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形象》.ppt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形象》.ppt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形象》.ppt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形象》.ppt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形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讲形象 命题规律 1 人物形象诗 词 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或者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2 景象诗 词或某句某联 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诗中使用了哪些意象 诗 词 中的某一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有时把形象和思想感情或表达技巧结合起来考查 如 某某意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规范答案 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 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 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 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 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 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 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 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 软红光里涌银山 角度一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怀天经 智老 因访之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 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 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 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 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 陈与义集校笺 注 天经 姓叶 名德 智老 即大圆洪智和尚 诗中 禅伯 指大圆洪智 儒先 指叶天经 2011 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 诗人形象 情趣高雅 珍视友情 风流飘逸 1 审读标题 挖掘其信息 2 了解背景 知人也论世 3 整体感知 定形象身份 4 抓关键语 析形象特点 出塞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 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 乱斫胡兵缺宝刀 请结合诗歌的内容 简要赏析本诗的人物形象 全诗通过外貌 环境和行动描写 为我们塑造了英姿勃发 不畏艰险 奋勇杀敌的戍边将士的形象 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在对周瑜形象的刻画中 作者寄寓了什么感情 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周瑜儒将风流 从容潇洒 指挥若定 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 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答题步骤 1 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 遭遇 性格 身份 2 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 结合表达技巧 展开 3 形象表现出的意义 情感 题葡萄图 明 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 徐渭 字文长 号青藤居士 天资聪颖 才华横溢 诗文书画戏剧俱佳 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步骤1 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 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 步骤2 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 但 独立书斋啸晚风 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 三四句以 明珠 为喻 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 步骤3 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难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州 参考答案 步骤1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 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 步骤2 诗中以 万里 匹马 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 驰骋疆场 以 关河梦断 泪空流 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 身老苍州 但仍 心在天山 胸怀报国之志 心系抗金前线 步骤3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 表达了自己因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痛苦与愤闷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 意象是分析 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 意 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 象 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 意象 即意中之象 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 如柳宗元的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中的 千山 鸟 孤舟 蓑笠翁 寒江 雪 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象 而是熔铸了诗人的感情 不屈服于环境 傲然倔强 充满主观情绪意味的意象了 正是这些独特的意象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孤愤 倔强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意象 是构成优美诗篇的基础 也是读者对诗的审美评价的依据 意象 意象和意境的区别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 通常指整首诗 几句诗 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 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 细小的单位 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 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 意境 所谓 意 指诗人的思想感情 是在理解 认识现实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典型感受 是 情化的理 又是 蕴理的情 所谓 境 是诗人所描写的具体景物 即鲜明的生活图画 是从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富有特性的艺术形象 意境 就是作者的 真感情 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 诗歌的意境 是诗美的集中体现 是诗歌突出的艺术特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8 9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 其一 黄庭坚惠崇 烟雨归雁 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 故人言是丹青 注 郑防 画的收藏者 生平不详 画夹 分页装潢的画册 惠崇 北宋僧人 画家 擅长画雁 鹅 鹭鸶及水乡景色 潇湘 指湘江 流入洞庭湖 8 请从画境 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 6分 角度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2011 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回答问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 其一 黄庭坚 第一步 仔细审题 捕捉关键信息 第二步 搜索景物 描绘画面内容 第三步 感受意境 分析作者感情 第四步 组织答案 简要赏析诗歌 规范答案 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 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 天上掠过归雁 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 望着归雁 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 突然 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 这是一幅画 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 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 再从真景返回画境 16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 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春江晚景江林多秀发 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 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 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 余花满客船 注 那 同 哪 渺然 广阔辽远的样子 2012 上海卷 阅读下面的作品 回答问题 春江晚景张九龄 参考答案 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 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 色彩艳丽 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 两联景中有情 情中有景 情景交融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 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 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 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注 钱穆父 苏轼的友人 时被谪出知瀛州 改火 指年度的更替 筠 竹 送行淡月微云 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 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分 参考答案 营造了在夜间为友人送行时凄清幽冷的氛围 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氛围 1分 心情 1分 增分提示 第一问用 凄冷 冷清 凄凉 也可 第二问用 惆怅 失落 惜别 依依不舍 等词也可 答环境氛围题大多能用四字短语准确概括 景物形象的特点术语有 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 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 富丽堂皇 肃杀荒凉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表达 1 找意象描图景 找出诗中的意象 展开联想和想象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 又要力求语言优美 2 点氛围 意境 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氛围特点 例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 析感情 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 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 是不够的 还应答出为什么而 哀伤 考查意境方面一般提问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例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 感伤 答题套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 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 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心情 心境 答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 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 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 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 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 绝句二首 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 一岁四行役 的奔波流离之后 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角度三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咏物诗不直接表露诗人的思想情感 而是运用比喻 象征 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 这是常识 根据诗中对这个物象描述的一些特征 分析诗人的真正用意 这是方法 咏物诗常常运用自况 自喻 自比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人格特征 野菊 宋 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 缘在野有幽色 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 糗粮 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 离骚 夕餐秋菊之落英 句 政 通 正 1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2012 天津卷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 按要求作答 野菊 解题指导 第一步 找出诗中的物象 第二步 展开联想和想象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 又要力求语言优美 第三步 概括物象的本质特征 要透过词语的字面意思 挖掘其深层含义 第四步 根据要求整合答案 规范答案 野菊生长于山野 花色清淡 香气清馨 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 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得失反思 要明确古典诗词中的事物形象一般是作品中言志的所托之物 要准确把握物象的特点 展开联想 联系人类社会 去挖掘其象征意义 2 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3分 3 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3分 2 示例 从色彩方面赏析 半山碧 与 一枝黄 色彩互相映衬 半山碧绿更衬托出一枝野菊的清幽高雅 画面优美 寄意幽远 3 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 超凡脱俗 阅读下面的诗 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 宅同咏竹 唐 杜甫绿竹半含箨 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 晚 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 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 会见拂云长 注 严郑公 即严武 受封郑国公 箨 tu 笋壳 帙 包书的布套 试分析本诗描写了竹子怎样的形象 诗人借竹告诉了我们什么 答案 1 形象 嫩竹新出 竹影阴凉 雨洗竹净 风送竹香 2 这首诗借咏竹告诉我们 示例一 要尊重天性 顺应自然 示例二 要呵护人才 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 期待得到提携 使自己有所作为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 按要求作答 8分 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 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 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 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 愿斫五弦琴 注 明时 政治清明的时代 愠 疾苦 怨愤 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 孔子家语 记载 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 一面唱 南风之熏兮 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王安石 1021 1086 字介甫 抚州临川人 宋仁宗庆历二年 1042 中进士后 曾任过地方官 神宗时为宰相 创新法以改革弊政 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 后辞官退居南京 1 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 2 请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评价 答案 1 孤桐的特点 虽孤独却笔直高耸入云 深深扎根于大地 越老越强 2 孤桐的精神品格 孤独 正直 向上 贴近大地 坚强 答案 作者所抒发的是正直向上 虚心扎实 坚强不屈 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的情怀 表达 1 找物象描图景 找出诗中的意象 展开联想和想象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 又要力求语言优美 2 点氛围 意境 点明事物所营造的意境氛围特点或象征意义 3 析感情 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 2011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回答问题 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 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 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 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 年年长自清 问题 这首诗中的 山泉 具有什么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 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 具有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 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 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 任性自然的情怀 高考相关知识积累一 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词语不慕权贵 豪放洒脱 傲岸不羁 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慷慨愤世 矢志报国 报国无门 建功立业 友人送别 思念故乡 献身边塞 反对征伐 爱恨情长 悯农怜农 热爱山川 淡泊闲适 任性自然 二 常见艺术形象类举1 不慕权贵 豪放洒脱 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现了他淡于富贵 傲视权贵的思想 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 豪放自负的性格 2 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 而能推己及人 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 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 对田园的喜爱 如王维 山居秋暝 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 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