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工具酶基因工程使用的工具酶具有一个重要特征 每一种酶都具有自身特定的功能 有的像 手术刀 可以进行DNA分子的特定切割 有的像 粘合剂 可以促进DNA分子之间的粘合和连接 有的像 砌砖机 可以合成完整的双链DNA分子 核糖核酸酶 Rnase 专门水解断裂RNA分子 脱氧核糖核酸酶 DNase 特异水解断裂DNA分子 按水解断裂核酸分子的不同方式核酸酶分为两种类型 核酸外切酶 exonuclease 从核酸分子的末端开始 一个核苷酸一个核苷酸地消化降解多核苷酸链 核酸内切酶 endonuclease 从核酸分子内部切割磷酸二酯键使之断裂形成小片段 核酸酶 通过切割相邻的两个核苷酸残基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使核酸分子多核苷酸发生水解断裂的酶 常用的工具酶 工具酶 一把特殊的剪刀 限制性内切酶 1 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 阿尔伯 Arber 史密斯 Smith 和内森斯 Nathans 获197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Lurva和Human 1952 以及Bertani和Weigle 1953 发现了 噬菌体的限制作用 即在一种宿主细胞生长良好的 噬菌体 但在另一种宿主细胞中生长很差 修饰作用 第二个寄主菌株赋予 噬菌体非遗传的变化 使之再感染时能够有效生长 而没有再次受到限制的现象 限制作用和修饰作用都是由寄主控制 统称为寄主控制的限制与修饰现象 第一节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Enzyme RE 限制作用的本质是限制酶的切割反应 修饰作用的本质则是甲基化酶的甲基化作用 HsdR 编码限制酶 hsdM 编码甲基化酶 hsdS 表达产物协助上述两种酶识别特殊的作用位点 当有DNA入侵细菌时 修饰酶修饰宿主自身的DNA 使之打上标记 避免自身的DNA被限制性内切酶分解 限制酶降解外来的DNA 自身DNA由于修饰酶的甲基化而受到保护 限制性酶与DNA甲基化酶共同构成细菌的限制 修饰系统 限制性内切酶是一类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 并在识别位点或其附近切割DNA双链的核酸内切酶 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据统计数字 仅 型核酸内切限制酶一项迄今就已从各种不同的微生物当中 分离出了2300种以上 可识别230种不同的DNA序列 目前已经发现3500种以上 而且商业化的有250种之多 第一节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Enzyme RE 2 限制酶的命名 现在通用的命名原则是 第一个字是细菌属名的第一个字母 第二 三个字是细菌种名的前二个字母 这些字母都用斜体字母 接下去是细菌菌株的第一个字母 用正体字母书写 如果同一菌株中有几种不同的内切酶时 则分别用罗马数字 来代表 现在列表举例说明如下 EcoRI 表示大肠杆菌属名第一个字母 E 表示种名头两个字母 表示菌株名第一个字母 R 表示该菌中第一个被分离出来的酶 I co 几种限制性内切酶命名原则举例 I型 能识别专一的核苷酸顺序 在距识别点数千碱基处随机切割DNA分子中的双链 III型 有专一的识别顺序 它在识别顺序下游约25bp处几个核苷酸对的固定位置上切割双链 但这几个核苷酸对则是任意的 II型 识别专一的核苷酸顺序 并在该顺序内或附近的固定位置上切割双链 由于这类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和切割的核苷酸都是专一的 所以总能得到同样核苷酸顺序的DNA片段 并能构建来自不同基因组的DNA片段 形成杂合DNA分子 3 限制酶的种类根据限制酶识别和切割DNA的特点 可将限制酶分为I II III三种类型 绝大多数的 型核酸内切限制酶 都能够识别由4一6个核苷酸对组成的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我们称这样的序列为核酸内切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而限制酶就是从其识别序列内切割DNA分子的 因此识别序列又称内切酶的靶子序列 识别序列通常具有二重旋转对称轴 序列呈回文结构 palindromicstructure 即有一个中心对称轴 从这个轴朝二个方向 读 核苷酸顺序都完全相同 4 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基本特性 4 1 型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 EcoRI的识别顺序为 5 GAA TTC 3 3 CTT AAG 5 垂直虚线表示中心对称轴 从两侧 读 核苷酸顺序都是GAATTC或CTTAAG 这就是回文顺序 palindrome recognitionsequenceenzymes5 GTTAAC3 Hpa bluntend3 CAA TTG5 5 G AATTC3 EcoR 5 protrudingend3 CTTAA G5 5 A AGCTT3 Hind 5 protrudingend3 TTCGA A5 5 G GATCC3 BamH 5 protrudingend3 CCTAG G5 5 C TGCAG3 Pst 3 protrudingend3 GACGT C5 识别序列在DNA分子中出现的频率 如果四种碱基按完全随机分布的原则 则某种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序列在DNA分子中出现的频率为 1 4 nn为识别序列的核苷酸数目 但实际上未必所有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序列的出现概率都符合这样的规律 往往是富AT的识别序列在富AT的DNA分子中出现的概率高 在富GC的DNA分子中出现的概率低 而富GC的识别序列在富AT的DNA分子中出现的概率低 在富GC的DNA分子中出现的概率高 由于那些长的识别序列和富GC或富AT的识别序列在DNA分子中出现的概率很低 所以把这些识别序列相应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称为稀切酶 rarecuttingenzymes 有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识别两种以上的核苷酸序列 如AccI既可识别GTATAC 又可识别GTCGAC DdeI可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有CTAAG CTTAG CTGAG和CTCAG 这样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为获得多种酶切片段提供了方便 4 2 型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特点 绝大多数 型限制性内切酶在其识别顺序切割双链DNA 水解磷酸二酯键 产生3 OH和5 P片段 这种酶的切割可以有两种方式 一是交错切割 结果形成两条单链末端 这种单链末端的核苷酸顺序是互补的 可形成氢键 所以称为粘性末端 如果切点在中轴的左上侧和右下侧 则产生5 突出粘性末端 cohesiveend 5 G AATTC 3 5 GOHpTTAAC 3 3 CATAA G 5 EcoR 3 CTTAApOHG 5 如果切点在中轴的左上侧和右下侧 则产生3 突出的粘性末端 5 CTGCA G 3 5 CTGCAOHpG 3 3 G ACGTC 5 Pst 3 GpOHACGTC 5 另一种是在同一位置上切割双链 产生平头末端 即碱基配对完好的末端 例如Hae 的识别位置是 5 TCG CGA 3 5 TCGOHpCGA 3 3 AGC GCT 5 3 AGCpOHGCT 5 粘性末端与平头末端 核酸内切限制酶HindIII对双链DNA分子的切割作用 有些来源不同的限制酶却识别和切割相同的序列 这类限制酶称为同裂酶 同裂酶产生同样切割 形成同样的末端 酶切后所得到的DNA片段经连接后所形成重组序列 仍可能被原来的限制酶所切割 同裂酶的反应条件可能存在差异 5 同裂酶 Isoschizomers 完全同裂酶 能识别和切割完全相同的序列 如HindIII与HsuI A AGCTT 不完全同裂酶 虽能识别相同序列 但切割方式不同 如XmaI和SmaI CCCG GGG和CCC GGG 同裂酶 Isoschizomers 6 同尾酶 Isocaudomers 有些来源不同的限制酶 识别及切割序列各不相同 但却能产生出相同的粘性末端 这类限制酶称为同尾酶 但两种同尾酶切割形成的DNA片段经连接后所形成的重组序列 不能被原来的限制酶所识别和切割 MunI 5 CAATTG 3 3 GTTAAC 5 EcoRI 5 GAATTC 3 3 CTTAAG 5 5 CAATTG 3 3 GTTAAC 5 5 GAATTC 3 3 CTTAAG 5 重新连接后的序列 5 CAATTC 3 3 GTTAAG 5 1 识别顺序不同 切割方式也不同 如EcoR 和PstI 前者产生的是5 粘端 后者产生的是3 粘端 2 识别顺序不同 切割产生的粘末端相同 同尾酶 3 识别顺序相同 切割方式不同 如SmaI与 maI 4 相同的识别顺序 切割方式亦相同 7 限制酶的识别位点与切割方式之间的关系 核酸内切限制酶的单位是这样定义的 在20ul终反应体系中 1h完全酶解1 g底物DNA所需要的酶量 为l个单位的内切酶 1U DNA1 g限制性内切酶反应10 缓冲液2 l Mg2 Tris Hcl 巯基乙醇等重蒸水16 l酶液1 l 反应体系 8 影响核酸内切限制酶活性的因素 1 DNA样品的纯度 2 DNA的甲基化程度 3 酶切消化反应的温度 4 DNA的分子结构 5 核酸内切限制酶的缓冲液 6 酶的纯度 内切酶的星号活性 在某些反应条件下 识别顺序的特异性可能发生变化 可能切割一些与特异识别序列相类似的序列 最常见的例子是EcoRI 一般条件下它识别GAATTC六个核苷酸顺序 而EcoRI 表现有星号活性 仅能识别AATT四个核苷酸的顺序 促使内切酶产生星号活性的因素有多种 主要由如下一些因素引起 1 甘油浓度过高 这是引起星号反应的常见原因 2 离子强度不合适 某些内切酶需要在高盐缓冲液中进行反应 盐浓度降低也可能引起星号反应 3 阳离子变化 若将Mg2 改为Mn2 可能促使EcoR 和Hind 产生星号活性 4 溶液中pH变化 如用EcoRI酶切时 反应溶液的pH值由7 5升高到8 5时也会出现星号反应 5 有机溶剂残留的影响 9 核酸内切限制酶在分子克隆中的应用限制酶是分子克隆中最常用的工具酶 可以这么说 只要进行分子克隆操作 就必定要用限制酶 归纳起来 主要用在这几方面 DNA重组 组建新质粒 DNA分子杂交 制备DNA放射性探针 绘制DNA物理图谱 DNA序列分析 DNA甲基化碱基的识别与切割 基因定位及DNA同源性研究 第二节甲基化酶 甲基化酶同限制性内切酶成对存在 它们具有完全相同的识别顺序 甲基化酶使识别顺序中的某个碱基发生甲基化 保护DNA不被限制性内切酶切开 甲基化酶在分子克隆中相当有用 可保护基因组DNA中的特定部位不被切割 DNA连接酶 Iigase 能借助ATP或NAD水解提供的能量催化2条双链DNA片段紧靠在一起的3 羟基末端与5 磷酸基团末端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使两末端连接的酶 第三节DNA连接酶 1 DNA连接酶的作用机理 DNA连接酶与细胞内的能源分子形成复合物 用力拉住 5 P末端并将其 送到 3 OH末端上 促使两者形成磷酸二酯键 实现两个DNA分子的连接 细胞内的能源分子主要是指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 和腺苷三磷酸 ATP E coliDNA连接酶 简称DNA连接酶 是由大肠杆菌染色体编码的 只能催化双链DNA片段黏性末端之间的连接 不能催化双链DNA片段平末端之间的连接 用NAD 作能源辅助因子 T4DNA连接酶 是由大肠杆菌T4噬菌体DNA编码的 既可用于双链DNA片段黏性末端之间的连接 也能催化双链DNA片段平末端之间的连接 但平末端之间连接的效率比较低 用ATP作作能源辅助因子 连接反应的最佳温度为4 15 2 连接酶的种类 1 粘性末端连接 由同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不同DNA片段具有完全相同的粘性末端 或由两种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DNA片段 具有相同类型的粘性末端 都可以在DNA连接酶催化作用下形成共价结合的重组DNA分子 3 DNA片段的连接特点和连接方式 具有粘性末端的DNA片段结合方式 2 平末端连接用T4DNA连接酶直接将平末端的DNA片段连按起来 或是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给具平末端的DNA片段加上poly dA poly dT 同聚物尾巴之后 再用DNA连接酶将它们连接起来 3 同聚物加尾连接运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将核苷酸一个一个加到DNA分子的单链延伸末端的3 OH上形成长度可达100个核苷酸的尾 如poly dA 尾巴 要在平末端的DNA分子上产生3 OH单链末端 需用5 特异核酸外切酶处理 移去几个碱基即可 对任意两条DNA分子 只要分别获poly dA poly dT 或poly dC poly dG 同聚物尾巴 就会彼此连接起来 留下的单链缺口则由DNA连接酶封闭 单链裂口可以通过大肠杆菌DNA聚合酶1的作用填补 这种连接DNA分子的方法称为同聚物尾巴连接法 应用互补的同聚物加尾法连接DNA片段 4 人工接头连接人工接头连接法分为两种 一种是DNA连接子 linker 法 一种DNA接头法 DNA连接子也称衔接物 是指一段人工合成的具有平末端的双链寡核苷酸片段 长度为8 12个 具有一种以上限制酶识别位点 DNA接头法 也是指一段人工合成寡核苷酸片段 它的序列中包含了限制酶粘性末端 不需要用限制酶酶切 用衔接物分子连接平末端的DNA片段 第四节DNA聚合酶 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中经常使用的DNA聚合酶 有大肠杆菌DNA聚合酶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的Klenow大片段酶 Klenow酶 T4DNA聚合酶 T7DNA聚合酶 TaqDNA聚合酶 修饰的T7DNA聚合酶以及反转录酶等 这些DNA聚合酶的共同特点在于 它们都能够把脱氧核糖核苷酸连续地加到双链DNA分子引物链的3 OH末端 催化核苷酸的聚合作用 1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 E coliDNAPolI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 具有3种酶活性 即大亚基的5 3 DNA聚合酶活性 3 5 外切酶活性及小亚基的5 3 DNA外切酶活性 1 5 3 DNA聚合酶活性 需要以单链DNA作模板 并需要引物 该引物的3 为一OH DNA聚合酶I催化合成DNA合成链按5 3 方向延长 2 3 5 外切酶活性 即从游离的3 一OH末端降解单链或双链DNA成为单核苷酸 其意义在于识别和消除不配对的核苷酸 保证DNA复制的忠实性 3 5 3 外切酶活性 从5 一OH末端降解双链DNA成单核苷酸或寡核昔酸 也降解DNA RNA杂交体的RNA成分 本核酸酶具有RNA酶H活性 DNA聚合酶I的主要用途 1 缺口平移制作标记DNA探针 应用DNA缺口转移法制备DNA杂交探针的典型的反应体系是 在一定反应体积中加入一定量纯化的DNA片段 并加入适量DNase DNA聚合酶 32P dNTPs和未标记的dNTPs 其中 DNase 的作用是在DNA分子上造成断裂或缺口 使之带有3 OH末端 随后DNA聚合酶 的5 3 的核酸外切酶的活性从缺口的5 P一侧移去一至数个核苷酸 同时 DNA聚合酶 的5 3 的聚合酶的活性将 32P dNTPs和未标记的dNTPs随机掺入 取代已经被移走的核苷酸 DNA聚合酶 的5 3 的聚合酶的活性和5 3 的核酸外切酶的活性不断地重复以上的作用 使DNase 造成的缺口沿着5 3 的方向移动 5 P侧的核苷酸不断被移去 3 OH侧的核苷酸又按序填上 形成带上了 32P dNTPs标记的新合成的DNA链 取代了原有的未标记的DNA链 这种使DNA带上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过程就被形象地称为缺口平移法 2 合成cDNA的第二链3 填补双链DNA3 凹端4 DNA序列分析 2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 大片段 Klenow 酶 该酶是用枯草杆菌蛋白酶或胰蛋白酶降解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而得到的该酶大片段 亦称Klenow酶 从全酶中去除了5 3 外切酶活性 保留了5 3 DNA聚合酶活性及3 5 外切酶活性 在基因工程中的主要用途是 修补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而产生的3 隐蔽末端 标记DNA片段的末端 合成cDNA克隆中的cDNA的第二条链 DNA序列测定 DNA定点突变 Klenow片段修补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而产生的DNA的3 隐蔽末端的过程参见图 3 T4噬菌体DNA聚合酶 它具有二种酶活性 5 3 的聚合酶活性和3 5 的核酸外切酶活性 但其3 5 外切酶活性对单链作用比对双链DNA更强 它可以跟Klenow片段一样用来标记DNA的末端 在没有dNTP存在的情况下 3 5 的核酸外切酶活性便是T4DNA聚合酶的独特功能 3 5 的核酸外切酶活性远高于Klenow片段 如果反应混合物中只有一种dNTP 那么这种降解作用进行到暴露出同反应物中唯一的dNTP互补的核苷酸是就会停止 这种降解限制使得DNA的核苷酸删除受到控制 从而产生具有一定长度的3 凹端的DNA片段 于是在反应物中加入已标记的dNTP 这种局部消化的DNA片段便作为引物及模板 T4噬菌体DNA聚合酶的聚合作用超过外切作用 因此出现了DNA净合成反应 重新合成了完整的具有标记末端的DNA分子 该酶用途基本与Klenow一致 用T4DNA聚合酶的取代合成法标记DNA片段末端制备探针 由于在反应中带同位素标记的核苷酸逐渐地取代了被外切活性删除的DNA片段上原有的核苷酸 因此形象地将这种作用叫做取代合成法 其作用与Klenow酶相似 具有5 3 聚合酶活性及3 5 外切酶活性 该酶是所有DNA聚合酶中持续合成能力最强的一个 所合成的DNA的长度亦比其他聚合酶长得多 其3 5 外切酶活性比Klenow酶强1000倍 该酶的用途与T4DNA聚合酶相似 另外还可用于拷贝长段模板的引物延伸反应 4 T7噬菌体DNA聚合酶 测序酶是经修饰的T7噬菌体DNA聚合酶 该酶具有5 3 的聚合酶活性 其持续合成能力很强 而3 5 外切酶活性则是丧失的 故该酶是Sanger双脱氧测序法对长片段DNA进行序列分析的理想用酶 5 测序酶 该酶是一种耐热的依赖于DNA的DNA聚合酶 具有5 3 聚合酶活性及3 5 外切酶活性 聚合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72 该酶的主要用途是进行PCR反应 6 TaqDNA聚合酶 6 逆转录酶 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 逆转录酶 Reversetranscripatase 是以RNA为模板指导三磷酸脱氧核苷酸合成互补DNA cDNA 的酶 商品化的逆转录酶有两种 一种来自禽成髓细胞瘤病毒 AM 另一种来自大肠杆菌中表达的Molonoy鼠白血病病毒 Mo ML 逆转录酶 它们均具有依赖于RNA的5 3 DNA聚合酶活性和依赖于DNA的5 3 DNA聚合酶活性 其底物是RNA或DNA模板及带3 一OH的RNA或DNA引物 以及RNA酶H活性 5 3 及3 5 外切核糖核酸酶活性 能持续地 特异地降解RNA DNA杂交体中的RNA 逆转录酶的主要作用是将mRNA反转录成cDNA 并可用反转录成的cDNA进行序列分析 再推导出RNA序列 第五节修饰酶 1 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的作用是将DNA末端中的5 端磷酸基除去 使其5 端变成了OH基 用于基因工程的碱性磷酸酶有两种 细菌碱性磷酸酶 BAP 和小牛肠碱性磷酸酶 CIP 该酶有2个主要的用途 一是将载体末端的磷酸基除掉 避免在DNA重组时载体分子的自我连接 另一用途就是和T4多聚核苷酸激酶连用 用于DNA的末端标记 2 T4多聚核苷酸激酶T4多聚核苷酸激酶 T4polynucleotidekinase 可将ATP中 位上的磷酸基转移到具有5 端羟基的DNA或RNA分子上 常简称为T4激酶 T4核苷酸激酶广泛用于DNA和RNA的5 末端标记 标记时以 r 32P ATP作为底物 采用转移反应可获得高水平的末端标记 但反应前必须除去5 端未标记磷酸基 3 末端转移酶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TerminalDeoxyribonucleotidylTransferase 缩写为TdT 分离自小牛的胸腺 在二价离子存在条件下 催化dNTP加于DNA分子的3 一OH端 DNA分子可以是单链 亦可是双链 主要是3 一OH突出的双链 在适当条件下 也可在DNA平末端或3 凹端的3 一OH端加上dNTP 末端转移酶主要用于建立体外重组DNA分子时在DNA片段末端加上一个同聚物尾巴 两种不同的DNA分子加上不同的但可以互补 即A和T C和G 的尾巴后 经过退火或复性 两种尾巴便可以借助互补作用连接在一起 如果在反应系统中加入同位素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相关专业试题及答案大全
- 小学语文四年级《天窗》教育教学课件
- 针灸推拿专业试题及答案
- 考研的专业试题及答案
- 财务专业笔试题及答案
-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广东省东莞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
- 闵行区庭院施工方案公示
- 铺警示砖施工方案
- 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交友的智慧(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
- 2025-2026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语文园地一 课件
- 2025年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招聘笔试模拟题与解析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Same or Different 教案
- 走心!学校庆祝第41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校长高水平致辞
- 《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评估门诊与转诊系统建设规范》
- 教师节主题班会课件PPT
- 图形创意(第二版)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合集最新课件汇编
- QC∕T 900-1997 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
- 会计师事务所司法会计鉴定工作底稿模版
-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