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登革热诊疗指引2014年版_第1页
广东省登革热诊疗指引2014年版_第2页
广东省登革热诊疗指引2014年版_第3页
广东省登革热诊疗指引2014年版_第4页
广东省登革热诊疗指引2014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登革热诊疗指引(2014年版),2014年全国疫情形势,(一)广东历史与现实,历史上有6年超万例(死亡数)1980年:452674(71)1986年:118881(296)2014年:45189(6)1987年:32830(79)1978年:22122(14)1981年:19543(2)1985年:16385(28)近25年1995年:68122013年:2894,广东省登革热诊疗指引(2014年版),为进一步加强我省登革热患者诊疗救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结合2014年登革热诊疗工作情况,我委组织制定了广东省登革热诊疗指引(2014年版)。现印发给你们,供各医疗机构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使用。 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 2014年11月21日,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全身肌肉、骨髂、关节酸痛,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少数病例可出现严重出血、休克及器官功能损害等严重表现。,一、病原学 登革病毒(DENV)属于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成熟的登革病毒共有4个血清型(DENV-1、DENV-2、DENV-3、DENV-4),4种血清型均可感染人,其中DENV-2型病毒感染病死率及重症发生率高于其他型别。,登革病毒对热敏感。50 30 分钟或54 10 分钟、超声波、紫外线、0.05%甲醛溶液、乳酸、高锰酸钾、龙胆紫等均可灭活病毒。病毒在pH7-9环境中最为稳定,在-70或冷冻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在4条件下,患者急性期血清的感染性可保持数周之久。,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及媒介伊蚊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染源,(二)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媒介伊蚊叮咬吸血传播。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二)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媒介伊蚊叮咬吸血传播。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带病毒蚊,(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感染登革病毒后,人体会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的免疫,但对不同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若再次感染不同型或同时感染多个型别的登革病毒,机体可能产生增强性抗体,导致异常免疫反应,出现严重的临床表现。,(四)流行特征登革热主要流行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主要流行于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地。广东省全年有境外感染输入病例报告,本地病例主要发生于6-12月,流行高峰为8-10月,居家待业、离退休及商业服务人员多见。,三、临床表现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58天。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登革病毒感染临床上可表现为轻型登革热、普通型登革热及重症登革热。典型临床表现分为三期,即急性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一)急性发热期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特征为突起发病,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24小时体温可达39以上,一般持续3-7天。部分病例于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3天后再次升高,表现为“双峰热”。发热时多伴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明显乏力,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病程第3-6天全身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等,典型皮疹多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及“皮岛”样表现。部分病例皮疹伴有皮肤瘙痒。部分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如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衄及束臂试验阳性等。,束臂试验,束臂试验,医学术语,又称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或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在前臂屈侧面肘弯下4cm处,划一直径5cm的圆圈,用血压计袖带束于该侧上臂,先测定血压,然后使血压保持在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持续8分钟,然后解除压力,待皮肤颜色恢复正常后,计数圆圈内皮肤新出血点的数目。正常新出血点在10个以下。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维生素P或C缺乏症等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新出血点超过10个以上,称束臂试验阳性。,束臂试验,(二)极期极期通常出现在病程的第3-8天。部分患者持续高热,或热退后病情加重,出现腹部剧痛、持续呕吐等重症预警指征往往提示极期的开始。极期可因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球结膜水肿,四肢非凹陷型水肿,胸水、腹水、心包积液、胆囊壁增厚、血液浓缩、低蛋白血症等血浆渗漏表现,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及重要脏器损伤等表现。,少数患者无明显的血浆渗漏表现,但仍可出现严重出血包括皮肤瘀斑、呕血、黑便、阴道流血、肉眼血尿、颅内出血等。轻型登革热可缺乏极期表现。,(三)恢复期 极期后的2-3天,患者病情好转,胃肠道症状缓解,进入恢复期。患者机体较虚弱,多见乏力倦怠,可有皮肤瘙痒等。,四、 重症登革热的预警指征(一)高危人群1.老人、婴幼儿和孕妇。2.二次感染者(发病一周内,特异性IgG抗体强阳性)。3.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哮喘、血液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者。 4.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二)临床指征1.持续高热一周不退。2.退热后病情恶化。 3.严重腹部疼痛。4.持续呕吐。5.胸闷、心悸。6.少尿。7.昏睡或烦躁不安。8.明显出血倾向(黏膜出血及皮肤瘀斑等)。,9.血压下降( 1000 IU/L)、ARDS、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脑病(脑炎、脑膜脑炎)等。,(三)鉴别诊断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多样性,应在其不同病期与下列疾病细致鉴别,发热期与基孔肯雅热、流感、感冒、钩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等鉴别;极期与麻疹、荨麻疹、猩红热、流脑、斑疹伤寒、恙虫病、疟疾等鉴别;脑病表现的病例与其它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相鉴别;休克的病例与败血症、过敏性休克等鉴别;白细胞、血小板减低明显者,与血液系统疾病、伤寒、立克次体病等鉴别。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九、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早防蚊隔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重症登革热诊疗流程图见附件。,(一)一般治疗1.卧床休息,清淡饮食;2.防蚊隔离至退热及症状缓解;3.监测神志、生命体征、尿量,血小板,HCT等,(二)对症治疗1.退热:以物理降温为主;2.补液:口服补液为主;3.镇静止痛:可给与安定、颅痛定等对症处理。,(三)重症登革热的治疗除一般治疗中提及的监测指标外,重症登革热病例还应进行电解质的动态监测。对出现严重血浆渗漏、休克、ARDS、严重出血或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1.补液原则:重症登革热补液原则是在维持良好的组织器官灌注。根据患者红细胞比容、血小板、电解质、尿量情况等随时调整补液的种类和数量。要避免出现补液过量。,2.抗休克治疗:出现休克时应尽快进行液体复苏治疗,输液种类及输液量见补液原则,同时积极纠正酸碱失衡。液体复苏治疗无法维持血压时,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严重出血引起的休克,应及时输注红细胞或全血等。有条件可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指导治疗。,3.出血的治疗:(1)出血部位明确者,如严重鼻衄给予局部止血。胃肠道出血者给予制酸药。尽量避免插胃管、尿管等侵入性诊断及治疗;(2)严重出血者,根据病情及时输注红细胞;(3)严重出血伴血小板显著减少应输注血小板。,4.其他治疗:在循环支持治疗及出血治疗的同时,应当重视其他器官功能状态的监测及治疗;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十、中医辨证治疗(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卫气同病证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痛,身骨疼痛,颜面潮红,四肢倦怠,口微渴。舌边尖红,苔白或黄而浊,脉浮数或濡数。治法:清暑化湿,透表解肌。,参考方药:新加香薷饮合柴葛解肌汤加减。葛根、金银花、连翘、柴胡、黄芩、淡竹叶、香薷、甘草、白扁豆等。2.热郁气分证临床表现:壮热面赤,皮肤斑疹,烦渴汗多,肌肉酸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洪数。治法:清热保津,宣郁透邪。参考方药:白虎汤合栀子豉汤加减。生石膏、知母、栀子、淡豆豉、青蒿、甘草等。,3.邪伏膜原证临床表现:寒战壮热,或但热不寒,头痛而重,面目红赤,肢体沉重酸楚,纳呆,胸脘满闷,呃逆或呕吐,小便短赤。舌赤,苔白厚腻浊或白如积粉,脉濡数。治法:疏利透达,辟秽化浊。参考方药:达原饮加减。槟榔、黄芩、白芍、青蒿、知母、厚朴、草果、半夏、金银花等。,4.瘀毒交结证临床表现:发热或身热已退,头晕乏力,纳呆欲呕,腹痛拒按,肌肤瘀斑,便下脓血或并见其他出血证。舌暗红,苔少,脉细涩。治法:凉血止血,解毒化瘀。参考药物: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山栀子、生地黄、赤芍、丹皮、大小蓟、紫珠草、侧柏炭、地榆、槐花、仙鹤草等。,5.阳气暴脱证临床表现:身热骤降,面色苍白,气短息微,大汗不止,四肢湿冷,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肌肤斑疹或见各种出血。舌质淡红,脉微欲绝。治法:益气固脱。参考方药:生脉散合四逆汤加减。红参(另煎兑入)、麦冬、五味子、熟附子、干姜、肉桂等。,6.毒陷心包证临床表现:身热灼手,神昏谵语,颈项强直,肌肤瘀斑,或四肢抽搐。舌绛,苔黄燥,脉细滑数。治法:清营养阴,豁痰开窍。参考方药:清宫汤加减。水牛角、羚羊角、元参、麦冬、莲子心、竹叶、连翘、石菖蒲、郁金等。,7.余邪未净证临床表现:疲倦乏力,皮肤发疹,脘痞纳呆,小便短少。舌苔未净,脉细略数。治法:益气养阴,解毒透疹。参考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竹叶、石膏、麦冬、人参、佩兰、芦根、赤芍、紫草、生地、扁豆、甘草等。,(二)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或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可选择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益气固脱、醒脑开窍类制剂。,十一、预后登革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预后良好。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