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铁生:用苦难言说生命的不朽序言有人说“史铁生之后,谈生是奢侈的,谈死是矫情的”,好似我们通过史铁生就能参透生死。初始史铁生是在高中的课本上。其实当时的我并不怎么热衷于课本上的文章,嫌它们要么太说教,要么太文学,始终不是我所喜爱的那一类。直到史铁生和我与地坛的出现。“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这开头几句,朴实却厚重。没有华丽的文字镶嵌其中,却又有一番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之感。他是在介绍地坛,却又不仅仅是在介绍地坛;他在道出这坐荒芜了很久了的园子的名字时,也道出了一场绝望和重生。一史铁生,1951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小弄堂里。童年小铁生是快乐的,他有很多要好的伙伴,比如八子。在史铁生的记忆与印象中,就有一篇文章叫八子,而在别的作品中也时常出现八子的身影。当然不只是八子,史铁生作品中的许多主角都是反复出现,贯穿始终的。读着他的那些童年故事,就好像在看自己的童年回忆录:有跟自己很要好的铁哥们儿,也有一个强势得令人害怕却又不得不去讨好的人精儿;有一个很疼爱自己的奶奶,还有一个总是责怪奶奶溺爱我的妈妈。不是史铁生的童年有多么与众不同,孩提时代的人们都会有共同的快乐。也正是如此,我们才会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跟随史铁生回到那不识愁滋味的童年里。这便是托尔斯泰说得那样,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童年也总是相似的,却只有史铁生记得用文字去还原它。走过那段充满希望和欢笑的童年,1969年,正值青春年少的史铁生在毛主席的号召下来到了陕北延安地区“插队”。那时的他还是一个热血青年,总希望自己能为国家做点什么。国家,是的,当时的年轻人就是这样心系民族,情怀国家。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被很多读者视为史铁生最优秀的作品,这些读者大都与史铁生一样,曾经也是上过山,下过乡的小知青。这是史铁生唯一一部描写文革时期知青下乡的作品。当然,它并不似刘心武、卢新华、王亚平这般的伤痕累累,。脱离的政治和批判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却是站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以平实而浪漫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令人憧憬的插队生活的画卷,并从清平湾这片古老而贫瘠的土地中,发掘出了整个民族生存的底蕴。二1972年,一个算不上特别的年份,对于史铁生来说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命运的转折。21岁的史铁生突地一觉醒来,双腿却动弹不得了。他当时该有多绝望,多怨恨是不言而喻的。但谁又能想到,正是这一场浩劫成就了一位称得上伟大的作家。这里的伟大并不单单是指他的文学成就。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病隙碎笔等作品都描写的是史铁生双腿瘫痪之后的事。史铁生也曾清晰的描述自己的在得病之初的潦倒和迷惘,然而纵观全文却又读不出一丝一毫绝望轻生的念头。他常年坐在轮椅上,甚至卧于病榻中,但永不停歇的是思考,他在思考生与死,灵与肉。在那个等待了他四百年的地坛中,他悟出一个道理:死是一件无需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所以他反问自己,为什么不试着活下去了?当“活还是不活”成为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时,加在这个人的肩上的生存压力一定已经超过了他所能承受的极限。在面对“活与不活”的两难选择时,人们往往陷入一种心理障碍“目前我过得如此痛苦,接下来的日子想必是会更加痛苦;到目前为止我的生命已经没有半点意义和价值,接下去就更不可能获得什么价值了。”所以,只有选择死亡才是最好的解脱;只有拒绝继续接下去的人生,才能拒绝承担这一生命过程的不堪承受之重。因此,人们往往喜欢把一时的绝望当作是永恒的绝望。但是那个双腿瘫痪后又急性肾损伤的史铁生却自信自语道,“死是一件无需着急的事”。于是人们松了一口气,由于儿子的苦难而令自己的苦难加倍的母亲也在天堂里送了一口气,他已经有了面对“死”的幽默感,又怎会一意孤行地急着与“生”说永别呢?史铁生还在思考另一个深奥的命题无缘无故地受苦是人生不得不接受的事实。难道真是这样吗?“即使人们超越了苦难的煎熬,是否依然要面对在生命的终点意义缺失的难题。”“人类是要灭亡的,地球是要毁灭的,宇宙正在走向热寂。我们的一切聪明和才智、奋斗和努力、好运和成功到底有什么价值?有什么意义?我们在走向哪儿?我们再朝哪儿走?我们的目的地何在?我们的幸福何在?我们的救赎之路何在?”最后史铁生的回答是:转向过程。“一个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一个不精彩的过程,相反你可以把死亡变成一个精彩的过程,相反坏运更利于你去创造精彩的过程。于是绝境溃败了,它必然溃败。”三直到现在,过去的日子已有将近六十个年头,心静如水的史铁生依然在用自己的作品与自身的行为来告诉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直面惨淡的人生。在一次采访中,他调侃着说自己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点东西。四十八年来,他有一半时间用于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来,成群结队好象都相中我这身体是一处乐园”。每看到此,想到他的身体也成了“病”的乐园,不禁哑然失笑。对待死亡,他总能平静地娓娓道来:“我轻轻的走,正如我轻轻的来,扫尽尘嚣。”细读史铁生,我深感在他之后,我们谈生是奢侈的,论死是矫情的。对待生病,史铁生写到:“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史铁生在作病隙碎笔时,已是每三天透析一回,大部分时间在受病痛折磨和与疾病搏斗中,这本书是不折不扣的在那少的可怜的缝隙中的碎笔!然而,读这本书时,我却没有发现他一丝病的愁苦和阴影,那些断断续续记录下的思绪毫不给人细碎之感,他在文字中常把史铁生当作旁人来观察和谈论,使我觉得他已不在困在轮椅上的躯体里了,肉身所遭遇的接二连三的灾难也伤害不到他。若要谈我对史铁生的喜爱,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开篇说到与他结缘是由于高一课本上的我与地坛,接着便零零总总看过史铁生一些文章,合欢树、务虚笔记、命若琴弦等等,其中最喜欢的当数奶奶的星星。在奶奶的星星里,我看到一位善良却倔强的老太太蹒跚地走向那个正在院子里奔跑嬉戏的小孙子。 每每在脑中虚构这个形象跟场景时,我便会想起自己的外婆;也正是这种心灵上的契合,让我更加沉迷于史铁生的文字。尾声说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今人敬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出口贸易海运物流代理合同
- 2025年度校园学术活动场地租赁服务协议书
- 2025茶楼员工绩效考核与激励合同
- 2025版社区居民委会节假日安保服务及应急预案合同
- 2025年度圆通快递快递业务数据处理保密合同
- 2025年房地产项目智能家居销售代理合作协议
- 2025年度绿色环保市场摊位经营权转让合同范本下载
- 2025电子商务合同监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 2025版围蔽工程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协议
- 2025版碎石运输与智能运输调度服务合同
- 2025年关于村支部书记的面试题及答案
- 2025湖南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范本2
- 2025年农村商业银行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可下载)
- 熏蒸药品管理办法
- 收银系统操作培训
- 卓越幼儿园教师健康专题培训课件
- 个股期权培训课件
- 临时起搏器安置术的护理
- 小学美术教育读书分享
- 肺结核痰菌阴转评估体系构建
- 中国国家地理在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