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参考.doc_第1页
桉树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参考.doc_第2页
桉树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参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桉树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参考一、分类及地理分布桉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的总称,自然分别于澳大利亚及华莱士线以东的澳洲大陆附近的太平洋岛屿。从十八世纪以来,不少国家和地区就开始引种驯化,我国华南、西南和华东南地区也广泛引种栽培。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先已在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等省形成一定规模,产生了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桉树种类繁多,据近代桉树分类学家Blakeln的分类,有602种,其中重要经济用材树种约100种,被广泛栽培的有40余种,主要有蓝桉、赤桉、巨桉、细叶桉、斑皮桉、柠檬桉、多枝桉等。二、经济价值及生产中的问题桉树是当今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已成为我国大面积造林和“四旁”植树的主要树种。它的显著特点是:材质坚硬,材、皮、叶、花的经济价值都很高,既是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风景林,又是很好的能能源树种;繁殖容易,速生丰产,特别是幼林期生长快,大大缩短了生长周期,大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种类多,抗逆性强,既有耐热品种,也有耐寒品种,病虫害少,较耐用品瘦瘠,要在不同气候带栽种,深受群众喜爱。桉树的木材是造纸、坑木、造船等良材,叶子可提油料,树皮可提树脂,残渣培养食用菌后还可当肥料,花是良好蜜源。桉树是异花授粉植物,有性繁殖很容易引起变异,很难保持物种的优良性状,无性繁殖如扦插等繁殖得很慢,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而桉树组培快繁可使桉树保持其遗传稳定性,其繁殖系数大,一年内一个桉树带节茎段,可以繁育百万株以上的苗木。三、桉树组织培养技术桉树组织培养成苗途径有:由愈伤组织分化成苗,从顶芽和腋芽发育成苗,用胚性细胞诱导成苗。本文介绍的是从顶芽和腋芽发育成苗的技术过程。桉树顶芽和腋芽在离体培养中均可被诱导发育成苗,单芽可萌生出单一的或多个苗。将新形成的芽切割下来,使之再萌生出新的苗或丛生芽,将23cm的芽或茎段(带12个节)切割后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就能得到能种植到土壤中去的完整小植株。将丛生芽转移继代,约经30天可重复这种芽苗的再生过程。经不断重复芽苗增殖的培养,在短时间内就能迅速获得无数的嫩茎,从而生产出大量的再生植株来。1、无菌苗的获得用纱布将桉树种子包裹浸于冷开水中10min,然后用75%酒精消毒30S,转入0.1%升汞溶液浸泡10min,无菌水冲洗45次,然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水,接种于78g/L琼脂的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79d可生出23cm高的无菌苗。以幼嫩枝节段和顶芽作外植体,可取当年萌发的幼嫩枝条上部,去叶后用洗衣粉水洗净,在超净工作台上经常规消毒后,切取顶芽或茎段(约0.8cm,带一个茎节)接种于MS+BA0.5+IBA0.2的初代培养基上。培养条件以252,10001500LX,每天光照1014h为宜。经过30d的培养,每个外植体可形成一个或多个无菌芽。首次接种,因材料是从田间采集而来,灭菌措施不可能很彻底,以致污染率较高,为了降低污染率,提高效率,初次接种时以每瓶放一块材料为好。2、继代增殖从上述无菌芽中选取生长较健壮的芽从原茎段上切下(约1cm,带12个茎节),或将密集的小丛生芽分割为单株或丛芽小束,转接到MS+BA1.01.5+KT0.5+IBA0.10.5的增殖培养基上,以促进培养物的腋芽和侧芽萌发。通常最初转入增殖时,嫩茎增加的倍数较底,继代多次以后,增殖倍率会逐渐增加,继代增殖在2325条件下,约3035d转接一次,继代次数不能超过8,否则很容易引起物种变异。芽的增殖速度在离体快速繁殖中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在这阶段中繁殖速度快生产实践中才有应用价值。决定繁殖速度的因子最主要是材料本身的生理生长状态和培养基及其附加成分的相互作用。通过适当的处理可以改善外植体的生理状态。如对赤桉,在外植体的继代培养中发现,如果总在2325条件下培养,芽就会逐渐死亡,但如每次继代培养繁殖时,先在15下培养3d,再转到25下培养,外植体便可保持其良好的繁殖速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芽的增殖在25恒温下培养,且无昼夜温差,芽就会逐渐发黄枯竭,但在继代培养中期,置于1015下培养35d,再转入25恒温下培养,芽生长速度加快,有效芽增多。不超一个月便继代培养一次,可大大提高繁殖效率。3、生根培养将继代增殖培养过程中获得的丛芽(无根苗)分割成单株,或将其中较大的个体切割成长约1cm的带一个腋芽的茎段,然后转接到1/2MS+ABT一号生根粉1.5+IBA0.1+0.25%活性炭生根培养基上,经25d左右培养,即可获得可供瓶移栽的完整植株。接入生根培养基10d左右即可生根,在上述培养基中,生根率虽然较高,但大多数根是从植株下端愈伤组织分化出来的,移栽时,根较易脱落,且易污染,成活率不高。经过实验,其结果表明ABT与IBA配合的使用,有利于桉树生根,其生根率是单独使用IBA的2.78倍,每株生根数是单独使用IBA的1.76倍,并促进了芽的生长。ABT浓度超过1.5,则抑制芽的生长。IBA浓度超过0.01,就可诱导愈伤组织的产生,使根从愈伤组织中生出,从而影响移栽的成活率。为抑制生根过程中愈伤组织的产生,促进芽的生长,又设计了1/2MS+ABT1.01.5+IBA0.05;1/2MS+ABT1.01.5+赤霉素0.05的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GA3可明显抑制生根中愈伤组织的产生,且促进苗的生长,生根率、每株生根数和ABT1.01.5与IBA0.05配合使用差不多。4、瓶苗的移栽、管理当桉树幼苗长至株高34cm时即可出瓶移栽。但瓶苗要从培养基移栽到土壤中,是一个由“异养”到“自养”的转变,这种转变有个逐渐锻炼适应的过程。在桉树的组织培养中,常常见到在培养基中生长得很好,可一旦从瓶中移出,往往会大量死亡,成活率很底。这是由于瓶苗一直在无菌、适温、高湿、低照度的微环境下生活,而移出后条件改变剧烈,处于恶劣的环境中,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失败。因此,移栽前要在室内或室外弱光下揭开瓶盖炼苗35d,让幼苗逐渐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移栽时向瓶内倒入一定量清水并摇动几下以松动培养基,然后用长镊或小钩小心将幼苗取出放置在盛有清水的盆中,小心地将根黏附的培养基彻底洗干净,以免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招致真菌或细菌大量繁殖生长,而使苗污染死亡。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幼苗基部刚长出34条白色根,根系损伤极少的苗移栽到营养袋中。营养土不能采用有机质多的肥沃土壤,以免造成霉菌危害,一般采用深层少菌的黄土。将黄土装入营养袋后,用0.3%高锰酸钾溶液或多菌灵等灭菌药喷淋一遍后再栽植,然后用喷雾器浇足定根水。移栽淋透定根水后,设塑料拱棚保湿(相对湿度在85%以上,温度保持2530)。用70%的遮阳网搭阴棚以避免直射阳光曝晒,并防止棚内温度过高。浇水要少浇勤浇,每天23次,至少早晚个一次,每次要浇透。移栽一周后,可用MS液或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