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经两首 同步练习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愆期(qin)垝垣(hun)孔疚(ji) 尔卜尔筮(sh)B涉淇(q) 夙兴夜寐(s)咎言(ji) 自我徂尔(c)C不遑(hun) 象弭(m)归聘(pn) 雨雪霏霏(y)D桑葚(shn) 棠棣(d)嗟叹(ji) 咥其笑矣(di)2下面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A BC D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是()A何以知之 B何陋之有C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孔:内心痛苦的样子B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斯:语气词,无实义C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即:就D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过错【6下列句子中无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7对下列两组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尔”相同,两个“彼”相同B两个“尔”不同,两个“彼”相同C两个“尔”相同,两个“彼”不同D两个“尔”不同,两个“彼”不同8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与意思相同,与意思也相同。B与意思相同,与意思不同。C与意思不同,与意思相同。D与意思不同,与意思也不同。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共有15国风,160篇,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共40篇。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0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这次比赛中,我们的球队就要获胜了,大批的球迷在周围高声呐喊,信誓旦旦。B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C多年来,他夙兴夜寐,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项任务。D在课堂上,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发言者各抒己见,二三其德。1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共有诗歌_篇。编排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通常把这三个部分叫做_、_、_。篇章结构上多采用_的形式,其主要表现手法有三种,通常称做_、_、_。人们把诗经的内容编排和表现手法通常称为_。12依据诗经常识对课文选编的三首诗进行判断并填空。诗经三首在内容上都属于_,其中氓的体裁是_,无衣的结构特点是_,静女的表现手法是_。“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表现了婚前女主人公_的性格。“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子耽兮,不可说也!”从痛苦的生活经验中女主人公认识到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_,流露出的感情是_,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她_的性格特点。卫风氓从哪四个方面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勤劳,坚强?答:a_,b_,C_,d_。秦风无衣中哪三句诗分别表现了战士的团结互助,坚决豪迈的军威?答:a_b_c_。静女是如何表现对心上人的喜爱之情的?答:_。13下列加线词语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氓之蚩蚩(chch) 匪我愆(qin)期 将(jing,)子无怒 泣涕涟涟(lin lin)B体无咎(ji)言 以我贿(hu)迁 自我徂(c)尔 无与土耽(dn)C渐(jin)车帷裳 夙(s)兴夜寐 咥(x)其笑矣 笑言晏晏(yn yn)D修我矛戟(j) 静女其姝(sh) 搔首踟蹰(zh zh) 洵(xn)美且异14下列句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A B C D15下列加线词的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无与士耽(沉溺) 女也不爽(差错)B总角之宴(酒席) 言笑晏晏(和顺的样子)C与子偕作(行动、做) 静女其姝(美丽)D俟我于城隅(城之角楼) 悦怿女彤管(美)16比较下边两组句子加线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A与意思相同,与意思相同B与意思相同,与意思不相同C与意思不相同,与意思相同D与意思不相同,与意思不相同17下列句中加线代词指代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尔(你,即诗中的“氓”)卜尔筮 B反是(这,指誓言)不思C匪女(你,指荑)之为美 D说怿女(你,指静女)美阅读下面两段诗,回答后边问题。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予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18按要求选择有关诗句填空,并作相应评价。 氓 “我”婚前婚后评价19对这两段诗歌内容和手法的说明,下面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的是古代青年男女的求婚经过:氓诚恳求婚,“我”热情相送。B从第一段看,古代青年男女恋爱是讲究媒妁之言的,没有媒人恋爱是非法的。C第二段写的是婚后“我”遭遗弃的情况:氓家庭贫寒,遭受水灾,“我”被遗弃。D第二段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托物起兴的方式,由桑叶变黄引起并比喻氓的变心。 参考答案1C【解析】A项“垣”应读yun;B项“咎”应读ji,“徂”应读c;D项“咥”应读x。2【解析】“莫”通“暮”;“泮”通“畔”;“尔”通“”;“匪”通“非”;“于”通“吁”;“说”通“脱”。3【解析】A项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引出另一个话题。C项古义:眼泪;今义:鼻涕。D项今义:名词,雨和雪。古义:下雪,“雨”为动词。【答案】B 4解析】C句属于正常语序,无宾语前置现象。【答案】C 5解析】“孔”意为“很”。【答案】A 6【解析】A项“二三”数词活用为动词;B项“雨”名词活用为动词;D项“日”名词作状语。【答案】C 7【解析】两个“尔”都是代词,代指“你”。第一个“彼”,代词,指“那”;第二个“彼”,代词,指“对方、他们”。【答案】C 8解析】句的“三”是虚指,“三岁”是多年;句的“三”是实指,“二三”意为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两句的“靡”意思都是“无,没有”。【答案】C 9 【解析】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答案】D 10【解析】A项信誓旦旦:指誓言说得极为真诚可信,用在句中不合语境。B项不绝如缕:比喻声音细微或形势危急,这与句中写熙熙攘攘的游玩、购物的人不一致。D项二三其德:指三心二意。1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经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答案依次是:诗歌总集 305篇 风 雅 颂 重章叠句 赋 比 兴 “诗经六义”。 1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理解情况,只要能熟读课文,并做到正确理解就能准确作答,依题号顺序答案是:“风” 叙事诗 重章叠句 赋 纯真、热情 男女的不平等 悔恨哀伤清醒刚烈 略 略 略 13根据课文注释,逐一辨别字音,答案为B 14根据课文注释,辨别通假字,答案为A 15根据课文注释,解释实词意义,答案为B 16从另一个角度考查实词意义和用法,答案为C 17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答案为D18考查课文阅读理解情况,着眼于基本内容的理解,如主人公在恋爱过程中前后言行的对比等,答案为氓“氓之蚩蚩”“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当初忠厚老实,婚后违背誓言。“我”“送子涉淇”“匪我愆期”“三岁食贫”“女也不爽”当初热情大方,婚后依然如故。19第二段用桑树、淇水起兴,写弃妇婚后多年忍受贫苦生活,没有什么差错,而男人却改变了主意。故C错。离骚同步练习一、语言积累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释义都正确的一项( )A謇(jin,古楚语中的句首语气词)朝谇(su 建议)而夕替怨灵修之浩荡(ho dng,声势浩大)兮谣诼(yo zhuo,造谣、诽谤)谓余以善经B偭(min背向、违背)规矩而改错忳(dn忧闷)郁邑余侘傺(ch ch)兮宁溘(k忽然,突然)死以流亡兮C鸷(zh,凶猛)鸟之不群兮固(g,本来)前圣之所厚(hu,推重,推崇)延伫(yn zh,久久站立)乎吾将反D何方圜(hun通“圆”)之能周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唯昭质(zho zh,明洁光明的本质)其犹未亏(亏损)2、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句( )A忳郁邑余侘傺兮 B何方圜之能周兮C进不入以离尤兮 D芳与泽其杂糅兮3、选出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句子。( )A岂余心之可惩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吾知其亦已兮D亦余心之所善兮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相近)的两句( )A固时俗之工巧兮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C自前世而固然D固前圣之所厚5、选出下列译文中有错的一项( )A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译文:世俗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B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译文: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缝缀荷花花瓣做下装。C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译文: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菲菲的芳香更加显著。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译文:即使是粉身碎骨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有谁能挫败(动摇)我的志向吗?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正是由于这个观点的改变,不仅使国力牌名袜在上海市场一鸣惊人,而且影响 了上海人对袜品的消费观念,推动了上海袜品行业的革命. B.封龙山又名飞龙山,位于石家庄市区22公里处,早在战国时期就已见诸史册,汉唐以来一直是河北名山. C.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园林建筑与诗文,绘画等艺术紧密结合,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D.俄罗斯著名人口专家鲍里斯谢尔盖耶维奇霍列夫断言,如果人口出生率世界最 低的问题不重视,俄罗斯民族在21世纪末从地球上消失. 7、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 (1)有一次,听到了山林里的猿啼.那声音,忽远忽近,或呼或和,飞动如闪电,高亢如天风, _,比人类伟大天才谱出的乐章更为神妙动听. (2)北平郊外, _,和时时吹来的几阵雪样的西北风,所给予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伟大,神秘到了不可以语言来形容. 激越如奔泉,飘逸如闲云 飘逸如闲云,激越如奔泉 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以及无数枯树林,一片大雪地 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以及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 A. B. C. D.二、课堂点击: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2题)(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B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体式比较自由。C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集。D惠特曼是美国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对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开创了诗人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B我国文学史上素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C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浪漫主义则创始于楚辞D“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3、课文中诗人用哪些花草禽鸟来自喻?它们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德和情操?_4、屈原一心实现“美政”,改革时弊,可“朝谇而夕替”,为什么? 5、找出文中能体现屈原高贵品质的诗句,并摘抄。三、选段在线: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注音: 芰荷( ) 岌岌( )2、解释加点的词: 长余佩之陆离( ) 悔相道之不察兮( ) 驰椒丘且焉止息( ) 唯昭质其犹未亏( ) 3、作者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即后悔当初选择道路时没看清,想要返回去。作者是真悔吗?简要分析。 4、“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中“芰荷”“芙蓉”喻指什么? 5、“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延伸拓展(一)、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做题。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德。博闻疆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属草藁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1)上面文段中,描写屈原具有卓越才能的句子是_。(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娴于辞令( )心害其能( )使屈原造为宪令( )平伐其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方正之不容也( )(3)在“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这个句子中,“疾”这个动词所带的宾语是( )A王听之不聪也B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C王听之不聪也,邪曲之害公也D王听之不聪也,方正之不容也 离骚同步练习答案一、语言积累:1、B 2、D 3、D 4、CD 5、A 6、C(A项主语残缺,圆力牌名袜应放在不仅前,并去掉使.B项表意不明,位于石家庄市区22公里处,位置不能确定.D项缺虚词,如果后应添加介词对) 7、D(飞动如闪电,以视觉形象沟通听觉形象;高亢如天风,从听觉角度写声调高.飘逸如闲云,激越如奔泉分别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跟前两句交叉衔接.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承前面短句北平郊外,形成短短长长的节奏,亦与下文的节奏相应)二、课堂点击:B2、D3、诗人用香薰、芳芷、芰荷、芙蓉及鸷鸟自喻高尚的德行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情操4、“众女”“谣诼”,君王“不察”。5、“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指九天以为正兮,夫维灵修之故也”忠君报国,虽死不悔。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坚持真理,永不言弃。 这些感天动地的诗句,令我们感受到诗人高贵的品质,宁死不屈的精神。正如司马迁所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从此,一种永世不曾泯灭的信念对真理的信仰和对理想的追求,一种千古不变的情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乡土的依恋,深探注入到中华文化中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辉传统。三、选段在线:1、j j2、陆离:修长的样子。 相道:观察、选择道路。 驰:快跑。 昭质:光明纯洁的本质。3、“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具有假设意味,并不是真悔,而是作者的反省:是否当初没有看清道路,应该返回去呢?4、喻指诗人高洁的德行。5、在反省自己走过的路之后,诗人没有畏惧邪恶,而是更加坚定了走自己的路的决心,“高余冠”“长余佩”更是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无悔自己的选择。四、延伸拓展:(一)、(1)博闻疆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2)精通嫉妒制订夸耀怨恨忠正、刚直的人(3)D孔雀东南飞同步练习一、语言积累 1、指出加点字的读音及解词完全正确的一组:( )A.、箜篌 公姥 公婆,这里偏指婆婆伶俜 孤单的样子B、腰襦齐腰的短袄 葳蕤 草木繁盛貌遗施赠送、施与C、玳瑁 磐石厚重巨大的石头誓违 ,违背,违反D、踯躅 徘徊不前 赍钱 赠送钱财鲑珍 gu鱼类菜肴,各种美味。E、白鹄舫舫,船 龙子幡旗帜名青骢马 金镂鞍2、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1)供养卒大恩() (2)慎勿违吾语()(3)著我绣夹裙() (4)耳著明月珰()(5)纤纤作细步() (6)受母钱帛多()(7)隐隐何甸甸() (8)且暂还家去()(9)阿母大拊掌() (10)汝可去应之()(11)恐此事非奇() (12)作计何不量()(13)处分适兄意() (14)交语速装束()(15)移我琉璃榻() (16)左右种梧桐()A、(1)(4)(5)(7)(9)(11)(14)(16)B、(1)(3)(6)(9)(10)(12)(14)(15)C、(2)(4)(7)(8)(10)(12)(15)(16)D、(2)(4)(6)(9)(10)(11)(13)(16)3、下列句中不含代词的一项是:( )A、阿母为汝求 B、我自不驱卿 C、吾今且赴府D、汝今何罪过 E、渠会永无缘 F、卿可去成婚G、以我应他人4、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A昼夜勤作息嬉戏莫相忘B共事二三年可怜体无比C处分适兄意不久当还归D叶叶相交通千万不复全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义清楚的一句是( )A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落实问题,一些制度应有的效果没有充分体现出来。B吴敬琏先生能在当前股市忽冷忽热局面的关口站出来说一番令人“扫兴”的话,正体现出一个知识分子“有知才无畏”的本色,实在是难能可贵。C如何确立品位和风格,如何敏锐展示当代文学发展的步履,如何寻找读者与市场定位,是期刊生存的经济基础。D法院日前审理了一起因一句脏话引起的赔偿案,大家都为这一家人为老不尊,为幼不敬的行为所不齿。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_,_,_,_。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上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ABCD7、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把下面一段文字改做广播稿时,有四处非改动不可,写出这四处的序号。自从我省(A) 西部(B) 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以来(C),本市各界(D)对震灾(E)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F)活动,捐款累计(G) 已逾100万之巨(H)。我厂本来已经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I)8万元,昨天又捐款2万元。这些钱物已经转送(J)转送到了灾区(K)。 _二、课堂点击 1、按原诗故事发展顺序排列下面的情节: (1)仲卿求情(2)焦母斥子(3)兰芝请归(4)兰芝整装(5)兰芝拜别(6)仲卿慰妻(7)中途密誓(8)兰芝还家(9)太守遣媒(10)兰芝拒婚(11)县令遣媒(12)阿兄逼嫁(13)兰芝备嫁(14)太守筹婚(15)仲卿别母(16)相约殉情(17)仲卿自缢(18)兰芝投水 顺序依次是(只写序号):_2、这首诗的情节发展有两条线索,这两条线索是交错发展的,请说说这样安排情节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深化主题有什么作用。 答: 3、用比兴开头是民歌中常见的手法,这首诗的开头就是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的。请你说说兴的特点是什么?这样开头有什么作用。 答:4、拜别婆婆,诗歌浓墨重彩地描写“新妇起严妆”。请补充分析“起严妆”的作用。 极写刘兰芝的妆束美、容颜美、姿态美,突出她“精妙世无双”。 _ _ _ _5、阿兄逼嫁后,用“赋”的铺陈方法重写太守迎娶的场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补充分析。 表现刘兰芝不同寻常的身价。_6、“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一诗句采用什么手法?其作用是什么?答:_。7、文学知识填空:孔雀东南飞原题为 ,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 诗。开头有一篇小序,介绍了 。故事发生在 ,但成诗时间可能稍后一些,并在流传中得到充实提高。后收入 朝代 所编的 。这首诗的体裁是 ,诗的序曲以孔雀失偶 ,尾声以 作结,富有民族特色。全诗在创作手法上是 的,通过 和 的爱情悲剧,揭露了 ;结尾的手法又是 的,表达了 。全诗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都达到很高成就,为人称颂。人们历来把这首诗与 朝代的 合称为 。三、选段在线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1、第二段前边画线的诗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艺术手法?突出了女主人公的什么性格特点?_2、“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这里兰芝自请遣归的原因是:( )A.兰芝不堪凌虐,深知被遣乃形势所趋,毅然以此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B.兰芝不能承受繁重的操劳,深知自己与婆婆的矛盾不可能得到缓解,愤然以此作为对婆婆的反抗。C.兰芝不堪凌虐,深知婆婆与自己水火不能相容,只能以此作为脱离苦海的方法。D.兰芝不能忍受孤苦的处境,深感在焦家当媳妇的艰难,于是以此警告丈夫和婆婆,表明自己的愤懑。3、第二段最后画线的诗句,所表现的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A勤劳B温柔C外柔内刚D坚强持重 四、延伸拓展:1、阅读下面一首汉乐府,完成后面的题目: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注旅谷:野谷。旅葵:野葵菜。(1)、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中有阿谁”表现出老兵在归途中急切盼望得到家人消息的心情。B“松柏冢累累”得到的回答与老兵的希望形成对比,家破人已亡。C“不知贻阿谁”以饭熟不知给谁说明家乡已成寂寥无人的荒村。D结尾两句以细致的动作描写,表现出老兵的神情恍惚和内心痛苦。(2)、对这首乐府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五言古诗,揭露了汉代兵役制度的野蛮和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B从十五到八十,六十余年未着一字,而着重写“归”,可谓匠心独运。C将典型情绪与典型环境融为一体,以强烈的对比表现出民生多艰。D诗句语言平实无华,情调悲怆幽远,景物描写与心理描写十分成功。2、阅读下面一首汉乐府,选出理解赏析不当的一项( ) 长 歌 行 乐府歌辞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A一、二句表现了植物茂盛的园圃里充满生机。但末尾“晞”字,暗寓着旺盛之中时光将一去不返的微妙意思。B三、四句写温煦的春天传播着光和热,以德惠恩泽施予万物,从而使大自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C五、六句写出了大自然的另一面,由盛而衰,由生长而消亡。但其中也暗含第二年春天一到,它们又会蓬勃地生长。D七、八两句用百川东流入海不再西归为喻,既将道理加深,也加强了说服力,从表现上是一种“蓄势”,从而水到渠成地用最后两句点出主题。孔雀东南飞同步练习答案语言积累:ADFABA7、课堂点击:1、(3)(1)(2)(6)(4)(5)(7)(8)(11)(10)(9)(12)(14)(13)(16)(15)(18)(17) 2、人物性格是在两条线索的交错发展中充实起来的。如:最初我们只看到刘兰芝不甘心受折磨而自请还家的一方面,接着又看到她和仲卿夫妻恩爱的一方面,从而进一步认识刘兰芝不但料到再也不能团聚,而且勇敢地承担这种不幸。进而又从她被遣前的镇定态度看到她在内心里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正因为爱情越深痛苦才越重,也才能更突出她的不为威压所屈服的坚强性格。这样写自然会引起人们对她的同情,而深刻地痛恨迫害他们的封建家长制度和伦理道德。 3、兴的特点是由于对外界事物的接触,引起与之相关的感情。在古诗里叙夫妇离别之苦的诗,常以黄鹄起兴,“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这首诗也是如此,只是把黄鹄换成孔雀而已。 4、 刘兰芝自少接受良好教养,品行端正,堂堂正正地入焦家之门;而今迫于无奈,要离开焦家,也得堂堂正正地走出焦家之门。 刘兰芝被迫自遣回家,她的严妆是她对焦母的抗议与示威。刘兰芝打扮时的事事四五通,表示了她对焦仲卿的爱,也表现出了离开焦家时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的矛盾心情。 刘兰芝离开焦家时“起严妆”,表现了她离开焦家时的镇静自如,从容不迫。5、 反衬刘兰芝鄙视权贵的高崇高德。反衬刘兰芝不贪图富贵、忠贞于爱情高尚情操。太守家的热闹场面与兰芝与焦仲卿的绝望痛苦形成鲜明的对照,增强悲剧效果。6、这一句兼用了“比”和“兴”的手法,以孔雀失偶喻夫妻离散并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渲染了全篇的悲哀气氛。这种以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手法在民歌中是常见的。在结构上,开头的这一句也和结尾的鸳鸯双飞构成呼应关系,体现了构思的匠心和用心的良苦。7、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叙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成诗的经过、汉末建安年间、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乐府诗、起兴、鸳鸯双飞、现实主义、刘兰芝、焦仲卿、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的罪恶、浪漫主义、人民群众对忠贞爱情的歌颂和良好的愿望,北朝、木兰辞、乐府双璧。三、1、采用了赋的手法;突出了主人公的心灵手巧,多才多艺。2、A3、C四、1、(1)C (2)D2、C诗三首同步练习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词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暧暧(i i) 迢迢(tio tio) 呦呦(yu yu)B.机杼(zh) 羁鸟(j) 阡陌(qin m)C.擢升(zhu) 吐哺(b) 三匝(zh)D.衣衿(jn) 掇取(du) 脉脉(m m)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盈盈 泣涕 朝露 羁鸟B.俗韵 故渊 樊笼 忧思C.沉吟 尘杂 吐哺 札札D.守茁 嘉宾 皎皎 德泽二、阅读理解(一)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3.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_。4.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5.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和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二)阅读短歌行,回答后面的问题。6.说明诗中所用比喻的含义。用“朝露”来比喻 _。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喻 _。用“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_。7.说明诗中所用典故的含义。(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13题。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 甲 ),池鱼思( 乙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 丙 )深巷中,鸡( 丁 )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8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1)少列适俗韵( )A韵味 B音乐 C情趣 D风俗(2)桃李罗堂前( ) A排列 B网罗 C张罗 D搜罗(3)虚室有余闲( ) A空地 B空宅 C闲暇 D闲宅9在上文中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填词,其中最恰当的一组是:A密林 深渊 吠 鸣B旧林 故渊 吠 鸣C密林 故渊 叫 飞D旧林 深渊 吠 飞10下列对归园田居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尘网”,喻污浊、黑暗的官场。B“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C“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D“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11对文中诗句理解不恰当的是: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格,天性本来就只喜爱田园、山林。韵,这里指性格、气质。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错误地落入官场的罗网里,一离开故园就是三十年(从陶渊明初仕为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归男,实际是十三年。诗人这里有意夸大,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倦)。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留恋原来飞翔栖息过的树林,池中的鱼思念以往自由生活过的深潭。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村南的野外开荒,我又能安守清贫回归故里。12对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律文书电子签管理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外卖运营专家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桨扇发动机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细菌类诊断抗原项目建议书
- 基于Qt的探测器寿命试验系统设计及实践
- 2025年温州瑞安市中小学招聘事业编制教师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年十堰市茅箭区教育局所属学校招聘教师考试试题【答案】
- 劳动保障局副局长述职报告
- 消防员个人工作自我鉴定范文
- 湘艺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 高压氧舱测试题库及答案
- T/SHPTA 032.2-2022500 kV及以下海上风电交流海缆用可交联聚乙烯电缆料第2部分:半导电屏蔽料
- 2024年江西财经大学辅导员考试真题
-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策略研究
- GB/T 30425-2025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水冷却设备
- 河南省洛阳市东方第二中学2025届八下物理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5春季学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国际私法》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5)试题及答案
- 风电运维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保密人员面试题及答案
- 体育设备采购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烘焙技巧培训课程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