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一)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 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2、填表远古居民生活年代主要的体质特征生活方式主要生产工具或技能对火的利用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备注1、 你能从上表中对比出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吗?2、 此时的原始人类都居住在山洞里。3、“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这说明那时的人类生存环境恶劣,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最需要 。山顶洞人的生活集体叫 ,是依靠 关系组成的。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1、 比较河姆渡原始居民与半坡原始居民(二者生活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他们的住房式样和种植的物种)名 称生活时间所处的大河流域种植的主要作物居住的房屋式样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2、 原始居民的陶器上的一些刻画符号被认为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3、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白虎通上的这段话反映了什么样的原始生活?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我国古代人类有哪些代表?4、了解本课出现的世界之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和 的国家。5、 8页地图。找出远古人类的居住地,分别指出处于哪条河流的流域。6、导致人类由流动生活向定居生活转变的关键因素是:原始农业的出现第三课 华夏之祖 1、 区别出传说与历史:(1)黄帝教人挖井、发明舟车。(2)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3)黄帝的属下仓颉发明文字(4)神农教民农作。 (5)黄帝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6)黄帝、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 族的前身。2、 的建立,标志着 社会的结束, 社会开始。3、原始社会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 。形成这种“天下为公”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6、 按时间先后正确排列下列历史人物。尧、黄帝、禹、舜、启 。6、“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轩辕指的是 。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它的建立者是 ,建立时间是 。它的建立标志我国 结束, 开始。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灭亡朝代名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暴君灭亡时间功臣或贤臣夏商周1、 继承父亲禹的位置,标志 制代替了 制 , 变成了 。由于 商朝都城屡次搬迁,直到 把都城迁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2、在 大战中,商军阵前倒戈,周 王灭掉了商朝,建立西周。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一场 的战争,西周通过 制产生了众多的诸侯。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3、“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礼运。(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什么时候、什么人开始的? (2)禅让制破坏后,被什么制度代替?(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什么王朝?国家的建立有什么意义?4、(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巨桥之粟”材料和哪个朝代有关?你对材料中反映出来的人物有什么印象?5、从夏、商的灭亡中,我们得出的历史经验是:统治者要勤政爱民,实行仁政。(夏桀和商纣的残暴是夏朝和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也要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原因)6、本课中的成语:阵前倒戈(牧野之战)、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周厉王)五 课 灿烂的青铜文化1、 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 和造型奇特的 。西南地区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即 。那里出土的 、 、 引起中外瞩目。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 的国家,商朝时已经有了原始的 。 已经有了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今天家禽家畜的主要品种在 就已经有了。3、 、 、 、 共同形成了夏、商周灿烂的青铜文明。4、 西周青铜器上记载,一匹马加一束丝就等于五个奴隶的身价。这说明奴隶可以被随意的买卖,而且价格很低,反映了奴隶悲惨的命运。5、 P28页图出土的“商朝戴枷俑”说明奴隶么有人身自由,命运很悲惨。6、 奴隶社会采用奴隶集体劳动的方式是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第 六 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1、东周分为 和 两个时期。春秋时期是从 开始,到 年结束。战国时期是从 开始,到 年结束。2、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 在 的辅佐下,实行改革,发展生产,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在 之战后成为中原的霸主;后来, 打败晋军,成为霸主。3、春秋争霸的影响:给社会带来了灾难,但在争霸中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4、战国七雄-名称、地理位置、马陵之战、桂凌之战、长平之战地理位置,熟悉P31页地图。5、 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6、了解成语:千金一笑(周幽王)、退避三舍(城濮之战)、问鼎中原(楚庄王)、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围魏救赵(孙膑)、纸上谈兵(长平之战)7、思考:(1)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2)春秋战国战争的区别:春秋时期的时代特点是大国争霸,因此,春秋战争是争霸战争。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兼并,所以战国时期的战争是兼并战争。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1、铁农具出现在 时期, 时期使用范围扩大;牛耕出现在 末年, 时期进一步推广。 是农业发展历史上一次革命因为:牛耕节约了人力。2、都江堰是 时期秦国 郡太守 主持在 中游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 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有了天府之国的美称。3、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的使用。牛耕的推广也是一项重要标志。4、商鞅变法:(1) 背景:春秋以来,随生产发展,部分土地变为私产,出现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新兴的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掀起变法运动,其中商鞅变法最有名。(2) 内容: 。作用: 。(3) 讨论问题:A、商鞅变法为什么会遭到反对?商鞅变法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就废除了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奖励耕战,废除了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B、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成功了答作用。失败了讲自己的理由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是谁说的?意思是?他主要的历史事迹是是什么? 。D、国君为什么要支持变法?发展生产,在兼并战争中占据优势。E、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变法代表了作为当时社会进步力量的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变法的内容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加强中央集权;商鞅本人的才能和品德,得到了最高统治者和人民的支持。(4)思考: A、各国变法的根本原因是 生产力的发展 B、各国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发展经济,在兼并战争中取得胜利 C、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D、商鞅变法对后世影响最深的措施是 建立县制 E、商鞅变法中对奴隶主贵族打击最大的措施是 奖励军功 F、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生产力的发展 ;形成的方式是变法运动。第八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一)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朝开始的。 原始居民陶器上的符号被认为是早期文字的雏形; 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西周时有人将文字统一成一种样式叫 ; 时期,人们开始用毛笔在竹简或丝帛上写字。2、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 。 的历法有了闰月和大小月。 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3、 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来的“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所沿用。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战国时期著名诗人 ,他生活在 时期的楚国,他的代表作 被翻译成为多种文字 , 把他定为世界文化名人。5、相传黄帝的属下 编写了乐谱,春秋战国盛行 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在湖北随州出土的乐器中,以 最为珍贵。第九课 中华文明的勃兴(二)1、填 表姓 名创立的学派著 作主 要 思 想孔 子老 子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表学派代表人物所处时期著 作主 要 思 想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3、战国思想家中,与孔子的思想一脉相承的是 ; 的学说深受秦国国君赏识; 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是谁的名言?他有什么主要的思想观点?七年级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二)10课 秦王扫六合 1、 变法使秦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 国家。公元前 年 之战的胜利,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公元 年,秦王 消灭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都城在 。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第一、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内容是:(1)规定 。(2)在中央 。(3)在地方 。第二、在经济上: 统一 和 ,在全国统一使用 钱 第三、在文化上: 统一 ,把 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简单的 。 (秦朝的官方文书的字体是 )第四、在思想上,为 , 。(注意哪些属于秦朝的禁书: 、 、 以外的书)。 第五、在 军事上,派 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联系秦汉时期出击匈奴的名将)3、秦长城西起 东到 。秦始皇还派人兴修 ,沟通 和 两大水系。 4、秦的疆域:东到 ,西到 ,北到 一带,南到 。5、读60页地图,填出秦朝疆域的四至。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秦朝都城。6、对“焚书坑儒”的评价:一方面有利于加强思想控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另一方面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注意教材58页郭沫若的评价)7、从正反两方面评价秦始皇。(正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反秦始皇“焚书坑儒”、秦的暴政)11课 伐无道 诛暴秦1、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具体表现为:(1)、 (2)、 (3) 。直接原因:陈胜吴广,到渔阳戍边,误期当斩2、公元前 年, 、 领导农民在 发动起义。并在 建立政权,陈胜自立为王。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第 次大规模农民战争,其 精神,鼓舞后世人民的反抗残暴的统治。3、公元 年, 在 以少胜利多击败秦军主力。公元 年, 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4、楚汉之争时间:公元前206公元前202年; 性质: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 结果:刘邦胜,公元前202年,刘邦建汉,史称西汉,都长安5、 关于成语“约法三章”。和谁有关? 。主要内容:(1)、杀人者死。 (2)伤人和盗窃的抵罪(3)废除秦的法律。为什么要这样做? 收买人心4、其他成语或典故,请在括号内填出与成语相关的人物:斩木为兵( )、指鹿为马( )破釜沉舟( )鸿门宴( 、 )约法三章( )、四面楚歌(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楚河汉界( )5、思考:(1)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秦的暴政失去了民心,激起人民反抗推翻了秦朝;刘邦约法三章,收买人心,最终得到了天下。 (2)刘邦、项羽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以秦朝灭亡为分界线,秦灭亡前是农民战争,秦灭亡前后的楚汉之争属于争夺帝位的战争。 (3)乌江亭长劝项羽渡江时,他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请问,真的是“天之亡我”吗?思考项羽失败刘邦胜利的原因。12课 大一统的汉朝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吸取秦亡的教训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景时期重视“ ”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 ”,这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2、汉武帝的大一统的措施(汉武帝的功绩)(1)政治上:接受 的建议,削弱 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2)思想上:接受 建议,“ 、 ”,以 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3) 文化:推行 教育,在长安兴办 ,以 为主要教材 ;4)军事上:派将军 和 取得反击匈奴的决定性胜利。 (5)民族关系上:两次派 出西域,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 (6)经济上:盐铁官营,统一铸造钱币。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大一统。3、汉武帝时西汉能进入鼎盛时期的原因:(1)“文景之治”为汉武帝奠定了基础 (2)汉武帝自身的雄才大略。4、比较汉文帝和秦始皇的作为:汉文帝奖励农耕,减轻农民负担,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秦始皇徭役、兵役负担沉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秦始皇实行暴政,刑罚残酷,激起人民反抗,汉文帝实行仁政,减轻刑罚,以德化民,反而促进社会的安定。5、思考:(1)认识到秦朝采纳“法家”思想,西汉初年采纳“道家”思想,汉武帝时采纳“儒家”思想,这和当时的发展形势有关。 (2)典型练习,通过练习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一: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材料二:汉代讲学图问题:A:材料一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B:汉武帝为什么要接受董仲舒的主张?C:结合材料二说说汉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保证这个政策的实施?13课 两汉的经济1、东汉明帝时,水利专家 负责治理黄河。2、东汉南阳太守 发明的水力鼓风工具 比西方早一千年。耧车是一种 工具。14课 汉与匈奴的和战 1、秦汉之际 单于第一次统一 ,进入极盛时期。(注意: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民族和人物)。时,匈奴的 业发展起来,部分匈奴人学会了 。2、公元 年, 帝派 、 出击匈奴, 战役后,匈奴从此无力再与西汉抗衡。 3、 公元 中期,匈奴首领 单于向汉称臣。西汉时, 帝把宫女 嫁给 单于。他们为汉匈奴的友好相处做出了贡献。4、西汉初年为什么不能反击匈奴? 为什么汉武帝时能反击匈奴? 结合教材80页的材料,思考对王昭君应该怎样评价? 5、比较西汉初年的和亲和王昭君时期的和亲有何区别:(1)背景不同。汉初和亲是在汉败情况下,统治者采取的纳贡求和之策,具有屈辱性;而昭君出塞时,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请求和亲,昭君也是自愿前往,是平等互利的结合。(2)结果不同。汉初和亲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边境上匈奴的骚扰问题;而昭君出塞后带来的是友好的交流融合与长久的和平。相同的是:都是为了边境和平,为了双方友好相处。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两汉时期,把进甘肃 和 以西即今 地区和更远地方的统称为西域。2、公元 年, 帝为联络 夹击匈奴,派 第一次出使,了解了西域各国情况。 公元 年, 帝派 第二次出西域,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汉和西域的交往日益频繁。因此有人说: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3、 公元 年,西汉政府设立 ,从此今 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注意西域都护府的大致方位。4、丝绸之路(1)路线:从 通过 、今 地区运往 ,再转运 。(2)开通时间: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武帝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开通。5、读83页地图,找到长安、阳关、玉门关、河西走廊、安息、大秦等重要地名。6、了解张骞、班超出使西域的情况,体会他们的勇敢精神。成语:投笔从戎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7、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交通要道对今天的现实生活有什么影响?有力的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对汉代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至今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8、熟悉西域传入中原的物品(物种):葡萄、石榴、核桃、苜蓿、天马等,学会判断在此之前中原没有以上物品。 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1、造纸术:甘肃天水汉墓中出土的纸发明于 前期,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 时,宦官 改进造纸术,这种纸被称为“ 纸”。纸的发明是我国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蔡伦为世界文化的传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数学成就 :成书于 时的 ,总结了 以来的数学成就,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3、 天文: 时科学家 制成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这是一种事后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4、医学 末年的医学家 写成 ,阐述了 的理论和治病原则,被后世称为“ ”。 末年的医学家 ,擅长 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编有医学体操叫“ ”。5、佛教和道教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持的根本原因是:统治者利用宗教麻痹人民,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6、弄清宗教和封建迷信的区别:它一般由宗教组织、信仰和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仪式、戒律、经典等基本要素构成。封建迷信则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种陋习一般是一些迷信活动。以愚弄危害群众身心诈骗群众钱财为目的。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受法律保护:政府打击一切危害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迷信活动。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1、佛教是世界 大宗教之一。:起源于 , 传入中国,到 时开始建佛寺。主张:人死后能 ,只要虔诚信 ,来世就能幸福。2、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于 时在民间兴起,创始人是 ,尊 为教主。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得道成仙。共同点:都受到 的提倡和扶植,都对我国 发展有深远影响。(在宜宾的影响)3、 史学成就 : 史记 作者: ,成书时代: 。 内容:记述了从 到 时期的史事。 价值:是我国第 部 体 史,成为后世 史书的典范,又是一部优秀的 著作。4、艺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是 ,被誉为世界第 大奇迹。5、注意判断一些常见的宗教用语:(1)宗教习俗比如吃斋饭、 (2)宗教人物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张天师(道教) (3)宗教服饰用品袈裟、木鱼、道袍(道教)、拂尘(道教)6、结合司马迁的成就,理解他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于鸿毛。七年级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三)第18课 三国鼎立1、 东汉末年长期混战的主要原因是 军 阀 割 据 。2、 填表(一)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战役名称发生时间交战双方结 果历史影响消灭了秦军主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战乱发生在长江流域的战役是赤壁之战发生在黄河流域的战役是官渡之战(二)三国鼎立国家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经济特色灭亡时间魏水利工程266蜀丝织业263吴 (称王)(今 )造船业2803、“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是在称赞 。与他相关的成语或典故你还知道有哪些? 、 、 。“三顾茅庐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这首诗在说 (人物)。4、三国时期, 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的丝织业行销三国; 造船业发达,船队曾经到达 (今台湾),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也证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5、三国时期开始于 年,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是在 年。6、认识:(1)官渡之战袁绍失败的原因: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的意见,而曹操重视人才,战术得当。(2)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曹操骄傲轻敌;曹军水土不服,不习水战;孙、刘联军的正确战术。(3)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形成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走向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它包含了统一的趋势,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创造了条件,也为国家的统一打下了基础,相对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是历史的进步。(4)三国时各国都注意发展经济,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军事斗争的需要(保护自己或进攻别国)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1、三国中最先灭亡的 ,最后灭亡的是 ,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的是 (国家)。但统治集团的腐朽造成了它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尤其是 耗尽了它的国力。2、东汉末年开始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 、 、 、 、 。他们迁居的方向是 。316年, 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年,东晋建立。3、西晋灭亡后,北方陷入严重的战乱。4世纪后期, 族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 重用 为相。迅速强大,统一了黄河流域。4、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有 、 、 。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前秦的士兵不愿意为前秦卖命。重要原因:苻坚骄傲轻敌5、公元420年,东晋大将 自立为帝,国号“ ”,结束了东晋的统治。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王朝总称为 南朝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先后在南京建都的政权有 、 、 、 、 、 。 6、 江南经济的开发背景:三国 以前,中国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北方 ,江南还非常落后江 1、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南 原因:2、江南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地 3、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区 4、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的 1、修建水利,开垦荒地开 表现 2、江南以种 水稻 为主, 小麦也推广到江南发 3、稻田里开始使用 绿肥 ,推广 牛耕 和 粪肥 4、长江中下游一带农业发展迅速,福建、广东 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影响:为 经济重心 逐渐南移奠定基础。20课北方的民族大融合1、北魏是 族建立的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Unit 2 Morals and Virtues单元仿真验收性评价(含解析)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 第三册
- 中医经典选读试题及答案app
- AIGC实战和智能体开发 课件 项目3 人工智能伦理与社会影响
- 药品偏方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河北公务员面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加油加气培训课件
- 叶面肥培训课件
- 药厂岗位知识培训课件
- 小学一年级诗歌作品散集1000字12篇范文
- 信息资源管理 课件 1-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 儿科护理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髌骨脱位学习课件
- 煤矿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课件
- 劳务服务施工组织方案
- 采购询价单模板
- 数智化时代背景下《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电子水准仪二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 有载分接开关
- 郭锡良《古代汉语》课件
- 朗诵的基本技巧-朗诵态势语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