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驱光盘》PPT课件.ppt_第1页
《光驱光盘》PPT课件.ppt_第2页
《光驱光盘》PPT课件.ppt_第3页
《光驱光盘》PPT课件.ppt_第4页
《光驱光盘》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五章外存储设备 5 1概述5 2硬盘结构5 3软驱与软盘5 4光盘驱动器与光盘5 5其他外存储设备 2 5 3软驱与软盘 5 3 1软驱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软驱从外形尺寸上分有两种类型 一是5 25英寸软驱 现已淘汰 一是3 5英寸软驱 是现在软驱的主流尺寸 软驱主要由控制电路板 马达 磁头定位器和磁头等几部分组成 软驱的工作原理是 马达带动软盘的盘片转动 转速较慢 大约每分钟300转 磁头定位机构是一个很小的步进马达 负责把磁头移动到正确的磁道上 由磁头完成读写操作 当软盘插入软驱时 它的读写孔被打开 磁头通过该读写孔与盘片接触 软驱磁头在进行读写操作时是接触盘片的 进行读写 3 5 3软驱与软盘 5 3 2软盘的结构 4 5 3 3其他几种新型的软驱介绍 ZIP驱动器又称海量存储器 是最早出现的大容量软盘驱动器 ZIP采用非接触式磁头设计读写速度更快 更稳定 且不易损坏 MO MagnetoOptical 也简称光盘机 尺寸通常为5 25英寸 它是一种结合光学原理与磁场原理来存储数据的新式存储设备 LS 120它采用了接触式磁头结构 内建了8KB缓存 可以读取现存的上亿张3 5英寸的传统软盘 LS 120的兼容性要好于ZIP和MO 但价格也较高 一般用户无法承受 5 第五章外存储设备 5 1概述5 2硬盘结构5 3软驱与软盘5 4光盘驱动器与光盘5 5其他外存储设备 6 5 1 3光驱存储设备的发展历程 1 1991年世界上第一个光驱和第一张光碟诞生2 1993年 第二代MPC规格问世 3 1995年夏 公布第三代规格标准 4 1997年左右的时候 光驱已经开始普及了 5 DVD及DVD光驱也就问世了 6 1995年9月发起形成了DVD论坛 7 2001年4月首次开发出可以兼容DVD RAM和DVD R G 格式的驱动器 7 5 4 1光盘驱动器的分类 1 按光盘的存储技术分类根据光盘的存储技术 可分为CD ROM 只读光盘 驱动器CD R 可写光盘 驱动器CD RW 可重写光盘 驱动器DVD ROM DVD只读光盘 驱动器Combo光盘驱动器DVD刻录机 DVD R RW DVD R RW DVD RAM 蓝光DVD和HD DVD 可反复擦写DVD光盘存储器 8 光盘的种类 目前光盘储存系统有CD和DVD两类 CD 存储容量约650MB 按读写属性可分为只读 一次可写 可擦写三种 DVD 可双面存储信息 而且每面可存储两层信息 单面单层4 7GB 双面单层9 4GB 双面双层17GB 9 CD类光盘按应用和介质分类 CD DA DigitalAudio 激光唱盘 CD ROM ReadOnlyMemory 只读光盘 作为电子出版物载体 PhotoCD Kodak公司制定的 用压缩方式存储数字照片的CD格式标准 CD I Interactive 一种支持交互的CD技术规范 VCD VideoCD 用MPEG 1压缩方式存储数字化视频和音频的CD标准 其视频分辨率约为240X320 伴音为双声道立体声 播放时间约74分钟 CD R Recordable 可写入的介质光盘 可分多次写入 CD RW ReWritable 可擦写的介质盘 10 2 按光驱的放置方式分类根据光盘驱动器是否放在机箱内部 可将光驱分为内置式光盘驱动器和外置式光盘驱动器 如图9 2所示为常见的外置光驱的外观 11 3 按光驱的速度分类根据光驱的速度 分为56速读 52速写 24速擦写等不同的类型 4 按光驱的接口分类根据光驱的接口 分为IDE口 SATA接口 SCSI口 IEEE1394口 USB口等 如图9 3所示 随着价格的下降 CD ROM CD RW DVD ROM Combo DVD刻录机等光盘驱动器将退出市场 蓝光DVD刻录机将成为微机的标准配置 12 5 4 2CD ROM驱动器 CD ROM CompactDisc ReadOnlyMemory 即只读光盘存储器 驱动器已经成为一台微机的基本配置 由于CD ROM光盘具有容量大 速度快 兼容性强 盘片成本低等特点 现已成为多媒体应用的重要载体 5 4 2 1CD ROM驱动器的结构1 CD ROM驱动器的外部结构 13 CD ROM驱动器的跳线设置 光驱跳线与硬盘跳线很类似 其跳线位置位于光驱数据线与电源接口之间 光驱跳线状态一般只有Master Slave CableSelect三种 很少会出现其他状态 各种品牌的CD ROM驱动器也几乎全是一样 遵循同一个规范 14 2 CD ROM驱动器的内部结构由于CD ROM驱动器集光 电 机械于一体 内部结构非常复杂 从总体上来看 主要由控制电路和机芯组成 15 5 4 2 2CD ROM驱动器的工作原理 激光头是CD ROM驱动器的心脏 也是最精密的部分 它主要负责数据的读取工作 因此在清理CD ROM驱动器内部的时候要格外小心 激光头主要包括 激光发生器 又称激光二极管 半反射棱镜 物镜 透镜及光敏元件 光电二极管 这几部分 16 光盘的结构与数据的存放方式1 光盘的结构 1 CD ROM盘片CD ROM盘片直径一般为120mm 另外一种是80mmCD ROM 即miniCD ROM 有184MB 200MB 215MB几种容量 可以保存大约635MB的数据 这些数据被记录在高低不同的凹凸起伏槽上 这是CD ROM同软盘 硬盘等介质保存数据的重要区别之一 CD ROM盘片中心有一个直径为15mm的孔 其外有一个13 5mm宽的环状区是不保存任何数据的 再向外的38mm宽的环状区才是真正存放数据的地方 盘的最外侧还有一圈1mm的无数据区 盘片的厚度一般为1 2mm 重量约为14 18g 17 CD ROM盘片的径向截面共有3层 聚碳酸酯做的透明衬底 片基 铝反射层和漆保护层 如图9 21所示 18 2 CD R盘片用高功率激光照射CD R光盘的染料层 使其发生化学变化 在盘片上产生凹坑 Pit 没有照射的地方仍为平面 Land 这种化学变化是无法恢复的 所以CD R只能写入一次 不能重复写入 光驱在读取这些平面和凹坑时产生0与1的信号 经过译码器分析后 可得到盘片上的数据 3 CD RW盘片CD RW盘片内部镀了一层200 500 1 10 8cm 的薄膜 薄膜的材质多为银 铟 硒或碲混合物的结晶层 这个结晶层的特点是能呈现出结晶与非结晶的状态 激光照射可使这两种状态相互转换 而这两种状态也在盘片上呈现出平面与凹坑的效果 同样 光驱读取这些平面与凹坑所产生的0与1的信号 经过译码器分析后 得到光盘上的数据 19 2 CD ROM盘片中数据的存放方式 1 光道CD ROM上的光道与磁盘上的磁道不同 它是一条螺旋线 如图9 22所示 CD ROM盘片上的螺旋线开始于CD ROM的中心 逐渐向外沿展开 20 2 扇区CD ROM的扇区结构很复杂 数据存放的物理格式类似于CD DA CD ROM的光道是一条螺旋线 有3种物理扇区方式 即扇区方式0 扇区方式1和扇区方式2 21 5 4 2 3CD ROM驱动器的主要技术参数1 速度CD ROM驱动器的速度指的是标称速度 最初的单倍速相当于AudioCD的标准速度 150KBps CD ROM驱动器的倍速均是指单倍速的倍数 例如 2 2倍速 4 4倍速 8 8倍速 24 24倍速 32 32倍速 56 56倍速 等 2 数据传输速率此指标与标称速度密切相关 标称速度由数据传输速率换算而来 CD ROM驱动器标称速度与数据传输速率的换算关系为 数据传输速率 标称速度 倍速 150KBps 例如 56 的数据传输速率为56 150KBps 8400KBps 不过随着CD ROM驱动器速度的提高 单纯的数据传输速率已不能衡量CD ROM驱动器的整体性能 而由寻道时间和数据传输速率结合派生出的两个子项 内圈传输速率 InsideTransferRate 和外圈传输速率 OutsideTransferRate 也左右着CD ROM驱动器的性能 22 3 读盘 旋转 方式光盘在CD ROM驱动器电动机的带动下高速旋转 激光读取头在光盘表面横向移动 读取存储在光盘数据轨道上的数据 电动机带动光盘旋转通常采用两种方式 一种是改变光盘转速 另一种是改变数据传输速率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如果采用改变光盘转速的设计方式 在读取数据的速度上不可能达到真正的高速运行 而采用改变数据传输速率的设计方式 虽然可以得到最高速度 但无法得到始终如一的速度 1 恒定线速度 ConstantLinearVelocity CLV 方式 2 恒定角速度 ConstantAngularVelocity CAV 方式 3 局部恒定角速度 Partial ConstantAngularVelocity P CAV 方式 23 4 纠错能力纠错能力 即读 烂 盘能力 纠错能力是CD ROM驱动器一项很重要的指标 有的CD ROM驱动器刚买的时候读盘能力还不错 可越用越糟糕 质量稍差的光盘根本不认 所以要使用纠错能力强的CD ROM驱动器 5 CPU占用率CPU的占用率可以反映CD ROM驱动器BIOS的水平 好的产品可以尽量减少CPU占用率 这实际上是一个编写BIOS的软件算法问题 当然 这只对质量比较好的盘片有效 如果碰上 烂 盘 CPU占用率会直线上升 所以如果想节约宝贵的时间 必须选购那些读盘能力较强且CPU占用率低的CD ROM驱动器 24 6 寻道时间 SeekTime 寻道时间是CD ROM驱动器中激光头从开始寻找到找到所需数据花费的时间 一般为平均随机寻道时间 寻道时间越短越好 不能超过95ms 7 缓存容量缓存通常用BufferMemory表示 其作用是提供一个数据的缓冲区域 将读取的数据暂时保存起来 然后一次性进行传输和转换 目的是解决CD ROM驱动器与计算机其他部件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缓存最少要有128KB容量 现在的CD ROM驱动器一般是256KB或者512KB的 当然 缓存容量越大越好 25 8 接口目前 常用的CD ROM驱动器接口有IDE接口和SCSI接口 与IDE接口的CD ROM驱动器相比 SCSI接口的CD ROM驱动器占用的CPU资源较少 对于同样的任务 性能自然要好得多 但是 现在大多数主板只集成了IDE接口 SCSI接口卡要另外购买 9 UltraDMA33 66UltraDMA33 66数据传输标准首先被广泛使用在硬盘上 其优点是可以减少CPU的占用率 突发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33MBps 比PIOMode4模式快了一倍 如今的高倍速CD ROM驱动器都支持这个标准 26 27 5 4 3CD RW驱动器 9 3 1CD RW驱动器的类型和外部结构1 CD RW驱动器的类型根据外形 可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 根据接口 可分为IDE SCSI 并口 USB IEEE1394接口等根据速度2 CD RW驱动器的外部结构CD RW驱动器的外观与CD ROM驱动器几乎一样 其控制面板上的按键 插孔的作用 背面的接口 也都与CD ROM驱动器相同 如图9 5所示 28 5 4 3 2CD RW驱动器的工作原理1 CD R的工作原理许多人把刻录操作说成烧录 这生动形象地说出了刻录的工作原理 CD R盘片是在聚碳酸酯制成的片基上喷涂了一层染料层 在刻录CD R盘片时 通过大功率激光照射在染料层上形成一个个平面和凹坑 被烧录过的区域产生了化学反应可以反射光 而没有烧录过的区域则无法反射 光驱在读取这些平面和凹坑的时候就能够将其转换为0和1信号 由于染料层分解后不能复原 这种变化是一次性的 所以CD R只能写入一次 不能重复写入 29 2 CD RW的工作原理CD RW驱动器可以兼容CD ROM和CD R CD RW盘片的记录层被两层电介质层夹在中间 电介质层的作用是 在写操作时 吸收从相位改变层发出的额外热量 在CD R盘片有机染料记录层的位置上 CD RW盘片使用一层银 铟 硒或碲的晶体混合物 这种混合物在不同的温度下能够呈现出结晶和非结晶两种状态 等同于CD R的平面和凹坑 当刻录和复写时 CD RW驱动器通过发射不同强度的激光 让晶体混合物在这两种状态之间相互转换 达到重复刻写的目的 由于CD RW盘片具有这种热转换性 因此可以反复改变记录层的晶体状态 达到多次重写的目的 30 5 4 3 3CD RW驱动器的主要技术参数1 读写速度刻录机共有三个速度指标 刻录 写 速度 复写 擦 速度和读取速度 其中前两项速度指标是衡量刻录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2 缓存容量为了保证刻录的质量 在高速刻录时除了要求使用优质CD R CD RW盘外 刻录机的缓存容量也十分重要 因为在刻录时数据先要写入缓存中 再刻录到光盘上 如果缓存里的数据用完了 后面的数据又不能及时补充 就会导致缓存欠载 BufferUnderRun 情况的发生 造成刻录失败 31 3 防止缓存欠载技术防止缓存欠载 BufferUnderRun Proof 简称Burn Proof 技术现在最著名的有5种 分别是理光公司提出的JustLink 三洋公司提出的Burn Proof 飞利浦公司提出的SeamlessLink OAK公司提出的ExactLink 无缝焊接 和SuperLink技术 防缓存欠载技术从根本上消除了缓存欠载的隐患 4 读写方式刻录机目前的读 写方式有4种 CLV Z CLV CAV和P CAV 32 5 刻录方式和存储方式目前刻录机的刻录方式主要有整盘刻录 DiscAtOnce DAO 和轨道刻录 TrackAtOnce TAO 两种 整盘刻录是一种光盘对光盘的全盘复制方式 刻录完成后 无法继续追加数据 轨道刻录方式是将用户指定的目录或文件 逐步写入CD R或CD RW中 并允许用户不断追加数据直至将光盘容量用完 这种刻录方式能给予用户最大的刻录自由度 因此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刻录方式 但是每一次刻录数据时需在首尾写入LeadIn和LeadOut标记 因此会额外消耗约20MB的光盘空间 6 兼容性首先是对盘片的兼容性 盘片是刻录数据的载体 包括CD R RW盘片 CD R盘片根据介质层不同可分为金盘 绿盘和蓝盘三种 好的刻录机对各类盘片都应有好的兼容性 33 34 CD R RW刻录软件 1 Cdburn与Dvdburn软件 这是两款WindowsServer2003操作系统中自带的免费为管理员 开发者和高级用户设计的刻录软件 2 DirectCD软件 这是一款美国Adaptec公司开发的刻录软件 主要功能是可以使用UDF技术将CD R RW的盘片当作硬盘使用 3 EasyCDCreator软件 这也是一款美国Adaptec公司开发的软件产品 它可以制作VCD 数据光盘 音乐光盘 插页和标签等五种类型的光盘 支持所有的刻录方式 并提供光盘对刻 CDCopy 制作开机引导光盘和多盘复制等刻录功能 4 CD MakerPro软件 美国NTI公司开发的CD刻录软件 可以完成许多刻录工作 如刻录数据光盘 多段式光盘 音乐CD 多模式CD等 也支持光盘对刻 5 Nero BurningROM软件 是德国AHEAD公司推出的刻录软件 也是目前深受许多用户青睐的刻录软件之一 35 5 4 4DVD ROM驱动器 5 4 4 1DVD的类型1 按DVD的格式分DVD是DigitalVersatileDisc的简写 即数字通用光盘 DVD最初的格式是只读类型 即数据信息只能在工厂里记录一次 包括以下几种格式 DVD ROM 用于记录数据 包括计算机应用的多媒体数据 用途类似CD ROM DVD Video 用于记录家庭影音设备或者DVD ROM驱动器播放的视频信息 用途类似LD或VideoCD 这种格式具有版权保护功能 DVD Audio 用于记录高品质的多音轨音频 用途类似AudioCD 后来增加了写入或多次擦写格式 但各厂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到现在为止 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刻录型格式 从而出现了几种互不兼容的DVD格式 DVD RAM DVD RW DVD RW等 36 37 2 按盘片的容量分各种DVD格式及其容量 见表9 3 目前 中国内地市面上比较常见的都是DVD 5和DVD 9格式的DVD影碟 DVD 10和DVD 18在美国居多 38 5 4 4 2DVD ROM驱动器的外观和工作原理1 DVD ROM驱动器的外观DVD ROM驱动器的外观与CD ROM驱动器相同 其控制面板上的按键 插孔的作用 背面的接口 也都与CD ROM驱动器相同 39 2 DVD ROM驱动器的工作原理DVD ROM驱动器的结构与CD ROM驱动器的结构基本相同 只是DVD ROM盘的记录凹坑比CD ROM的更小 且螺旋存储凹坑之间的距离也更短 DVD ROM盘片上存放数据信息的凹坑非常小 而且非常紧密 最小凹坑长度仅为0 4 m 每个凹坑间的距离只是CD ROM盘片的50 并且轨距只有0 74 m 如图9 9所示 所以 要读取DVD ROM盘片上的数据 需使用频率较高 波长较短的635 650nm红外激光器 DVD ROM驱动器中激光头读盘方式有下面几种 40 1 单激光头单透镜双聚焦这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DVD读取方式 2 单激光头双透镜这也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DVD读取方式 它采用单一激光头 两组聚焦镜 针对不同类型 DVD和VCD CD 的盘片而选用不同的聚焦镜来读取 它的优点是读取质量较高 但读盘速度较慢 且其机械故障率较高 41 3 单激光头双激光器此为先锋技术 是目前比较流行的DVD读盘方式 它在一个激光头内安装了两个不同的激光器 分别发出读取VCD和CD的780nm波长的激光束 以及读取DVD的650nm波长的激光束 它的优点是读盘质量稳定且速度快 机芯的使用寿命也长 4 双激光头双激光器该技术采用两套完全独立的激光头读取系统 一套是用来读取VCD和CD的780nm激光头 另一套是用来读取DVD的650nm激光头 它的优点是读盘质量很好 但成本相对较高 国外大多数价格偏高的DVD机都采用这种系统 但由于其采用了两组独立的读取机芯 相应的机械故障率也较高 双激光头的实物照片 42 5 4 4 3DVD ROM驱动器的主要技术参数1 DVD ROM驱动器的速度DVD ROM驱动器利用聚焦更集中的红外激光提高了每单位面积的存储密度 DVD ROM驱动器与CD ROM驱动器对于读盘速度的定义有所不同 1 DVD ROM驱动器数据读取速度为1 38MBps 而1 CD ROM驱动器为150KBps 前者相当于后者的9倍 由于DVD ROM驱动器可以根据盘片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激光波长 所以DVD ROM驱动器可以兼容CD ROM DVD ROM驱动器采用的纠错方式也比较特殊 并且比CD ROM驱动器采用的方式要强很多 43 2 区码问题区域代码的地区范围划分如下 第一区 加拿大 美国 第二区 日本 欧洲 中东 埃及 南非 第三区 东南亚 东亚 中国香港 中国台湾 韩国 泰国 印尼 第四区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南太平洋群岛 中美洲 墨西哥 南美洲 第五区 非洲 印度 中亚 蒙古 俄罗斯 朝鲜 第六区 中国 由于DVD区域码影片将全球划成6个区 因此跨区看DVD影片时就会涉及变更区域码的问题 目前 新推出的DVD ROM驱动器基本都加上了区域码保护 一般只允许用户变更5次 当变更次数达到5次以后须交由厂家处理 或者固定在最后一次变更的区域码上 44 目前国内盗版DVD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 一般D9分为盒装和简装两大门类 技术实力最强 价格也最贵的是 红龙 最实惠的是 DNA 其它的如 时代 帝景 红星 UFO 金球 都是D9的牌子 D5现在都是简装了 丽晶 远景都是D5的牌子 还有 金峰 飞马 双龙 金驼 天龙映画 等等都是D5的牌子 资深碟友一般以汉语拼音的首字母缩写来指认那些牌子 比如 HL RD H 指 红龙 JQ GG 指 金球 SD 指 时代 JE 指 最佳版本 D5里面 LJ 指 丽晶 YJ 指 远景 SL 指 双龙 JF 指 金峰 FM 指 飞马 45 3 DVD的兼容性所有DVD ROM驱动器都可以读取AudioCD和CD ROM数据盘 DVD ROM驱动器支持的格式包括 CD Audio CD ROM CD I CD R RW VideoCD DVDVideo DVD ROM 单 双层 和DVD R等 4 其他技术参数有些技术参数是所有光盘驱动器都具有的 如读盘方式 DVD ROM驱动器有CAV和P CAV两种 CPU占用率 缓存容量 平均寻道时间 传输模式等 其概念与CD ROM驱动器的相同 46 47 5 4 5Combo驱动器 现在Combo驱动器基本上都是内置式 并且都采用IDE接口 Combo驱动器的外观与DVD ROM CD RW CD ROM驱动器相同 其控制面板上的按键 插孔的作用 背面的接口 也都与它们相同 48 5 4 5 1Combo驱动器的工作原理Combo一词其实是由combine 混合 多功能的意思 转化而来的 那么Combo驱动器为什么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呢 其中的关键在于光头 通过光头发出不同波长的激光束 从而实现CD和DVD的读取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是环纹透镜配合双激光管的单光头设计 该项技术采用两套激光发生器分别实现DVD和CD读取 CD RW刻录工作 同一镜头实现不同波长的激光聚焦 是Combo驱动器使用一个光头拥有两项功能的核心所在 这种设计具备了单光头技术的机械稳定性和双光头技术的激光管寿命长的特点 在业界得到广泛的应用 49 5 4 5 2Combo驱动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既然Combo驱动器 DVD ROM驱动器 CD RW驱动器 所以其技术参数也与DVD ROM CD RW驱动器基本相同 1 速度Combo驱动器的速度一般表示为 40 12 48 16 即这款Combo驱动器具有40倍速的CD R写入速度 12倍速的CD RW复写速度 48倍速的CD读取速度和16倍速的DVD读取速度 写入速度与复写速度通常与刻录盘片有关 而读取速度是指将Combo驱动器当做CD ROM或DVD ROM驱动器读取数据时的速度 2 读 写方式Combo驱动器的读 写方式也有4种 CLV CAV P CAV Z CLV 现在 多数为CAV方式 50 3 防止缓存欠载技术防止缓存欠载技术有 三洋公司的Burn Proof 理光公司的JustLink 断点缝隙小于2 m 飞利浦公司的SeamlessLink 断点缝隙小于2 m OAK公司的ExactLink 断点缝隙不超过1 m LG公司的SuperLink 断点缝隙不超过10 m LiteOn公司的SmartBurn 断点缝隙不超过1 m 美达公司的BurnGuarantee 索尼公司的PowerBurn等 虽然它们的名称不同 但是工作原理却大同小异 4 刻录模式Combo驱动器的刻录模式与CD RW驱动器一样 也有DiscAtOnce 整盘刻录 TrackAtOnce 整轨刻录 SessionAtOnce 整区段刻录 MultiSession 多区段刻录 PacketWrite 封包写入 等多种刻录模式 51 5 C1 C2纠错C1 C2纠错是指光盘的读取错误纠正技术 从理论上讲 光盘读取必然会有些许偏差 为此需要进行C1 C2两个阶段的纠错 光驱读盘时 先进行C1 第一阶段 纠错 如果在C1中出现了无法纠正的错误 会在C2 第二阶段 中进一步纠正 如果在C2中还无法纠正 那么出错的部分就会成为CU UncorrectableError 无法纠正的错误 刻录中的错误也需要采用C1 C2纠错 6 机芯材料Combo驱动器的机芯分为塑料机芯和纯钢机芯两种 52 7 读盘性能读盘性能是选择Combo驱动器的一个重要指标 光存储的读盘原理是利用光头发射激光照射光盘中的凹凸反射层 然后通过接收反射过来光的不同来识别光盘中的数据 在接收光的过程中 由于受到杂光的干扰会造成读盘错误 目前 市面上有两种托盘 黑色和白色 由于黑色比白色吸收光的能力强得多 因此黑色托盘能吸收大部分的干扰光 从而使得读盘更正确 53 5 4 6DVD刻录机 现在DVD刻录机都是内置式的 并且都采用IDE接口 DVD刻录机的外观与DVD ROM Combo CD RW CD ROM驱动器相同 其控制面板上的按键 插孔的作用 背面的接口 也都与它们一样 54 5 4 6 1DVD刻录的规格1 DVD的三种基本刻录规格目前 市场上有三种完全不同的可擦写DVD规格 DVD论坛 DVDForum 的DVD RAM和DVD R RW 以及DVD联盟 DVDAlliance 的DVD RW 这三种规格是不同利益团体相互斗争的结果 1 DVD R RW规格 2 DVD RAM规格 3 DVD R RW规格 55 DVD可重复刻录格式 DVD RW与DVD RW的性能对比 56 2 DVD Multi和DVD Dual规格DVD Multi 集成DVD R RW和DVD RAM 和DVD Dual 集成DVD R RW和DVD R RW 从原理上来说 是前面三种DVD规格相互组合而衍生出来的产物 DVD Multi技术以DVD RAM为主要架构 兼容DVD RAM DVD R DVD RW CD R CD RW等规格 在松下公司推动下 DVD Multi并不是一种技术 而是将DVD论坛的影音与刻录规范结合后的设计规范 由于DVD RAM与DVD R RW是两种互补性非常强的标准 所以将它们结合在一起 显得非常有生命力 也得到了众多顶级厂商的支持 DVD Dual规范 又称DVD DualRW标准 由索尼公司设计并率先推行 DVD Dual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 可以让厂商们自由发挥 但由于其跨越两大阵营 所以使得厂商只有成为这两个阵营的会员才有可能以相对最佳的成本推出产品 DVD Dual刻录机可以刻录DVD R RW和DVD R RW两种规格的标准DVD光盘 因而受到普通用户欢迎 57 3 光雕刻录机2005年底 市场出现了支持光雕技术的DVD刻录机 LightScribe 光雕 是由美国HP公司开发的一种光盘标签制作技术 通过激光蚀刻直接将标签刻录在光盘上 制作专业外观的光盘很简单 将数据刻录到光盘上 翻转光盘 然后将标签刻录到光盘上 刻录标签所用的光驱与刻录数据的相同 支持LightScribe的DVD光驱使用激光将图像刻录到LightScribe光盘标签面的涂层上 LightScribe标签方法不会出现墨迹被抹掉 标签发生卷曲 粘合剂失去粘性等问题 58 5 4 6 2DVD刻录机的主要参数DVD刻录机的主要技术参数有 写入速度 读取速度 缓存容量 随机寻道时间 写入模式 支持光盘格式 使用接口等项 其概念与DVD ROM CD RW驱动器基本相同 这里不再赘述 59 5 4 7蓝光DVD和HD DVD 随着高清视频的出现 容量为4 7GB的DVD已经不能满足存储要求 2002年2月 9家国际主流电子公司 Sony Matsushita Hitachi Pioneer Sharp Philips Tohomson Samsung LGE 发表了Blu RayDisc规格 稍后Toshiba和NEC提出了HD DVD规格 HD DVD兼容性较好 而蓝光则拥有较大容量 蓝光和HD DVD将成为未来高清视频应用的重点 2006年市场上已经有不少家用型蓝光播放机销售 PC使用的内置型的蓝光刻录机也有许多品牌推出 国内市场上还没有HD DVD驱动器 60 蓝光DVD支持所有CD和DVD格式 蓝光DVD标准支持单写的BD R和可以复写的BD RE光盘 蓝光光盘的容量为单层25GB 双层50GB 目前BD R和BD RE格式的写入和读取的速度都只有2 目前蓝光光驱和蓝光光盘都非常贵 其价格下降后将成为人们装机的首选 61 蓝光 Blu ray 或称蓝光盘 Blu rayDisc 缩写为BD 是目前光存储业界新一代DVD光盘技术标准之一 不但可应用于录制 擦写或播放高清影像 同时也可应用于存储容量更为巨大的数字内容 蓝光DVD目前有3种类型 只读蓝光驱动器 BD ROM 蓝光刻录机 BD RW 和蓝光Combo BD ROM DVD RW 内置式蓝光DVD的接口采用IDE接口或SATA接口 蓝光DVD的外观如图9 18所示 62 63 蓝光DVD为了实现与CD和DVD格式的兼容 采用了不同波长的双光头设计 红光与蓝光各自使用独立的光学反射系统来实现全兼容的目的 如图9 19所示 蓝光DVD支持除HD DVD以外的所有CD和DVD格式 64 蓝光DVD标准支持单写的BD R和可以复写的BD RE光盘 如图9 20所示 蓝光光盘的容量为单层25GB 双层50GB HD DVD单层可记录20GB的容量 目前BD R和BD RE格式的写入和读取的速度都只有2 65 66 各类光盘比较 67 各类光盘比较 68 光盘的选购1 CD ROM盘片的选购光盘有正反两个表面 被激光扫射而检出信号的一面称为正面 有镀铝反射膜并印了文字的一面称为背面 正面片基的内层上压制了许多凹凸不平的信息点阵 当激光射向它时 检出信号 由于背面镀有镜面反射膜 信号就被反射回来 如果制作不当 如盘面处理不够洁净或由于镀膜工艺中的缺陷 会使膜面产生气泡 针眼等缺陷 在激光照射到这些缺陷时 会发生透射而不反射回信号的现象 造成微机中止运行或死机 69 2 CD R CD RW盘片的选购 1 CD R CD RW盘片的尺寸CD R盘片按直径大小可以分为80mm和120mm两种 80mm盘片较为少见 其标称容量为21min 184MB 120mm盘片的标称容量主要有74min 650MB 74min 680MB 80min 700MB 80min 720MB 80min 730MB等几种 其中 74min 6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