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鹤济克井二矿水害分析与研究.pdf_第1页
浅谈鹤济克井二矿水害分析与研究.pdf_第2页
浅谈鹤济克井二矿水害分析与研究.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 现代化 2 0 1 2 年第6 期 总第1 1 1 期 浅谈鹤济克井二矿水害分析与研究 郑亚东 梁旺吉 李旭泽 王水付 济源鹤济克井二矿煤业有限公司 河南 济源 4 5 9 0 1 0 摘要分析矿区水害成因 为矿区水害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对矿区安全生产起决定性 作用 关键词水害分析 治理 中图分类号 T D 7 4 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9 0 7 9 7 2 0 1 2 0 6 0 0 2 4 0 3 近年来全国水害事故时有发生 搞清矿区水文 地质条件 是摆在我们每一位管理者面前的一大课 题 弄清矿区水害成因 至关重要 通过对矿区的水 害分析 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 能及时消除安全隐 患 为矿区安全生产奠定坚实 的基础 1 矿井基本情况 本矿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北约 1 2 k m的中社村 北 行政区划隶属克井镇管辖 地理坐标为东经 1 1 2 3 6 2 3 一1 1 2 3 7 0 8 北纬 3 5 1 0 3 5 3 5 1 1 22 本矿矿区范围开采标高为 1 9 0 m 一 2 0 0 m 走向 长 0 3 0 1 2 8 k m 倾 向宽 0 4 4 1 1 2 k i n 矿区面积 1 0 8 5 0 k m 2 累计探明地质储量 8 5 3 5 7万 t 动用储量 3 0 2 9 5万 t 保有储量 5 5 0 6 2万 t 可采储量 2 6 6 6万 吨 开拓方式为立井单水平下 山开拓 开采水平标 高为 3 3 8 m 主井 深 2 3 3 8 m 净直 径 5 0 m 副井井 深 2 3 3 3 m 净直径 3 6 m 采区巷道布置 两条下山长 度均为7 0 0 余米 上段 3 6 0米布置在煤层底板的岩 层内 采用锚喷支护 下段布置在煤层内 沿煤层底 板掘进 采用 u钢支护 主泵房布置在副井筒北侧的 3 3 8 m水平 担负 全矿井排水任务 安装 M D 2 8 0 4 3 7型水泵 3台 流量 2 8 0 m 3 扬程 3 0 1 m 电机功率 3 5 5 k W 管路沿 主井筒敷设 直接排至地面 二趟管路通过 闸阀与三 台泵相连 构成排水网络 每台水泵可以使用任一趟 管路 泵房有 3个 安全 出 口 内外水仓 总容量 为 2 27 4 m 本井田开采二 1 煤层 厚度 3 3 8 6 1 m 平均 4 7 3 m 煤层倾角 1 6 3 0 0 煤层结构简单 煤种为无烟 煤 低瓦斯矿井 煤尘无爆炸危险l生 煤炭不易自燃 2 矿井充水条件 2 1 地表水基本情况 鹤济克井二矿地处太行山南麓 克井盆地东南 侧 系冲 洪积扇地带 地势北高南低 区内地势较为 平坦 最高海拔 3 8 0 m 最低海拔 2 2 0 m 相对高差 1 6 0 m 地形相对开阔 区内发育有小型冲沟 地表水 易于排泄 无常年积水 雨季地表降雨多顺冲沟流走 地表常年河流为引沁济漭渠 从矿区北部 自东 向西流过 引沁济漭渠建成 于 1 9 7 2年 区内渠底最 低标高 2 7 6 m 设计 引水量 2 3 mT s 据 引沁渠 8 O 9 0 年观测资料平均 流量 5 1 9 m 3 s 1 9 8 0年最 大流量 8 4 4 mT s 1 9 8 4年最小 流量 4 0 3 roT s 平均 引水 2 7 6 天 1 9 9 0年最多 3 3 0天 1 9 8 4年最少 2 1 1 天 2 2 含水层基本情况 2 2 1 奥陶系 寒 武系岩溶裂 隙含水层 奥陶系 寒武 系碳酸盐岩在井 田周围有大面积 的分布 奥陶系与寒武系之间无明显的隔水层存 在 根据奥陶系 寒武系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大 补给量 也相当大 根据太原组上段岩溶发育 奥陶系 寒武 系岩溶应 比太原组上段发育 据此分析 奥陶系 一寒 武系岩溶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应为强 一 般情况下该含水层为二 煤层的间接充水含 水层 上距 二 煤 底约 9 0 m 正常 情况下对 开采二 煤层影响影响不大 但在林场断层附近开采煤层时 对煤矿有一定安全威胁 2 2 2 太原组下段 岩溶裂 隙含水层 含水层性为石灰岩 由 L L 4 石灰岩组成 其中 L 1 较发育 石灰岩总厚度约 1 0 m 在原克井井田勘探 中未对该含水层进行单独抽水 而是与太原组上段 混合抽水 一般情况下 其富水性与太原组上段岩溶 裂隙含水层 的富水性相近 水位亦与太原组上段岩 溶裂隙水相近而略高于太原组上段 一 般情况下该含水层 为二 煤层 的间接充水含 水层 上距二 煤底 约 5 0 m 正常情况 下对开采二 煤层影响不大 但遇构造裂 隙带开采煤层时 对煤矿 有一定的影响 2 2 3 太原组上段岩溶裂隙含水层 含水层性为石灰岩 由 石灰岩组成 其中 较发育 石灰岩总厚度约 1 0 m 在原克井井田勘探 2 4 煤矿 现代化 2 0 1 2 年第6 期 总第1 1 1 期 中在标高 1 0 0 1 6 0 m有 6孑 L 遇 0 1 1 0 2 m高 的溶 洞 说明太原组上段岩溶裂隙发育 从钻探时遇溶洞 较多分析 其富水性比抽水时单位涌水量大一些 但 目前从底板进入的水量不大分析 富水性弱 但不排 除局部富水性可能 该含水层为二 煤层 的底板直接充 水含 水层 上距二 煤层底板 6 3 1 1 9 m 天然条件下 太原组 岩溶裂隙水不易赶往二 煤层 在开采二 1 煤层条 件下 由于对煤层底板的扰动破坏 太原组上段岩溶 裂隙水会进入矿井 因此太原组上段 岩溶裂隙水对 矿井影响较大 2 2 4 二 1 煤层顶板碎屑岩裂 隙含水层 含水层岩性为 中粒砂岩 井 田内及附近一般有 1 3层 厚度 5 8 5 5 5 1 m 一般 约 3 0 m 裂 隙较 发 育 但多被方解石充填 该含水层在与第四系接触部 位接受孑 L 隙水补给 该含水层为二 煤层的顶板直 接充水含水层 在开采条件下 其中的裂隙水会进入 矿井 对开采二 煤层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其富水性 弱 一般以淋水及小股状进入矿井 一般不会对矿井 的安全构成威胁 2 2 5 下石盒子组碎屑岩裂 隙含水层 含水层岩性为为中粒砂岩 井 田内及 附近一般 有 2 l 2层 厚度 3 3 0 3 1 0 8 9 6 m 一 般约 3 0 4 0 m 裂隙较发育 但多被方解石充填 该含水层在 与松散层部位接受孔隙水补给 裂隙水顺岩层倾向 向深部径流于盘石寺断层与岩溶裂隙水汇合 该含 水层为二 煤层的顶板间接充水含水层 在开采条 件下 其中的裂隙水一般不会进入矿井 对开采二 煤层几乎无影响 2 2 6 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 井田及周边松散层厚 1 2 5 8 9 4 1 5 m O 第四系 至古近系1 由黄土及砂砾石层及砾 岩组成 其 中的 砂砾石层和砾岩为含水层 分布的连续性差 据钻孔 揭露的砂砾石层厚度 2 2 4 8 7 8 m 单 位涌水量为 1 5 1 Us m 富水性强 新 近系 中的砾岩 富水性 相对 较弱 松散岩类孔隙水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 其径流 方向与地面倾 向一致 该含水层为二 煤层顶板间接充水含水层 一 般情况下对开采二 煤层无影响 但在二 煤层上基 岩厚度较薄时 孑 L 隙含水层成为二 煤层顶板直接 充水含水层 对开采二 煤层有一定影响 2 3 隔水层基本情况 2 3 1本 溪组 隔水层 本溪组厚度 2 5 1 6 0 8 m 平均 6 1 4 m 由铝 土 质泥岩 泥岩和薄煤层组成 该隔水层在厚度正常情 况下隔水性能 良好 可阻止太原组下段和奥 陶系 2 5 寒武系岩溶裂隙水的水力联系 但在厚度小的地段 或断层附近将失去隔水作用 2 3 2 太原组 中段 隔水层 太原组 中段砂泥岩段平均厚 3 2 8 0 m 由岩性 以 泥岩 粉砂岩 砂岩为主 薄层组成 该隔水层在厚度 正常情况下隔水性能良好 可阻止太原组上 下段和 岩溶裂隙水的水力联系 但在断层附近将失去隔水作 用 2 3 3 二 煤层底板 隔水层 系指太原组石灰岩顶面至二 煤层之间的泥 岩 砂质泥岩 据以往资料 泥岩 砂质泥岩厚 6 3 1 1 9 m 在 自然条件下 可阻止太原组段岩溶裂隙水 进入二 煤层 但在开采条件下 由于采矿引起的煤 层底板扰动破坏 使该隔水层失去隔水作用 2 3 4 二 煤层顶板 隔水层 系指开采煤层引起 的裂隙带之上的泥岩 砂质 泥岩和细粒砂岩组成的隔水层 一般指下石盒子组 中的泥岩 砂质泥岩和细粒砂岩组成的隔水层 该隔 水层可阻止下石盒子组中裂隙水进入矿井 3 矿 井水 害分析 3 1 地 表 水 由于该矿井 田是 由克井镇一矿 克井镇二矿和 克井镇大社村五矿整合而成 三个煤矿先后建井 开 采对象均为二 煤层 均在浅部开采 至使克井二矿 井 田范围内地表出现多处裂缝 加之该矿 区没有较 好的隔水层 雨季雨水渗入井下 井简淋水也是浅层 地表水所至 既增加矿井涌水量 又给安全生产带来 隐患 由于小煤矿的开采 引沁济蟒渠造成部分渠底 渠墙出现裂缝 虽经治理 但仍存在渠水渗入井下现 象 给克井二造成了水患威协 3 2 老空水 据 2 0 0 9年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 地 质 队对原克井二矿煤业有限公司井 田进行 的物探工 作结果 该井田内有采空区积水两处 标高在 一 2 O 7 5 m之 问 积水面积分别 为 4 0 7 5 3 6 m 和 1 7 7 0 0 m 积水量分别为 1 6 3 0 0 0 m 和 7 1 0 0 m 该积水对未来 采掘活动影响大 3 3断层水 断层对采掘活动的影响 林场断层位于济源鹤济克井二矿煤业有限公司 北部边界外 仅在钻孔中揭露 为一南盘下降 北盘 上升的正断层 走向近东西 倾向南西 倾角 7 0 落差约 6 0 1 2 0 m 其南盘的二 煤层与对盘的太原 组 本溪组或奥陶系接触 在自然条件下 该断层破 煤石 广 观 弋 1 匕 2 0 1 2 年 第 6 期 总 第1 1 1 期 碎带在垂向上的导水性可能不好 但由于南盘的二 1 煤层标高约 一 2 2 0 m 其煤层底板承受其下有岩溶 裂隙水的水压较大 如在开采条件下 由于开采被开 采煤层的底板受到扰动破坏 而断层破碎带为一软 弱结构面 其力学强度比围岩低得多 在开采对煤层 对底板破坏因素的诱导下 岩溶裂隙水可沿断层破 碎带进入矿井 对矿井构成较大的威胁 4 水害治理 4 1 林场断层处应 留足 防水煤柱 防止岩溶裂 隙水 进入矿井 林场 断层防隔水煤柱的留设计算 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附录三 防隔水煤 岩 柱 的尺寸要求 二 含水或导水断层防隔水煤 岩 柱的 留设 厂 一 经验公式计算 L 0 5 K M 2 0 m V K p 式 中 L为煤柱 留设的宽度 m K为安全系数 一般 取 2 5 M为煤层的高度或采高 m P 为水头压力 M P a K p 为煤的抗拉强度 M P a 目前国内各矿采用 的煤的抗拉强度值大多在 O 2 2 1 4 M P a 之间 因此通过计算 厂r 广 L 0 5 X 3 4 7 2 5 0 m 2 0 m V U 注 安全 系数 K取 4 煤层 的高度或采 高 M 取 平均煤厚 4 7 2 m 水头压力 P通过计算取 4 2 M P a 0 2的静水位标高在 1 5 0左右 通过推算巷道掘到林 场 断层 时的标 高在 一 2 6 0左右 煤 的抗 强度 取 0 2 5 MPa 通过以上计算图上林场断层保护煤柱留设符合 煤矿防治水规定 要求 虽然符合 煤矿防治水规 定 要求 但克井二矿又委托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物探 测量队 对林场断层进行了瞬变电磁勘探 在井下距 林场断层 1 5 0 m处进行钻探 进一步查明林场断层 位置 落差和导水性 林场断层要留足防水煤柱尺 寸 为安全生产消除隐患 矿井生产过程 中 要采取物探先行 钻 探验证方 法进一步查清水文地质条件 按照 预测预报 有掘 必探 先探后掘 先治后采 的原则进行 4 2 引沁济蟒渠治理 引 沁 济 蟒 渠 在 克 井 二 矿 井 田范 围 内长 度 为 5 6 0 m 根据治理工程设计预算 克井二矿拿出资金 1 3 4 3 4 万元 制定了引沁济漭渠具体治理方案 1 引沁济蟒渠渠底沉陷部分利用就近山坡土 夹石进行回填 回填压实后进行 C 2 0 钢筋砼衬砌 衬 砌厚度 2 0 cm 每 7 m设一道伸缩缝 伸缩缝采用低 发闭孔 P E板 厚 1 5 e m 伸缩缝下铺设防渗土工膜 宽 4 0 e ra 钢筋采用 6 X 2 5 0 纵横向布置 2 引沁济蟒渠左右侧渠墙采用 C 2 0 钢筋砼衬 砌 衬砌高度 至设计渠顶 衬砌厚度 1 5 e m 每 7 m 设 一 道伸缩缝 伸缩缝采用低发闭孑 L P E板 厚 1 5 cm 伸缩缝下铺设防渗土工膜 宽 4 0 e m 钢筋采用 6 2 5 0 纵横 向布置 3 引沁济蟒渠渠底护角部分采用 C 2 0钢筋砼 衬砌 衬砌高度 0 5 m 衬砌 宽度 0 5 m 钢筋采用 1 0 2 5 0 横 向布置 同时要在矿井东部边界和西部边界设测水站 以便掌握引沁济蟒渠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