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1页
儿童美术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2页
儿童美术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3页
儿童美术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美术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鲁丰 时间:2010-2-7 0:00:18 来源:银川市西夏区教育局教研室 李泉 点击:讨论:摘要 儿童美术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涉及到千家万户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目前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加强美术教师综合能力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发挥教育部门的教育导向功能,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使孩子学有所得,减少功利性、人为因素,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 儿童美术教育 误区 对策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儿童美术教育自始止终呈火热势头,国际国内、各级各类的大赛、画展、层出不群,媒体神童时有出现,各种艺术培训中心、美术学校、少儿美术画室,散落于大街小巷,它们每年向专业美术院校、艺术学校、高中特色班输送了大批学生。由此看来,我国的儿童美术教育似乎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其实不然,火热中,应看到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和误区。 一 、教育教学目标的误区 其一,目前,业余美术教育、包括有些中小学美术教育把艺术院校招生考试标准,或家长意愿作为教学目标,从而造成不分学生年龄,迫使儿童接受纯技术(非艺术)的训练,其结果是用数十名或成百上千名孩子的半途而废,换来几个或十几个孩子进入专业艺术学校深造。这种只重技术而不重艺术的办学,严重摧残着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学习兴趣,同时也限制了孩子未来的发展。一个美院教师曾这样跟我说过:现在的美院专业考试,不用从小学习美术,只要用上半年的时间,把素描头像大量临摹,把不同的角度背下来,考个好成绩没啥问题。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事实依据的。 其二,程式化、公式化僵死的教学方法,使儿童在名家或高手的指导点拨下,专一性或专业性的学习一些成人化、概念化的写意中国画、工笔国画,这种专业性的训练,虽然时有小画家、媒体神童出现,但几十年后,这些小画家、媒体神童真正能在美术上有建树、有成就,成为专业画家或从事美术工作或当做持续兴趣爱好的能有几人。当前的许多业余美术教育已变成名与利的追求。广大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落在别的孩子后面,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艺术天赋,也不管孩子的课业压力,逼迫孩子学习美术,从而限制了孩子其它方面的发展,抹杀了孩子的童心、童趣、学习的乐趣、生活的乐趣。媒体至今仍对只能画一两样东西的小画家过分吹捧,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只有画点什么东西才是学习绘画之道。这也给一些想从孩子们身上捞点碎银子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开办了大量的少儿美术学校,造成公式化的恶性循环。 其三,中小学美术教育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中小学课程中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教学特点突出,以至于有些中小学的美术课程变成了美院课程的附庸,有些教师把一些欣赏课、综合探究课砍去,把学习内容限制在素描、速写、色彩写生上,严重背离了国家美术课程标准。 其四,各级各类美术比赛、美术展览,基本都是绘画、书法,很少涉及到工艺设计和手工实践作品的比赛和展览活动。这种导向,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全面发展,影响着国民的综合素质。 从人的全面发展、人才的标准,以及我国的国情看,社会并不需要众多的专业画家。需要的是千千万万在各行各业中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美术专业人才应该是儿童美术教育的副产品,得几块将牌是教育过程中的结果,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学会美的创造,思维得到发展才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 二 、理念认识上的误区 一种看法是,不应该教孩子过多的方法,而是放手让儿童自由发挥,大胆描绘,不要设过多的条条框框。儿童画的特点就在于稚拙性,离开这一点,就不是儿童画。过多的基本功训练,技术的传授,会限制孩子们的创造性的发展。造型基本功的训练,技术的学习,应该是成人后的事。 另一种看法是,儿童美术教育应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和一些技术的学习,不然,儿童画永远只是儿童画,就没有前进,就没有发展。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还有一种观点是,低幼儿、低年级儿童应多进行想象画、记忆画、创作画的训练,高年级应加强基本功技术的训练,这样才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 以上的观点认识,应该说是当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问题。儿童画应是发展的,不同的年龄阶段,由于孩子的认知能力不同,从画面中能审视出他们认识上的差异,有差异性才是正常的。让儿童大胆想象,自由发挥是对的,但不能是顺其自然,应根据不同年龄适时引导,在放和收中让孩子懂得美的形式、美的法则、美的规律,学会美的创造。儿童阶段的美术基本功、技术的学习,不是不要,更不是到了成人再去解决,而应在儿童不同的阶段,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兴趣,进行有目的的基本功训练,这样才有助于儿童的正常发展。才不会出现昔日的神童、小画家,在步入初中、高中或成人后,在众人面前不敢画画、不愿画画、不再画画的怪现象。 美术基本功的训练只有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生理、心理、认知水平的发展,进行有目的、序渐进的学习,才会促进儿童的发展。那种重技术、让儿童过早接受纯技术(而非艺术)的模仿、无味无趣的训练,都是错误的。所以,在基本功的训练上、创造力的培养上,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目的要求,而不应是过多的基本功训练,会限制儿童创造力、想象力;等孩子的造型能力扎实了,再去搞创作。儿童画不是什么都可以不教,自由发展,顺其自然;儿童画创作应伴随着美术学习的每一个阶段;基本功技术方法的训练,也不是高年级或成人后的事,应该是渐进的。应从少年儿童心理发展和智力发展水平,适时的过渡引导,让孩子到生活中多画速写、多进行线描写生练习、多进行一些泥塑等动手实践活动,才能保证儿童美术教育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 三 、对美术概念、观念认识上的误区 美术即造型艺术,包括绘画、版画、雕塑、建筑、工艺、手工制作等,不是仅限于图画而已。文革以前中小学美术课程由于内容不全,概念不清,大大削弱了美术课程的功能。现行中小学美术教材基本上改变了上述状况。但目前的中小学美术课(包括社会上的业余美术学校)教学内容仍然以绘画为主大。其原因在于教师的观念、高考指挥棒、家长的功利,高校在培养美术师资中,存在着美院式的模式,这种现象已引起有志之士的关注。把美术仅限于绘画之不良理念,难以短期消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左右着美术教师的教学,特别是业余艺术学校的教学。由于高考美术招生考试内容上的单一性,美术师范教育课程实施中人为因素,造成培养的美术教师能力单一,只会画画,在雕塑、版画、工艺、手工制作等方面,只是大概的了解,从而使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胜任美术教学。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重绘画,轻手工,这种急功近利的恶性循环,也直接影响着孩子们成人后的审美、身心健康、创造力、勤劳习惯和适应现代化的生活和工作能力。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上,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些国家美术教育的共性是美术的生活化、宽泛化,从小学到大学,强调把金工、木工、编制、染织、雕刻、陶艺等手工劳作作为学生重要的美术课程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的美术教育理念,改变当前我国美术教育不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1、指导评估,规范各级各类美术教学、业余艺术学校的办学宗旨、方向,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美术教材的内容。 2、营造美术综合动手实践活动的氛围。各级各类美术比赛、展览活动,应把工艺制作、手工作品做为一项比赛或展示的内容。使小玩艺也能登上大雅之堂。 3、改进美术高考的考试内容和形式。美术师范教育在招生中应加强美术综合能力的考核,师范美术教育在内容的设置上要与目前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相适应。在培养目标上要重视综合能力,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4、多渠道、有计划、有目的、务实性的轮训在职美术教师,应以教师缺什么、美术课程要求什么,就补什么,而不是一说美术培训,就是绘画技能培训;应加强民间美术和美术制作技能的培训(金工、木工、印染、编制、陶艺、版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