的形成如前所述, 到本世纪20 年代, 各种近代选矿技术已基本成型, 虽然, Richards R H 曾总结了当时美国90家选厂的工艺流程, 但还无系统的选矿理论和科学体系。随着选矿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应用, 对各种选矿工艺过程机制及基础理论的研究也随之展开。首先, 随着流体力学的发展, 重选的基础研究起步较早2 。19 世纪下半叶, 奥地利人Rittinger 提出了等降现象; Monroe 等人进一步提出干涉沉降。本世纪40 年代, 苏联学者提出了跳汰是在上升水流中 按悬浮体的相对密度分层的学说; 德国学者Mayer 从床层位能降的角度解释了分层过程。英国学者Bag nold 在50 年代观察到了剪切运动下层流斜面流中多层粒群的松散分层现象。这些学说成了重选的理论基础。在电磁选矿方面, 由于物理学的发展,人们早就认识到可用永久磁铁选别磁铁矿石。当电磁铁被用作磁选机的磁场并有了各种工业生产的电磁选矿机后, 电磁选矿理论也初步确立.3 矿物加工学科的形成、发展与现状60年代以来,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方面人类对矿物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 矿物资源中, 富矿减少、贫细矿物资源增加, 而且矿山、冶炼厂排出的废水、固体废弃物等对环境的污染与治理问题也开始受到重视, 传统的选矿技术与理论已不能完全适应解决这些问题。为了从贫细矿物资源中有效地分离、富集有用矿物, 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 并能解决环境问题, 选矿科技工作者开始认识到, 不仅仅是传统的选矿技术不能有效的解决贫细矿物资源的分离问题, 而且资源的综合利用是更重要的问题。这就需要综合利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新成就, 寻找新的学科起点, 开发新的科学技术, 以实现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 包括分4 矿物加工学科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人口、发展与环境是21 世纪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要议题, 一方面人口增加、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而天然资源愈来愈复杂、贫细、短缺; 另一方面, 人类生活对环境问题愈来愈重视。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矿物加工学科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 发展了许多新的矿物加工技术, 但随着未来人类可利用资源的变化及现有技术的局限性, 矿物加工科技的发展仍将面临许多挑战。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要求矿物加工科技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矿物加工过程的高效益、低能耗、无污染。这就要求对矿物加工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及科技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4.1矿物加工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矿物加工学科的发展首先面临的是资源变化的挑战, 矿物加工处理的资源从传统的天然矿石向如下几种资源变化。(1)复杂、贫细、大型多金属矿床: 这些矿床的特点是金属品种及伴生稀有、贵金属品种多, 品位低, 嵌布细, 难处理。如柿竹园多金属矿、大厂多金属矿、攀枝花铁矿、德兴铜矿、广西三水铝铁矿等。(2) 各种非金属矿床: 包括以非金属矿物、煤炭为.(3) 4.2 矿物加工学科的发展趋势面对待处理资源的变化及技术上存在的问题, 矿物加工科技工作者及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 在矿物加工领域及相关学科领域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矿物加工工程学与相邻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如物理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生物工程学、数学、计算机科学、采矿工程学、矿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已大大促进了矿物加工学科的发展, 一些新的矿物加工学科领域已初露端倪。矿物加工科技发展将围绕高效益、低能耗、无污染矿物加工新技术的开发来展开, 将逐步形成如下学科领域。(1) 矿物富集、分离与综合利用 以传统矿物加工工程学为基础, 主要针对复杂贫细矿物资源的处理、矿冶三废治理及二次资源的再生利用、浮选剂分子设计、复合物理场矿物加工、复杂贫细矿物资源综合利用等学科方向.(2) 矿物提取 以矿物加工学、冶金学、采矿工程学、生物工程学、电化学等为学科基础, 形成新的学科领域, 主要针对复杂贫细矿物资源、海洋资源的开发(3) 结论部分:(必须对正文部分的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5 结论矿物加工技术是根据待处理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物料分离与富集, 其原理可推广应用于其他领域, 从而可大大拓宽矿物加工学科领域。如高梯度磁选用于医学上红细胞的分离, 生物学中离子的分离,核工业中核原料放射性固体的分离, 超导磁选机分离液态氧、氧等8 。浮选法从纸浆废液中回收纤维素,从废纸上脱油墨、脱炭黑, 废旧塑料的回收9医药微生物方面, 分选结核杆菌与大肠杆菌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表中所用著录符号仅借用了中文标点符号,在著录参考文献时,它们已没有标点符号的本来功能。同一文献的责任者(作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照录;超过3人时只著录前3人,后加“ ,等 ”,外文用“ ,et al ”。责任者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的格式。西文的作者名一般采用缩写字母,但也可以采用全名;如果采用缩写字母,将其缩写点省略。西文的作者姓仅首字母大写。文献类型标志如下:文献类型普通图书会议录汇编报纸期刊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标志MCGNJDRSPDBCPEB 1 霍斯尼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上册M李庆龙,译2版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15-20专著的著录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起止页码。其他责任者可以不著录;如果著录,则须标注其责任,如本例中的“李庆龙,译”。2 韩吉人论职工教育的特点G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职工教育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90-993 赵颖力,曹 敏,王 琳,等化工学报编辑部的人才建设C第3屆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2003:86-884 Weinstein L,Swertz M N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MSodeman W APathologic Physiology:Mechanisms of DiseasePhiladephia:s.n.,1974:745-772 5 张 旭,张通和,易钟珍,等采用磁过滤MEVVA源制类金刚石膜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4):478-481期刊中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J.期刊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对于西文,析出文献题名仅第1个词和专有名词的首字母大写,期刊题名则除冠词和介词外所有词的首字母均大写。刊名缩写时,缩写点省略。6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报纸中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N.报纸名, 出版日期(析出文献所在版次).7 张胜强我国煤矿事故致因理论及预防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D.其他责任者(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