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浆液配比及适用条件研究 .pdf_第1页
水泥稳定浆液配比及适用条件研究 .pdf_第2页
水泥稳定浆液配比及适用条件研究 .pdf_第3页
水泥稳定浆液配比及适用条件研究 .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6卷第12期 2014 年 第12期 煤炭工程 C O A L E N G IN E E R IN G V o1 46 N o 12 N o 12 20 14 d oi 10 1 l 799 ce20 14 120 32 水泥稳定浆液配 比及适用条件研究 单仁亮 杨 昊 张 雷 郭志明 刘校东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100083 摘要 为了确定水泥稳定浆液的配比 研究了不同水灰比 不同外加剂含量条件下 水泥 浆液的析水率 粘度 抗压强度 初 终 凝时间的变化特性 结果表 明 水灰 比为 0 8 膨润土 掺入量为2 5 减水剂掺入量为 0 8 时 水泥浆液的各项性能指标 均满足稳定浆液的要 求 且最经济 因此 该配比可作为水泥稳定浆液的适宜配比 然后 通过粘度时变曲线确定浆液的 最佳可注时间为 2h 最后 依 据稳 定浆液在 裂隙中的流动特性 给 出了稳 定浆液 的注浆压力 扩散半径与裂隙宽度的关 系表达式 关键词 稳定浆液 水泥注浆 适用条件 立井注浆 中图分类号 TU4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0959 20 14 12 0097 0 4 R esearch on P rop orti on and A pp l i cab l e C ond i ti on s of C em en t S tab l e Sl u rry S H AN R e n l i ang YANG Hao Z HANG L ei GUO Zh i m i n g LIU Xi ao dong School of M echan i cs and Ci vi l E ngi neeri ng C hi na U ni versi ty of M i ni ng an d T echnol ogy Beiji ng B ei ji ng 100083 C hi na A b stra ct In ord er to d eterm i n e the proporti on of ce m ent stabl e sl urry vari ati on characteri sti cs w ere stud i ed on th e syneresi s rate vi scosi ty com p ressi ve strength of stone i ni ti al setti n g ti m e and fi nal setti ng ti m e und er d i fferent w ater cem ent rati o an d d i fferent con tent of adm i xture R esu l ts show that w hen w ater cem ent rati o i s 0 8 i ncorporati on of bentoni te i s 2 5 and i n corp orati on of w ater redu ci ng agent i s 0 8 each perf orm ance i ndex of the cem ent sl urry m eets th e stab l e sl u rry requ i rem ent w i th the best eco nom y effi ci en cy T herefore th i s rati o can be the op ti m um proport i on of cem ent stabl e sl u rry the op ti m al grouti ng ti m e i s 2 h accordi ng to the CH IVe of vi sco si ty an d b ased on th e fl ow characteri sti cs i n fracture expressi ons of gr outi n g pressure di ffusi on rad i us and fractu re w i d th w ere gi ven K eyw o rds stabl e sl u rry cem ent gr ou ti n g appl i cab l e condi ti ons vert i cal shaft grouti ng 立井堵水方 法主要 有冻 结法 和预 注浆法 冻结法 成本 较高 且冻结深度有一定限制 预注浆法具有成本低廉 止水效果显著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立井施工 国内外的注浆 理论 出现较 大的分歧 欧美 的注浆 理论认 为 应尽 量采 用浓的浆液进行灌浆 以达到较高的结石强度 而我 国注 浆理论及注浆规范规定 注浆浆液应从稀逐级变浓 对于 不 同的注浆 理论 注 浆机 理 以及 浆液 性能 国内外学 者做 了大量的研究 刘文永 李振伟 等研究 了高掺量粉煤灰 对水泥浆液性能的影响 谷栓成 苏蓓莉 等 研究 了水 泥 粉煤灰 粘 土 生石灰 硫 酸钠和水 的复合浆液 性能 并确定了复合浆液的最优配比 李哲 4 J 谷栓成 等研究 高注浆压力条件下岩体 的力学特性 以及浆液的扩散形态 B A RTO N N i ck 介绍一种新 的注浆材料 析具有水率小于 2 干缩损失小于 1 粘度低 能够进入微小区域 终 收稿 日期 基金项 目 作者简介 引用格式 凝强度高 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阮文军 等认为普通水泥 浆液在注变 浆液粘度随时间变化符合指数函数浆过程 中 流型保持不分布 夏可风认为稳定浆液有 自身独特的适用 条件 以及成套的注浆技术 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到以下共识 研究多以 稀水泥浆液为研究对象 多依托于水工建筑物 以矿山 帷幕注浆为背景的研究成果较少 若按矿业领域规定的 注稀浆液的方法注浓浆液 或按水工领域规定的注浓浆液 的方法应用于矿业领域 其适用性有待商榷 因此 作 者希 望通过 本文 的研究 内容 为浓浆 液在 矿业 帷幕注浆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1水泥稳定浆液判别标准 对于水泥稳定浆液的各项性能 现存的规范并没有给 20 14 02 26 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 201200231100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 目 2010YL09 单仁亮 1964 一 男 江苏大丰人 工学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E m ai l srl cumtb edu en 单仁亮 杨昊 等 水泥稳定浆液配比及适用条件研究 J 煤炭工程 2014 46 12 97 100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煤炭工程 2014 年第 12 期 出具体的要求 综合参考德拉迪斯大坝 黄河小浪底水利 枢纽工程 汉口水电站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等几处已建工 程建设期使用的稳定浆液的性能 规定稳定浆液的性能应 满足表 l 表 1 稳定 浆液性能要求 2 水灰 比对水泥浆液的影响 水泥稳定浆液的水灰比 参考 矿山帷幕注浆规范 和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规定的水灰比 确定 试验的水灰比分别为5 1 3 1 2 1 1 1 0 8 1 0 6 1 0 5 1 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七种 水灰 比下水泥浆液 的析水 率 粘度 结石体强度以及初 终 凝时间的变化规律 2 1 析 水 率 析水率采用量筒测量法 由于析水率会随搅拌时间发生 变化 规定各组水泥浆液均高速搅拌 4mi n 后测定其析水率 将 200m L 浆液倒入量筒内 常温静置 3h 读取水泥浆液高 度 利用公式 1 计算各水灰比的析水率 如图 1 所示 析水率 三 1 京 锺 将 图 1 析水率变化 曲线 水泥浆液的析水率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 当水灰比 大于0 8 时 析水率明显上升 水灰比大于 1 时 析水率均 大于20 水灰比等于5 时 析水率高达 77 因此 从析 水率因素考虑 稳定浆液的水灰比取值应在0 5 1 0 之间 2 2 结石 体抗 压 强度 浆液的析水率随着水灰 比的增大而增大 因此 结石 率随着水灰 比的增大而减小 若采用标准立方体试模制作 水泥试块 结石体的高度无法达到 l Oom 而且结实率不 同 不同水灰 比的结石体高度也不相同 无法比较试块的 抗压强度 为保证结石体为标准立方体试块 制作不同高 度的试模 再根据各水灰比的结石率 注入不同高度的水 泥浆液 确保结石体高度为 l Oem 在相同尺寸下对 比分析 各结石体的抗压强度 常温养护 测定七种水灰 比水泥浆液 3d 14d 和 28d 结石体的抗压强度 试验过程 中发现 水灰 比为3 1和 9 8 5 1的水泥浆液 3d 并没有固结 无法测量其抗压强度 水灰比大于 1 的浆液结石体表面不平整 有高低起伏的现 象 表面出现析水通道 在测量抗压强度前 用电磨将凸 起部分磨平整后再测量其强度 如图2 所示 结石体抗压强度随水灰 比的增大而减小 水灰比大于 2 时 结石体的 3d 抗压强度小于 2M Pa 28d 抗 压强度也小于 17M Pa 无法满足设计的要求 因此 从抗 压强度因素考虑 稳定浆液的水灰比应在 0 5 2 0 之间 35 3 0 5 0 0 5 1 O 6 l O 8 1 1 1 2 1 3 1 5 1 水灰比 图 2 结石体抗压强度变化 曲线 2 3 粘度 粘度采用标准漏 斗测量 水 在标 准漏斗 流 出的时 间为 15s 由于粘度会随时间而变化 规定每组粘度的测试时间 为浆液配制后 l Om i n 如图3 所示 粘度随水灰比增大而减小 水灰 比小于 0 8 时 粘度明显增大 浆液从漏斗流出时间较长 甚至无 法流出 水灰 比在 0 8 5 之间 浆 液流 出时间较短 且 变 化不大 因此 从粘度 因素考 虑 稳定 浆液 的水灰 比应 大 于 0 8 越 契 图 3 粘度变化 曲线 综合考虑浆液的粘度 析水率 结实体抗压强度等因 素 稳定浆液的水灰比取值宣在 0 8 1 0 但纯水泥浆液 又无法满足稳定浆液的性能要求 需要添加外加剂改善水 泥浆液 的性能 从 外加剂 的添 加量 和成本 因素考 虑 水泥 浆液的水灰比宜选 0 8 3 外加剂对水泥浆液的影响 选取 0 8 1 为稳定浆液的水灰 比 该水灰 比的水泥浆 液的析水率和流动性不满足稳定浆液的要求 因此需要添 窆 莓 骤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014 年第 12 期 煤炭工程 加膨润土和减水剂改善浆液的性能 3 1 膨润土对水泥浆液的影响 膨润土可以改善水泥浆液的析水率 但 同时降低浆液 的流动性 和结 石体 的抗 压强度 测定膨润土添加量 占水 泥 质量 比 膨润 土使用前按 100g 膨润土粉 末 1000g 水 浸泡 48h 后使用 为 1 2 3 4 5 时浆液的粘度 析水率和结实体的抗压强度 膨润土含量的影响见表 2 膨润土能够明显改善浆液 的析水率 膨润土含量 2 时 析水率便满足稳定浆液的 要求 膨润土含量 3 时 结石体 3d 和 28d 强度都随膨润土含量的增加 而减小 浆液粘度随膨润土含量增加而增大 含量 3 时 浆液无法从漏斗中完全流出 此时可认为浆液失去流 动性 因此 膨润土的含量在 2 一3 能够有效改善水泥 浆液的析水率 同时对流动性和抗压强度影响较小 表 2 膨润土含量 的影 响 3 2 减 水 剂对 水泥 浆液 的影响 减水剂能够降低浆液的粘度 增强流动性 增加结实 体的强度和抗渗性 但是过量添加则会导致抗压强度降低 凝结时间变长 甚至不凝结等现象 初步拟定 减水 剂添加量 为 0 2 0 5 0 8 1 2 测定水泥浆液的粘度 析水率 抗压强度 初 终 凝 时间 试验过程中发现 由于减水剂的分散作用 导致浆 液不再出现明显的析水现象 H 1 无法准确读取 因此只能 通过结石率近似求解浆液的析水率 减水剂含量的影响见表 3 浆液粘度随减水剂含量的增 加而减小 析水率 随减水 剂含 量 的增 加而 增大 结 石体 抗 压强度先增大 然 后减小 从 第 四组和 第五组 数据 可 以看 出 抗压强度明显降低 尤其是早期抗压强度 大约下降 了50 因此 从浆液的粘度 析水率和抗压强度 因素分 析 减水剂的添加量应小于 1 4 水泥稳定浆液的配比 基于上面的研究成果 拟定水灰比为 0 8 同时添加两 种外加剂 膨润土添加量为 2 一 3 减水剂添加量小于 1 分别从浆液的粘度 析水率 初 终 凝时间和结石体 的抗压强度等性能分析 确定水泥稳定浆液 的适宜 配比 外加剂含量对水泥浆液性能的影响见表 4 从析水率 粘度 抗压 强度 和凝 结时 间等 几个方 面评 价 3 11 3 15 3 19 3 20 四组均满足稳定浆液 的要求 但从成 本因素考虑 3 11 费用最低 因此 选取3 11 的配 比作 为水泥稳定浆液适宜配比 表 3 减水剂含量的影响 表 4 外加剂含量对水 泥浆液性 能的影响 5水泥稳定浆液的适用条件 理论分析前 对注浆模型作如下假设 裂隙开度恒 定不变 裂隙岩壁平整且不透水 浆液在裂隙中流动 时 浆液的配 比及流变参数恒定不变 5 1 裂 隙的 宽度 注浆岩体的裂隙宽度主要受两面影响 一是岩体本身 的裂隙宽度 另一 个是 注浆 过程 中 浆 液 的抬动 力 导致 裂隙宽度发 生 变化 立 井 注浆 施工 多 处于 高地 应 力环 境 注浆压力相对较低 因此 在分析裂隙宽度时 可以忽略 注浆对裂隙抬动的影响 只考虑裂隙固有宽度 水泥颗粒在裂隙中作层流运动如图 4 所示 外切力 P 随扩散距离增加 逐渐减小 恰当 P 时 颗粒外表面与 裂隙面接触处线速度 0 此时颗粒静止不动 上下两颗 颗粒之间的最小距离 即为后续颗粒可通过距离 6 6 2D 0 可推得裂 隙宽度 占 2D D 为水泥颗 粒粒径 取 最 99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煤炭工程 2014 年第 12 期 小 整数 6 3D I I l 二 一L弋 图 4 水泥颗粒受力分析 按照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规定 普通水泥平均粒 径 50 m 最大粒径 80p m 取最不利条件 即通过裂隙的 三个水泥颗粒均为最大粒径 则可通过岩体裂隙的极限宽 度为 240 1 Lm 安全系数选取 1 25 则水泥浆液能够通过裂 隙宽度大于 300I m 的岩体 无法顺利通过裂隙宽度小于 1001xm 裂隙 因此 水泥浆液可应用于裂隙宽度在 100 300 m 的岩体注浆 广泛适用于裂缝宽度大于 300 1 m 的岩 体注浆 5 2 扩散 半径 水泥浆液充填裂隙时 由于外切力很大 水泥浆液呈 紊流态 快速向外扩散 表现为裂隙吃浆量很大 随着水 泥浆液的扩散 外切力有所降低 水泥浆液呈层流态 并 继续向外扩散 表现为裂隙吃浆量较大 进一步扩散 当 外切力小于水 泥浆 液动切 力 r 时 水泥浆 呈塞流 状 并缓 慢向外扩散 表现为裂隙吃浆量较小 扩散的水泥浆液使 得外切力继续下降 当外切力小 于浆液抗剪屈服强度 r 时 水泥浆液不再流动 此时表现为不吃浆 塞流状态和 紊流状态持续时间较短 扩散距离有限 浆液的扩散距离 主要取决 于层流状态 的扩散距离 如 图 5 所示 采用极限平衡法 可得如下方程 式中 R 为浆液的最大扩散距离 m 6 为裂隙宽度 m P o 为裂隙入口处注浆压力 M Pa 为浆液切应力 r 为浆液 的屈服强度 由式 5 可得 浆液的扩散距离与注浆压力 P n 裂隙 宽度 6 成正比 与浆液的屈服强度成反比 因此 在给定 裂隙宽度条件下 可以通过提高注浆压力 或采用流动性 较好的浆液这两种方式来增大浆液的扩散距离 5 3 可注期 水泥稳定浆液的粘度随时间逐渐增大 可注期指从浆 液制备完成到失去流动性所经历 的时间 目前 行业内对 于可注期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本文以浆液无法从漏斗内自 由流出的时间作为可注期 配制 7 组稳定浆液 每组三份 每隔 30m i n 测定一组 浆液的粘度 研究可知 浆液粘度随时间而增长 浆液制 备完成 2h 内 粘度变化不大 2h 后粘度迅速增加 超过 3h 后 浆液几乎无法从漏斗内自动流出 因此 水泥稳定 浆液的可注期为3h 最佳可注时间为浆液制备完成后2h 6 结论 1 水泥稳定浆液的配比宜选水灰比0 8 膨润土掺入 量 2 5 减水剂掺人量0 8 此时水泥浆液的粘度 析 水率 初 终 凝时间和结石体抗压强度均满足稳定浆液的 要求 且最 经济 2 水泥稳定浆液广泛适用于裂隙宽度大于 300p m 的 岩体注浆 裂隙宽度在 100 3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