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doc_第1页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doc_第2页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doc_第3页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doc_第4页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第一章1、固体废物: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废“:具有时间与空间的相对性) 分类:(污染特性)固态废物、危险废物、放射性固体废物 (来源)工矿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其他固体废物2、控制的关键:控制“源头”,处理好“终态物”3、固体废物管理、防治“三化”原则:资源化(回收有用的,加快循环)、无害化(环境、人体健康) 减量化(减少排出量、容量) 、“全过程”管理原则:对产生-收集-运输-综合利用-处理-贮存-处置实行 3C原则:产生clean、综合利用cycle、妥善处理control3R原则:产生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管理制度:分类原则、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防治设施的“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 进口废物审批制度、危险废物行政代执行制度、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危险废物转移报告单制度第二章、固体废物收集、贮存和清运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1、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与清运 收运系统:搬运贮存(运贮)、清除(清运)、转运 城市垃圾贮存:家庭贮存、单位贮存、公共贮存、转运站贮存 垃圾贮存容器:容器式、构筑物式 容器设置数量 考虑因素:服务范围面积大小、居民人数、垃圾类型、垃圾人均产量、垃圾容重、容器大小、收集频率 垃圾日产生体积:Vave = W / ( Q * Dave ) Vmax = K * Vave 垃圾日产生量:W = R * C * Y * P 垃圾容器数量:Nave = ( T * Vave )/( V * f ) Nmax = ( T * Vmax )/( V * f ) 垃圾分类贮存方式 二类贮存:分开 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 三类贮存:分开 可燃物、塑料、不可燃物 四类贮存:分开 可燃物、金属、玻璃、塑料陶瓷以及其他不可燃物 五类贮存:分开 四类基础上挑出危险废物 清运操作方法:移动式、固定式 移动容器操作方法:移动容器方式、交换容器方式(图P23) 集装时间:Phcs = tpc + tuc + tdbc 一次收集清运操作所需时间:Thcs = ( Phcs + s + t )/( 1 w ) 运输时间:t = a + bx 每天收集次数:Nd = H / Thcs 每周收集次数:Nw = Vw /( Vc * f ) 每周作业时间:Dw = Nw * Phcs 固定容器收集操作方式 机械装车: 每次收集所需时间:Tscs = ( Pscs + s + t )/( 1 w ) 集装时间:Pscs = ct * tuc + tdbc( Np -1 ) 每次能倒空容器数:Ct = V * r/( Vm * f ) 每周需要行程次数:Nw = Vw/( V * f ) 每周收集时间:Dw = Nw * Pscs + tw( s + t ) / H ( 1 w ) 人工装车 集装时间:Pscs = H ( 1 w )/ Hd ( s + t ) 集装点数目:Np = 60 * Pscs * n/ tp 每个集装点所需时间:tp = 0.72 + 0.18Cn + 0.014Prh 收集车的容积:V = Vp * Np / r 收集车辆:简易自卸式收集车、活动斗式收集车、桶式测装式密封收集车、后装式压缩收集车 城市垃圾收运路线设计方案:按固定路线收运、大路线收运、车辆满载法、固定工作时间法 设计步骤:调查垃圾清运区特点 资料整理、分析 初步设计多条收集路线 实践运行,比较初步路线 制作收集线路图2、城市垃圾转运站的设置 转运站清运总费用 移动容器方式:C1 = a1 * l 固定容器方式:C2 = a2 * l + p 转运站转运操作:C3 = a3 * l + b a1a2a3,bp 转运站类型 (转运量)小型转运站、中型转运站、大型转运站(150t、450t) (装载方式)直接倾缷装车、直接倾缷压实装车、贮存待装、复合型转运站 (装缷料方法)高低货位方式、平面传送方式 (大型清运工具)公路转运站、铁路转运站、水路转运站 转运站环保措施:设置防风网罩和其他栅栏;避免垃圾飘尘及臭味;规范程序进行组织和管理;防火设备;防渗处理等卫生设施;防止噪音危害;采取综合防治污染措施;绿化面积达10%20%。 选址要求:考虑各方面要求,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设置;设置在产量多的地方;对居民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影响较少的地方;靠近公路、水路干线等交通方便;便于废物回收再利用。3、危险废物:毒性、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传染性、放射性、其他第三章、固体废物的预处理预处理:以机械处理为主涉及废物中某些组分的简易分离与浓度的废物处理方法。预处理技术:压实、破碎、分选、脱水等 1、压实 、目的:增大容量,减少固体废物体积,便于装缷和运输,确保运输安全与卫生,降低运输成本。可制取高密度惰性块料,便于贮存、填埋或建筑材料使用。、原理:Vm = Vs + Vv (Vm:表观体积、Vs:真实体积、Vv:空隙体积)、压实程度的度量 空隙比e:e = Vv / Vs 空隙率: =Vv / Vm (e与越低,压实程度越高,相应的密度越大) mm = ms + mW (mm:总质量 ms :干物质质量 mW :水分质量) 湿密度w:w = mm / Vm 干密度d:d = ms / Vm 体积减小百分比R: R = (Vi Vf)/ Vi 压缩比r:r = Vf / Vi (Vi: 压实前体积、Vf:压实后体积) 压缩倍数n: n = Vi / Vf (n越大,压实效果最好) 、压实设备 固定式压实设备:由容器单元和压实单元的组成 固定式压实器:水平压实器、三向联合压实器、回转式压实器移动式压实设备:滚压实机、夯实压实机、振动压实机 填埋场常用轮式压土机、 履带式压土机、刚轮式布料压实机 2、破碎 、影响因素:物料机械强度、破碎力 力学性质:硬度、韧性、解理、结构缺陷硬度:物料抵抗外界机械力侵入的性质(莫氏硬度、普式硬度系数f)韧性:受外力作用时所表现出的抵抗性(脆性、柔性、延展性、弹性)解理: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结晶物料特有)、破碎方法:干式破碎、湿式破碎:、半湿式破碎 具有分级分选功能其他:低温破碎(低温变脆、脆化温度差异进行选择性破碎) 破碎方法选择考虑因素: 固体废物的机械强度特别是废物的硬度,直接影响到破碎方法的选择。对于脆硬性的废物宜采用劈碎、冲击、挤压破碎;对于柔韧性废物宜利用其低温变脆的性能而有效地破碎,或者采用剪切、冲击破碎和磨碎;而当废物体积较大不能直接将供入破碎机时,需先行将其切割到可以装入进料口的尺寸,再送入破碎机内;对于含有大量废纸的城市垃圾,近年来国外已采用半湿式和湿式破碎。 、特性表示 (颗粒尺寸指标:粒径、粒度分布、颗粒形状) 粒度和粒度分布 粒度:球形用直径表示,不规则用等效直径、有效直径、统计直径和筛径表示 粒度分布:累积曲线、频度曲线 破碎比和破碎段破碎比:原废物粒度与破碎物粒度的比值 破碎段:固体废物每经过一次破碎机或磨碎机为一个 、破碎工艺:单纯破碎工艺、带预先筛分破碎工艺、带检查筛分破碎工艺、 带预先筛分和检查破碎工艺(图P55) 破碎设备:颚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剪切式破碎机、辊式破碎机、粉磨机 3、分选:人工分选、机械分选 机械分选:筛分、重力分选、磁力分选、电力分选、其他 筛分:根据固体废物尺寸大小进行分选的方法 两个阶段:物料分层(分离的条件)、细粒透筛(完成分离目的) 筛分效率:实际得到的筛下产品质量与入筛废物中所含小于筛孔尺寸的细粒物料质量之比。 E = m1/m (:筛下中小于筛孔细粒的质量分数:入筛中小于筛孔细粒的质量分数、m1:筛下质量、m:入筛质量) 设备:固定筛、滚筒筛、振动筛 重力分选(注意:密度差异、运动介质) 是在活动的或流动的介质中按颗粒的相对密度或粒度进行颗粒混合物的分选工程 介质:空气、水、重液(密度比水大)、重悬浮液等 影响因素:颗粒尺寸、颗粒与介质的密度差、介质粘度 等将比e:e = (2 -)/ (1 - ) (1:轻矿物密度、2:重矿物密度、:介质密度) e5,极易分选 2.5e5,易分选 1.75e2.5,较易分选 1.5e1.75,较难分选 1.25e1.5,难分选 eF机的和,则该颗粒就会沿磁场强度增加的方向移动直至吸附在滚筒或带式收集器上,随着传输带运动而被排除。 物质的磁性:比磁化系数 强磁性物质:比磁化系数大于3810-6m3/kg 弱磁性物质:比磁化系数在(0.197.5)10-6m3/kg 非磁性物质:比磁化系数小于0.1910-6m3/kg 磁选设备:磁力滚筒(又称磁滑轮,有永磁和电磁)、湿式CTN型永磁圆筒式磁选机、悬吊磁鉄机(一般式磁铁机、带式磁铁机) 磁选设备的选择因素:供料传输带和产品传输带的位置关系;供料传输带的宽度、尺寸以及能否整个传送带宽度上有足够的磁场强度而进行有效地磁选;与磁性材料混杂在一起的非磁性材料的数量与形状,及操作要求。 磁流体分选(MHS):利用磁流体作为介质,在磁场或磁场和电场的联合作用下产生“加重”作用,按固体废物各组分的磁性和密度的差异或磁性、导电性和密度的差异,使不同组分分离的过程。 磁流体动力分选(MHDS,强电解质溶液为介质)、磁流体静力分选(MHSS,顺磁性液体和铁磁性胶体悬浮液为介质)电力分选:利用固体废物中各种组分在高压电场中电性的差异而实行分选。 静电分选机、复合电场分选机 过程:进入电晕场中;带电荷;趋向滚筒表面;放电(速度不同);表面离开。其他:摩擦与弹跳分选、光电分选 回收率:指单位时间内从某一排料口中排出的某一组分的质量与进入分选机的这种组分的质量之比。4、脱水(机械脱水、浓缩脱水) 固体废物的水分(存在形式):间隙水、毛细管结合水、表面吸附水、内部水 间隙水:浓缩法分离 毛细管结合水:高速离心机脱水、负压或正压过滤机脱水 表面吸附水:加热法脱除 内部水:生物法破坏细胞膜除去胞内水、高温加热法、冷冻法除去 浓缩脱水:重力浓缩法、气浮浓缩法、离心浓缩法 机械脱水 介质:具有许多毛细孔的物质;常用:织物、粒状介质、多孔固体第四章、固体废物的物化处理处理方法:浮选、溶剂浸出、稳定化固化处理、解毒处理。1、 浮选(根据不同物质被水润湿程度的差异而对其进行分离的过程)、浮选药剂:捕收剂、起泡剂、调整剂 捕收剂:能够选择性地吸附在欲选的颗粒上,使目的颗粒表面疏水,增加可浮性,使其易于向气泡附着的药剂。 易极性捕收剂:黄药(浮选重金属和贵金属离子)、 油酸(浮选含碱土金属的碳酸盐、金属氧化物、萤石和重晶石) 非极性油类捕收剂:脂肪烷烃、脂缓烃、芳香烃 起泡剂:能够促进泡沫形成,增加分选界面的药剂。 常用:松醇油、脂肪醇 调整剂:用于调整捕收剂的作用及介质条件的药剂。、浮选工艺:调浆(调节浮选前料浆浓度)、调药(调整浮选过程药剂的过程)、调泡(调节浮选气泡的过程)2、溶剂浸出、用适当的溶剂与废物作用使物料中有关的组分有选择性地溶解的物理化学过程。处理对象:处理成分复杂、嵌布粒度微细且有价成分含量低的矿业固体废物、化工和治金过程的废弃物。 目的:使物料中有用或有害成分能选择性地最大限度地从固相转入液相。 溶剂选择注意:对目的组分选择性好 成本低,容易制取,便于回收,循环使用浸出率高、速率快 对设备腐蚀性小、化学反应机理(浸出物料是及其复杂的溶解过程) 溶解过程:物理溶解、化学溶解 物理溶解:溶质在溶剂的作用下发生晶格的破坏,而离子或原子间化学键的破坏。可逆,溶质可以从溶液中结晶出来。 化学溶解: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化合物进入溶液相的过程 (一)交换反应溶解过程:由于物料中的金属氧化物、硫化物与酸、碱、可溶性盐作用,生成可溶性的盐类的过程。 (二)氧化还原反应溶解过程:溶剂与物料组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可溶性化合物的过程。 (三)络合反应溶解过程:溶剂与物料中的组分发生络合反应,生成可溶性络合物的化学反应过程。、典型浸出反应(浸出剂、浸出液、浸出渣) (一)中性溶剂浸出:浸出剂有水和盐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浸出效果和防止液相中盐类水解,往往将其调成酸性。 (二)酸性溶剂浸出 简单酸浸:适用于易被酸分解的简单金属氧化物、金属含氧盐、少数金属硫化物中的有价金属 氧化酸浸:适用于金属硫化物,有氧化剂存在时,转化为低价化合物 MeS + H+ + 氧化剂 Me2+ + S0 或SO42- 氧化剂:Fe3+、CI2、O2、HNO3、NaCIO、MnO2、H2O2 还原酸浸:适用于变价金属的高价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三)碱性溶剂浸出(碱浸):选择性高 碳酸钠溶液浸出:适用于与碳酸钠反应生成可溶性钠盐的固体废物 氨浸:适用于含Cu、Ni、Co元素的固体废物、浸出工艺:渗滤浸出、搅拌浸出(具体例子P102103) 浸出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物料粒度及其性质、浸出压力、搅拌速度、溶剂浓度、浸出设备:渗滤浸出槽、机械搅拌浸出槽、空气搅拌浸出槽、流态化逆流浸出塔、高压釜3、稳定化固化处理 、应用如下: 对于具有毒性或强反应性等危险性质的废物进行处理对其他处理过程所产生的残渣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被有害污染物污染土壤进行去污 、稳定化:将有毒有害污染物转变为低溶解性、低迁移性及低毒性的物质的过程 化学稳定化:通过化学反应使有毒物质变成不溶性化合物、使之在稳定的晶格内固定不动。 物理稳定化:将污泥和半固体物质与一种疏松物料混合生成一种粗颗粒、有土壤坚实度的固体,这种固体可以用运输机送至处理厂。 固化:在危险废物中添加固化剂,使其转变为不可流动固体或形成紧密固体的过程。、达到无害具有的性能:抗浸出性;抗干湿性、抗冻融性;耐腐蚀性、不然性;抗渗透性;足够的机械强度 浸出速率:固化体浸出水或其他溶液时,其中危险物质的浸出速率。 (公式P108) 增容比:(体积变化因数)危险废物在稳定化/固化处理前后的体积比抗压强度、药剂稳定处理 重金属离子稳定化:中和法;氧化还原法;化学沉淀法;吸附技术;离子交换技术 化学沉淀法:氢氧化物沉淀法;硅酸盐沉淀;碳酸盐沉淀;共沉淀;硫化物沉淀法(无机硫化物沉淀、有机硫化物沉淀法);无机及有机螯合物沉淀 有机污染物的氧化解毒处理:臭氧氧化解毒、过氧化氢氧化解毒、氯氧化解毒 、固体废物固化处理:水泥固化、石灰固化、沥青固化、塑料材料固化、有机聚合物固化、自胶结固化、熔融固化、陶瓷固化第五章、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体的机能,对固体废物的某些组成进行转化以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能够高效净化环境污染,同时又产生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1、好痒堆肥处理堆肥化: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依靠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微生物学过程。 (产物:堆放、人工腐殖质)、好痒堆肥化的过程:(图P129)潜伏、中温、高温、腐熟阶段潜伏阶段(驯化工程):堆肥化开始时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温阶段(产热阶段):嗜温性微生物利用堆肥中最容易分解的可溶性物质而迅速增值,并释放热量,使堆肥温度不断升高。高温阶段(45以上):嗜热性代替嗜温性微生物的活动,堆肥中残留和新形成的可溶性有机物质继续分解转化,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开始被强烈分解。腐熟阶段:嗜温性微生物对残留的较难分解的有机物作进一步分解,腐殖质不断增多且稳定化,此时堆肥进入腐熟阶段。堆肥可施用。、影响因素:供氧量、含水率、温度和有机含量、颗粒度、CN比和CP比、PH 供氧量:氧气是有机物降解和微生物生长所必须的物质含水率:最适合40%50%颗粒度:影响通风供氧,应尽可能小,但太小易形成厌氧C/N、C/P:C能量来源、N和P营养来源;C/P为75150PH : PH在7.58.5最佳堆肥、好痒堆肥工艺:前处理、主发酵、后发酵、后处理、脱臭、贮存 前处理:分选、破碎、筛分、混合等处理工序去除大块和非堆肥物料;含水率均匀化;增加比表面积;保持孔隙率主发酵:从温度上升和开始降低的阶段。412天后发酵:将未分解的易分解有机物和较难分解有机物进一步分解,使之变成稳定有机物,得到完全腐熟死亡堆肥制品。物料堆积高度12M。2030天后处理:杂质去除,进行再破碎,颗粒调整。脱臭:化学除臭剂;碱水和水溶液过滤;熟堆肥或活性炭、沸石等吸附剂吸附贮存:堆肥春秋两季用,冬秋需贮存。需至少容纳6个月产量的贮存设备。、堆肥腐熟度评价:物理学指标、化学指标、生物学指标、工艺指标 堆肥腐熟度:堆肥中的有机质经过矿物化、腐殖化工程最后达到稳定的程度 物理学指标:气味、粒度(腐熟后产品为疏松的团粒结构)、色度化学指标:PH、有机质变化指标(BOD、COD、VS)、碳氮比(1020:1)、 氮化合物、腐殖酸2、厌氧消化处理 厌氧消化处理:在厌氧状态下利用厌氧微生物使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CH4和CO2厌氧消化原理:、三段理论:水解阶段、产酸阶段、产甲烷阶段 厌氧发酵:有机物在无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并合成自身细胞物质的生物学工程。 水解阶段(发酵细菌):发酵细菌利用胞外酶对有机物进行体外酶解,使固体物质变成可溶于水的物质,然后细菌再吸收可溶于水的物质,并将其分解为不同产物。产酸阶段(醋酸分解菌):水解阶段产生的简单的可溶性有机物在产氢和产酸细菌 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挥发性脂肪酸、醇、酮、醛、CO2、和H2等产甲烷阶段(产甲烷菌):第二阶段产物进一步降解成CH4、CO2,同时利用产酸阶段所产生的H2将部分CO2在转化为CH4。72%的CH4来自乙酸。、两段阶段:酸性发酵阶段、碱性发酵阶段 在分解初期,产酸菌的活动占主导地位,有机物被分解成有机酸、醇、CO2、氨、硫化氢等,由于有机酸大量积累,PH随之下降,故把第一阶段称为酸性发酵阶段。在分解后期,产甲烷菌占主导作用,在酸性阶段产生的有机酸和醇等被产甲烷细菌进一步分解产生CH4和CO2等。由于有机酸的分解和所产生的氨的中和作用,使得PH迅速上升,发酵从而进行进入第二阶段-碱性发酵阶段。到碱性发酵阶段后期,可降解有机物大都已经被分解,消化过程也趋于完成。 影响因素:厌氧条件、原料配比、温度、PH、添加物和仰制物、接种物、搅拌原料配比:碳氮比(2030):1,磷含量与有机物比1:1000温度:代谢速率两个高峰3538余5065PH : 6.57.5; 最佳7.07.2; 低于6.2,产甲烷菌失去活性。 厌氧消化工艺完整系统:预处理、厌氧消化反应器、消化器净化、贮存、消化液与污泥的分离、处理和利用划分:(消化温度)高温消化工艺、自然消化工艺 (投料运转方式)连续消化、半连续消化、两步消化厌氧消化装置:水压式沼气池(中国式沼气池)、长方形(或方形)甲烷消化池、 红泥塑料沼气池3、生物浸出浸矿细菌:氧化硫硫杆菌、氧化铁铁杆菌、氧化铁硫杆菌 (最适宜温度:2535 PH在2.54生长良好)浸出机理:化学反应说、细菌直接作用说 化学反应说:细菌的作用仅在于产生优良浸出剂,而金属的溶解浸出则是纯化学 反应的过程。(例P146147)直接作用假说:附着于矿物表面的细菌能通过酶活性直接催化矿物而使矿物氧化分解,并从中直接得到能源和其他矿物营养元素满足自身生长需要。 细菌浸出工艺 细菌浸出:浸出、堆浸、槽浸过程:浸出、金属回收、细菌再生第六章、固体个废物的热处理 1、焚烧处理(就是固体废物进行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处理过程)燃烧:具有强烈放热效应、有基态和电子激发态的自由基出现,并伴有光辐射的化学反应现象。燃烧过程产生火焰。基本条件: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引燃火源。 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的燃烧称为焚烧。 (着火方式)自然燃烧、热燃烧、强迫点燃燃烧焚烧原理: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的过程焚烧过程:干燥、热分解、燃烧干燥:传导干燥、对流干燥、辐射干燥热分解:固体废物中的有机可燃物质在高温作用下进行化学分解和聚合反应的过程 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 焚烧技术:层状燃烧技术、流化燃烧技术、旋转燃烧技术主要影响因素3T+1E: 物料停留时间、温度、物料的混合程度、过剩空气系数固体废物热值:单位质量固体废物在完全燃烧时释放出来的热值。(公式及例题P161165)焚烧工艺过程:前处理系统、进料系统、焚烧炉系统、空气系统、烟气系统、其他 焚烧炉系统:机械炉排焚烧炉、流化床焚烧炉、回转窖焚烧炉控制二恶英的措施:严格控制焚烧炉燃烧室温度和固体废物、烟气的停留时间减少烟气在200500温度段的停留时间对烟气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焚烧效果:目测法、热灼减量法、二氧化碳法、有害有机物破坏去除率 目测法:肉眼观察法,通过烟气的颜色与气量 热灼减量法: MRC = (m-m灰)/(m-m渣) 、 Rc = (m渣-m灰)/ m渣 MRC:热灼减量比、Rc:热灼减量率 二氧化碳法:E = Cco2 / (Cco2 + Cco) E :焚烧效率 破坏去除率:DRE = (Min Mout)/Min Min:固体废物中有害有机物的质量;Mout: 灰渣中有害有机物的质量 2、热解处理 热解:将有机物在无氧或缺氧状态下加热,使之成为气态、液态或固态可燃物质的化学分解过程。 热解和焚烧的区别:焚烧是需养氧化反应,热解是无氧或缺氧反应过程焚烧放热,热解吸热焚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热解产物主要是可燃的低分子化合物焚烧产生的热能的一般就近直接利用,热解的产物可以储存及远距离输送。 热解主要特点: 可以转化为储存性能源 是无氧或缺氧分解,排气量少 废物中的硫、重金属等有害成分大部分被固定在炭黑中保持还原条件,Cr3+不转化为Cr6+ NOX的产量少 (实例P179)第七章、资源化与综合利用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 用作建筑材料 粉煤灰水泥 粉煤灰混凝土 粉煤灰制砖 粉煤灰陶粒 筑路回填 筑路:代替砂石、黏土用于公路路基和修筑堤坝 回填:对矿区的煤坑、洼池进行回填 用于农业 土壤改良剂 农业肥料 回收工业原料 回收煤炭 回收金属物质 回收空心微珠 环保材料 环保材料开发 用于废水处理第八章、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理1、填埋场的规划与设计 现代(卫生)填埋法: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渗滤液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大气和土壤环境的污染,使整个填埋作业及废物稳定过程对公共卫生安全及环境均无危害的一种土地处置废物方法。 优点:一次性投资较低,运行也较为经济。适应性广,对生活废物的种类、性质和数量均无苛刻的要求。是一种相对完全、彻底的最终处理方法。运行管理相对简单。埋场规划的内容:填埋场选址、计划填埋容量、计划填埋年限、场址利用计划填埋场选址 原则:防止污染的安全原则、经济合理原则 基本要求:服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场址应有足够的库容量 场址应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场地的地质条件要稳定、500m内无居民居住点、气象条件,下风向,下游)场址运距应尽量缩短场址应具有较好的外部建设条件(交通、供电、供水)计划填埋量和填埋年限:使用1525年;垃圾:覆土=5:14:1填埋容量:Vt=365mPt/+VS 面积:A=Vt/H (Vt:总填埋容量 m:人均每天废物产量 P:预测人口 t:填埋年限 :最终压实密度 Vs:覆土量 A:面积 H:深度)2、填埋场的防渗 防渗方法:水平防渗、垂直防渗 水平防渗:水平方向铺设,防止向周围及垂直方向渗透。 垂直防渗:竖直布设,防止横向渗透迁移。 防渗材料天然防渗:黏土、亚黏土、膨润土改良型衬里:将性能不达标的亚黏土、亚沙土等天然地质材料通过人工添加物质改善其性质,以达到防渗要求的衬里。 黏土-膨润土改良型衬里、黏土-石灰、水泥改良型衬里人工合成膜防渗防渗结构水平防渗系统结构类型:单层衬里系统、单复和衬里系统、双复衬里系统、双复合衬里系统(图P258259)终场防渗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表土层:能生长植物并保证植物根系不破坏下伏保护层和排水层,具抗侵蚀能力,可能需要地表排水设施。保护层:防止上部植物根系及挖洞动物对下层的破坏,减少或避免排水层的阻塞,维持稳定。排水层:疏排下渗水,减少其对下部防渗层的水压力防渗层:阻止下渗进入填埋废物中,防止填埋气体逸出调整层:控制LKG将其导入收集设施进行处理与利用,同时可作支撑面。3、渗滤液的收集和处理 废物渗滤液:废物在填埋或堆放过程中因其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水或废物中的游离水、降水、径流及地下水入渗而淋滤废物形成的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基本特征: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氨氮含量较高、磷含量普遍偏低、金属离子含量较高、溶解性固体含量较高、色度高、具有较浓的腐败臭味、水质历时变化大。渗滤液产量估算 经验公式法:L = ( C1 * A1 + C2 * A2 ) * I * 0.001 ( L:渗滤液产生量 C1、C2:正在填埋和已完成填埋的渗出系数,在0.20.8,C1C2 A1、A2:正在填埋和已完成填埋的面积 I:最大年或月降水量的日换算值)水量均衡量:L = P + W + Q1 + Q2 E1 E2 Q3 Q4 - H Q1=Q2=Q3=Q4=0,则L = P + W E1 E2 - H收集系统 功能:渗滤液迅速汇聚收集,并送至指定地点构成:汇流系统、输送系统 典型系统:导流(排水)层:由粗砂砾或卵石组成,需要覆盖整个填埋场底部导流(盲)沟与导流管:在导流层底部,铺设在整个场底,为等腰梯形集液池及提升系统调节池:初步设施和水质和水量的调节 调节池容积: 每月渗滤液产量: Qm = Ii * C * A / 1000 每月渗滤液剩余量:Qr = Qm Qt 需调节的渗滤液体积:Va = Qr+渗滤液的处理 工艺方案:合并处理、单独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