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疲劳与安全设计1_第1页
作业疲劳与安全设计1_第2页
作业疲劳与安全设计1_第3页
作业疲劳与安全设计1_第4页
作业疲劳与安全设计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疲劳与安全设计,疲劳是一种人体生理变化的状态。分为:肌肉疲劳和一般疲劳 1.肌肉疲劳,1.曲线分析(1)收缩能力下降(2)收缩和放松的时间延长(3)绝对不应期(刺激到收缩开始的时间)延长2.肌肉能量代谢,(1)代谢过程(2)氧债(3)动态施力与静态施力2.精神疲劳是指一种疲倦乏力的感觉。操作者觉得无力、运动迟钝,不愿做任何体力或脑力的事情,可以看作是人体的保护机制,防止人活动过度,强迫人获得休息。疲劳是由于长时间地执行监控任务、连续的心理活动或执行十分困难的任务时,精神高度集中所引起的。当机体出现疲劳、困倦和轻睡状态时,大脑处于常态以下意识模糊,此时极易失误、出事故。(1)觉醒状态,(1)觉醒状态,(1)从觉醒状态变化来看,疲劳是介于瞌睡和安静、放松之间的一种状态。(2)觉醒状态决定于大脑皮层的活动强度(3)个体在某一时刻所处的觉醒状态决定于中脑和脑干内的神经组织的活动。(4)存在两种神经组织:一种的机能是增加大脑皮层的激活程度,另一种是降低大脑皮层的激活程度。(5)网状系统可增强大脑皮层的活动。(6)中脑和脑干中的抑制系统,具有降低大脑皮层活动的机能。,3.疲劳的测量疲劳的测量没有绝对尺度,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直接测量疲劳。测量疲劳只是测量与疲劳有关的某些现象。(1)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2)疲劳的主观感觉(3)脑电图(4)闪光融合频率(5)手眼协调(6)脑力,疲劳会导致心理机能的紊乱,主要反映在如下几方面: 注意的失调 感觉方面的失调 动觉方面的紊乱 记忆和思维故障 意志衰退,人机界面设计要注意: 尽量避免长时间执行单调的任务; 在执行长时间的连续任务期间有适当的休息间隔,使用户的心理疲劳得以恢复。 避免使用太多的强刺激。,作业环境的分析与评价,温度环境照明与色彩噪声与振动,温度环境,人所处的温度环境决定于以下物理因素(1)空气温度(2)周围物体表面的温度(热辐射)(3)空气湿度(4)空气流速,1.体温调节(1)体温A.体核温度:人的脑、心脏及腹内器官的温度比较稳定,在37摄氏度左右有微小变化。B.体壳温度:肌肉、肢体及皮肤的温度变化较大。(2)体温调节主要为保持恒定的体核温度。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丘脑下部,收集全身的体温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并发出神经冲动,对体温进行调节。,(1)血液循环的作用:毛细血管具有“散热器”的机能,血液可以把体内的热运送到皮肤附近,然后散发到空气里,空气温度高热也可以传到体内。(2)汗分泌:汗液在皮肤表面蒸发时消耗了热能,每人每天蒸发1升汗,从人体内吸收约600大卡热。(3)战栗:人体受到寒冷袭击时,肌肉不随意的运动称为战栗,战栗加速了肌肉的代谢过程,从而产生了更多的热。(4)人体辐射,2.舒适温度常用的舒适温度是以人主观感到舒适的温度。只要人感到舒服,就几乎不会注意温度环境。舒服域:是指一个温度范围,在此范围内,热平衡主要是通过体内血液循环来调节的。冬季着衣安静的人,室内舒服域为2023度。热域冷域,有效温度有效温度是人在不同温度、湿度和风速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感觉指标。它以气流静止不动(风速=0),相对湿度为100%的条件下使人产生某种热感觉的空气湿度,来代表不同风速、不同相对湿度、不同空气温度而使人产生同一感觉为基础的。1)温度17.7度,相对湿度100%,风速0m/s2)温度22.4度,相对湿度70%,风速0.5m/s3)温度25度,相对湿度20%,风速2.5m/s这三种不同的热环境条件,都使人有同样的热感觉,即有效温度相同。,湿黑球温度湿黑球温度适用于室外炎热环境及受高辐射的高温作业环境。湿球球温度(WBGT)WBGT=0.7WB+0.3GTWB湿球温度 GT球温度(黑球温度)对尚未适应炎热环境的人,以湿黑球温度29.4为上限,对已适应的人以31.1为上限。,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应注意:(1)工人应逐步适应高温作业。(2)热负荷越大,休息次数和休息时间都必须增加。(3)饮水应少喝多次,每次引水量不超过0.25升,每1015分钟喝一次。(4)不宜喝冰水、果汁和酒类,否则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5)在辐射强时,工人须带工人特制的眼镜,穿防护工作服。,照明和色彩,1.光的测量和光源照度:照度是指落在某表面上的光通量。单位是勒克司(Lus)尺烛光(footcandle)1 footcandle=10.76lux人眼的感受能力:几勒克司10000勒克司2.亮度从物体表面发出和反射的光的光通量。亮度的单位是阿熙提(asb)或熙提(sb),1 阿熙提=每平方米0.32烛光1熙提=10000烛光亮度(asb)=反射率(%)照度(Lux)照明方式(1)直接辐射:这种以光源的90%甚至更多的光形成一束锥形光线,直接照射于物体上,会产生明显的阴影,对比度太强,容易引起目眩。(2)非直接照射:将光源的90%甚至更多的光都照射在天花板和墙壁上,通过反射来照明。,直接和非直接混合照明:让光源大约40%的光通过半透明材料进行直接照明,其余的光照在天花板上和墙壁上,进行非直接照明。乳光灯照明:,光源色和显色性(1)色温:各种光源都具有固定的颜色,而光源的各种各样的颜色可以用色温表示。单位是绝对温度(K)。,各种光源的色温度,色温及感觉,(2)显色性:由光源所表现的物体色的性质。光源的显色性用显色指数开表示。在显色性的比较中一般以日光或接近日光的人工光源作为标准光源,其显色性最优,将其显色指数定为100。,照明照明要符合人的要求,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照度适宜(2)光源布局合理(3)无闪光(4)不产生目眩目眩:由于眼睛的适应机制不能完全适应光线的变化,从而导致了视网膜的曝光量太大。,(1)相对目眩:由视野内不同部分之间强烈的明暗对比所引起(2)绝对目眩:光强度已超过眼睛的适应能力(3)适应性目眩:指在适应过程中短时的目眩。,设计须知,(1)在作业过程中,光源不得进入作业者的视野(2)光源应有灯罩,使总发光度不超过0.3sd,作业区为0.2sd。(3)眼睛和光源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应大于30度。(4)用几个低功率灯泡比单个大功率灯泡效果好。(5)在经常注视的对象与眼睛的连线附近,不得安装灯泡。(6)机器、仪器、桌面、开关面板表面不应使用反光颜色和材料。,噪声和振动,噪声:噪声是引起人烦恼的声音。是干扰声音。噪声对听觉的影响(1)暂时性听力下降(2)听力疲劳(3)持续性听力损失,人先丧失对4000Hz以上声音成分的听觉能力,然后才逐渐丧失对低频声音的能力。,(4)爆震性耳聋噪声对肌体的其他影响(1)对神经系统的影响(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3)对心理上的影响噪声防护(1)噪声源消声(2)噪声源隔声(3)房间消声(4)个人防护(耳塞、耳罩、防护头盔等),振动,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作有规律或者随机的往复运动。与振动有关的要素:(1)振动传入人体的作用点(脚、臀部、手的传入点研究最多)(2)振动频率(高频振动和低频振动)(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