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及其调节_第1页
月经及其调节_第2页
月经及其调节_第3页
月经及其调节_第4页
月经及其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月经及其调节,杨慧,概述,(一) 月经 1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 周期性脱落及出血。2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3月经的一次来潮称为月经初潮。4月经初潮的年龄多在13-14岁之间。,(二)月经血的特征 1月经血呈暗红色,除血液外,还有子宫内膜 碎片宫颈粘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2月经血中含有前列腺素及来自子宫的大量纤溶酶。3纤溶酶对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故月经血不凝。,(三)月经具有周期性 1出血的第一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称一个月经周期。2一般为21-35日,平均为28天。3每次月经持续的时间称为经期,一般为2-8日平均为3-5日。4经量为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正常月经量为30-35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月经的必要条件,有功能的子宫(内膜)激素(雌、孕激素)激素的协调:周期下丘脑(GnRH)垂体(FSH、LH)卵巢(E、P、T),一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分为基底层和功能层。基底层不 受月经周期中卵巢激素变化的影响而发生脱落,功能层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呈周期性变化,月经期脱落坏死。以28天为一个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组织的周期性变化可分为3期:,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二 卵巢周期,卵巢每月一次周期性变化: 卵泡期 排卵期 黄体期,女性的周期-月经,卵巢的周期 激素的周期雌 雌 雌 孕 孕内膜的周期,卵泡,排卵,黄体,白体,分泌期,月经期,增殖期,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卵泡发育始于胚胎早期 出生时约有1530万个卵泡 儿童期卵巢皮质含有大量密集成群的原始卵泡,卵巢髓质已逐渐退化,月经初潮时约3040万个 生育期约有300400个卵母细胞发育成熟并排卵,其余自行退化-卵泡闭锁 闭锁退化的速度与年龄呈正相关,据形态、大小、 生长速度和组织学特征, 可将卵泡的生长分为四个阶段: (1)始基卵泡: (2)窦前卵泡: (3)窦状卵泡: (4)成熟卵泡:,1 始基卵泡: 一个停留于减速分裂双线期的 初级卵母细胞及环绕其周围的单层梭形前颗粒细胞层。2 窦前卵泡: 是初级卵泡发育完全的阶段,卵母细胞增大,外围有透明带,外围的间质细胞形成卵泡膜的内包膜层和外包膜层基底膜层出现,卵泡发育必备的三种受体出现FSH、E2、T,3 窦状卵泡 (初级卵泡) 在E和FSH的持续影响下产生卵泡液,形成卵泡腔,在FSH作用下该期卵泡的颗粒细胞获得LH受体,并在LH受体协同作用下产生E的量明显增加。4 排卵前卵泡:卵泡发育 最后阶段,卵泡体积 ( 1520mm ),卵泡腔,卵泡移向卵巢表面,卵细胞埋藏于卵丘中,结构从外向内依次为: 1)卵泡外膜 2)卵泡内膜 3)颗粒细胞 4)卵泡腔 5)卵丘 6)放射冠 一般每一周期仅有1个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卵被称为优势卵泡,排卵前,由于成熟的卵泡分泌的雌激素在循环血中达到对下丘脑起正反馈调节作用的峰值E2200pg|ml,促使下丘脑GnRH的大量释放,继而引起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出现LH|FSH峰。,黄体形成及退化,卵泡壁的卵泡颗粒细胞、内膜细胞及外膜包围-形成黄体 排卵后7-8日黄体体积达最高峰(直径12cm )若受精,黄体在胚胎滋养细胞分泌的HCG作用下增大,转变为妊娠黄体,至妊娠3个月末退化。若未受精,黄体在排卵后9-10日开始退化-白体,三 卵巢性激素分泌周期变化,1 雌激素:卵泡开始发育时,雌激素分泌量少月经7日雌激素迅速排卵前达高峰排卵后卵泡液中雌激素释放到腹腔循环中雌激素暂时排卵后1-2日黄体开始分泌雌激素循环中雌激素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循环中雌激素又一高峰黄体萎缩雌激素水平骤月经期达最低水平。(后一峰低于前一峰),2 孕激素:卵泡期不分泌P排卵前成熟卵泡 的颗粒细胞在LH排卵峰的作用下黄素化 开始分泌少量P排卵后黄体分泌P排 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分泌量达最高峰 后渐月经来潮时降到卵泡期水平。,3 雄激素:女性主要来源于肾上腺,少 量来源卵巢,包括睾酮和雄烯二酮, 由卵泡膜和卵巢间质合成。排卵前循 环中一方面促进非优势卵泡闭锁,另一 方面提高性欲。,四 月经周期的调节,月经周期的调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主要涉及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下丘脑分泌GnRH,通过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调控卵巢功能。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又有反馈调节作用。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之间的相互调节,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巢卵,子宫,垂体,下丘脑,CNS,(一)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1 主要由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细胞合成与分泌2 是一种十肽激素,直接通过垂体门脉 系统输送到腺垂体,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 的合成和分泌。3 分泌呈脉冲式脉冲间隔为60-90分钟。,3 下丘脑是HPOA的启动中心。GnRH的分 泌受垂体促性腺激素和卵巢性激素的反馈调节,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有长反馈短反馈超短反馈)。还有更高神经中枢的神精递质也影响下丘脑GnRH的分泌(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促进分泌,5-羟色胺B内啡肽抑制分泌。,(二) 腺垂体生殖激素,1 促性腺激素 : FSHLH,对GnRH的脉冲 式刺激起反应。FSH促进卵泡发育,激活颗粒细胞芳香化 酶合成分泌雌二醇,促进卵泡内窦状 卵泡的募集,调节优势卵泡发育及非 优势卵泡闭锁,与E协调诱导颗粒细胞 生成LH峰。,LH于排卵前1-2日浓度升高,刺激成熟卵 泡排卵,使排卵后的卵泡变成黄体,产生E、 P,2 催乳激素 : 具有促进乳汁合成的功能。 主要受下丘脑分泌的催乳激素抑制因子 的抑制性控制。TRH也能促进PRL的分泌,(三)卵巢激素的反馈作用,1 小剂量雌激素对下丘脑产生负反馈,抑制 GnRH的分泌,减少垂体的促性腺激素分泌。 2 在卵泡期,随着卵泡的发育,雌激素水平 逐渐升高,负反馈作用加强,垂体释放的 FSH受到抑制,循环血中FSH水平下降。,3 大剂量E既产生正反馈又产生负反馈作用 A 排卵前,大量分泌E,刺激下丘脑GnRH 和垂体LH和FSH大量释放,形成排卵前 LH|FSH峰。 B 排卵后,血液中雌孕激素水平明显升 高,两者联合作用,FSH和LH的合成和释放又受到抑制。,下丘脑GnRH 垂体LH、FSH、PRL E P T 乳腺 阴道、外阴 泌尿道 子宫 皮肤 骨骼 心血管,卵巢,巢卵,子宫,垂体,下丘脑,CNS,(四)月经周期的调节机制,1 卵泡期 在前次月经周期的卵巢黄体萎缩后,雌孕激素水平降至最低,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解除,下丘脑又开始分泌GnRH,使垂体FSH分泌,促使卵泡逐渐发育,在少量的LH的协同作用下,卵泡分泌雌激素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变化,雌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GnRH的分泌垂体FSH 分泌。,随着优势卵泡逐渐发育成熟,雌激素出现高峰,对下丘脑产生正反馈作用,促使垂体释放大量LH出现高峰,FSH同时出现一个较低峰,大量的LH和一定量的FSH协同作用,形成排卵前LH/FSH峰促使成熟卵泡排卵。,2 黄体期 排卵后循环血中的LH、FSH均急速下降,在少量LH和FSH作用下,黄体形成并逐渐发育成熟。黄体主要分泌孕激素,使子宫内膜转变为分泌期。黄体也分泌雌激素,排卵后,雌激素高峰即来自成熟黄体的分泌。由于大量雌孕激素的共同负反馈作用,垂体分泌的LH、FSH相应减少,黄体开始萎缩,E、P的分泌也减少。,子宫内膜失去性激素支持,发生坏死脱落从而月经来潮。循环血中E、P,使E P对LH和FSH的抑制解除,FSH和LH分泌增加,卵泡又开始发育,下一个月经周期又重新开始,如此周而复始。,巢卵,子宫,垂体,下丘脑,CNS,总之,下丘脑垂体卵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调节正常月经。月经周期还受外界环境,精神因素巢功能紊乱,导致月经失调。,五 其他内分泌腺功能对月经周期的影响,HP0A轴受其他内分泌腺功能的影响,如甲状腺、肾上腺及胰腺的功能异常,均可导致月经失调,甚至闭经。 1 甲状腺 2 肾上腺 3 胰腺 4 前列腺,(一)甲状腺甲状腺素(T4)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功能低下:性发育障碍、月经失调(过少、稀发、闭经)、不孕自然流产、畸胎发生率增加甲状腺功能亢进:月经失调(过多、频发-过少、稀发、闭经),(二)肾上腺素,1 主要分泌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包括少量T及极微量E、P,是女性T的主要来源。 2 T分泌过量抑制下丘脑对Gn-RH分泌,并对抗E的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