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自主学习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总星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月球、特殊性、液态水、大气厚度适中。二师生互学 活动1:寻找外星人。(1)因为天体数量众多(目前观测到的河外星系超过1250亿个,每个河外星系包含数十亿到数千亿颗恒星),从概率上来分析总有一些天体与地球环境相似。(2)有一个类似太阳的恒星;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行星和恒星的距离类似日地距离(适宜的光照和温度);行星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和地球数据相差比较小(有适宜的气压、适宜的大气);充足的水分。(言之有理即可)(3)火星,从近到远(从易到难)。(4)D (5)A (6)改变寻找的具体标准,(不被传统思维所束缚)比如我们现在发现,以前认为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条件非常恶劣的深海火山口,都有生物存在。活动2:金星、水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和木星(位置可以互换)三目标自检 14BAAA5(1)日地距离适中,使气温介于0100之间,水呈液态;地球大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大气。(2)周围漆黑一片、气温下降、水体结冰、动植物(人)冻死、大气运动和水循环停止、光合作用停止、氧气减少等等(言之有理即可)。(3)八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面、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自主学习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 大气运动 水循环 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光球 色球 日冕 激烈天气现象增多 干扰电离层 影响农业、太空活动、无线电短波通讯等二师生互学活动1:(1)可见 紫外 红外 紫外(2)因为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地表形态的变化也有太阳能的参与。现在地球上人类所使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也是地质时期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所以,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能量源泉。活动2:(1)C (2)B (3)电离 (4)A 光球层 黑子活动3:(1)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2)太阳能可再生,无污染 ,广泛存在,可以就地利用。 易受天气影响,能量不稳定且分布不均匀三目标自检15CACDD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学案地球的自转一自主学习(自上而下,自左而右)自转方向 自转周期 自转速度(三者顺序可换) 昼夜交替 地方时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移(三者顺序可换)二师生互动活动1:(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地轴 自西向东 逆 顺 恒星日23小时56分4 秒 约15/小时,除极点为零外。 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活动2: 活动3:(1)世界时区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标准。从西经7.5到东经7.5(经度间隔为15)为零时区。由零时区的两个边界分别向东和向西,每隔经度15划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标准时。 (2)东8区 西5区 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n(余数)(n7.5时,时区数=M+1)(3)属于同一时区,在东西十二区中各地的时间是一样的,以180经线处的地方时为准。而不一样的是东西两侧的日期不一样,180经线以西要比180经线以东提早一天。比如西面是8日,而东面则是7日。(4)自西向东减一天,自东向西加一天。(5)影响学校通知的发布,从而影响教学秩序。活动4: (1)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2)甲 乙 乙 三目标自检15CDBAB 6(1)晨线 (2)14 2 (3)150W ,0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学案地球的公转一自主学习(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公转方向 公转周期 公转速度 赤道面 黄道面 黄赤交 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两者可以互换)二师生互学 活动1:太阳 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自西向东 365日6时9分10秒(恒星年) 大致1/d( 1月初61/d 7月初59/d ) 大致30km/s ( 1月初30.3km/s 7月初29.3km/s )活动2:(1)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2)导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变化,从而产生了四季变化。(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变大,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从而导致热带和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4)北半球 向南移动 变短 变小(5)一年当中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春分夏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夏至秋分: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南移动;秋分冬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南移动;冬至次年春分: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动。活动3:等长 长 短 长 极昼 短 长 长 极夜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某时全球,直射哪个半球,此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某地一年,春分日昼夜平分,从春分日到夏至日昼变长,夏至日昼最长,然后慢慢变短,到秋分日昼夜平分,冬至日昼最短;接着慢慢变长,到次年春分日又昼夜平分。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某时全球,直射点最大向南北两侧递减。某地一年,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是直射北回归线时最大,直射南回归线时最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相反;赤道到北回归线地区是直射当地时最大,直射南回归线时最小;赤道到南回归线地区是直射当地最大,直射北回归线最小。三目标自检16BADCAC7(1)冬至日 12月22日 (2)冬季 (3)B D8(1)冬至 昏 (2)(45W,23.5S) 9 (3)B C A C A B ACB A=B=C (4)0 26.5 昼变长,夜变短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一自主学习纵波、内部圈层、外部圈层、古登堡面、地壳、地幔、地核、大气圈、水圈。二师生互学活动1:(1)地震波、火山爆发、钻探(也可以是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就行);理由是简单易行。(2) 至于分几层只要有道理就行;依据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就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分三层;界面的名称和各层的名称标在右图上;填写下面表格位置厚度组成物质状态地壳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薄(厚薄不均)硅酸盐类固体地幔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含铁镁的硅酸盐主要呈固态(除上地幔的软流层外)地核古登堡面以下厚可能是铁和镍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3)矿产勘探;道路路面质量检测。 活动2:生物圈、水圈、地壳(岩石圈)。生物圈特点是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水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生物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水圈特点是由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组成,分布于海洋、陆地、大气中。地壳特点是位于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由岩石组成。(岩石圈特点是位于地面以下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三目标自检14ABBB5(1)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2)地壳 地幔 地核 岩石圈(3)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根据以上原理,对地球进行探测就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第一单元练习110 AABBA CBDBA 1120CCCCC BABBD 2130AADCC CDCAC 3135DBACB36(11分)(1)D (2)G;慢 (3)北;北;长(4)37(9分) 2 太阳 C D D E (位置可以互换)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为新加坡营销方案分析(3篇)
- 初中安全教育和培训课件
- 内蒙古民居课件
- 化学安全培训资料课件
- 创客百变惊蛰课件教学
- 内科三基三严课件
-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2024)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内燃机润滑系统课件
- 创业英雄课件
- 内河基本安全再有效培训课件
- 2025年食品安全人员在线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LP
- 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339)
- 客诉奖惩管理办法
- 2025年度国务院国资委干部教育培训中心招聘(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司法协理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家庭居室装修工程施工合同
- 事业法人登记管理办法
- 承装修试许可证管理办法
- 2025楼宇平方效益评价规范
- 术后并发症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