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三月份月考卷.doc_第1页
高二三月份月考卷.doc_第2页
高二三月份月考卷.doc_第3页
高二三月份月考卷.doc_第4页
高二三月份月考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野风2012年3月月考一、 选择题(40小题共80分)1、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前,俄国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 )克里木战争失败农奴制阻碍工业的发展 十二月党人起义 各阶层强烈要求废除农奴制 A B C D2、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迅速发展资本主义C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D增强实力,对外扩张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A创办近代工厂 B开办技校,培养技师C建立兵工厂 D发展商业4、倒幕运动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领导力量,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B下级武士已经成为资产阶级C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 D日本有尚武传统,武士有号召力5、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 ) A、君主专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6、戊戌变法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社会经济C推动政治改革 D促进思想启蒙7、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地制度的主要内容或成果有( )取消包税制 取消宗教地产的免税权 分配国有土地给新兴地主和农民 确立了土地私有 A.B.C.D8、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导致国内市场狭小 导致自由劳动力缺乏 不利于工业资本的积累 暴力斗争不断 A.B.C.D.9. 19世纪末,中国维新变法运动( )首先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其核心是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是民族资产阶级参政的开始 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宣扬了西学,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 A B C D10.1889年日本宪法规定:“日本帝国是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天皇为国家之元首,总揽统治权。”这一规定说明1889年日本宪法( )A.使日本政体发生了巨大变化 B.使日本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C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D.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11.十九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开展工业革命 废除封建制度实行大政奉还 推行文明开化A. B. C. D.12.日本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改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B。资产阶级是改革的领导者C改革废除了封建身份制度 D。改革发展了资本主义工商业13.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的基本方式是( )A.扶持中国傀儡政府 B。抢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C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 D。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其他税收14. 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说明的最主要寓意是( )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B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C康有为性格中有弱点与优点 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15.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致使举国守旧迂腐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的内容是( )改定律例,裁减冗员 修筑铁路,开采矿产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裁汰冗员A. B. C. D. 16、阿里在抵御了英法殖民侵略的同时,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具体表现是( ) 创办近代工厂 改革行政制度 进行司法改革 大力发展海军 A. B. C. D.17、促使日本从锁国到开国转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黑船来航 B.洋学的传入C.中国鸦片战争的教训 D.幕府的高压政策18、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C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的可能性 D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秩序 19、下列有关明治维新中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承认土地私有制,使农民得到土地 禁止土地买卖,维护农民的利益 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制度 有利于日本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A. B. C. D.20、百日维新过程中采取的军事措施不包括 ( )A建立新式军队 B按新法练兵 C成立北洋舰队 D裁汰绿营2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同点不包括 ( ) A、都创办了军事工业 B、都创办了民用工业C、都改革了政治体制 D、都建立了新式海军22、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 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B、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23、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1861年改革使 ( )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C、农民赎买份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 D、地主再也不能干涉农奴的生活24、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体现在( )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司法方面实行公开审判 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制A、 B、 C、 D、 25、有人说,日本明治维新是自身条件尚未成熟、在外部因素催化下发生的。这里的“外部因素”主要是指( )A中下级武士破产 B西南大名的强大 C倒幕运动的胜利 D民族危机加剧26、“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第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推行“殖产兴业”政策D、改革土地制度,确立土地私有27、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其最主要的成果是( ) A、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B、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28、日本的明治维新中把生活习惯的西方化作为了一个走向近代文明的象征和标志,因此大力提倡,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不包括( ) A使日本形成了军国主义思想 B促进了日本的近代化发展 C配合了政治、经济的改革 D使日本生活方式更加丰富29、下列中外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有:( )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魏孝文帝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A、 B、 C、 D、30、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打扮成主张改革的先师,其目的在于( )引导人们重视认识孔子 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 利用儒家思想宣扬变法 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 A、 B、 C、 D、 31、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 ) A、君主专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 、君主立宪制32、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的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 )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宣统帝33、从促进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 ) A、确立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主导地位 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发展 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34、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失败带给我们的主要教训是 A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改革不可能取得成功 D守旧势力太强大35、下列农奴制改革的法令中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是( ) 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生自由 B、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C、农奴摆脱农奴主的控制 C、高价赎回一小块份地36、右图反映的历史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A、天皇是国家名义的最高统治者B、将军、大名、武士都属于统治阶级C、武士是幕府统治基础,全都孝忠将军D、工商业者受统治阶级的歧视37、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客观原因是( ) A、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B、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 C、新政权进行了有效改革 D、国际环境对日本有利38、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C、外国资本输入提供了资金 D、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允许民间设厂39、维新变法运动的直接目的是( ) 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发展资本主义 C、救亡图存 D、宣传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学说 40戊戌变法运动的背景是 ( )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A B C D 二、 材料题(共2题共20分)41.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