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五首第二学案.doc_第1页
元曲五首第二学案.doc_第2页
元曲五首第二学案.doc_第3页
元曲五首第二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曲五首第二课时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情双调夜行船 秋思学习目标:1、 准确背诵元曲,把握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2、 初步掌握鉴赏元曲的能力,重点是把握曲作的艺术表现手法。3、 培养学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预习案1、 依据预习案有感情的通读元曲;从整体上理解曲作的思想感情,把握文中重要的表现手法的运用。2、 完成预习自测题:所有题目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3、 将预习自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一、走进作者(一)王实甫:(1260年1316年)。天一阁本录鬼簿称他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王实甫 马致远(二)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另据考证,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二、预习自测初读曲作,完成下列练习题(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粼粼( ) 蛩( ) 密匝匝( ) 隐隐( ) 辜负( ) 醺醺( ) 堪嗟( ) 夜阑( ) 汉阙( ) 急攘攘( ) (二)解释下列词语隐隐: 粼粼: 醺醺: 销魂:夜阑: 不争:锦堂风月: 巢鸠计拙:探究案一、整体感知:(朗读曲作体味意境)诵读这两首曲作,思考主要写什么内容,作者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重对曲作的诵读,在诵读的基础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把握作者的复杂感情。探究点1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情1、本曲作的突出特点是大量使用叠词和连环句,请结合作品分析其妙处。2、理解“怕黄昏忽的又黄昏,不消魂怎的不消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的含义。3、此曲在构思上有哪些巧妙之处。探究点2双调夜行船 秋思1、双调夜行船 秋思是如何写景的?2、理解本曲中作者是如何抒发情感的?3、找出本曲中的对句(两句对、三句对)、拟人、用典及比喻,并加以分析训练案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颓放( tu )谄媚( xin )暴殄天物( tin )B闺情( gu )汉阙( qu )良莠不齐( xi )C馄饨( tn )渔樵( qio )穷兵黩武( sh )D奢侈( ch )老叟( su )枯恶不悛( qun )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闺情 三箴其口 憔悴 长吁短叹B.贬低 拭目以待 籍贯 馨竹难书C.周匝 破釜沉舟 销魂 前踞后恭D.阵营 计日程功 拙笨 瞠目结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历数写元曲最好的人,首当其冲的应是关汉卿,窦娥冤传承千古,大德歌春也写得本色而精练。B高考复习不能只图快,要每个考点都复习好,从这次月考的成绩来看,你现有的文言文知识还是夹生饭,需要再补补课。C我们学习的合唱队、舞蹈队、话剧团都办的绘声绘色,其中合唱队还代表我省中学生到朝鲜演出,或得了圆满的成功。D要使我省成为一个经济、科技、文化的强省,还需要一个邯郸学步的过程。我们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不断发展。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09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4。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1856亿美元,同比少增950亿美元。六月份外汇储备增加421亿美元,同比多增302亿美元。B台湾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总会迅速组成了几支赴台医疗队,准备携带先进的医疗器材、药品和大陆人民的热情奔赴台湾灾区。C在抗击世界艾滋病会议的正式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也应邀列席了会议。D据研发人员介绍,该厂将于7月份推出搭载了中华1.8T发动机,最大功率可达125KW的新车中华新尊驰,做工精细,配置齐全,安全可靠,质量上乘。5、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清江引咏梅贯云石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有时节暗香来梦里。简要分析下题: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元曲第三句中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曲简要赏析。答: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两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1、“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一联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