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市紫金街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朔州市紫金街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朔州市紫金街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朔州市紫金街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朔州市紫金街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编制说明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范围 .11.3编制原则 .11.4采用的施工规范及技术标准 .22.工程概况 .32.1工程简介 .32.2自然条件 .32.3主要技术指标 .42.4主要工程数量 .53.施工总体布置 .63.1指导思想 .63.2项目管理目标 .73.3施工准备 .73.4施工总体方案 .83.5四新技术的采用 .94.施工进度安排及工期保证措施 .134.1施工进度安排 .134.2工期保证措施 .135.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85.1灌注桩施工 .185.2承台施工 .315.3墩柱施工 .355.4肋板施工 .385.5桥台台帽、垫石施工 .395.6盖梁施工 .405.7预制箱梁施工 .425.8箱梁架设施工 .595.9桥面系施工 .665.10附属工程施工 .766.质量保证措施 .786.1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及措施 .796.2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867.安全保证措施 .897.1安全保证组织措施 .897.2安全管理制度 .917.3安全保证措施 .927.4安全保障经济措施 .987.5其他安全保障措施 .987.6安全风险预控措施及应急预案 .1018. 冬、雨、夜施工措施及应急预案 .1268.1 雨季施工措施 .1268.2冬季施工措施 .1278.3 夜间施工措施 .1288.4 冬、雨、夜施工应急预案 .1299.已完工和设备的保护措施 .1299.1成品保护措施 .1299.2成品保护管理要点 .13010.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13010.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 .13010.2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体系 .13010.3环境保护措施 .13110.4减少噪音措施 .13210.5水土保持措施 .13211.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3311.1职业健康安全保障目标 .13311.2劳动卫生保障管理体系 .13311.3劳动卫生保障措施 .13312.劳动力组织计划 .13712.1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13712.2管理制度建设 .13812.3责 任 .14312.4架子队人员配备 .14412.5架子队主要人员岗位职责 .14412.6架子队主要人员补缺制度 .14712.7架子队管理工作 .14712.8考 核 .1481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 质量检测设备配备 .14813.1拟配备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 .14913.2物资设备部门职责 .14913.3机械使用管理 .14914.临时用地与施工用电计划 .15014.1临时用地计划表详见附表六 .15014.2电力需求计划详见附表十五 .15015.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15015.1主要设备材料供应方案 .15015.2物资采购的管理与控制 .15015.3主要设备材料的仓贮与管理 .15115.4物资的检验和试验 .15216.文明施工落实措施 .15316.1文明施工管理原则 .15316.2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15317.其他 .15517.1消防措施 .15517.2治安保卫措施 .15617.3有关廉政建设事项 .15717.4交通配合措施 .15717.5与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配合措施 .15717.6与地方政府间配合 .158附表一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159附表一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160附表二 拟配备本工程的测量、 试验仪器设备表 .161附表二 拟配备本工程的测量、 试验仪器设备表 .162附表二 拟配备本工程的测量、 试验仪器设备表 .163附表三 劳动力计划表 .164附表四 施工进度计划 .165附表四 施工进度计划 .166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67附表六 临时用地表 .168附表七 拟为承包本工程设立的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图 .169附表八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170附表九 质量管理人员配备表 .171附表十 质量保证体系图 .172附表十一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图 .173附表十二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表 .173附表十三 安全保证体系图 .174附表十四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 .175附表十五 外部电力需求计划表 .176附表十六 环境保护工作体系框 图 .17711.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1.1 朔州市朔城区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朔城区紫金街桥梁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施工设计图、投标前答疑及其它补充资料。1.1.2 工程施工设计图提供的设计依据朔州市紫金街桥梁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朔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朔州市道路市政工程岩石工程、地质、水文等勘察成果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其他与工程有关的资料。1.1.3 国家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 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1.1.4 通过现场调查,采集和咨询所获取的资料。1.1.5 施工合同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1.1.6 我单位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工艺、机械机具设备、管理水平、技 术装备以及多年来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和可调用到本工程的各类资源。1.1.7 遵守业主及当地政府在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尊重当地的乡规民俗和风土人情。1.2 编制范围招标人提供施工图纸范围内全部工程施工。1.3 编制原则1.3.1 提高工程技术管理,优化施工方案的原则严格遵守与甲方签订的施工合同要求:总体工程达合格标准。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 设备, 优化施工方案,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努力降低工程成本。1.3.2 执行监理工作程序,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原则建立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成立由项目经理, 总工程师及各部室负责人组成的全面2质量领导小组、设专职质检部和专职质检工程师, 执行质量检查程序,内部自 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在施工中,从 质量、进度、试验等方面服从监理的管理,严格按照监理程序施工。1.3.3 确保施工安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严格执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对照制定可行的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和工艺安全技术措施,定人定岗 定职责,确保人身安全和施工安全,加 强卫生防治工作。制定安全抢救预案,实行人性化管理。1.3.4 统筹兼顾、均衡施工、合理安排、确保工期的原则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按照合同工期,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计划,配 备桥梁专业施工队伍,机械设备,人员材料。合理安排施工 顺序,确保合同工期目标的实现。1.3.5 工地施工中保护环境的原则坚持“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建设工程、环保同行”的原 则,确保文明施工。施工、环保同考虑、同安排、同落实,两者并 举,同期 进行,达到修桥、环保双成功,双满意。1.4 采用的施工规范及技术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37-90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JTG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7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及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1989手工电弧焊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T985-1989埋弧焊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T986-1988其他国家、朔州市现行执行标准、 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执行的技术规范等。2.工程概况32.1 工程简介本桥梁工程是位于朔州市紫金街跨恢河段的一座中桥。该桥总长 241 米,全桥总宽 32 米, 桥梁起点中线桩 号为 2+419.5,终点中线桩号为2+660.5。全桥共分为 8 跨,为 30 米预应力小箱梁,桥 梁两侧桥台台背宽 0.5 米,全桥自西向东分别为 0 号桥台、 1-7 号桥墩、 8 号桥台。 本桥基础为钢筋混凝土钻孔桩,桩径 1.5m,桩长 40-45m,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桥墩采用桩柱墩。2.2 自然条件2.2.1 地形地貌桥位场地位于恢河 1 号闸西、2 号闸东, 场地地面高程介于 1074.441075.99之间,最大高差约 1.55 米,桥位场地属冲洪积地貌。2.2.2 气候、水文特征朔州市位于山西省北部,东经 11153-11334,北纬 3905-4017,西北毗邻内蒙古高原,南扼雁门关隘。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6.4,年平均降水量428 毫米, 标准冻土深度 112 厘米,初霜期 为九月中旬,无霜期 120 天左右。拟建场地地下水经勘探揭露为孔隙潜水,水位埋深 0.7-1.4m,水位标高 1073.34m-1074.69m,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和侧向径流补给 ,水位季节性变幅约 1.0m,勘察期间为平水期。本次勘察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判定,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长期浸水条件下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2.2.3 地层及分布桥位场地根据本次勘察揭露地层情况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沉积时代成因类型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4al+pl),以第层粉细砂层为界,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 本次勘察未揭穿。根据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综合分析确定,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基土要分为 9 层,分述如下:4第层(Q42ml),杂填土:杂 色,由粉土、砖块。碎石及生活垃圾组成,松散。第层(Q4al+pl),中粗砂,局部为粉细砂、砾砂或卵石,颗粒粒径差异大。褐黄色,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第层(Q4al+pl),粉 质粘土,褐黄色,含云母、氧化铁等,可塑,具中等压缩性。第层(Q4al+pl),中粗砂,局部为粉细砂,褐黄色,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稍密中密。第层(Q4al+pl),粉 质粘土,褐 红色,含云母、氧化铁等,可塑,具中等 压缩性。第层(Q4al+pl),粉 细砂,褐黄色,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中密。第层(Q3al+pl),粉 质粘土:褐红色,含云母、氧化铁等,可塑,具中等 压缩性。第层(Q3al+pl),粉 细砂,褐黄色,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中密。第层(Q3al+pl),粉 质粘土:褐红色,含云母、氧化铁等,可塑,具中等 压缩性。拟建场地在本次勘察范围内未发现有影响工程稳定与安全的岩溶、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等式不良地质 作用。拟建场地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未发现有黄土、膨胀岩土、软土等特殊性岩土。2.2.4 地震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根据本次勘探成果,水位以下地基土以粉质粘土为主,局部夹饱和粉土粘粒含量也均不小于 10%,因此 拟建场地可不考虑液化影响。根据本次勘察波速测试结果估算场地等效剪切波速值介于 150m/s-250m/s 之间,场地覆盖层厚度 dov50,由此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划分,该建筑场地类型为类。2.3 主要技术指标紫金街中桥红线宽:16 米机动车道+24.5 米非机动车道+23.5 米人行道=32 米。(1)道路等级:城市在主干道(2)设计标准轴载:BZZ-100(3)设计洪水频率:p=1% 5(4)抗震设防等级:7 度()设计行车速度:60km/h()其它:因本桥无通航需求,故对桥墩未做通航防撞设计。2.4 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名称 项目特征 单位数量 备注1 灌注桩 桩径 1.5m m 33252 超声波检测管 kg 474283 墩柱 C30 混凝土 m3 387.164 灌注桩砼 C30 混凝土 m3 1132.075 承台 C30 混凝土 m3 649.26 系梁 C30 混凝土 m3 292.17 台盖梁 C30 混凝土 m3 551.68 墩盖梁 C30 混凝土 m3 189.29 垫块、挡块 C30 混凝土 m3 26.3510耳墙、背墙 C30 混凝土 m3 89.411肋板 C30 混凝土 m3 35512桥头搭板 C30 混凝土 m3 9313预制混凝土箱梁 C50 混凝土 m3 3195.614现浇混凝土横梁、桥面板C50 混凝土 m3 378.615桥梁伸缩缝砼 C50 混凝土 m3 7.6816桥面铺装 C50 混凝土 m3 66017人行道及侧石混凝土 C30 混凝土 m3 253.418防水层 m2 600019灌注桩钢筋笼 t 386.70620非预应力钢筋HRB335t 862.214621非预应力钢筋 HPB t 168.2822后张法预应力钢筋 t 135.8423橡胶支座 个 21624预埋铁件 kg 2259525桥面泄水管 套 9626桥梁伸缩装置 OVM-MF-80型m 73.227桥面钢筋网片 t 26.6428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 5cm 厚中粒式m3 30029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 3cm 厚 AC-13 沥青m3 18030不锈钢栏杆 m 48031挖沟槽土方 m3 11132砌筑锥坡 m3 57833台背砂砾填方 砂砾 m3 337634锥心素土填方 砂砾 m3 45263.施工总体布置3.1 指导思想以“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和提供优质服务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施工总承包的优势,运用系统工程的科学管理方法,统筹规划,认真 组织,精心施工。在确保总工期不变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我方施工专业化的优势,优化施工组织安排,集中配置施工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施工的影响。保证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 100%。以安全标准工地为载体,建立以项目部为责任中心的安全管理体系,细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优化施工组织 方案, 细化各项应急预 案, 强化管理,保证工程中不发生伤亡和行车事故。发挥优势,实现标准化管理和目标化管理,科学 组织, 优化方案。全部工程实施过程做到五统一:统一指挥、统一施工组织安排、统一规范标准、 统一图纸、 统一设备器材。7执行架子队的管理模式,遵循“管理有效,监控有力,运作高效”的原则组建施工作业队伍,并保持其稳定和完整。充分利用社会劳动力 资源, 实现施工现场管理层与作业层的有机衔接和有效运作,防止施工现场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流于形式,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以用户至上为宗旨,认真履行招标文件,工程 质量实行保修制度,做到工程施工完,服务不终止。3.2 项目管理目标3.2.1 质量目标:确保本工程符合铁总现行工程质量施工验收标准和规范以及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要求,达到合格标准,工程一次 验收合格率 100%。3.2.2 安全目标:杜绝生产特别重大事故和重大事故,消灭责任等级火灾事故、爆炸事故、物品丢失事故及重大塌方事故;消灭施工行车一般 C 类及以上事故,杜绝责任从业人员因公伤亡事故。3.2.3 工期目标:开工日期 2014 年 9 月 15 日 ,竣 工 日 期 2015 年 9 月 14 日 ,总 工 期12 个月。3.2.4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目标:确保工程建设各项管理活动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水保的方针、政策、法规及条例的规定,做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2.2.5 职业健康与安全目标:坚持“以人为本” 的原则 ,严格控制、减少职业病,确保员工的职业健康和生命安全。3.3 施工准备一旦中标,我单位将按照投标文件中的承诺组建施工管理机构,所有管理人员和先期施工准备人员在 5 日内到位,搭建生产、生活 临时设施, 积极作好工程开工前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详见拟为承包本工程设立的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图。 3.3.1 施工驻地及临时工程临时工程根据工程需要就近搭建。完善临时驻地设施,修筑施工便道,平整施工 场地,解决施工及生活用水、用电、通讯等,以 满足开工的基本条件。3.3.1.1 施工队伍驻地8项目部及各施工队按照方便施工的原则在施工现场安排驻地,驻地建设符合标准化要求。3.3.1.2 临时道路利用既有道路,需要时修建临时道路。3.3.1.3 施工用水、电施工用水、电就近接引,并备用发电机。3.3.1.4 临时通信项目部各部室均设电话、传真机各一部,各施工 队设无线对讲机,工地采用无 线对讲机联系,主要负责人及施工 队负责人配备手机。2.3.2 根据设计图纸考察当地原材料情况、水质的取样化验试验。2.3.3 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人员情况,按期到位,进行业务培训和安全质量技术交底。2.3.4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表四。3.4 施工总体方案根据本工程特点,我单位经过认真研究后,决定采取下述施工方案:3.4.1 施工总体安排3.4.1.1 将本工程划分为二个施工作业区,由二个施工作业队包质量、包工期, 实行项目责任管理,使各项工程安全、质量、进度在受控状 态下进行。3.4.1.2 进场后,首先进行施工准备及三通一平工作,二个施工作业队同时进行施工。3.4.2 施工方案3.4.2.1 钻孔桩:位于水中的钻孔桩,先搭设水上工作平台;位于岸上的钻孔桩,先平整场地;然后根据实地地质情况,采用钢护筒锁口、泥浆护壁、旋挖 钻钻机成孔,整体吊装钢筋笼,连续浇筑桩 基水下混凝土的方法。3.4.2.2 承台:基坑开挖采用机械施工、人工修坡和基底处理,根据基坑地质条件与气候条件采取适当围护措施和基坑排水措施,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成型的方法施工。3.4.2.3 墩柱:采取采用定型钢模,墩壁设支撑架,采用平衡钢拉杆系统连接固定。9整体吊装墩柱钢筋笼骨架,一次性灌注混凝土成型的方法施工。3.4.2.4 盖梁:施工则采用大块件定型钢模,现场绑扎钢筋,一次性灌注混凝土成型的方法施工。3.4.2.5 台身帽采用定型钢模结合竹胶板模板,满堂支架和拉杆系统固定模板,根据台身高度分次浇筑台身、台帽。8、主桥箱梁采用预制梁场集中预制和存放,大型运梁车运输至现场,汽 车吊机架设方法施工。10、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混凝土罐车运送到位,混凝土泵车结合吊机配合浇筑的方法。12、具体的施工方法及工艺详见“第五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3.5 四新技术的采用3.5.1 新设备3.5.1.1 预制箱梁的张拉采用新型智能数控张拉设备。见下图 准确测量及 时复核延伸量系统传感器实时采集钢绞线延伸量数据,反馈到计算机,自动计算延伸量,及 时校核延伸量是否在6%范围内, 实现真正“双控”。对称同步张 拉一台计算机控制两台或多台千斤顶同时、同步对称张拉,实现“ 多顶同步张拉”工艺,消除了对称张拉不同步 对结构造成的扭曲等危害。规范张拉过 程,一键完成张拉实现了张拉过程智能控制,不受人为、 环境因素影响;控制停顿点、加 载速率、持荷时间等张拉过程要素完全符合桥梁施工技术规范要求。通过规范张拉过程大幅度减小了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的损失,保证了有效预应力符合设计要求。质量管理功能业主、监理、施工在同一个互联网平台, 实时进行交互,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及时掌控预制梁场和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情况,实现“实时 跟踪、智能控制、及 时纠错”。自动记录张拉数据,杜绝了人 为造假质量数据的可能,可进行真实的质量追溯。10远程监控功能实现远程监控功能,方便质量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主要参数及主要配置 a、控制模 块(1 控 2) b、现场监控电脑(联想昭阳 E46A370 笔记本电脑) c、数据传输模块(主泵与副泵 200M 范围,主 泵与现场监 控电脑 2KM 以内) d、7 寸触摸屏(主泵)文本显示器(副泵) e、位移传感器(精度 0.1mm),压力传感器(精度 0.1MPa) f、超高液压控制阀(63MPa) g、主 泵存储 U 盘(4G)其它配套设备 :a、智能张拉设备 b、张拉千斤顶(YCWB 系列) c、高压油泵(ZB4)11智能张拉系统工艺原理示意图12预应力智能压浆系统结构示意图133.5.1.4 在施工中,我单位还研制开发许多小型机具,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利用 这些新设备、新机具可以很好地控制、降低成本。3.5.2 新技术3.5.2.1 三鼎 GPS 进行控制网的布设,全站仪精确施测,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3.5.2.2 采用先进的梦龙项目管理系统进行工程项目的控制,集中关键工序的资源配备,尽量 缩短关键工程的施工时间。3.5.3 新工艺3.5.3.1 箱梁的预应力张拉采用新型智能张拉体系。3.5.4 新材料3.5.4.1 采用新型高效外加剂,减少单位体积混凝土用水量,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品质,加快施工进度。4.施工进度安排及工期保证措施4.1 施工进度安排我单位计划本工程 2014 年 9 月 15 日 开工,2 015 年 7 月 15 日 竣工,总工期 10 个月。提前计划工期两个月。施工准备:       2014.9.152014.9.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