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要8医学影及器械检查_第1页
临床医学概要8医学影及器械检查_第2页
临床医学概要8医学影及器械检查_第3页
临床医学概要8医学影及器械检查_第4页
临床医学概要8医学影及器械检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内科教研室胡为群,第五节 医学影像及器械检查,影像学、心电图检查的基本知识、检查的种类,,教学目标,影像学检查,什么是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借助一定成像手段,使人体的某些器官结构显像,以此判断其解剖特点、生理与病理变化,从而达到协助诊断与治疗为目的的特殊检查方法。什么是医学影像学? 以传统X线诊断为基础,包括CT、MRI、USG、DSA、同位素扫描等成像技术的一门新兴学科称为医学影像学。,一 、 X 线 检 查,概述 X线检查是利用X线的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 使人体内部结构在荧光屏上或X线照片上显影, 从而直接观察其解剖、生理、病理形态等改变,达到诊断疾病的一门临床医学。,X线检查,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骨关节系统及胸部仍主要使用X线检查。虽然一些先进的影像检查技术,例如CT和MRI等对一部分疾病的诊断,显示出了很大的优越性,但它们并不能取代X线检查。,一、X线临床应用的基本知识,(一)X线的特性 1.穿透性: X线成像的基础2.感光效应: X线摄片的基础3.荧光效应: X线透视的基础4.电离作用及生物效应:其次是利用了人体组织器官之间存在的自然对比。,(二)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人体不同组织密度与X线阴影的关系,1自然对比 按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的密度、厚度不同,将人体组织器官分为以下四类:,2.人工对比 将密度较高的物质(碘剂、硫酸钡) 或密度较低的物质(空气) 引入被检组织器官, 造成人为的密度差异, 叫人工对比。这种检查方法称造影检查, 所用造影物质称造影剂.,(二)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一)、传统X线检查,1.透视透视常用于胸部检查, 也用于胃肠钡餐、钡剂灌肠、骨折复位及取异物、造影检查等。 优点:经济、简便、诊断结果迅速, 可对器官进行多方位的动态观察。 易忽略细微病变, 不能留下永久的影像和远程会诊诊断等,不利于复查对比。,优点:影像清晰, 能显示人体的细徽结构, 能够保留资料,利于对比、讨论、远程会诊诊断等。 缺点:检查范围受胶片限制,不能动态、多方位观察等。,2.摄片:利用X线的感光效应,使X线穿透人体后在胶片上呈现影象的方法。使用最广泛。,透视,利用x线的穿透性和荧光作用,将被检者置于荧光屏(或影像增强器)与x线管之间,x线穿过人体之后在荧光屏(或影像增强器)上形成可见影像并进行视读的检查方法。,透视和摄片特点对比,普通x线摄影(plain film radiogrphy),被检者置于x线管和屏片组合之间,x线穿透人体后在胶片上形成潜影,再经显、定影过程获得清晰胶片影像的检查方法。,4.其他特殊检查 包括体层摄片、放大摄片、软X线摄片(乳腺)、记波摄片等。可以根据临床需要选用,3.造影检查 造影检查是利用人工对比的原理,使组织器官与引入的造影剂产生明显对比的一种检查方法。 钡剂-食管、胃肠道造影碘剂-心血管泌尿系造影,胄肠钡餐造影,胆 道 造 影,2. 造影检查方法,(二)计算机X线成像检查,计算机X线成像(CR)稀土元素制成的晶体板(IP板)吸收照射到板上的X线的光信号,通过激光扫描读出板上的潜影后,通过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影像可由激光打印机输出,亦可由监视器直接读出。优点:数字化图像的优点;不足:空间分辨力不如屏-片组合。,18,功能缺点:时间分辨率差,不能满足动态器官和结构的显示;空间分辨率差,与常规X线屏片系统比较。,影像板,19,(三)CT检查技术(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CT)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X线电子计算机由英国EMI公司的工程师于1969年设计成功,1972年公诸于世。它是一种对穿透射线所经过的物质断面进行扫描,通过计算机技术而显示此层面结构的装置。其本质仍是一种X线断层图像。其图像逼真、清晰、密度分辨率高,解剖关系明确,对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较普通X线有明显提高,已成为临床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CT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应用临床以来,经过多次升级换代,其结构和性能不断完善和提高,由最初的普通头颅CT机发展到现在的高档滑环式螺旋CT(Spiral CT;Helical CT)和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T;EBCT)。,CT诊断的临床应用,1.头颈部疾病: 眶内占位病变、鼻窦早期癌、中耳小胆脂瘤以及鼻咽癌的早期发现等效果良好。2.胸部疾病的CT诊断,随着高分辨力CT的应用,对肺癌、纵隔肿瘤、肺间质病变等的诊断,很有帮助。胸部疾病CT诊断价值的大小取决于CT装置。3.腹部及盆部疾病的检查被广泛应用。4.骨关节疾病CT对显示骨变化如骨破坏与增生的细节较X线为优。,三、 CT诊断的临床应用,CT检查: 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头颈部疾病的诊断首选的检查方法.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内肿瘤、外伤性血肿与脑损伤、脑梗死与脑出血以及椎管内肿瘤与椎间盘脱出等病诊断效果好,诊断较为可靠。 螺旋CT扫描: 可获得比较精细和清晰的血管重建图像,即CTA,而且可以做到三维实时显示,有希望取代常规的脑血管造影。,23,颅脑CT: 1、适应症:颅内肿瘤、脑出血、脑梗塞、颅脑外伤(血肿、气脑等)、 颅内感染、脑寄生虫病、脑先天性畸形、脑萎缩、脑积水及脱髓鞘病等。 2、优点:CT已完全代替常规X线颅脑检查如气脑造影(脑池),脑室造影等;螺旋CT的脑血管三维重建可获得比较精细和清晰的血管三维图像。 3、缺点:对于脑血管畸形的诊断,CT不如DSA;对于颅底及后颅窝 病变的诊断,CT不如MRI。,24,25,二、磁共振成像(MRI),什么是 MRI(磁共振成像)? MRI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成像技术。MRI诊断广泛应用于临床,时间虽短,但已显出它的优越性。无创性MRI有取代脑血管造影趋势。,(二)MRI检查的优点和缺点1)MRI检查的优点、无辐射损害、无骨性伪影、能多方向和多序列成像、软组织分辨能力高、无需使用对比剂即也可显示血管结构等特点。但。2)MRI检查的缺点、检查时间长、设备昂贵、检查费用高因费用昂贵,不宜作为常规检查,应根据适应症和病情选择。,磁共振成像,(三)、MRI的临床应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检查:应用最早,也较为成熟。、头颈部疾病检查:优于CT、纵隔与胸部疾病检查、心血管系统疾病检查、腹部疾病检查优于CT、泌尿系统与盆腔疾病检查、骨骼与肌肉系统疾病检查,磁共振成像,三超声成像检查,什么是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性质上的差异,以波形、曲线或图像的形式显示和记录,借以进行疾病诊断的检查方法。,一、超声检查( USG )的基本原理(一)超声波的概念 超过人耳听觉阈值上限的机械振动,振动频率在20000Hz以上;常用频率在120MHz(二)超声波的物理特性 、方向性 、反射、透射、绕射、折射与散射 、吸收与衰减 、多普勒效应,超声检查,(三)人体脏器的回声性质无回声型(无反射型)胆汁、尿液、血液低回声型(少反射型)肝、脾强回声型(多反射型)血管壁、结石极强回声型(全反射型)肺、胃肠道(四)超声诊断设备及成像原理、超声诊断设备:探头、主机、显示器、记录装置、超声诊断成像的基本原理,超声检查,回声类型,肝(低回声型),胆汁(无回声型),胆囊壁(强回声型),超声检查,A型基本淘汰。1、型超声诊断仪机理:不同的光点反映回声变化,用切面显示正常组织与异常组织 。用途:其广泛用于妇产科、泌尿科、消化科和心血管科等各类疾病的诊断。,二、超声诊断的方法及临床应用:分为A型、M型、B型、D型四种,子宫内孕囊及胚芽(早孕),超声检查,2、型超声诊断仪机理:以单声束取样,获得活动界面回声,再以慢扫描方式展开。用途:分析心脏和大血管的运动幅度,主要用于诊断心脏疾病。,3.D型超声检查,胸部疾病利用Doppler原理对心血管内血流进行探测分析。频谱多普勒(PW+CW)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用途:检测血流的方向、速度、性质、分布范围、有无反流及异常分流等。,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主要于心血管、腹部组织器官和盆腔器官包括妊娠的首选检查方法。1.可协助确定占位病变的物理性质2.检查脏器的形态、大小及结构 3.测定心脏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改变4.检测血流变化5.监测胎儿生长发育6.检测积液7.疾病的随访8.介入检查和治疗9.健康体检、防癌普查等,四、心电图检查,心电图(ECG):是利用心电图机通过导线与体表相连,记录心脏在每一个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心脏在机械收缩之前,首先产生电激动),心电图检查,心电图评估,(一)、心电图导联,心电图导联:是将电极放置于人体表面任何两点,并通过导线分别与心电图机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称心电图导联。 常用心电图导联:12个。 标准肢体导联3个:、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3个:aVR、aVL、aVF 胸导联6个:V1、V2、V3、V4、V5、V6,(一)、心电图导联1.标准导联正负电极的位置,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正负电极的位置,3.胸导联正负电极位置,P-P间期,R-R间期,(二)心电图各波、段、间期的命名,Q-T间期,P波、QRS波、T波、U波、ST段,P-R间期,Q-T间期,P-R间期,PR段,R波前的负向波,QRS波:代表心室除极,第一个正向波,R波后的负向波,S(s)波,Q(q)波,R(r)波,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1.P波,1).形态方向:正常P波形态在大部分导联上呈圆钝形,有时可有轻度切迹。P波方向在、aVF、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2.时间:一般小于0.12s。3.电压:肢体导联一般小于0.25mV,胸导联一般小于0.2mV。,(三)、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2.P-R间期,从P波的起点到QRS波群的起点。P-R间期与心率快慢有关,成年人心率在60100次/分钟,P-R间期为0.120.20s。,3.QRS波群,(1)时间:正常成年人QRS波群时间小于0.12s,多数为0.060.10s。(2)波形与振幅(电压) 胸导联:一般规律是RV1RV5逐渐增高,而S波逐渐减小。V1、V2导联多呈rS形,R/S1,RV1不超过1.0mV。V5、V6导联QRS波群可以呈qR、qRs、Rs或R形,R/S1,RV5不超过2.5mV。V3或V4导联多呈RS形,R/S大致等于1。 肢体导联:标准导联一般主波向上,导联的R波不超过1.5mV。aVR导联QRS波群主波向下,可呈QS、rS、rSr或Qr形,aVR导联的R波一般不超过0.5mV。aVL与aVF导联的QRS波群可呈qR、Rs、R形,也可呈rS形,aVL导联的R波不超过1.2mV,aVF导联的R波不超过2.0mV。 (3)Q波:除aVR导联外,正常Q波时间一般小于0.04s,振幅小于同导联R波的1/4。Q14R,4.S-T段,正常S-T段为一等电位线,可以有轻微的向上或向下移位。S-T段下移:在任何导联中,S-T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V。S-T段抬高:在V1、V2导联不应超过0.3mV,V3导联不应超过0.5mV,V4V6导联和肢体导联均不应超过0.1mV。,5、T波,正常时T波圆钝,两支不对称。T波正向时,升支长于降支,T波负向时,降支长于升支。(1).方向:正常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即、V4V6导联T波向上,aVR导联向下,、aVL、aVF、V1V3导联T波可以向上、向下或双向。如果V1导联T波向上,V2V6导联T波均不应向下。(2).振幅: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胸导联T波可达1.21.5mV。T1/10R,6.Q-T间期及U波,Q-T间期:其长短与心率快慢有密切关系,心率快时,Q-T间期缩短;心率慢时,Q-T间期延长。心率在60100次分时,Q-T间期:0.320.44s。为了避免受心率影响,常用校正的Q-T间期,即Q-Tc=Q-T/R-R。Q-Tc就是R-R间期为1s(心率60次/分)时的Q-T间期,正常Q-Tc不超过0.44s,一般女性的Q-Tc间期较男性略长。U波:是T波之后0.020.04s出现的振幅很低小的波,方向与T波相同。以V3V4导联较明显。U波过高者见于低血钾病人。 (V1不超过0.2mv),(四)心电图临床应用:1.诊断各类心律失常2.诊断心肌梗塞、心肌损伤、缺血、3.诊断房室肥大、4.诊断心包炎、电解质紊乱(低、高钾)5.用药监护、危重病人、手术麻醉时的监护、,五、内镜检查,(Endoscopy)是指利用先进的光学设备对体腔内器官进行检查和疾病诊断治疗的一种方法。,五、内镜检查,应用范围,人体内的各腔道如咽喉、耳、鼻、支气管、食道、胃、小肠、大肠、胆道、肾脏、脑室、尿道、子宫、腹腔、胸腔、关节等等均有相应的内镜或超声内镜进行检查与治疗。,内镜的发展史,内镜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200)硬式内镜: 1795年1932年.1795年Bozzini利用细铁管看到了直肠腔,到1805年又相继看到了尿道及子宫腔,此细铁管为最原始内镜。 Kussmaul制成硬式胃镜在1868举行的首届食道-胃-十二指肠镜检查会议半屈式内镜:1932年1957年 光纤维问世纤维内镜: 1957年(Hirchowz)1983年电子内镜: 1983年至今,库斯莫 -1868举行的首届食道-胃-十二指 肠镜检查会议,纤维胃镜及图象传导,(一)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上消化道内镜系指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胃镜临床应用,适应证广泛,凡疑为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而诊断不清者,均可进行检查,具体适应证有:1.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烧灼、上腹部疼痛、不适、饱胀、食欲下降而原因不明2.上消化道出血。3.X线钡餐检查不能确诊,疑有粘膜病变或肿瘤者。4.需随访观察的病变。5.药物治疗前后的观察或手术后随访。6.需作内镜治疗的患者(异物、出血、狭窄扩张、息肉摘除等,分为良性及恶性肿瘤 1)良性肿瘤,肿瘤,三、下消化道内镜检查结肠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