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会-诱发电位_第1页
2014年会-诱发电位_第2页
2014年会-诱发电位_第3页
2014年会-诱发电位_第4页
2014年会-诱发电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诱发电位,诱发电位,是对周围神经、外周感觉器官或中枢神经系统某一特定部位给以适宜刺激,在周围或中枢神经系统相应部位记录相关的“锁时”生物电位,从而在功能上判断病变部位、病变程度。前者称为感觉诱发电位(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后者称为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感觉诱发电位,定义:分别采用脉冲电流、闪光或变化的图象、连续声音作为刺激源诱发的神经动作电位或突触后电位。感觉诱发电位特征 有一定潜伏期,潜伏期长短取决于刺激部位与记录部位的距离、神经冲动传导速度、传导通路中神经元突触的数目等。由于感觉特异性投射系统有特定的传入通路和皮层代表区,不同种类的诱发电位有特定的局限性空间分布。不同种类的诱发电位有一定的反应形式,并具有可重复性。,感觉诱发电位记录技术,运动诱发电位,诱发电位的分类,按照感觉刺激的形式分类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BAEP) 视觉诱发电位(VEP) 体感诱发电位(SEP) 事件相关电位(ERP),诱发电位的分析,1. 极性: 根据波形在基线上偏转的方向, 向下为阳性波:P波, 向上为阴性波:N波 N P,波形命名:,组成极性,先后出现的顺序,以数字表示, 如 N1、 N2、 P1、 P2, 以健康人峰潜伏期正常值 命名, 如 P100波(VEP), P300(认知电位),波形成分的测量,潜伏期(PL): 指对刺激和诱发电位波形上的某一特定点 之间的时间, 以峰顶点为测量点,以ms表示, 神经冲动从刺激部位至该波峰发生源所需得 传递时间。,感觉通路的长度,突触数目,神经传导速度,PL,P100波,波幅,即某一波形的电压值,以uV表示 基线到波峰,.,峰到峰,波峰下的面积,峰间期(IPL):,两个或两个以上波峰之间的时间, 以ms表示 代表各部位之间的传导时间, 如 BAEP I-III, III-V, I-V,常用标记法和基本参数:潜伏期、波幅,正常值的确定: 建立自己的正常值,健康人测试, 平均值加2.5或3 SD(平均差)作为 正 常值.,检查室应安静、光线半暗、远离高频磁场。,受检者取卧位或坐位,尽量放松全身肌肉, 并应避免情绪波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刺激和记录参数, 包括电极安放部位,迭加平均次数、通频 带、分析时间,刺激部位、频率、强度等。,诱发电位基本导联,躯体感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 (SEP),第一节 体感诱发电位的传导通路,第二节 体感诱发电位一、基本原理(上肢),上肢SEP成分与神经发生源 N9(同侧锁骨-对侧锁骨导联)臂丛电位 N13 (第7或5颈椎棘突-Fz导联 )颈髓后角突触后电位。 P15(手部感觉区左侧为C3-Fz,右侧为C4-Fz )内侧丘系/背侧丘脑突触后电位 N20(手部感觉区左侧为C3-Fz,右侧为C4-Fz )体感皮层I区短潜伏期原发反应 P25(可能与快痛觉有关) 、N35、P45、 N60(手部感觉区左侧为C3-Fz,右侧为C4-Fz) 继发中潜伏期反应。 N9-N13波IPL下位颈椎脊神经后根传导。 N13-N20波IPL中枢传导时间。 P15-N20波IPL丘脑顶叶束传导时间。,基本原理(下肢),下肢SEP成分与神经发生源,下肢:P40-中央后回 T12-腰髓电位 N9-蝈窝电位,体感诱发电位临床应用,一、周围神经病变 二、脊髓病变,三、昏 迷,体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脊髓休克期内,深、浅反射消失。 脊髓休克期以后,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 未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深、浅反射不受影响。SEP:双侧腕正中神经SEP的N20、P22缺如,要么死亡,要么呈植物状态,而单侧SEP缺如,则可能存在三种情况死亡、植物状态、某些功能低下。,丘脑出血36小时,床旁检测17小时后死亡,BABR显示中脑病变,SEP完全消失,正常SEP,患者脓毒症性脑病,腹腔感染,女,60岁,GCS=12分,神志昏睡,头部MRI/CSF无明显异常,EEG以Theta波为主,SEP:双侧N20潜伏期延长,波形分化不良,积极抗感染等治疗后治愈。,患者重型颅脑外伤,男,35岁,GCS=4分,双侧弥漫性Delta 波,SEPN20波形分化不良,潜伏期延长,预后不佳。,患者重型颅脑外伤,脑疝形成,男,43岁,GCS=3分,双侧瞳孔三大固定,SEP+VEAP波形为引出,,符合脑死亡判断标准。,四、中枢神经系统病变,1.多发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 上肢SEPN13-N20、P15-N20波IPL延长 。 下肢SEPLP-P40波IPL延长。2.脑干病变:累及内侧丘系,SEP一般为异常。脑桥梗死SEP可能为异常。必须结合ABR。3.丘脑损害: 丘脑外侧病变胫神经SEP的LP-P40波IPL延长; 丘脑内侧损害腕正中神经SEP,表现为P15及以后的波缺失,而仅有N13存在,或P15-N20延长、伴波幅降低、波形改变等,并与深感觉受累有密切相关。,三、昏 迷,体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脊髓休克期内,深、浅反射消失。 脊髓休克期以后,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 未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深、浅反射不受影响。SEP:双侧腕正中神经SEP的N20、P22缺如,要么死亡,要么呈植物状态,而单侧SEP缺如,则可能存在三种情况死亡、植物状态、某些功能低下。,视觉诱发电位(VEP),1.传导通路,视神经-视交叉-外侧膝状体-视放射 -皮层(枕叶) 视网膜电位:皮层下视觉诱发电位 特异皮层视觉诱发电位: 反映视网膜视锥细胞功能 以及视锥细胞中枢联系的电活动,2.刺激形式,常用棋盘格翻转 盘格30,方格6mm,距离70cm. 两眼分别刺激,叠加100 次。 2c/s 3c/s 5c/s,3.观察:,P100波潜伏期 104ms 儿童124ms 两眼差5v 左右比50%,43,方法学,电极种类和放置记录 O1、Oz、O2; 参考 Cz;地线FPz视力测定及校正:1.0刺激方式:全视野、半视野重复测定,4 临床应用:,视通路的损害,特别是对MS的诊断和发现临床下病灶更有意义,全视野P100异常-视通路周围段病变半视野P100异常-视通路中枢段病变;,正常,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1.传导通路,听神经-耳蜗核-上橄榄核(双侧) -外侧纵束-丘脑2.刺激形式: 检测耳 SL + 60dB 短声疏波(click) 7c/s (1000-4000HZ) 对侧耳 白噪音(频率范围较宽) 少于 对侧 30-40 dB 中央记录 耳垂参考,3. 观察,I波 PL 1.5ms.+1 听神经 II:耳蜗核 III:上橄榄核 IV:外侧丘系 V:下丘, I III V 代表听神经, 桥脑下段、上段。 V波最大,最稳定,早出现,晚消失。 V波反应阈接近听阈 SL 10-20dB (-35dB),4. 诊断,正常BAEP通常由5个波组成,依次为、,分别起源于听神经、耳蜗核、中脑、外侧丘系及其核团、脑桥,其中、波更有价值。异常的主要表现: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波间期延长,波形消失波异常、-波间期延长 -听通路周围段病变、波异常、-波间期延长 -听通路中枢段病变,53,1. 听觉功能的评价听力检查不能合作者:歇斯底里和婴儿听力障碍的程度对重症、意识障碍及药 物所致的早期听力损害,临床应用,54,2. MS的诊断,F,32岁,多发性硬化,双侧中枢性损害,55,MS病人,双侧中枢性损害,脑干病变,56,3. 昏迷和脑死亡的判断:昏迷:通常BAEP是正常的,脑干结构破坏时BAEP才有变化脑死亡:BAEP消失,早期可能有I4. 手术监护:桥脑小脑角肿瘤手术避免听神经不必要损害5,脓毒症脑病诊断,正常诱发电位,患者脓毒症性脑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