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总复习概念(上册).doc_第1页
八年级总复习概念(上册).doc_第2页
八年级总复习概念(上册).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只和发声体本身有关(材料和结构)。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7.声能传递信息,声波能传递能量。(熟悉课本27页实例)8.人耳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知道骨传导)第二、三章 光现象1.光源: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 m/s,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 m/s。4.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5.光的反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6.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7.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相同(2)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平面镜成的是虚像。8.平面镜应用:(1)成像 (2)改变光路。9.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10.光的折射规律:斜射时,光速大的物质中 角度也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1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12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 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放大镜。13.光路图:14作光路图注意事项:(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15、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 七色光。红光外侧为 线 ,应用有 紫光外侧为 线 ,应用有 16、红、绿、蓝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称它们为 。17、品红、黄、青为颜料的三原色。18、人的眼实际上是一个可调 的凸透镜,看远处的物体,眼睛的晶状体变薄,焦距变长;看近处的物体,眼睛的晶状体变 ,焦距变 。20、正常人眼镜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是 cm,叫明视距离。21、近视眼应配戴 镜;远视眼应配戴 镜。 22、显微镜和望远镜中靠近物体的叫 镜,靠近眼睛的叫 镜。23、望远镜经物镜所成缩小的实像,经目镜放大后与人眼所成视角变得很大,我们就可以看到放大很多的物体。第四章 热现象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3.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6.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因为有缩口,可以离开人体读数。7.温度计使用:(1)估: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2)选: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3)放: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4)读: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5)记:正确记录结果 ,包括数字和单位。7.固体、液体、和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8.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9.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10.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11.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12.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1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如:湿衣服晾干、夏天地面洒水变干、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天热时狗把舌头伸出来)1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15.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16.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空气流动快慢。17.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露、夏天水管“出汗”等)18.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升华:卫生球变小、冰衣服变干、干冰降温、冬天雪人变小。凝华:霜、雪、冰花、雾凇(树挂)。19把烧红的铁块放在冷水中,听到一阵响声,并看到水面上有“白气”,此过程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 。20.对着镜子哈气,镜子先模糊后清楚,此过程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 。21.用久的灯泡,灯泡壁变黑,此过程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 。22.舞台上弥漫的白烟雾实际是利用干冰 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 成的“雾”。23、冰箱的工作原理氟氯昂(制冷剂)有液态变为气态,气化吸热,在冷凝器氟氯昂有气态变为液态,液化放热。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1.带电体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2.摩擦起电:(1)本质: (2)现象: 3.两种电荷:(1)规定: (2)相互作用: 4.电荷量(Q): 单位: ( ) 5.验电器:(1)构造: (2)原理: (3)特点: 6.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都能形成电流)7.电流的方向:正极用电器负极。8.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9.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10.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 、酸、碱、盐的水溶液等。11.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陶瓷,橡胶,玻璃,塑料,油,水等。12.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13.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14.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 (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15.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16.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17.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18.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19.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