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室日常工作PPT课件.ppt_第1页
细菌室日常工作PPT课件.ppt_第2页
细菌室日常工作PPT课件.ppt_第3页
细菌室日常工作PPT课件.ppt_第4页
细菌室日常工作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菌室 东台市人民医院检验科赵建春 1 细菌室日常工作 一 接收 接种细菌室标本二 培养 分析 鉴定病原菌 致病菌 三 抗酸杆菌工作 略 四 培养基制备五 医院感染 质量控制 2 接收 接种标本 细菌室常见标本 痰标本 尿标本 血培养标本 粪便 咽拭子 胸腹水标本 纤支刷片 抗酸 脑脊液 分泌物 支原体药敏 3 注意事项 标本拒收的原则错误标签标本泄露 标本明显被污染拭子上的标签干掉或者标本量不够标本不适合所要求的试验运送标本的时间过长或所用运送培养基不合适 4 目前细菌室标本质量问题 中段尿 痰污染问题标本放置时间过长问题 血培养 无价值的粪便 痰标本 5 标本污染 尿液 尽量避免或减少尿道口正常菌群干扰 清洁中段尿 导尿导管尿 经耻骨上皮肤穿刺采集膀胱内尿液 送检标本以晨起第一次尿液为佳尿量不宜太多 试管塞子与尿液不应直接接触留取导尿管尿要排空导尿管内陈旧尿液 倘留置尿管超过三天应避免采用 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 不能立即送检者 可暂存4 冰箱 但保存不超过8h 6 血培养瓶放置时间过长的影响 全自动血液细菌培养仪检测原理 全自动连续检测培养瓶内微生物代谢引起的CO2浓度变化 而CO2浓度的改变可直接激活培养瓶底部包埋的对CO2浓度变化高度敏感的荧光物质 在二极管的激发下荧光物质释放荧光 荧光强度变化可直接反应培养瓶内CO2浓度变化 以判定是否有微生物生长繁殖 仪器每十分钟自动进行质控校正 由电脑分析判断细菌培养阴阳性 阳性者发出警报 培养瓶有标准及含树脂 有吸附抗生素作用 的需氧 厌氧瓶 儿童瓶 简单点来说就是培养瓶底部的荧光传感器受细菌产生的代谢物质激发产生荧光 荧光强度随着细菌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强 系统根据荧光变化趋势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 7 血培养瓶放置时间过长的影响 细菌生长曲线 Bacterialgrowthcurve 是专指单细胞微生物的 它是将少量的单细胞微生物接种纯种到一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后 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定时取样测定细胞数量 以细胞增长数目的对数做纵坐标 以培养时间做横坐标 绘制一条如图所示的曲线 我们称这条曲线为细菌的生长曲线 8 血培养瓶放置时间过长的影响 如图 细菌在稳定期和衰亡期细菌的数目增长减慢趋于平缓甚至在衰亡期时反而会降低 此时培养瓶放入培养仪会出现假阴性 9 无价值的粪便 痰标本 应在发病早期并且尽量在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 稀便不少于1ml 固体便不少于1克 无便患者可用直肠拭子采集标本 要挑取含脓 黏液 血等病理改变或水样粪便送检 直肠拭子采样量要足够 拭子上肉眼应可见粪便 注意事项 1 虽然粪便标本本身含很多细菌但也要用无菌容器 2 注意挑取脓血便或粘液便做培养 3 要进行分区划线 外观为脓痰 粘液 血 涂片镜检25个WBC LP为合格标本 10 常用的培养基种类和用途 血平板 普通细菌用巧克力平板 含V X因子 主要培养嗜血杆菌 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用麦康凯平板 G 杆菌用沙保罗平板 真菌培养用SS平板 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用M H平板 细菌药敏用TCBS平板 弧菌科细菌用真菌显色平板 真菌培养用罗氏培养基 分枝杆菌用 11 标本接种以及相应平板 标本类型培养基痰血平板 麦康凯平板 沙保罗平板中段尿血平板 麦康凯平板脑脊液血平板 巧克力平板 麦康凯平板穿刺液血平板 麦康凯平板 巧克力平板咽拭子血平板 巧克力平板 麦康凯平板血培养阳性血平板 麦康凯平板粪便标本SS平板 血平板病灶分泌物血平板 巧克力平板 麦康凯平板 12 注意事项 接种环使用前后均应灭菌 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及交叉污染 生理盐水和棉签均应灭菌处理防止污染标本 接种标本时应待接种环冷却后进行 以免将细菌烫死从而造成假阴性结果 四区划线时应轻柔 不破坏平板 线条应疏密合适 从而更好分离出单个菌落 基本原则 无菌操作和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13 细菌鉴定的基本步骤 标本的分离培养 这关系到整个结果的可靠性 培养结果的观察 致病菌的选择 细菌的分纯 鉴定 MicroScan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 14 细菌鉴定的基本步骤 观察培养基中生长的菌落特点 菌落的大小 是否光滑 菌落边缘是否整齐 菌落的颜色 如无色似水滴状 白色 灰色 黄色 以及色泽的深浅 是否透光及透光的强弱 菌落产生光泽 等等 菌落产生的溶血环的情况 溶血 溶血 水溶性溶血 脂溶性溶血和其他的溶血特点 细菌产生的气味 如铜绿假单胞菌的 生姜 味 酵母菌的酵母味 芳香黄杆菌的水果糖芳香味等等 15 细菌鉴定的基本步骤 培养结果的观察 致病菌的选择 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细菌生长观察生长情况 是单一种细菌还是多种细菌 观察生长的细菌是否具有某些典型特征排除污染细菌对于无菌部位所采集的标本 CSF 胸水 腹水 关节液 血液 骨髓 各器官穿刺液等等 只要培养出细菌 排除污染 一律都视为致病菌 对于有菌部位或易被正常菌群污染的标本 培养出细菌后 要根据标本的不同 排除正常菌群后 再挑选致病菌 16 细菌鉴定的基本步骤 涂片染色 革兰染色 革兰染色 革兰染色可以反映微生物种类和类别 方便描述物种的形态或结构 用此染色法可将绝大部分细菌分为两大类 这样可将致病菌的范围缩小 然后再进一步鉴定 如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色溶血性链球菌 肺炎球菌 白喉杆菌 炭疽杆菌等属革兰氏染色阳性菌 百日咳杆菌 大肠杆菌 伤寒杆菌 痢疾杆菌 霍乱弧菌 流行性脑膜炎双球菌 淋病双球菌等属革兰氏阴性 17 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