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原子的构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图片和表格信息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2、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3、分析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认识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二、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大多都来自于农村,学生此时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加之我校生源较差, 而本课题内容又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课堂上需要老师尽可能的多提供一些信息,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好在在此之前,学生对微观世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对原子的构成认识起来将十分困难。因此要用图片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架起从宏观到微观的桥梁.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什么是分子? 2.什么是原子?3.原子和分子有什么本质的区别?1.【学生活动】 认真听题;思考并回答。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本质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设计意图】由回忆旧知识引入课题,不仅巩固了旧知识,又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创设情境】上一课题在我们学习了有关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我们以氧化汞分解为例,氧化汞分成氧原子和汞原 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一个氧分子,许多个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所以我们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那么原子到底能不能分?如果能分,它又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 就学习原子的结构。 板书 课题2 原子的结构【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53页“原子的构成”这一部分的内容。 1)原子由哪两部分构成?原子核由什么构成? 2)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 【提问】 1、原子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2、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有什么异同? 3、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教师讲解】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也就是说在化学方法中不能对原子再进行分割了,但是用物理的方法可以对原子进行分割。在很多年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就是一个实心的球 体,不能再分,直到19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人们才开始揭示了原子内部的秘密,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它本身还具有复杂的结构,科学家实验证明:原子是由 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小结】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其中带正电的就是质子,中子是不带电的。而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来自于质子所带的电荷,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就成为核电荷数。所以存在以 下关系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 因为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关系: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推广等量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我们来看下面的表格比较几种原子的构成。(课本53页) 1、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2、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中子数和质子数没有等量关系。 4、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相同。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引入】我们再来看看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一个原子的直径为10-10m,而原子核的直径约为10-15-10-14m。原子核大小约为原子的万分之一,我们把原子看做成一个足球场,那么原子 核就像是足球场的蚂蚁那么大。而核外电子就在周围的空间运动。 核外电子的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科学家把这些区域称为 电子层。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人们又把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现在发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 1层的不超过2个)。电子排布时,总是最先排布在离核较近的能量较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依据能量高低逐渐向外层排布。【板书】1排布特点 【讲解】(1)电子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但却 有经常出现的区域; (2)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 (3)电子排布时依据电子层能量的高低,由里向外排布, (4)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 【过渡】为了简明、方便地表示出原子的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我们引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入】我们再来看看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一个原子的直径为10-10m,而原子核的直径约为10-15-10-14m。原子核大小约为原子的万分之一,我们把原子看做成一个足球场,那么原子 核就像是足球场的蚂蚁那么大。而核外电子就在周围的空间运动。 核外电子的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科学家把这些区域称为 电子层。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人们又把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现在发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 1层的不超过2个)。电子排布时,总是最先排布在离核较近的能量较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依据能量高低逐渐向外层排布。【板书】1排布特点 讲解(1)电子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但 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2)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3)电子排布时依据电子层能量的高低,由里向外排布; (4)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 【过渡】为了简明、方便地表示出原子的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我们引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 板书2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活动】看课本54页一些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圆圈、圆圈内的数字、弧线及弧线上的数字所 表示的意义【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含义:a. 圆圈和圆圈内的数字分别表示原子核和核内电子数; b弧线表示电子层; c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排布的电子数。三、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设问】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有什么特点?这种结构和元素性质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板书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稳定结构,性质稳定。 【设问】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板书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 【设问】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又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板书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 【师生小结】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 四、布置作业: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是九年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湖北省枣阳五中学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颈部矫正专业培训课程
- 2026届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新集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帕博利珠单抗深度解析
- 2026届四川省广安邻水县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重庆市西南大附属中学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泸西县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大数据培训宣讲
- 四川省江油市五校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德州陵城区五校联考英语九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检查检验项目分级审核制度
- 2025年新版汉字听写大赛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供应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无人机装调检修工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件-第8章+光电效应及光电器件
- 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案
- 2025年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眼镜验光师试题(及答案)
-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 2025-2026学年岭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