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卫生消毒指标知识3_第1页
化妆品卫生消毒指标知识3_第2页
化妆品卫生消毒指标知识3_第3页
化妆品卫生消毒指标知识3_第4页
化妆品卫生消毒指标知识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消毒管理指标基础知识培训,讲解:黄正辉2017年3月,广州宝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培训课程(三),第一章 卫生消毒管理指标1.0 空间环境指标1.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每个平板放置车间半小时后,平板总数不得大于10 cfu/ml(cfu/mL指的是每毫升样品中含有的细菌菌落总数;cfu/g指的是每克样品中含有的细菌菌落总数)。1.2 检验频次要求 护肤品的配料、灌装车间每月检查12次,由化验员均匀取点,于车间放置10个平板。1.3 取样过程 化验员将干净的平板放置于被检测点的物品上,掀开平板盖半掩住平板,开始计时放置半小时,10个平板分别放置于车间的操作台面、机器、包材间、纯水桶盖上等。在收回平板时,按开始放置的顺序将平板盖盖住平板收回。,2.0 纯水指标2.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生产用纯水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 cfu/ml。2.2检验频次要求 护肤品生产各环节用纯水,由化验员或质检员每周抽样微检34次。2.3取样过程 抽检员先打开取样瓶外包装纸,戴上一次性手套,将手套及取样钢勺用75%酒精消毒,对取样周围环境喷洒75%酒精消毒,打开纯水桶盖和取样瓶盖,用消毒后的钢勺取水,装满取样瓶2/3纯水,立即盖上瓶盖。,3. 0洗机水指标3.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设备清洗消毒后,使用前的洗机水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 cfu/ml。3.2检验频次要求 护肤品生产设备洗机水,由质检员每周抽样微检12次。3.3取样过程 抽检员先打开取样瓶外包装纸,戴上一次性手套,将手套用75%酒精消毒,对取样周围环境喷洒75%酒精消毒,同时灌装手将洗机排水速度调慢至合适,打开取样瓶盖,将灌装嘴对准取样瓶,装满取样瓶2/3纯水,立即盖上瓶盖。,4.0 毛巾指标4.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生产使用的毛巾、滤布细菌总数不得大于20 cfu/平方米。4.2检验频次要求 护肤品生产用毛巾、滤布,由化验员每周抽样微检12次。4.3取样过程 取样前戴上一次性手套,将手套及镊子用75%的酒精消毒,将生产中的毛巾或已洗毛巾,用镊子夹出一条毛巾,放入干净的PVC袋中,用白色不干胶封好。,5.0 人手指标5.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操作人员手表面细菌总数不得大于300 cfu/只手。5.2检验频次要求 护肤品生产操作人员人手,由化验员每周抽样微检34次。5.3取样过程 化验员戴上一次性手套,将手套及镊子用75%酒精消毒,将取样瓶打开盖,用镊子夹住已消毒的棉花在取样瓶内浸湿,然后用棉花涂抹待抽检人员的手部,来回左右抺拭几次后,将棉花放入取样瓶中,立即盖好瓶盖。,6.0 台面/托盘/工具/等指标6.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台面/托盘表面细菌总数不得大于20 cfu/平方米,直接接触物料的工具等表面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 cfu/个。6.2检验频次要求 护肤品的灌装台面/托盘/工具等,由化验员每周抽样微检12次。 6.3取样过程 化验员戴上一次性手套,将手套及镊子用75%酒精消毒,将取样瓶打开盖,用镊子夹住已消毒的棉花在取样瓶内浸湿,然后用棉花涂抹待抽检台面或托盘表面,来回左右抺拭几次后,将棉花放入取样瓶中,立即盖好瓶盖。,7.0包装材料指标 7.1 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产品包装容器、配料装料胶袋内表面细菌总数不得检出;配料用贮存料的桶内表面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0 cfu/个。7.2检验频次要求 护肤品的包装容器,由化验员每月抽样微检12次;配料装料胶袋在每次来货时进行一次抽样微检,在车间存放时间超过三个月时重新抽样微检;配料用贮存料桶每周由化验员抽样微检12次。7.3取样过程 化验员戴上一次性手套,用75%酒精消毒对手套消毒,打开包装袋并用75%酒精消毒对包材胶袋口进行喷洒消毒,抽取5个包装物放入已消毒的PVC袋中,立即封闭PVC袋并标识送化验室。,8.0产品综合指标8.1微检数据控制标准 产品的菌落总数:不得大于1000 cfu/g或ml;眼部、口唇和儿童化妆品500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100 耐热大肠菌群 不得检出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得检出 铜绿假单胞菌 不得检出8.2检验频次要求 对每批产品的灌装完后由化验员进行抽样微检。8.3取样过程 生产过程中随机抽取13支已灌装成品,做好批号等相关标识,送化验室取样微检。,第二章 卫生消毒方法要求1.0 空间消毒 空间消毒是指对生产车间的空间环境进行消毒,从而达到杀死或抑制空气中飘浮着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生长或繁殖的作用。空间消毒主要有以下方法:熏蒸消毒、空间喷洒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1.1 熏蒸消毒1.1.1甲醛熏蒸1.1.1.1用烧杯装一定量的甲醛原液,平稳放于电热炉上,调整电热炉的加热档位至第3位,开始加热熏蒸,熏蒸时操作人员必须离开被熏蒸区域,并将门窗关住封闭,加热约30min,至烧杯内甲醛原液全部蒸干挥发,操作人员戴上防护用具进入,关闭电源停止加热,迅速出来后仍保持门窗关闭1h以上,加热过程中,应不时有人在窗外观察蒸干挥发情况,防止煮干杯裂。,1.1.1.2进行熏蒸操作时,应考虑周边车间有无生产,若有必须待周边车间完成生产并且人员离开后才能进行熏蒸操作,以免因熏蒸过程中少量甲醛气体从门缝中溢出而影响他人。被熏蒸空间区域在下次使用前,打开抽风机运作15min,将被熏蒸区域残余甲醛气体排走才能充许人员进入,进行其它生产作业。1.1.1.3甲醛熏蒸用量为按0.5ml/m3的量进行加热熏蒸。每周周六下班前对灌装车间各区域进行甲醛熏蒸一次,每两周的周六下班前对配料车间各区域进行甲醛熏蒸一次。具体用量公式为:G(L)=V(m3 )0.5ml/m31000,1.1.1.4 配料、灌装车间各区域空间大小情况如下:配料间 m3;静置间 m3;灌装间 m3;功能间 m3;1#/2#洗瓶消毒间 m3。1.1.1.5甲醛气体为有毒害性的气体,对眼睛、鼻腔、皮肤等粘膜处有强烈的刺激性,进行熏蒸消毒时操作人员必须做好足够的防护措施,操作时尽量做到安排2人操作,并尽量缩短操作人停留在熏蒸区域的时间,防止发生中毒等意外。,1.1.2过氧乙酸熏蒸1.1.2.1过氧乙酸原液按比例加入活化剂活化后,存放24小时以上,用烧杯装取一定量的过氧乙酸活化液,平稳放于电热炉上,调整电热炉的加热档位至第3位,开始加热熏蒸,熏蒸时操作人员必须离开被熏蒸区域,并将门窗关住封闭,加热约30min,至烧杯内过氧乙酸活化液全部蒸干挥发,操作人员需戴上防护用具进入,关闭电源停止加热,迅速出来后仍保持门窗关闭1h以上,加热过程中,应不时有人在窗外观察蒸干挥发情况,防止煮干杯裂。1.1.2.2进行熏蒸操作时,应考虑周边车间有无生产,若有必须待周边车间完成生产并且人员离开后才能进行熏蒸操作,以免因熏蒸过程中少量过氧乙酸气体从门缝中溢出而影响他人。被熏蒸空间区域在下次使用前,打开抽风机运作15min,将被熏蒸区域残余过氧乙酸气体排走才能充许人员进入,进行其它生产作业。,1.1.2.3过氧乙酸的熏蒸用量为按2ml/ m3的量进行加热熏蒸。每周周六下班前对灌装车间各区域(含静置间、功能间)进行过氧乙酸熏蒸一次,每两周的周六下班前对配料车间各区域进行过氧乙酸熏蒸一次。空间熏蒸时采用甲醛与过氧乙酸轮替使用。具体用量公式为:G(L)=V(m3 )2ml/m310001.1.2.4配料、灌装车间各区域空间大小情况:见1.1.1.41.1.2.5过氧乙酸气体为具有酸酸醋味的刺激性气体,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对眼睛、鼻腔、皮肤等粘膜处有强烈的刺激性,进行熏蒸消毒时操作人员必须做好足够的防护措施,操作时尽量做到安排2人操作,并尽量缩短操作人停留在熏蒸区域的时间,防止发生中毒等意外。,1.2 空间喷洒消毒空间喷洒消毒是指通过喷雾器等装置,将消毒水雾化,喷洒在空气中,从而达到对空间消毒目的。每日下班前应对美发配料及灌装车间生产区域进行喷洒消毒(如区域有熏蒸消毒时可以省去喷洒消毒),护肤品生产特区生产作业时每小时喷洒一次,二氧化氯、I206、过氧乙酸每一个月轮换喷洒消毒使用。1.2.1 二氧化氯喷洒1.2.1.1按第四章7.2.1.1要求配制好二氧化氯活化液,经过陈化10min后,将二氧化氯活化液稀释25倍后待用,此时二氧化氯的浓度为800mg/l。1.2.1.2按25ml/ m3的用量量取一定量的二氧化氯稀释液,倒入喷雾器或喷雾瓶中,对待消毒区域进行喷洒消毒,注意喷雾器喷嘴的调整情况,应尽量将二氧化氯稀释液雾化。具体用量公式为:G(L)=V(m3 )25ml/m310001.2.1.3配料、灌装车间各区域空间大小情况:见1.1.1.4,1.2.2 I206消毒水喷洒1.2.2.1按第四章4.2.2.3要求配制好I206消毒水待用。1.2.2.2按25ml/ m3的用量量取一定量的I206消毒水,倒入喷雾器或喷雾瓶中,对待消毒区域进行喷洒消毒,注意喷雾器喷嘴的调整情况,应尽量将二氧化氯稀释液雾化。在进行大面积空间喷洒消毒时,可以与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轮替使用,每个月轮替一次。具体用量公式为:G(L)=V(m3 )25ml/m310001.2.2.3配料、灌装车间各区域空间大小情况:见1.1.1.41.2.3 75%酒精喷洒1.2.3.1按第四章7.6.1.1要求配制好75%酒精溶液待用。1.2.3.2在生产过程中,可对待生产区域的局部空间进行喷洒消毒。局部空间消毒及手部消毒时,可与新洁尔灭进行轮替使用,每二个月轮替一次。1.2.4 过氧乙酸喷洒1.2.4.1按第四章7.1.1.1要求配制好过氧乙酸活化液,经过陈化24h后,将过氧乙酸活化液稀释30倍。1.2.4.2按2ml/ m3的用量量取一定量的过氧乙酸活化液,倒入喷雾器或喷雾瓶中,对待消毒区域进行喷洒消毒,注意喷雾器喷嘴的调整情况,应尽量将过氧乙酸稀释液雾化。在进行大面积空间喷洒消毒时,可以与二氧化氯、I206轮替使用,每个月轮替一次。具体用量公式为:G(L)=V(m3 )2ml/m310001.2.4.3配料、灌装车间各区域空间大小情况:见1.1.1.4,1.3 臭氧空间消毒1.3.1 我车间的臭氧机的型号为OZ5G,每小时的产生臭氧量为5g。1.3.2 将臭氧机装至待空间消毒区域或房间,接通电源,检查臭氧机是否正常,关闭好待臭氧消毒区域的窗和门,开启臭氧机。1.3.3根据需臭氧消毒的区域大小(V)和臭氧的小时产生量(G),按30mg /m3的臭氧消毒浓度和80%的臭氧收得率,计算出需要开启臭氧机的时间(T)。具体计算公式为:T(min)=G(g/ m3)100030(mg/ m3)80%V(m3)601.3.4配料、灌装车间各区域空间大小情况:见1.1.1.41.3.5 按计算得出的时间开启臭氧机,当时间达到后,关闭臭氧机电源,继续密闭消毒区域30min,后打开门窗通风或抽风,无异味后方可进入人员开始其它生产作业。1.3.6 臭氧是一种具有腥味的无色气体,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可使橡胶老化老变,可使锌及铜金属产生锈斑。人对臭氧的感知浓度为210-8(体积分数),与臭氧接触时应配戴好防护用具,应避免长期吸入臭氧。,1.4紫外线消毒1.4.1紫外线灯杀毒是利用波长为200275nm,对细菌进行杀灭的目的。紫外线杀菌只能以直线照射,且穿透能力弱,对不能暴露于紫外线灯下的待消毒部位杀灭作用很小。1.4.2 配料车间、灌装车间、原料存放区域每天进行三次以上的紫外线杀菌消毒,每次杀菌消毒时间为30min,由自动定时控制器进行控制。1.4.3紫外线灯管每运作6个月必需更新,设备部负责对每个紫外线灯进行标识记录,按时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更换。每周一中午时间,由车间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检查,查看车间紫外线灯管是否正常,对异常紫外线灯管及时报修更换。车间每隔一天上班前应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抹拭清洁,除去紫外线灯管上的灰尘及脏物,以保证紫外线的杀菌消毒效果。,2.0 纯水消毒2.1纯水间及热纯水炉的设备清洗消毒2.1.1过滤装置滤芯的清洗消毒2.1.1.1过滤装置滤芯每周应拆下来清洗消毒,每两个月对滤芯进行更新更换。2.1.1.2将滤芯拆下,用自来水冲洗,先用80的热纯水浸泡15min,然后用1%稀盐酸溶液浸泡30min,用自来水冲洗,用0.1%的卡松溶液浸泡15min,用纯水冲洗干净,最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将滤芯装上。2.1.2反渗透膜的清洗消毒2.1.2.1 A、标准状态下,膜渗透产水量下降10%。B、标准状态下,膜渗透产水电导率升高10%。C、进水和浓缩液之间的压差上升15%时,当以上三种状态其中任何一项超出范围时,应对反渗透膜装置进行清洗消毒,约为6个月至一年时间应清洗消毒一次。每二年至三年应对反渗透膜进行更新更换。2.1.2.2配制好150公斤2%浓度柠檬酸稀溶液及150公斤0.1%1%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2.1.2.3将柠檬酸稀溶液倒入反渗透清洗药品桶中,打开反渗透膜排污阀,排干净反渗透装置内积水,关闭与反渗透膜相连的相关阀门,开启药品输送泵,将反渗透膜的排污阀门开启至1/4位置,慢慢排出柠檬酸稀溶液,将回收柠檬酸稀溶液回收至药品桶中,如此循环3060min,然后关闭膜两端进出水阀门,浸泡60min。,2.1.2.4将柠檬酸稀溶液排出,在药品桶中加入纯水,开启药品输送泵,冲洗反渗透膜装置中的柠檬酸溶液,约5min,关闭药品输送泵,在药品桶中加入约0.5%的氢氧化钠,按2.1.2.3及2.1.2.4操作一次,将反渗透膜内冲洗干净待用。2.1.3贮水罐的清洗消毒2.1.3.1每6个月对纯水贮水罐进行清洗一次。2.1.3.2将纯水贮水罐的水排尽,派人入罐清洗,用清洁刷布对罐壁进行擦拭,对罐底部积水用水桶吊出,完成后操作人员出罐,用自来水对罐内壁进行冲洗,排掉罐内积水用脏物待用。2.1.4热纯水炉的清洗消毒2.1.4.1每6个月对热纯水炉进行清洗一次。2.1.4.2将热纯水温度降至45左右,将水位控制在约1t位置高度,关闭热水炉进水阀及出水阀,将25公斤浓盐酸液稀释一倍后,分桶从热水炉人孔中加入,加入卡松溶液3公斤。2.1.4.3开启热纯水泵,循环90min,停泵后准备进行管路清洗。热水炉内的清洗消毒液残液清洗方法见2.2.2.2小节。,2.2纯水输送管路的清洗消毒2.2.1冷纯水管路的清洗消毒2.2.1.1先按2.1.3对贮水罐进行罐内清洗完成后,在水罐内加入约1t的纯水,关闭纯水器与贮水罐连接阀门,将25公斤浓盐酸稀释一倍后分桶加入贮水罐中,加入3公斤卡松原液,开启冷纯水送水泵,打开冷纯水回水阀门,循环30min,通知各车间打开冷纯水出水阀门1/4位置,慢慢排放清洗消毒水,至将清洗消毒水排放完。2.2.1.2将贮水罐内加入约1t的纯水, 开启冷纯水送水泵,打开冷纯水回水阀门,循环5min,通知各车间打开冷纯水出水阀门,排放管道内的清洗消毒残液,至将清洗消毒残液排放完,检测车间出水口及贮水罐的水的PH及电导率情况,若PH在5.67.5之间且电导率小于10,则另取水样做微生物检验,同时停止对清洗消毒残液的冲洗,关闭水泵及相关出水阀,对现场进行清理。2.2.2热纯水管路的清洗消毒2.2.2.1热水炉清洗消毒完成后,通知车间关闭各热纯水出水口阀门,打开热水炉输送泵及相关阀门,对热纯水管路进行输送清洗消毒液,通知车间将各热纯水出水口阀门打开1/4,慢慢释放管路中清洗消毒液,至热水炉中清洗消毒全部输送完,持续时间控制在15min。,2.2.2.2将热纯水炉加入一定量的纯水,开启循环泵及打开各车间出热纯水阀门,开启输送泵输送冲洗液至各车间,通过热纯水出水口排放,如此反复二至三次,检测出水口及热水炉的水质PH及电导率,若PH在5.67.5之间且电导率小于10,则另取水样做微生物检验,同时停止对清洗消毒残液的冲洗,关闭水泵及相关出水阀,对现场进行清理。2.2.3制纯水器的管路清洗消毒及日常保养2.2.3.1每天应对制纯水器的管路进行冲洗消毒,预处理系统每天正、反冲洗各10min。当制纯水器超过两天或以上时间不使用时,应对纯水器进行维护,以达到对制纯水器管路及设备进行清洗的目的。2.2.3.2将预处理水冲洗反渗透膜,运行12小时后,即可开始纯水器正常生产运作。,2.3 饮用水桶的清洗消毒2.3.1按第四章节配制活化好二氧化氯消毒液,陈化10min后稀释25倍待用。2.3.2饮用水桶盖浸泡在稀释后的二氧化氯消毒水内浸泡15min以上,取出后用冷纯水冲洗两遍约10min,后用饮用水冲洗,放于干净大白桶内放适量饮用水浸泡待用。2.3.3每个饮用水桶在使用前,用毛巾将桶外表抹拭干净,先将水桶口置于制水嘴,开启消毒水水泵,冲洗30s,关闭消毒水阀,开启自来水水阀,冲洗30s,关闭自来水水阀,开启冷纯水水阀,冲洗30s,关闭冷纯水水阀,准备装取饮用水。,2.4 灌装车间用纯水桶的清洗消毒2.4.1下班前纯水桶的清洗消毒 每日下班前将车间纯水桶余水倒出,将毛刷将桶内壁刷洗一遍,用纯水冲洗干净,倒干桶内余水,在桶内壁喷一定量的75%酒精或新洁尔灭。2.4.2纯水桶清洗后的存放将桶倒立放置于距离地面1米以上的不锈钢台架上。如遇两天或以上的长假时,用干净的透明胶袋罩住桶身,以防污染。第二日上班使用前,先用热纯水将桶内壁冲洗一遍后方可使用。,3. 0设备清洗消毒3.1灌装气动灌装机清洗消毒(立式/卧式灌装机/精华素机/小包装机)3.1.1 (W-1) 每日生产前的设备清洗消毒3.1.1.1 先用10公斤消毒水循环20-30分钟,再用10kg冷纯水冲洗5分钟,后用20公斤87以上的热纯水冲洗20分钟。3.1.2 (W-2) 生产过程中同种类产品的转换,灌装设备的清洗。(不需拆卸机器零部件);3.1.2.1 先用10公斤冷纯水冲洗5分钟,再用20公斤87以上的热纯水冲洗20分钟。3.1.3 (W-3) 生产过程中不同类产品的转换,灌装设备的清洗。(需要拆卸机器零部件);3.1.3.1 将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滤网、活塞等分拆,用自来水冲洗,洗掉机器附件上的物料,零部件有物料通过的死角尽量拆开清洗,清洗干净后装好机,先用10公斤冷纯水冲洗5分钟,再用20公斤87以上的热纯水冲洗20分钟。3.1.4 (W-4) 当日生产结束,灌装设备的清洗消毒;3.1.4.1 将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滤网、活塞等分拆,用自来水冲洗,洗掉机器附件上的物料,零部件有物料通过的死角尽量拆开清洗,清洗干净后装好机,先用5公斤冷纯水冲洗2分钟,再用10公斤85以上的热纯水冲洗2分钟。,3.1.5 (W-5) 设备定期清洗消毒。(每周一次);3.1.5.1 每周六(或周日)对车间全部灌装设备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滤网、活塞等进行拆分,用毛刷刷洗零部件与物料有接触的死角处,清洁干净后用消毒水浸泡零部件30分钟,用冷纯水冲洗干净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安装好灌装机及零部件待用。3.1.6 (W-6) 特殊产品(易长菌产品)灌装,设备清洗消毒;3.1.6.1 将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滤网、活塞等拆分,先用自来水冲洗去附件上的残余物料,后用毛刷刷洗零部件与物料有接触的死角处,再用冷纯水清洗,戴上一次性手套装好机,先用10公斤冷纯水清洗5分钟,再用20公斤87以上的热纯水冲洗20分钟后可生产。如果该机为当天第一次生产,热纯水冲洗前用消毒水浸泡冲洗20-30分钟。,3.2 热灌机清洗消毒3.2.1 (W-7) 每日生产前设备清洗消毒;3.2.1.1 先用15kg消毒水浸泡冲洗20-30分钟,再用5kg纯水冲洗5分钟,最后用20kg87热纯水冲洗20分钟。3.2.2 (W-8) 生产过程中同美发产品转换清洗消毒(不需拆卸设备,只要针对颜色和性质接近的产品;如:冰风发纤、水晶发蜡等)3.2.2.1 先用25kg80以上热纯水搅拌清洗10分钟,再用15kg纯水冲洗5分钟,最后用20kg87以上热纯水冲洗5分钟。3.2.3 (W-9) 生产过程中不同类产品的转换清洗消毒(需拆卸设备,只要针对颜色差异大、性质不同的产品;如:25g闪彩发泥幻彩蓝、25g闪彩发泥金铜珍珠)3.2.3.1 先用25kg80以上热纯水搅拌清洗10分钟,再将相关附件搅拌浆、料斗、管通、阀门、滤网等拆分,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物料通过的死角尽量拆分,清洗干净后用15kg纯水冲洗10分钟,再用20kg87以上的热纯水冲洗10分钟。3.2.4 (W-10) 当日灌装结束,灌装清洗消毒3.2.4.1 先用25kg85以上热纯水搅拌清洗10分钟,再将相关附件搅拌浆、料斗、管道、阀门、滤网等拆分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物料通过的死角尽量拆分,洗干净后用85以上热纯水冲洗5分钟。3.2.5 (W-5) 设备定期清洗消毒。(每周一次)3.2.5.1 每周六(或周日)对车间全部灌装设备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滤网、活塞等进行拆分,用毛刷刷洗零部件与物料有接触的死角处,清洁干净后用消毒水浸泡零部件30分钟,用冷纯水冲洗干净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安装好灌装机及零部件待用.,3.3灌装护肤品灌装机清洗消毒3.3.1 (f1) 每日生产前清洗消毒3.3.1.1 将设备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活塞等拆分,用自来水冲洗,如有需要使用除渍剂擦净,然后用20kg消毒液浸泡2030分钟,最后用87以上热纯水冲洗20分钟。3.3.2 (f2) 不透明产品清洗消毒3.3.2.1 先用20kg80以上热纯水刷洗干净,再用20kg消毒液浸泡2030分钟,最后用20kg87以上热纯水冲洗10分钟。3.3.3 (f3) 透明产品清洗消毒3.3.3.1 先用15kg温纯水加毛巾擦洗10分钟,再用20kg 87以上热纯水冲洗10分钟。3.3.4 (f4) 下班前清洗消毒3.3.4.1 将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滤网、活塞等分拆,用自来水冲洗,洗掉机器附件上的物料,零部件有物料通过的死角尽量拆开清洗,清洗干净后装好机,先用5公斤冷纯水冲洗2分钟,再用10公斤85以上的热纯水冲洗2分钟。3.3.5 (f5) 设备定期清洗消毒。(每周一次)3.3.5.1 每周六(或周日)对车间全部灌装设备相关附件如管道、阀门、滤网、活塞等进行拆分,用毛刷刷洗零部件与物料有接触的死角处,清洁干净后用消毒水浸泡零部件30分钟,用冷纯水冲洗干净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安装好灌装机及零部件待用。,3.4 配料真空缸清洗消毒3.4.1真空缸生产前的清洗消毒(MPW-1) 3.4.1.1用自来水分别冲洗水相缸、油相缸、反应缸内壁。3.4.1.2再用85以上热纯水各200kg将水相缸、油相缸内壁冲淋。3.4.1.3将洗水抽入反应缸,开启反应缸搅拌机与均质机,搅拌均质循环35分钟。3.4.1.4排干洗水,关好底阀待用。3.4.2真空缸生产后或同类产品转换时的设备清洗消毒(MPW-2) 3.4.2.1 先用自来水将缸内壁与搅拌桨上粘附的物料冲刷干净。3.4.2.2用约200kg85以上热纯水沿缸壁四周淋入水相缸、油相缸。3.4.2.3抽入反应缸,开启反应缸搅拌机与均质机,搅拌、均质循环约35分钟,排干缸内洗水。3.4.2.4重复以上2、3项操作一次,取洗机水,观察洗水是否清澈透明,抹干缸外表水珠。3.4.3真空缸转透明产品时的设备清洗消毒(MPW-3)3.4.3.1 先用自来水将缸内壁与搅拌桨上粘附的物料冲刷干净。3.4.3.2用约200kg85以上热纯水沿缸壁四周淋入水相缸、油相缸。3.4.3.3抽入反应缸,开启反应缸搅拌机与均质机,搅拌、均质循环约35分钟,排干缸内洗水。3.4.3.4重复以上2、3项操作两次,取洗机水,观察洗水是否清澈透明,抹干缸外表水珠。,3.5 配料搅拌缸清洗消毒3.5.1搅拌缸生产前的清洗消毒(MPW-4)3.5.1.1先用自来水冲洗反应缸内壁。3.5.1.2用约200kg85以上热纯水对缸内壁四周冲淋。3.5.1.3开启搅拌机、齿轮泵,循环搅拌约35分钟。3.5.1.4排干缸内洗水,用洗缸专用毛巾把缸盖及外壁水珠抹干净待用。3.5.2搅拌缸生产后或同类产品转换时的设备清洗消毒(MPW-5)3.5.2.1先用自来水将反应缸内壁与搅拌桨上粘附物料冲洗干净。3.5.2.2用约200kg85以上热纯水对缸内壁四周冲淋。3.5.2.3开启搅拌机、齿轮泵,循环搅拌约35分钟,排干缸内洗水。3.5.2.4重复以上2、3项操作一次,取洗机水,观察洗水是否清澈透明,抹干缸外表水珠。3.5.3搅拌缸转透明产品时的设备清洗消毒(MPW-6)3.5.3.1 先用自来水将反应缸内壁与搅拌桨上粘附物料冲洗干净。3.5.3.2用约200kg85以上热纯水对缸内壁四周冲淋。3.5.3.3开启搅拌机、齿轮泵,循环搅拌约35分钟,排干缸内洗水。3.5.3.4重复以上2、3项操作两次,取洗机水,观察洗水是否清澈透明,抹干缸外表水珠。3.5.4特殊要求的清洗消毒(入缸清洗)3.5.4.1进入反应缸特殊清洗前先关闭该设备总电源,并挂上警示牌。3.5.4.2缸内放少量水,将清洗液喷洒到缸内壁及搅拌桨上,用百洁布沾水刷洗,刷洗干净后排干洗水(严禁留有物件在反应缸内)。3.5.4.3再按MPW-1或MPW-4方法清洗。,3.6 配料料桶清洗消毒3.6.1 一般配料产品料桶清洗消毒方法3.6.1.1先将待洗料桶外壁(桶盖)标识清理干净,再放入洗桶机中开启自来水冲洗,将桶内物料冲干净,约3min。3.6.1.2将料桶提出, 用刷子刷洗桶内、外壁;再放入洗桶机中用自来水冲洗,将刷洗后的污垢冲洗掉, 约2min;3.6.1.3将料桶提出,用专用毛巾擦干桶内外壁水珠, 桶盖用刷子刷洗干净后用专用毛巾擦干水珠。3.6.1.4 适量喷洒消毒水(0.5%的I206溶液或0.04%A01溶液或0.1%卡松溶液),保持桶内干燥, 分类叠起,如:10个一组待用。3.6.2重点控制的配料产品料桶清洗消毒方法3.6.2.1 去除待洗料桶外壁(桶盖)标识,在洗桶机上清洗3min后,提出料桶,加入适量洗洁精刷洗,再在洗桶机上清洗2min,直至料桶内外壁及桶底均洗干净。3.6.2.2喷洒二氧化氯溶液于料桶内、外壁,静置10分钟以上(可10个桶作为一批,完成后做下一道工序以保证消毒时间)用热水淋洗将二氧化氯冲洗掉。3.6.2.3喷洒75%的酒精溶液于料桶内、外壁,最后叠放保存待用。3.6.3小规格塑料桶或不锈钢桶的清洗消毒3.6.3.1将灌装退回来物料桶拉到洗桶区,把桶上产品标签撕干净。3.6.3.2用85以上热纯水和洗桶刷将桶内外壁、桶盖上粘附物料刷洗干净,倒干净洗水,拉到空桶区摆放整齐。,3.7 配料洗桶设备清洗消毒3.7.1 清洗洗桶设备按由里至外的顺序,按其结构逐一清洗。3.7.2按设备使用的频率,观察设备的使用状况,有需要的话,将其里面结构拆卸,用刷子刷洗干净,再刷设备壁面的内外侧。3.7.3 刷洗的时候可加适量的清洁剂和去污液,以确保刷洗的质量。3.7.4刷完后,开启设备,逐一冲洗干净,然后用抹布擦干。3.7.5最后对设备用75%的酒精进行喷洒消毒,保持15-30min左右,让其自然挥发,待用。,3.8 配料移动均质机清洗消毒3.8.1生产前的清洗消毒3.8.1.1先用85以上热纯水淋洒一遍(约1min)。3.8.1.2然后用75%酒精喷洒一遍(注意不要喷洒到电机里面)。3.8.1.3最后用干净的洗机专用毛巾将搅拌机手柄,电机外壳擦抹干净。3.8.2生产完之后的清洗消毒3.8.2.1先对搅拌电机及手柄处进行除锈除尘处理。3.8.2.2然后用自来水将浆叶与轴上粘附物料冲刷干净。3.8.2.3最后用85以上热纯水淋洒一遍,待用。,3.9 配料压滤机清洗消毒3.9.1生产前的清洗消毒3.9.1.1先用适量85以上热纯水,倒入待滤液储桶中,开启泵循环约5min。3.9.1.2 拆下滤盘上的螺丝及胶圈,用适量85以上热纯水浸泡约5min。3.9.1.3 用适量85以上热纯水淋洒一遍待滤液储桶和压滤机外表面(约1min)。3.9.1.4最后用75%酒精喷洒一遍(注意不要喷洒到电机里面),待用。3.9.2生产完之后的清洗消毒3.9.2.1拆除滤膜,用适量85以上热纯水,倒入待滤液储桶中,开启泵循环约5-10min,观察,难清洗处可用适量的清洁剂刷洗,直至设备清洗干净(用手摸感觉不粘手、不滑手,目测无物料即为干净)。3.9.2.2用适量85以上热纯水淋洒一遍待滤液储桶内、外壁和压滤机外表面,直至清洗干净。3.9.2.3最后用75%酒精喷洒一遍(注意不要喷洒到电机里面),让其自然挥发,待用。,3.10配料出料管路及灌装输料管路的清洗消毒3.10.1配料出料管路清洗消毒3.10.1.1对拆开的管路先用自来水冲洗管内壁,后用85以上热纯水浸泡10分钟。3.10.1.2再用铁线捆绑清洗毛巾对管内壁刷洗干净,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热纯水淋洗凉干后安装上。3.10.1.3拆开后的密封垫用自来水清洗,使用前用75%精酒溶液消毒。3.10.1.4清洗时应对球阀阀门来回闭合几次,以清洗干净球阀处污垢。3.10.2灌装输料管路的清洗消毒3.10.2.1对拆开的管路先用自来水冲洗管内壁,后用85以上热纯水浸泡10分钟。3.10.2.2再用铁线捆绑清洗毛巾对管内壁刷洗干净,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用热纯水淋洗凉干后安装上。3.10.2.3清洁干净后用消毒水浸泡零部件30分钟,用冷纯水冲洗干净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安装好灌装机及零部件待用。3.10.2.4拆开后的密封垫用自来水清洗,使用前用75%精酒溶液消毒。,3.11 配料出料口、纯水出水口、灌装出料口不使用时的消毒防护3.11.1配料、灌装出料口的消毒防护3.11.1.1配料、灌装出料口在不使用时,先用85以上热纯水冲洗干净。3.11.1.2再用0.1%卡松溶液或75%精酒溶液浸泡出料口,并用一次性手套封住。3.11.1.3用橡皮筋扎住出料口。3.11.1纯水出水口的消毒防护3.11.1.1纯水出水口在不使用时,先用85以上热纯水冲洗干净,约2min。3.11.1.2用适量75%精酒溶液喷洒出料口,并用一次性手套封住,再用橡皮筋扎住出料口。,3.12 洗机水的使用和保存3.12.1 灌装车间每次到配料车间取洗机纯水时,须先将残存的纯水倒掉,再用80以上纯水将纯水桶内、桶盖内外冲洗一遍(禁止将桶盖放在地上冲洗),并将桶内的纯水倒干净,再放取纯水(取室温纯水时须先排放12分钟,再取纯水;取热纯水时可以直接放取)。3.12.2 灌装车间使用洗机水时,取水的塑料勺须用75%的酒精喷洒消毒后才可使用,取完纯水后将塑料勺放入专用带盖的小塑料桶中盖好(禁止将塑料勺放在纯水中);洗机水的使用过程中还须防止其他可能污染纯水的行为。3.12.3 用来提洗机纯水的塑料小桶在使用过程中应及时盖好桶盖,洗机水的使用过程中还须防止其他可能污染纯水的行为。 3.12.4 灌装车间的洗机水应为当天从配料车间取来的纯水,保存时间不超过8h。3.12.5 每个工作日生产完毕,必须用塑料刷和自来水将纯水桶的内外清洁干净,倒置凉干待用。,3.13空调(环保空调)/除湿机过滤网的卫生清洁消毒3.13.1 每周六拆下过滤网,用清水清洗干净,清洗后放在阴凉处晾干再装回,切记不可在太阳下直射,以防过滤网变形或损伤。,4.0 毛巾、工衣、工帽、工鞋等清洗消毒4.1 毛巾清洗消毒4.1.1清洗扼要:洗衣粉漂洗漂白液漂洗消毒水浸泡/漂洗清水漂洗脱水烘干4.1.2首先用自来水漂洗时间约15min;加入洗衣粉的量为50g/60条毛巾,漂洗时间约15min;加入消毒水(或0.1卡松、5家居清洁除菌液及其他等量消毒液,一般与车间使用的消毒水浓度比例无差异),漂洗时间约15min,然后再用纯水清洗;脱水烘干。4.2 工衣清洗消毒4.2.1 工衣的清洗:白色衣物需加漂白液;颜色(蓝色/绿色)衣物选择用洗衣粉清洗即可。4.2.2清洗扼要:加入适量洗衣粉漂洗/加入漂白液漂洗脱水烘干4.2.3颜色衣物:按50g/25件工衣的量加入洗衣粉;进行快速清洗;烘干。4.2.4白色衣物: 按50g/10件工衣的量加入洗衣粉,漂洗约15min;按1200g/10件工衣的量加入漂白液,漂洗约15min;进行快速清洗;烘干,烘干约15min,温度在7585之间,烘干后的工衣,摊晾冷却5分钟后再折叠。,4.3 工帽清洗消毒4.3.1工帽:每隔两天换洗一次,清洗工帽时按物量加入适量洗衣粉漂洗后,加入消毒水漂洗,然后再用清水漂洗一遍后烘干即可。4.4 工鞋清洗消毒4.4.1凉鞋: 每天下班后,由员工各自用洗衣粉刷洗工鞋,并做好相应的记录;4.4.2布鞋:每天下班后,由员工各自对工鞋鞋底进行清洗,并于每周六对工鞋进行彻底清洗;做好相应的记录。4.5口罩清洗消毒4.5.1口罩:每隔两天换洗一次,由员工各自用洗衣粉清洗口罩并统一晾干,做好相应的记录。,4.6 手袖、鞋套清洗消毒4.6.1手袖:每三天清洗一次, 漂洗时按量加入洗衣粉,再用消毒水漂洗后进行清水漂洗,后烘干即可;4.6.2鞋套:循环再用的鞋套每三天按量清洗一次, 漂洗时加入适量洗衣粉,再用消毒水漂洗后进行清水漂洗,后烘干即可。4.7 个人卫生控制要求4.7.1从业人员应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生产人员进入灌装车间前洗净消毒双手,穿戴整齐的工作衣服、帽/、鞋,头发不得露于帽外:4.7.1.1生产人员遇到下列情况需洗手:4.7.1.1.1进入车间生产前;4.7.1.1.2操作时间过长,操作一些容易污染的产品时;4.7.1.1.3接触与产品无关的物品后;4.7.1.1.4上卫生间后;4.7.1.1.5感觉手脏时。4.7.2正确的洗手程序和方法:4.7.2.1卷起衣袖管;4.7.2.2用流动水湿润双手,擦肥皂(最好用液体洗手液),双手反复搓洗,清洁每一个手指和手指之间,最好用刷子刷指尖;4.7.2.3用流动水把泡沫冲净,并仔细检查手背、手指和手掌,对可能遗留的污渍重新清洗;4.7.2.4必要时按规定使用皮肤消毒液喷淋或浸泡,完成消毒;4.7.2.5将手彻底干燥。,4.7.3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人员不得戴首饰、手表、以及染指甲,不得化浓妆、喷洒香水。4.7.4禁止在生产场所吸烟、进食及进行其他有碍化妆品卫生的活动,操作人员手部有外伤时不得接触化妆品及原料,不得穿戴工衣、工帽、工鞋进入非生产场所,不得将个人生活用品带入生产车间。4.7.5临时进入化妆品生产区的非操作人员,应符合现场操作人员卫生要求。4.7.6遵照车间相干卫生管理细节5.0 手部清洗消毒5.1 进入车间时手部清洗消毒5.1.1卷起衣袖,用流动水湿润双手至手臂5-10cm处,擦肥皂或洗手液,双手反复搓洗,搓至有丰富的泡沫,清洁每一个手指和手指之间,最好用刷子刷指尖。5.1.2用流动水将泡沫冲洗干净,并仔细检查手背、手指和手掌,对可能遗留的污渍重新清洗;5.1.3将手用烘手器彻底干燥。5.1.4按规定喷洒75%的酒精溶液或0.05%新洁尔灭溶液进行消毒。5.2 进入车间后每小时手部清洗消毒5.2.1卷起衣袖,用流动水湿润双手,擦肥皂或洗手液,双手反复搓洗,搓至有丰富的泡沫,清洁每一个手指和手指之间。5.2.2用流动水将泡沫冲洗干净,并仔细检查手背、手指和手掌,对可能遗留的污渍重新清洗;5.2.3将手用烘手器彻底干燥。5.2.4按规定喷洒75%的酒精溶液或0.05%新洁尔灭溶液进行消毒。,5.3 接触脏物后手部的清洗消毒5.3.1卷起衣袖,用流动水湿润双手,擦肥皂或洗手液,双手反复搓洗,搓至有丰富的泡沫,清洁每一个手指和手指之间。5.3.2用流动水将泡沫冲洗干净,并仔细检查手背、手指和手掌,对可能遗留的污渍重新清洗;5.3.3将手用烘手器彻底干燥。5.3.4按规定喷洒75%的酒精溶液或0.05%新洁尔灭溶液进行消毒。5.4 接触物料及包装容器内壁前手部的清洗消毒5.4.1卷起衣袖,用流动水湿润双手至手臂5-10cm处,擦肥皂或洗手液,双手反复搓洗,搓至有丰富的泡沫,清洁每一个手指和手指之间,最好用刷子刷指尖。5.4.2用流动水将泡沫冲洗干净,并仔细检查手背、手指和手掌,对可能遗留的污渍重新清洗;5.4.3将手用烘手器彻底干燥。5.4.4按规定喷洒75%的酒精溶液或0.05%新洁尔灭溶液进行消毒。5.4.5甩干双手,至无流动的水珠状方可。5.5 手部指甲长度控制要求5.5.1车间生产人员上班时间不得配戴手表、手脚圈、不能染指甲、留长指甲。5.5.2进入车间每周应对指甲进行修剪,指甲长度不得超过2mm,由领班每周定不定期检查,并作好记录。,6.0台面、托盘、工具的清洗消毒6.1台面、托盘、工具的清洗消毒6.1.1每日上午上班前的清洁消毒6.1.1.1计算出当次所需清洁消毒用的消毒水的用量,并称好消毒水(一般选用0.5%I206溶液或0.04%A01溶液或75%酒精溶液)6.1.1.2选专用容器具盛取适量的消毒水,然后将专用毛巾浸透润湿于消毒水中。6.1.1.3取出毛巾拧至半干状态,以无成滴水珠流出为宜。6.1.1.4用湿润毛巾擦拭台面,此过程中,毛巾应不断地湿润,逐步擦拭台面(含台面底部)。6.1.1.5用湿润毛巾擦拭凳子。6.1.1.6用已消毒的干毛巾将台面及凳子擦干。6.1.2每日换线或下午上班时的清洁消毒6.1.2.1先用专用无菌毛巾,用75%酒精溶液润湿毛巾,然后用毛巾将台面清洁干净。6.1.2.2接着向清洁后的台面喷洒适量的75%酒精溶液,最后用无菌毛巾将其擦干,即完成此部分的清洁消毒工作。6.1.3每日下午下班前(或晚上下班前)的清洁消毒6.1.3.1先用专用无菌毛巾,将台面和凳子清洁干净。6.1.3.2接着用蘸有75%酒精溶液的无菌毛巾,将清洁后的台面和凳子擦拭一遍,让其自然挥发。,6.2 配料设备外盖及缸外表的清洁消毒 6.2.1上班前的清洁消毒6.2.1.1 检查设备外盖及缸外表,用专用毛巾将其灰尘或油污等清洁干净。6.2.1.2用蘸有75%酒精溶液的专用毛巾将设备的外盖及缸的外表擦拭一遍。6.2.2生产时的清洁消毒6.2.2.1用专用毛巾有针对性地将缸的外表清洁干净。6.2.2.2用蘸有75%酒精溶液的专用毛巾将设备的外盖清洁干净。6.2.3生产时换品种或下班前的清洁消毒6.2.3.1检查设备外盖及缸外表,将其清洗、清洁干净。6.2.3.2用蘸有75%酒精溶液的专用毛巾对设备的外盖及缸的外表进行消毒处理。,6.3 灌装设备外表的清洁消毒6.3.1上班前的清洁消毒6.3.1.1 检查设备的外表,用专用毛巾将其灰尘或油污等清洁干净。6.3.1.2用蘸有75%酒精溶液的专用毛巾将设备的外表擦拭一遍。6.3.2生产时换品种或下班前的清洁消毒6.3.2.1用蘸有75%酒精溶液的专用毛巾对设备的外表进行清洁消毒。6.3.2.2用75%酒精溶液对设备的外表进行均匀喷洒,然后用无菌专用毛巾擦干待用。,6.4 包材台架、工具台架、发蜡台架的清洁消毒6.4.1每日对台架进行除尘、除湿等清洁处理,保持台架干净、干燥。6.4.2每周定期地对台架进行消毒处理,用蘸有75%酒精溶液(或0.04%A01溶液)的专用毛巾,拧至半干状态,将台架擦拭一遍,特殊情况或有必要的话,需重复擦拭工作,确保台架消毒彻底。6.4.3每月定期地对台架进行臭氧杀菌处理,确保臭氧浓度达到30mg/m3,灭菌时间约为15min。6.5 托盘的清洁消毒6.5.1托盘使用前的清洁消毒6.5.1.1托盘使用前应用毛巾先将其内、外抹拭,清洁干净(消毒前)。6.5.1.2然后在使用前(至少5min),用蘸有75%酒精溶液的专用毛巾,拧至半干状态,将其内、外擦拭一遍,擦拭应先内后外,让其自然挥发待用。6.5.2托盘使用中的清洁消毒6.5.2.1使用中托盘若被物料污染(或其他),应及时地用蘸有75%酒精溶液的专用毛巾清理、清洁干净。6.5.3清场后托盘的清洁消毒6.5.3.1清场后托盘应用毛巾先将其内、外抹拭,清洁干净,必要时应清洗,确保托盘处于洁净状态。6.5.3.2然后用蘸有75%酒精溶液的专用毛巾,拧至半干状态,将其内、外擦拭一遍,让其自然挥发待用。,6.5.4日常托盘的清洁消毒6.5.4.1每周应定期地对托盘进行除尘、除湿等清洁处理。6.5.4.2每月应定期地对托盘进行除锈(目测,按需要),并进行臭氧杀菌处理,确保臭氧浓度达到30mg/m3,灭菌时间约为15min。6.6 胶筐的清洁消毒6.6.1胶筐使用前应对其进行除尘处理,用干的、无尘的、不起毛的毛巾进行抹拭。6.6.2每月应对胶筐冲洗、刷洗干净,然后倒置晾干,晾干后进行臭氧杀菌处理,确保臭氧浓度达到30mg/m3,灭菌时间约为15min。,6.7 配料用工具的清洁消毒存放6.7.1生产前的清洁消毒6.7.1.1生产用胶壳、钢勺、刮板等使用前,先用85以上热纯水淋洗一遍。6.7.1.2再放入适量85热纯水到装工具桶内,把生产用具放入浸泡10min以上(如生产特殊产品时要用75%酒精喷洒后才能使用)。6.7.2生产后的清洁消毒6.7.2.1使用后,先用自来水将工具表面刷洗干净(用手摸感觉不粘手、不滑手,目测无物料即为干净)。6.7.2.2再用85以上热纯水淋洗一遍。6.7.2.3最后放入工具浸泡槽内待用。6.7.2.4按工具的使用频率,定期的(每周或半个月更换一次消毒水),用来浸泡的消毒水为0.1%的卡松溶液,更换后的消毒水须专桶回收,用于拖地。,6.8 配料用滤布的清洁消毒存放6.8.1滤网(滤袋)使用前的清洁消毒6.8.1.1先用85以上热纯水淋洗一遍。6.8.1.2再放入适量85热纯水到装工具桶内,把生产用具放入浸泡10min以上,待用,用时,75%酒精喷洒消毒。6.8.2滤网(滤袋)使用后的清洁消毒6.8.2.1滤网(滤袋)清洗时要将网或袋翻转过来洗净垢物,倒干或甩干净洗水。6.8.2.2按标识放回其专用的浸泡筐或浸泡桶内,待用。6.8.2.3按滤网(滤袋)的使用频率,定期的(每周或半个月更换一次消毒水),用来浸泡的消毒水为0.1%的卡松溶液,更换后的消毒水须专桶回收,用于拖地。,6.9 维修工具使用前的清洁消毒6.9.1使用前,用0.1%的卡松溶液或者75%的酒精溶液喷洒消毒后才能使用。6.10配料生产用桶使用前的清洁消毒6.10.1一般物料桶的清洁消毒6.10.1.1使用前,用85以上热纯水将桶内外壁、桶盖淋洗一遍。6.10.1.2倒干净桶内与桶盖上洗水,盖好桶盖,待用。6.10.2水剂类产品的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