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复习专题教学过程.docx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复习专题教学过程.docx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复习专题教学过程.docx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复习专题教学过程.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训练1. 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 ) A18克 B7克 C8克 D 6克2. 某化合物X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5O2=4CO2+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 ) A. C2H4 B. CH4 C. C2H2 D. C6H6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较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C一定量的水的质量与全部蒸发后所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相等,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只要做一个“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就能得出质量守恒定律二、引入新课: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科学的一个基本定律,是自然界一切化学变化所遵循的一个普遍规律。三、知识回顾:(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使用范围(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2)质量守恒定律指“质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体积等。(3)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和非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能”或“不能”)计入“总和”中。3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4验证实验:当有气体参加反应或反应有气体生成时,该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5、中考运用的重点:六不变: 两改变: ,一个可能变: 四、基础方法讲练(一)、利用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一物质的质量;确定各物质质量比;确定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某物质化学式中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确定反应类型;1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 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 g C和2 g 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A8 g B18 g C28 g D30 g2.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g,则反应消耗B的质量是( )A60g B80g C90g D120g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则反应后,甲的“待测”值应为( )物质 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813610反应后质量(g) 待测20031A10 B8 C4 D04、在反应2A+B=3C+D中,A和B的相时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20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 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A4:19 B3:5 C1:3 D2:175. A、B、C三种物质各15g,当它们相互反应完成时,生成30g新物质D。若再增加10gC,它们又继续反应到完成时,A与C恰好消耗完毕。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23 B21 C32 D116、在A+3B=2C+2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 B32 C64 D967、有反应: 8A + 3B2 = C2 + 6D(其中A、D是化合物,B2、C2是单质)。若13.6g A与21.3g B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2.1g D,已知C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4 B16 C32 D35.58、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 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 X Y Z Q反应前质量/g 2 2 78 5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0 14试判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 A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二)、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1、工业酒精中常含有少量甲醇。甲醇有毒,易挥发。请你根据甲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推断甲醇肯定含有 元素,还可能含有 元素。2、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CO2 O2H2O W反应前质量(g) 6 585 23反应后质量(g) X 1032 0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W是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W是一种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X的值为443、完全燃烧2.8g某有机物,生成8.8g CO2和3.6g H2O,下列对该有机物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元素B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H4 C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D该有机物由碳、氢元素组成,且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三)、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1、工业上制取氮化硅的化学反应原理是3Si十2 N2 1300 R则氮化硅的化学式为( )A. SiN B. NSi C. Si3N4 D. N4Si32、工业上利用下列反应制取金属Hg:4HgS4CaO=4Hg3XCaSO4。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A. CaS B. SO2 C. SO3 D. CaSO3(四)、推断化学式中某原子的个数1、为防止硝酸厂产生的氮氧化物污染环境,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这些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NaOH2NaNO2+H2O,方程式中的值是( ) A1 B2 C3 D任意值2、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4C3H5N3O5O212 NO12CO210H2O,则的值为( )A4 B5 C7 D9(五)、推断化学方程式中某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1、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 + O2 + 4NaOH = 2Na2CO3 + 6H2O;其中的值为( )A2 B3 C4 D52、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三号”今年5月27日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N2O4 = 3N2+4H2O+2CO2。其中的值为( )A.1 B.2 C.3 D.4(六)、对前面五种类型的综合。例1、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解析】本题从微观方面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是由两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各种原子的个数都没有发生变化。故A正确。例2、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甲 3乙丙 丙表示A原子表示B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甲是单质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解析:从图中能直观看出,物质甲的分子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说明物质甲属于单质;一个丙分子是由3个A原子与1个B原子构成的,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推知一个乙分子是由2个A原子构成的,则乙的化学式为A2;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由4个变为2个,C项中的说法错误。例3、在密闭容器中有以下四种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4362011反应后质量/g252016待测A.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乙一定是氧化物C待测值是20 D反应生成的甲、丁质量之比是11解析:此题以表格形式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增加了11 g,乙、丙物质的质量分别减少了16 g和4 g。即有16 g乙和4 g丙参加反应,生成了11 g甲,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丁物质的质量为9 g,则待测值为20,反应生成甲和丁的质量比为119。由于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通过表中数据无法确定各物质的类别,因此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乙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例4、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物质ABCD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5044.61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待测20234.2A.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该反应C与D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34C第二次测得A的质量为12 gD该反应中共生成D的质量为4.2 g解析: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和表中数据可知第二次测得A为12.4 g。故反应为ABCD,属于分解反应。该反应C与D质量变化之比为(23 g4.6 g)(4.2 g1 g)234。反应中共生成D为(4.2 g1 g)3.2 g。故B正确。五、拓展提高讲练1. 在一个密闭的钢筒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电火花作用下,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 1:2 B. 1:1 C. 2:1 D. 2:32分别加入NaCl、CaCl2、FeCl3溶液的三支试管中,滴加足量的AgNO3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相等,则每支试管中消耗的AgNO3溶液的质量比为( ) A. 23:40:56 B. 58.5:111:127 C. 1:1:1 D. 1:2:33. 将镁、锌、铝的混合物m克,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晶体的质量为n克,则生成的氢气质量为( ) A. n-m克 B. 克 C. 2克 D. 克4. 金属单质A和非金属单质B可生成A2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 A2B。某校一课外小组的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在实验室内做该实验,充分反应时,所用A和B的质量a和b各不相同,但总质量相等,都是8.0g。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试求丙学生实验中a:b的值可能是 3:7或37:3 。 A的用量 B的用量 A2B的质量 甲 7.0g 1.0g 5.0g 乙 4.0g 4.0g 5.0g 丙 Ag Bg 3.0g 六、本节小结:质量守恒定律是中学科学一个重要的定律,要正确理解守恒定律,需注意以下几点:“化学反应”是前提 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反应,不是物理变化。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对于物理变化来说,即便变化前后的质量相等,也不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参加反应”是基础 概念中明确指出,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遗漏,不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包括在内。 “各物质”“总和”是核心 在具体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或计算时,一定要将所有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物质都考虑进去,气体或沉淀都不能遗漏。 “质量守恒”是目的 这一定律守恒的对象是质量,只适用于“质量”,而体积、密谋、分子数等则不包括在内。这些内容有可能守恒,也有可能不守恒。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