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温建筑技术 2 0 1 0年第 6期 总第 1 4 4期 桥墩撞击力计算方 法研究 张圆 王惠 l烟 台市 民用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2 6 4 1 0 0 摘要 桥墩撞击荷载是桥梁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不同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差异较大 文中总 结了撞击力的计算公式 并进行了落锤侧向撞击钢筋混凝土桥墩的试验研究 在试验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不同的 桥墩撞击力计算方法 研究成果为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撞击力 计算方法 桥墩 撞击试验 中图分类号 T U 3 1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1 6 8 6 4 2 0 1 0 0 6 0 o 8 4 一 o 3 1 撞击力计算方法 1 1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我国J T G D 6 0 2 o o a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C I O 中没 有明确规定汽车撞击桥墩的撞击力计算公式 而是规定 桥 梁结构必要时可考虑汽车的撞击作用 汽车撞击力标准值在 车辆行驶方向上取 1 0 0 0 k N 在车辆行驶垂直方向取 5 0 0 k N 两个方向不同时考虑 撞击力作用于行车道以上 1 2 m处 直接分布于撞击涉及的构件上 我国J T G 13 6 0 2 o o 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中也没 有明确规定船舶撞击桥墩的撞击力计算公式 而是规定 当 缺乏实际调查资料时 内河上船舶撞击作用的标准值可按表 1采用 撞击作用点为计算通航水位线以上 2 m的桥墩宽度 或长度的中点 海轮撞击作用的标准值亦可在该规范中查 得 撞击作用点需视实际情况而定 表 1 内河船舶撞击作用标准值 我国J T G I 6 0 2 0 o 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附录四 中规定漂流物横桥向撞击力标准值按下式估算 P Wv g T 1 式中 尸为漂流物的撞击力 k N W为漂流物的重力 k N V为水流速度 m s T为撞击时间 s 无实际资料 时可取 ls g 为重力加速 度 取 9 8 1 m s 1 2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我国 T B 1 0 0 2 1 1 9 9 9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 范 中第 4 4 6条规定 墩 台承 受船 只或排筏 的撞击力可按下式 计算 F y V si n a 2 式中 F为撞击力 k N y为动能折减系数 斜向撞击墩 台时取 0 2 正向撞击时取0 3 V 为船只或排筏撞击墩台的速 度 m s o为船只或排筏驶近方向与墩台撞击点切线所成的 夹角 难以确定时取为 2 0 W为船只或排筏的重力 k N C I 为船只或排筏的弹性变形系数和墩台圬工的弹性变形系 数 m k N 缺乏资料时可取 c1 G 2 O 0 0 5 m k N 1 3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 条文说 明中第 3 1 2条规定车辆碰撞护栏的碰撞力按下式计算 一 mV s in 0 F m 面 二 丽 j J 号 4 式中 为车辆作用在护栏的平均横向力 k N 一 为车辆作用在护栏的最大横向力 k N m为车辆质量 k g 为车辆的碰撞速度 m s 0为车辆的碰撞角 C为 车辆重心距前保险杠的距离 m Z b 为车辆的宽度 m z 为护栏的横向变形 m 对混凝土护栏 z 0 m 金属制护栏 Z 0 3 0 6m 1 4 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 在 A A S HT O指导规范方法 和相关技术文献的基础上 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 I 适 当改进了有关内容 规范 3 6 5 2条中规定 位于距路边 9 m以内或距铁路轨道中心 线 1 5 m以内的桥台和桥墩 均应用等效静力 1 8 0 0 k N设计 并假定作用点在地面以上 1 2 m高处水平面内的任何方向 规范3 1 4 8 条规定船舶对桥墩的撞击力为 P 1 2 1 0 V 5 式中 P 为等效船舶撞击力 N D WF 为船舶的恒重吨 数 t V为船舶的撞击速度 m s 规范 3 1 4 1 1 条还规定一条标准底卸式驳船对一个桥 墩的撞击力为 P B 6 o o o o B 若 O II 1 0 0 ra m P B 6 1 0 1 6 0 0 a B 若 B lO O m m 张圆等 桥墩撞击力计算方法研究 式中 P 为等效静止驳船撞击力 N 为驳船船头破 损长度 m i l 1 B 3 1 0 0 1 1 3 1 0 K E一1 其中 K E为驳船撞击能量 J 1 5 欧洲统一规范 1 9 9 9年欧洲统一规范 E u r o co d e 1 的2 7分册中规定 在桥梁的船撞设计中 应选用某种统计意义下的设计代表船 舶 并按下式来计算船舶的撞击力 P V 面 7 式中 为船舶的撞击速度 m s K为船舶的等效刚 度 对内陆航道的船舶取5 MN m 对远洋船舶取 1 5 MN m M 为船舶的质量 2 撞击力计算分析 本试验钢筋混凝土圆形桥墩模型构件的上下端分别与 梁式钢筋混凝土顶座和底座整浇 桥墩跨中位置配置了变形 装置 B X 桥墩模型卧位放置 简支端施加静态轴压力 然后 在墩柱跨中位置通过落锤施加撞击荷载 落锤为刚性 落锤 底面附着变形装置 B X 变形装置 B X用 以模拟落锤的变形 共设计6组变形装置 桥墩模型的尺寸 配筋图和加载示意 图见图 1 钢筋的静力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见表2 混凝土 为5 1 3 i V lP a E 为 3 4 7 6 1 0 MP a 通过该加载装置进行了不 同撞击高度 配置不同变形装置的桥墩撞击试验 图 1 加载示意图 表 2 钢筋材性试验表 M P a 2 1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将落锤假想为河流上的漂流物 于是可以使用式 1 计 算落锤碰撞桥墩的撞击力 其中 为落锤的重力 为落锤 的速度 撞击时间 取试验中实测冲击作用总时间 撞击力 计算结果见表3 可见本算法的平均撞击力计算值与试验值 相比平均误差为 一 3 6 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 2 2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将落锤假想为河流上的船只或排筏 可使用式 2 计算 落锤碰撞桥墩的撞击力 其中 为落锤的重力 为落锤的 速度 动能折减系数 取 0 3 C C 为落锤的弹性变形系数 和桥墩的弹性变形系数 对桥墩 R c 一 2计算时 C c2 取分 别落锤变形装置与桥墩的弹性变形系数 其 中 G 为 2 8 X 1 0一m k N 撞击力计算结果见表 4 可见本算法平均撞击力 计算值与试验值 相比平 均误差为 2 5 2 计算结果偏 于 安全 表 3 撞击力计算结果 桥墩配置 B X 3与 B X 4时分别使用 J T G D 6 0 2 0 0 4和 T B 1 0 0 2 1 1 9 9 9的撞击 力计算结果 见图 2 可见 J T G D 6 0 2 0 0 4与 T B 1 0 0 2 1 1 9 9 9计算结果均偏于不安全 3结语 桥墩撞击荷载是桥梁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不同 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差异较大 本文总结了撞击力的计算 公式 并进行了落锤侧向撞击钢筋混凝土桥墩的试验研究 在试验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不同的桥墩撞击力计算方法 研 究成果为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表 4 撞击力计算结果 伪静力法将车桥碰撞 中的复杂运动过程简化为匀减速 运动以求解平均撞击力 该方法没有考虑时间效应 也忽略 阻尼 摩擦等能量损失因素 因此在理论上不够严密 但由于 低温建筑技术 2 0 1 0年第 6期 总第 1 4 4期 哈尔滨某教学楼结构设计 齐丽萍 柏长富 黑龙讧省纺织工业设计院 哈尔滨1 5 0 0 0 1 摘要 哈尔滨市某教学楼 地下 层 地上六层 柱网尺寸为 8 4 0 m x 9 3 0 m 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 结构 主次梁楼盖体系 对于跨度较大的阶梯教室 采用了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结构形式 文中通过对 结构体系及楼盖的分析比较 确定了合理的结构方案 并系统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过程 便于同类工程 设计 时参 考 关键词J 结构体系 楼盖体系 结构分析 预应力梁 中图分类号 T U 2 4 4 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1 6 8 6 4 2 0 1 0 0 6 0 0 8 6 0 2 1 工程概 况 哈尔滨某教学楼 位于哈市塔河路与合江路交口处 某 大学校园内 南北长 1 0 5 3 0 m 东西长5 6 7 0 m 平面呈 n 形 由两侧的阶梯教室和中间部位的普通教室三个独立的 结构单体组成 总建筑面积 2 4 1 9 7 4 7 m 其 中地下建筑面 积 3 5 2 6 3 7 m 地上建筑面积 2 0 6 7 1 1 0 m2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 抗震设防烈度为 6度 设计 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 0 5 g 因教学楼属于重点设防建筑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提高至0 1 0 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 组 场地类别为 类 教学楼柱网尺寸 8 4 0 m X 9 3 0 m 地下一层 地下室为甲 类核 6级人 防 地上六层 首层层高 3 9 flO m 2 6层层高 3 6 0 0 m 建筑总高度 2 1 9 0 0 m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框架抗 震等级为三级 资料室档案室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取 2 5 k N m2 阶梯教室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取 3 5 0 k N M 普通教室 办公室等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取2 O k N m 2 2主体 结构设计 2 1 结构体系的确定 分别采用框架结构及框架 一剪力墙结构两种方案进行 计算分析 比较结果见表 1 表中可以看出 若采用框 一 剪结构体系 只有一 二层柱 截面 5 5 0 5 5 0 小于框架结构体系 6 0 0 X 6 0 0 其它各层柱 梁均相同 经过分析比较 框 一 剪结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 工 程最终采用经济性更优又安全可靠的框架结构体系 简便实用所以在许多工程设计中广泛应用 冲击速度 瑚 s 冲击速度 m s B 配置 B X 3时撞击力 b 配置 B X 4时撞击力 图 2 撞击力计算结果比较 动力分析法是将结构系统根据动力学性能相似原理转 化为质量 弹簧和阻尼系统模型 通过建立运动方程进行结 构系统激励和响应计算 该方法可以计算弹性系统各组成部 分间所承受的最大撞击力 在理论上和精确度上有较大的提 高 使用该方法求解车桥碰撞时撞击力是可行的 数值分析法是采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程序对结构冲击 响应问题进行计算 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提高该方法已成 为动力分析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 I T J 0 7 4 9 4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 S 2 T U A h m e d L S R a m a ch a n d r a S K B h a t t a ch a r y y a E l a s t o p l a s t i c r e s p o n s e o f f r e e f r e e b e a I l l s 8 u b j i e ct e d t o i m p a ct l o a d s J 1 me m a t io n M J o u r n a l o f I mp a ct En g in e e r in g 2 0 01 2 5 6 6 1 6 81 3 赵鸣 张誉 汽车冲撞钢筋混凝土护栏系统的力学模型及仿真 计算 J 土木工程学报 1 9 9 4 2 7 6 5 6 6 1 4 张誉 赵呜 汽车冲撞刚性护栏冲击力的计算 j 土木工程学 报 1 9 9 5 2 8 6 3 7 4 2 5 T B 1 0 0 2 1 1 9 9 9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S 6 Wo i s i n G D e s ig n a g a i n s t co l l s i o n I n t e r n a tio n a l S y m p o s i u m O i l A d V a r lC C 8 in Ma r in e T e ch n o lo g y t r o n d h e im 1 9 7 9 7 P e d e r s e n P T V a ls g a r d S O ls e n D S p a n g e n b e r g S S h i p I m p a ct s B o w C o l l i s i o n D e s i gn a g a i n s t co l h i o n J I n t e r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可视对讲合同范本5篇
- 湖南省常德市2016年秋赛课说课稿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鼎城
- 2025YY房屋租赁合同终止协议书
- 乌海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2025基因技术服务合同书
- 任务三 了解水温控制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六年级下册桂科版(信息科技)
- 2025中介借款合同范本
- 第十五课 网站的测试、发布与评价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八年级上册-教科版
- 2025买卖见证合同示范文本
- 德州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
- 现浇墩台身轴线偏位、全高竖直度检测记录表
- 合肥市企业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表
- 房屋建筑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评分表
- 民航安全安全检查员
- 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分析和处理案例
- 隧道防排水检查井技术交底书
- 《历史》中职课件05第五章
- TSS-UT811-001UT-811线路保护测控装置调试说明书V1[1]0.
- (终稿)加油站全流程诊断与优化提量指导手册
- EN779-2012一般通风过滤器——过滤性能测定(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