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PPT课件.ppt_第1页
《分子生物》PPT课件.ppt_第2页
《分子生物》PPT课件.ppt_第3页
《分子生物》PPT课件.ppt_第4页
《分子生物》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细胞 生物大分子和核酸 第一节细胞和生物大分子 Prokaryoticcell Protein DNA RNA Eukaryotescell 典型原核细胞示意图 类核 菌毛 微丝 鞭毛 微管蛋白 1细胞1 1原核细胞 某些原核细胞的形状 螺菌 螺旋体 鱼腥藻属 一种蓝藻细菌 大芽孢杆菌 大肠杆菌 葡萄球菌 立克次氏体 三种支原体 典型真核细胞示意图 ControlstheshapeandmovementofthecellOrganizessomemetabolicfunctions 1 2真核细胞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图形 1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1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比较 2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遗传装置与基因表达方式的比较 2 病毒 virus 烟草mosaic病毒 病毒是什么 一种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只能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才能生存 病毒一般包含核酸以及外壳蛋白 有些动物的病毒的外面也偶尔覆盖一层细胞膜 病毒进入宿主细胞之后 利用宿主的合成机制复制出大量的后代 3Macromolecules 生物大分子 ProteinNucleicacidsPolysaccharides 多糖 LipidsComplexmacromolecules MBcourse X Biochemistry Immunology MolecularBiologyCourse 第二节核酸 Nucleicacids 一 核酸的发现 种类 分布与功能 二 核酸的化学组成 三 核酸的分子结构 四 核酸的重要理化性质 1871F Miesch提取到核酸 DNA晶体的X射线衍射照片 1953 1953DNA双螺旋结构 1944Avery证实基因是DNA 1950Chargaff定律A T C G 1 一 核酸的发现 种类 分布与功能 1 核酸的发现 JamesWatsonandFrancisCrick andthemodeltheybuiltofthestructureofDNA 提出双螺旋结构的依据 各种生物物理资料 DNA纤维中的水含量 X ray衍射图谱 RosalindFranklin完成 碱基比 Chargaff完成 模型构建 Watson Crick完成 RosalindFranklin RosalindFranklinBorn London England July25 1920AkeyandessentialcontributortothediscoveryofthefamousdoublehelixstructureisRosalindFranklin SheplayedacriticalroleinthedevelopmentsthatledtothefamousdiscoverybyDr WatsonandDr Crickin1953 Manysourcessuggestthatifshewerealivein1962 shewouldhavebeenawardedtheNobelPrizealongwithDrs Watson CrickandWilkins AfterKing sCollege Dr Franklin smovedontoalabattheUniversityofLondonwhereshestudiedthestructureofvirusesanddidsomeofherbestwork Inmid 1956Dr Franklinwasdiagnosedwithovariancanceranddiedattheyoungageof37 2 核酸的种类与分布 核糖核酸 ribonucleicacid RNA 转移RNA transferRNA tRNA 信使RNA messengerRNA mRNA 核糖体RNA ribosomalRNA rRNA 小分子细胞核RNA snRNA 染色质RNA chRNA 反义RNA antisenseRNA 双链RNA dsRNA 细胞质小RNA scRNA 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ribozyme 各种病毒RNA 2 1核酸的种类 RNA DNA 脱氧核糖核酸 deoxyribonucleicacid DNA 2 2核酸的分布 3 核酸的功能 核酸的功能是什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转化作用 遗传信息的载体 负责遗传信息的贮存和发布 RNA的功能 1 参与蛋白质的合成rRNA 75 80 tRNA 10 15 mRNA 2 5 2 遗传物质3 具有生物催化剂功能 二 核酸的化学组成 1 核酸的元素组成基本元素 CHONP 核酸的元素组成有两个特点 1 一般不含S 2 P含量较多 并且恒定 9 10 因此 实验室中用定磷法进行核酸的定量分析 DNA9 9 RNA9 5 2 核酸的分子组成 核酸 DNA和RNA 是一种线性多聚核苷酸 它的基本结构单元是核苷酸 核酸 核苷酸本身由核苷和磷酸组成 而核苷则由戊糖和碱基形成 3核酸的结构 3 1碱基 AG 腺嘌呤鸟嘌呤嘌呤Adenineguanine UCT 尿嘧啶胞嘧啶胸腺嘧啶uracilcytosinethymine 嘧啶 注意嘌呤和嘧啶结构之间的差别 嘧啶 pyridine 单环 嘌呤 purine 双环 核酸中除了5类基本的碱基外 还有一些含量甚少的碱基 称为稀有碱基 组成核酸还有许多稀有碱基 3 2核苷 3 2 1戊糖 组成核酸的戊糖有两种 DNA所含的戊糖为 D 2 脱氧核糖 RNA所含的戊糖则为 D 核糖 3 2 2核苷 核苷由戊糖和碱基缩合而成 嘌呤的N9或嘧啶的N1与戊糖C 1 OH以C N糖苷键相连接 3 3核苷酸 核苷酸是核苷的磷酸酯 作为DNA或RNA结构单元的核苷酸分别是5 磷酸 脱氧核糖核苷和5 磷酸 核糖核苷 磷酸二酯键与DNA链的共价结构 3 4磷酸二酯键 一条多聚核苷酸由脱氧核糖和磷酸由共价键相间连接 一个脱氧核苷酸的3 端与下一个的5 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3 5DNA序列 DNA的一级结构 DNARNA 通过3 5 磷酸二酯键相连 阅读方向为5 3 表示方法 1 结构式 2 线条式 3 字母式 3 6DNA双螺旋结构 二级结构 A与T C与G配对 以氢键结合 两条主链由脱氧核糖和3 5 磷酸二酯键交互连接而成 碱基位于内侧 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双链反向平行 以5 3 为正方向 从两端看结构相同 双螺旋体类似于盘旋的楼梯 碱基对如同踏板 碱基堆积作用维持着螺旋结构的稳定性 直径 2 0nm 螺距 3 4nm 每匝10bp 10 5bp 基本参数 每一碱基对比另一对沿轴旋转36 大沟含较多信息 为复制 转录部位 小沟具一定调节功能 MajorGroove MinorGroove 3 7DNA结构的多样性 A B Z Handedness Pitch B DNA 含水量92 脱水后变形为A DNA 含水75 相邻磷酸间距缩小 每匝增为11bp A DNA 通常DNA在细胞中以B DNA形式存在 但可能发生改变 DNA RNA杂交分子呈A型 总体变得宽而短 大沟变细 加深 小沟变得宽而浅 Z DNA与B DNA的比较最大区别 Z DNA为左旋 由部分碱基反转平面所致 Z DNA 螺距4 5nm 每对碱基上升0 37nm 每匝12bp 主链变的不平滑 从之字形 以Zig Zag得名为Z DNA 可能与基因的调控有关 三种DNA结构特性比较 3 8超螺旋 supercoil superhelix DNA的高级结构 3 8 1定义 DNA的高级结构指DNA分子 双螺旋 通过扭曲和折叠所形成的特定构象 包括不同二级结构单元间 单链与二级结构单元间的相互作用以及DNA的拓扑特征 超螺旋是DNA高级结构的主要形式 可分为正超螺旋和负超螺旋 1965年首次发现绝大多数的原核生物DNA为共价闭合环状DNA covalentlyclosedcircle cccDNA 经进一步螺旋化 成为超螺旋结构 之后发现 几乎所有的DNA分子 包括线形分子 具超螺旋结构 3 8 2超螺旋的形成原因 分子内发生扭转时 张力导致超螺旋的形成 L linkingnumber 连接数 一股链绕另一股链盘绕的次数 在闭合分子双链的共价键不发生断裂时保持不变 为分子的拓扑学常数 超螺旋的形成原因 了解 拓扑学解释 T twistingnumber 盘绕数 代表一股链绕旋转轴所做的完整的旋转数 即DNA双螺旋的匝数 等于碱基数 每匝碱基数 W writhingnumber 超盘绕数 代表双螺旋轴在空间上的转动数 即直观上的超螺旋数 拓扑异构体 Topologicalisomers 碱基顺序相同 但连接数不同的分子 L T W 正超螺旋 positivesupercoil DNA扭曲方向与双螺旋方向相同 形成正超螺旋 双链紧缠 DNA的几种超螺旋的状态 负超螺旋 negaivesupercoil DNA扭曲方向与双螺旋方向相反 形成正超螺旋 双链松缠 两种超螺旋的自由能均高于松弛状态 天然原核生物DNA都呈现哪一种超螺旋形式 为什么 天然原核生物呈现负超螺旋 DNA负超螺旋易于解链 在DNA复制 重组和转录等过程中都需要两条链解开 所以负超螺旋利于这些功能的实施 EB EB插入DNA碱基之间 在体外可形成正超螺旋 如加入溴化乙锭 EtBr EB 可引入正超螺旋 嵌入剂 质粒的松弛状态和超螺旋状态 超螺旋分子的电泳迁移速率提高 超螺旋对分子迁移的影响 4 1RNA一级结构的特点 4 RNA的分子结构 RNAstructure RNA一级结构研究最多的是tRNA rRNA以及一些小分子的RNA 组成RNA的核苷酸也是以3 5 磷酸二酯键连接 4 2RNA的高级结构特点 RNA是单链分子 因此 在RNA分子中 并不遵守碱基种类的数量比例关系 即分子中的嘌呤碱基总数不一定等于嘧啶碱基的总数 RNA分子中 部分区域也能形成双螺旋结构 类似A DNA双螺旋结构 不能形成双螺旋的部分 则形成突环 这种结构可以形象地称为 发夹型 结构或茎环结构 四 核酸的理化性质 4 1化学性质 碱基堆积力 stackinginteraction 核酸分子稳定性的根源 氢键 在蛋白质和核酸中 氢键并不能使之稳定 其对大分子的特殊结构有作用 比如 螺旋 折叠 DNA双螺旋等 4 1 1核酸的稳定性 疏水的碱基堆积起来 使水分子排除在外 从能量的角度来讲最为稳定 4 1 2酸效应 PH 3 4 连接嘌呤和核糖的糖苷键断裂 产生脱嘌呤核苷 强酸 高温 完全水解碱基 核糖 脱氧核糖和磷酸 应用 Maxam GilbertDNA化学测序法 4 1 3碱效应 PH 7 8 DNA结构的改变较为温和 subtle 较高的PH可以使碱基发生互变异构 tautomeric 也会导致变性 denatured 发生 1 DNA 2 RNA 由于RNA存在2 OH 在较高的PH值条件下RNA会发生水解 4 1 4化学变性 尿素 H2NCONH2 甲酰胺 HCONH2 破坏水溶液的氢键作用 碱基的疏水效应削弱 核酸变性 4 1 5DNA的浮力密度 buoyant 1 66 0 098 G C 纯化DNA 平衡密度梯度离心 equilibriumdensitygradientcentrifugation 或等密度梯度离心 isopycniccentrifugation 4 2核酸的光谱学和热力学特性 4 2 1紫外光吸收 核酸因含有共轭的苯环而吸收紫外光 DNA和RNA的最大紫外光吸收波长为260nm max 260nm 应用 DNA检测 定量和纯化 4 2 2减色效应 Hypochromicity 单一的核苷酸在260nm A260 的光吸收值最大 其次是单链DNA ssDNA 或RNA 而双链DNA dsDNA 最小 即dsDNA相对于ssDNA是减色的 hypochromic 由于碱基在疏水环境中的堆积所造成 4 2 3核酸定量 核酸的消光系数 1mg mldsDNAA260 20 ssDNA RNAA260 25 消光系数的决定因素 1 消光系数表示的是不同碱基吸光值的总和 Pu Py 2 减色性 与核酸的二级结构有关 4 2 4DNA的纯度 A260 A280 dsDNA 1 8 PureRNA 2 0 Protein 0 5 a 双链DNA和RNA的热变性 b 快速和慢速降温下的DNA复性 4 2 5热变性 加热可以破坏DNA或RNA双链区的氢键 增色效应 hyperchromaticeffect DNA双链分离时 伴随着在260nm处的吸光值的增加 增加的过程为慢 快 慢的S形曲线 增加到中点时的温度叫作熔 融 解温度 meltingtemperature 影响变性的因素溶液离子强度 甲酰胺 尿素 pH DNA碱基组成 Fig 4 2 6复性 快速降温只形成局部区域的双链DNA 慢速冷却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使得互补链能够相互配对 样品可以形成完全的双链DNA 退火 Annealing 杂交 Hybr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