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林改造作业设计文本编制要求.doc_第1页
低效林改造作业设计文本编制要求.doc_第2页
低效林改造作业设计文本编制要求.doc_第3页
低效林改造作业设计文本编制要求.doc_第4页
低效林改造作业设计文本编制要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效林改造作业设计文本编制要求第一章 总论在总论中,要把以下情况介绍清楚:一、项目名称二、组织实施单位三、项目监管单位四、项目实施地点五、林地林木权属及面积、分林种、林地保护等级、技术措施介绍清楚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六、设计依据1、计划下达文件;2、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 16902007);3、低产用材林改造技术规程(LY/T 15601999)4、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 6000-1999);5、容器育苗技术(LY 1000-91);6、贵州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DB 52/294-2007)7、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8、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 1607-2003);9、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 1646-2005);10、森林抚育规程(GB/T 15781-2009)。七、低产低效林标准根据下述情况,具体确定:通用标准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判定为低效林:林相残败,功能低下,并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林分;林分优良种质资源枯竭,具有自然繁育能力的优良林木个体数量30株/hm2的林分;林分生长量或生物量较同类立地条件平均水平低30%以上的林分;林分郁闭度0.3的中龄以上的林分;遭受严重病虫、干旱、洪涝及风、雪、火等自然灾害,受害死亡木(含濒死木)比重占单位面积株数20%以上的林分(林带);经过2次以上樵采、萌芽能力衰退的薪炭林;因过度砍伐、竹鞭腐烂死亡、老竹鞭蔸充塞林地等原因,导致发笋率或新竹成竹率低的竹林;因未适地适树或种源不适而造成的低效林分。生态标准 以生态防护功能为主要经营目的森林,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判定为低效防护林:植被覆盖度40%的中龄林以上的林分(降水量低于400mm以下的区域,植被覆盖度30%的中龄林);林地土壤侵蚀模数大于或等于中度(2500t/ km2.a)的林分;营建于农田、牧场、海岸、沙区的防护林带,连续缺带20m以上或现有密度小于合理经营密度20%以上,以及生长、结构不良,防护功能差的林带;受中度风蚀,沙质裸露,林相残败的防风固沙林;组成单一、结构不良、林相残败、防护功能低下、无培育前途的林分;林分衰败,生态防护功能显著下降的成、过熟林。经济标准以林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判定为低质低产林:树高、蓄积生长量较同类立地条件林分的平均水平低30%以上;林分中目的树种组成比重占40%以下;商品材预期出材率低于50%;生产非木质林产品,连续3年产品产量较同类立地条件林分的平均水平低30%以上;生产非木质林产品,林木或品种退化,已不适应市场需求。用材林参照下属标准确定低产林指标龄组速生树种慢生树种树高生长m/a幼龄林0.50.3中龄林0.30.2蓄积生长m3/hm2a幼龄林31.5中龄林4.53八、项目建设期限九、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第二章 基本情况一是项目区(指项目实施地块)基本情况,主要说明:气候、土壤、交通等涉及采伐及营造林的基本情况。二是小班调查方法,要说明面积、蓄积的调查方法及精度要求。三是小班基本情况,分小班主要说明:小班地类、面积、树种、郁闭度、蓄积、平均蓄积、小班岀材、经济林产品产量、灌木种类及覆盖度、低产低效形成原因。第三章 项目布局及规模一是项目布局,用文字及表格简要说明:分乡镇按地类、林地林木权属、改造林种、树种、林地保护等级面积情况。二是项目采伐情况,用文字及表格简要说明:分乡镇按地类、林地林木权属、林种、树种面积、蓄积、编限单位岀材情况。三是建设内容及规模,用文字及表格简要说明:分乡镇、村按实施主体、改造方式、造林树种等情况。第四章 采伐设计一是分树种蓄积量及岀材量测算。二是归楞及集材方式、地点设计三是安全管理措施设计四是采伐投资及收入测算第五章 改造技术措施设计分改造方式进行技术措施设计。一、更替改造1、改造方法:将改造小班所有林木一次全部伐完或采用带状、块状逐步伐完并及时更新。视林分情况,可对改造小班进行全面改造,也可采用带状改造、块状改造等方法,通过2年以上的时间,逐步更替。2、树种选择3、栽植密度与配置方式4、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底肥5、造林方式与时间 二、补植改造1、补植方法:根据林地目的树种林木分布现状,确定补植方法,通常有均匀补植(现有林木分布比较均匀的林地)、块状补植(现有林木呈群团状分布、林中空地及林窗较多的林地)、林冠下补植(耐荫树种)、竹节沟补植等方法。2、补植树种:防护林宜考虑通过补植形成混交林,商品林根据经营目标确定补植树种。3、补植密度4、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底肥5、造林方式与时间 三、调整改造适用于需要调整林分树种(品种)的低效纯林,根据经营方向、目标和立地条件确定调整的树种或品种。生产非木质林产品的商品林侧重于市场需求的调研分析确定,生产木质林产品的商品林应充分考虑立地质量和树种生长特性。此外,防护林宜通过调整改造培育为混交林。1、改造方法及树种选择:可采取抽针补阔、间针育阔、栽针保阔等方法调整林分树种(品种)。2、改造强度:一次性间伐强度不宜超过林分蓄积的25%。3、补植密度4、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底肥5、造林方式与时间 四、种苗,包括种源、苗木规格、需苗量 、种苗供应方案 五、抚育管护1、抚育方式及时间2、追肥设计,包括施肥时间、施肥量 、肥料种类 3、整形修剪设计4、森林火灾及病虫害防治 5、林地管护设计(防人畜破坏等)六、珍稀物种保护,针对小班内有国家及省级保护的珍稀物种,需要有针对性设计保护措施。第六章 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实施主体,指对项目具有所有权的经营主体,包括企业、农村合作组织、联户林场、村集体林场、村集体、林场、大户、散户等各类主体实施面积。二、施工组织形式,指造林的劳动力组织方式,有专业队承包造林、企业承包造林、散户自行组织造林等。三、项目实施进度,包括采伐、造林各工序进度安排,物资、材料准备等,用文字及横道图形式说明。第七章 投资预算一、投资预算依据二、经济技术指标,包括工日单价、用功定额、肥料单价、单位用量及价格、苗木单价、单位用量及价格、间接费用投资标准等。三、综合单价,分改造方式、树种单位投资标准四、总投资预算,分改造方式、树种投资,总投资等五、资金来源及使用,用文字及表格简要说明资金来源(资金来源应包括采伐收入、上级部门补助、自筹资金、投劳折资等),资金使用(上级部门补助资金只能按规定渠道使用)情况。第八章 保障措施一是落实林业部门的服务监督管理责任,包括造林进度、造林质量、国家资金管理、技术服务等责任。二是落实造林实施主体的造林任务、进度推进、配套资金措筹、种苗准备、肥料准备、造林地管护等责任。三是落实施工单位劳力、机械设备准备,按时完成造林任务等责任。附图:包括:1、项目布局示意图(分改造方式和实施主体)、2、采伐小班设计图、3、改造小班设计图(附现状全景照片)附表:1、总投资预算表(分实施主体、资金来源、使用情况),2、分地类、实施主体、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