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修井队井控作业操作标准.doc_第1页
钻修井队井控作业操作标准.doc_第2页
钻修井队井控作业操作标准.doc_第3页
钻修井队井控作业操作标准.doc_第4页
钻修井队井控作业操作标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3钻修井队井控作业操作标准井控工作内容要 求备 注井控资料井控岗位职责1、钻井值班房、泥浆和录井值班房内要张贴井控岗位职责;2、钻井主要岗位、泥浆和录井人员要知晓自己的井控岗位职责。井控设备试压记录1、各次开钻(包括定期及更换部件后)井控设备试压记录(试压曲线);2、防喷器液压控制系统(管线等)21MPa试压记录;地层破裂压力试验记录按设计要求,在钻开套管鞋第一段砂岩层做地层破裂压力试验,做好记录,钻井工程师计算出不同泥浆密度下的最大允许关井套压值。低泵冲试验记录1、在钻开油气层前,钻头下到井底,要以1/31/2正常排量测一次低泵速循环压力,并做好泵冲数、流量和循环压力记录;2、钻开油气层后,每只钻头开始钻进前或每日白班开始钻进前,或泥浆性能及钻具组合发生较大变化时,应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低泵冲试验,并记录。井控设备检查保养记录1、钻修井队队长每周定期组织工程师、正、副司钻、电器师、机械师等主要岗位人员对井控设备进行逐一检查并保养,要有记录;2、每作业班组,接班前各岗要进行巡回检查,对发现的井控设备问题要及时提出,并立即纠正。井控防喷演习记录1、钻修井队每周要组织一次防喷演习,并记录;2、防喷演习要兼顾到不同班组、不同工况、不同环境(白天或晚上)。防硫化氢设备检查保养记录钻修井队每周要对固定式、手提式硫化氢探测仪、呼吸器、空气压缩机等防硫化氢装置进行检查和保养,并记录。井控许可记录1、钻开油气层前检查验收许可;2、钻开油气层后第一趟起钻井控验收许可;3、油气井测试井控许可;4、完井下油层套管井控许可;5、井下作业拆井口井控许可;6、打捞封隔器井控许可;7、油气层钻桥灰塞井控许可;8、油气层负压射孔井控许可;9、气井投产井控许可。井控会议记录钻修井队每周要组织召开一次井控会议并记录。随钻压力监测记录按照设计要求,综合录井队或井队要做随钻压力监测,并记录。坐岗观察记录钻修井队要有坐岗观察记录。应急预案钻修井队要有井喷应急预案和防硫化氢应急预案。井控会议钻修井队每周由钻井队长组织井队主要人员召开一次HSE工作会议,其中涉及井控部分的包括井控装备情况、井下情况、人员情况以及下步井控方面的主要工作等,参加人员签字,要有记录。井控许可管理钻开油气层前检查验收许可钻开油气层前,由钻修井队申请,处级单位或井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钻修井队进行检查验收,验收通过后方可打开油气层。钻开油气层后第一趟起钻井控验收许可钻开油气层后,第一趟起钻前,由钻修井队申请,科级单位井控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钻修井队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起钻。油气井测试井控许可油气井进行测试作业前,由钻修井队提出申请,处级单位或井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钻修井队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测试作业。完井下套管井控许可油气井完井下套管前,由钻修井队提出申请,科级单位相关人员对井队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下套管作业。井下作业拆井口井控许可井下作业队在换装井口前,由作业队提出申请,处级单位井控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作业队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换装井口作业。打捞封隔器井控许可井下作业队在打捞封隔器前,由作业队提出申请,处级单位井控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作业队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打捞封隔器作业。油气层钻桥灰塞井控许可钻修井队在油气层钻开桥灰塞前,由钻修井队提出申请,处级单位或井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钻修井队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钻桥灰塞作业。油气层负压射孔井控许可在负压射孔前,由修井队提出申请,处级单位井控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修井队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负压射孔作业。气井投产井控许可在气井投产前,由施工作业队提出申请,上级井控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审核,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投产。坐岗观察正常钻进1、在进入油气层前100米开始执行坐岗观察;2、井架工负责每15分钟测量一次泥浆罐液面情况,并记录;3、泥浆工负责定时测量泥浆性能,并注意观察泥浆变化量;4、录井工负责通过录井实时监测泥浆量变化;5、井架工、泥浆工和录井工要单独坐岗,发现异常,及时沟通。起下钻具1、场地工负责在起下钻具时的坐岗观察;2、场地工每15分钟测量一次泥浆罐液面情况,核对泥浆量变化,并记录;3、泥浆工和录井工按照岗位分工要求,做好泥浆量的监测情况;4、进入油气层起下钻时,每起下500米钻具,要适当停止起下,场地工在过渡槽和泥浆罐观察是否有溢流和漏失现象。空井、电测或其他作业1、场地工负责坐岗,每30分钟通过泥浆罐和过渡槽观测一次泥浆液量,观察泥浆变化;2、泥浆工和录井工按照岗位分工要求,做好泥浆量的监测情况;3、场地工、泥浆工和录井工要相互沟通,发现异常及时通报。短程起下钻检查油气侵和溢流基本做法1、一般情况下试起1015柱钻具,再下入井底循环一周,若钻井液无油气侵,可正式起钻;否则,应循环排除受侵钻井液后并适当调整钻井液密度后再起钻;2、特殊情况时(需长时间停止循环或井下复杂时),将钻具起到套管鞋内或安全井段,停泵检查一个起下钻周期或需停泵工作时间,再下回井底循环一周观察。下列情况需要进行短程起下钻1、 钻开油气层第一次起钻前;2、溢流压井后起钻前;3、钻开油气层井漏堵漏后或尚未完全堵住起钻前;4、钻进中层发生严重油气侵但未溢流起钻前;5、钻头在井底连续长时间工作后中途需刮井壁时;6、需长时间停止循环进行其他作业(电测、下套管、下油管、中途测试等)起钻前。防喷演习操作程序不带顶驱钻机钻进中发:发出信号;停:停转盘,停泵,上提方钻杆;开:开启液(手)动平板阀;关:关防喷器(先关环形防喷器,后关半封闸板防喷器,确认半封关闭后再打开环形防喷器);关:先关节流阀(试关井),再关节流阀前的平板阀;看:认真观察、准确记录立管和套管压力以及循环池钻井液增减量,并迅速向队长或钻井技术人员及甲方监督报告。起下钻杆发:发出信号;停:停止起下钻作业;抢:抢接钻具止回阀或旋塞阀;开:开启液(手)动平板阀;关:关防喷器(先关环形防喷器,后关半封闸板防喷器,确认半封关闭后再打开环形防喷器);关:先关节流阀(试关井),再关节流阀前的平板阀;看:认真观察、准确记录立管和套管压力以及循环池钻井液增减量,并迅速向队长或钻井技术人员及甲方监督报告。起下钻铤发:发出信号;停:停止起下钻作业;抢:抢接钻具止回阀(或旋塞阀或防喷单根)及钻杆;开:开启液(手)动平板阀;关:关防喷器(先关环形防喷器,后关半封闸板防喷器,确认半封关闭后再打开环形防喷器);关:先关节流阀(试关井),再关节流阀前的平板阀;看:认真观察、准确记录立管和套管压力以及循环池钻井液增减量,并迅速向队长或钻井技术人员及甲方监督报告。空井发:发出信号;开:开启液(手)动平板阀;关:关防喷器(先关环形防喷器,后关全封闸板防喷器,确认全封关闭后再打开环形防喷器);关:先关节流阀(试关井),再关节流阀前的平板阀;看: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套管压力以及循环池钻井液增减量,并迅速向队长或钻井技术人员及甲方监督报告。防喷演习操作程序带顶驱钻机钻进中发:发出信号;停:上提钻具,停顶驱,停泵;开:开启液(手)动平板阀;关:关防喷器(先关环形防喷器,后关半封闸板防喷器,确认半封关闭后再打开环形防喷器);关:先关节流阀(试关井),再关节流阀前的平板阀;看:认真观察、准确记录立管和套管压力以及循环池钻井液增减量,并迅速向队长或钻井技术人员及甲方监督报告。起下钻杆发:发出信号;停:停止起下钻作业;抢:抢接钻具止回阀或旋塞阀;开:开启液(手)动平板阀;关:关防喷器(先关环形防喷器,后关半封闸板防喷器,确认半封关闭后再打开环形防喷器);关:先关节流阀(试关井),再关节流阀前的平板阀;看:认真观察、准确记录立管和套管压力以及循环池钻井液增减量,并迅速向队长或钻井技术人员及甲方监督报告。起下钻铤发:发出信号;停:停止起下钻作业;抢:抢接钻具止回阀(或旋塞阀或防喷单根)及钻杆;开:开启液(手)动平板阀;关:关防喷器(先关环形防喷器,后关半封闸板防喷器,确认半封关闭后再打开环形防喷器);关:先关节流阀(试关井),再关节流阀前的平板阀;看:认真观察、准确记录立管和套管压力以及循环池钻井液增减量,并迅速向队长或钻井技术人员及甲方监督报告。空井发:发出信号;开:开启液(手)动平板阀;关:关防喷器(先关环形防喷器,后关全封闸板防喷器,确认全封关闭后再打开环形防喷器);关:先关节流阀(试关井),再关节流阀前的平板阀;看: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套管压力以及循环池钻井液增减量,并迅速向队长或钻井技术人员及甲方监督报告。干部值班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