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型第几课时课时教学目标( 三维 )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2、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学会归纳整理,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能运用化学知识揭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2、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 与难点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分难点:性质与变化的区分.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多媒体课件讲解、练习提高使用教材的构想利用教材的几组实验和生活相关的小实验,通过观察、记录、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学习透过实验现象(色味态光热等),抓住变化的特征,从而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并初步了解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由于课程改革,化学与物理课程的相关内容可能会同步进行,有必要在化学课程学习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介绍一些化学课中用的物理概念。课时教学流程教师行为补充设计学生行为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述】化学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发展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知道,大到宇宙的星体,小到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构成了我们这个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各种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慢慢生锈,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放热等。认识物质的这些变化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使人类的生活得到进步和提高。下面我们观察几个小实验。二、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演示实验讲解一、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二)化学变化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小结讲解:第二课时二、 物质的性质(一)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三、当堂检测(课件展示)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2、判断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产生红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 D、木炭消失3、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评价及鼓励四、 总结反思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谈谈你的收获或认识?倾听、思考、阅读课本【观察记录】实验14(教材第6页),并填写实验现象记录。【讨论交流】这四个实验有什么不同之处?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是否生成新物质补充设计阅读教材第7页“化学性质和物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岗位试题预测试卷附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醉酒驾驶与毒驾相关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有色金属行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产业链绿色生产与清洁生产研究报告
- 考点解析北师大版9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含答案详解AB卷
- 2025至2030年中国银杏茶叶市场调查研究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押题宝典执业药师资格证之《西药学专业二》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a卷】
- 护士企业编制面试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智能路灯控制系统开发合同
- 2025年度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第三方服务合同
- 2025版自驾租赁公司司机入职合同范本
- 孕产妇危重症评审实施方案解读课件
- 高级高炉炼铁操作工技能鉴定考试题及答案
- 移民安置监督评估实施细则编写要点及内容、年度报告、生产生活水平本底调查报告、恢复情况跟踪调查报告提纲、常用表格
- 介绍除湿机施工方案
- DB13(J)-T 8580-2024 双面彩钢板复合风管技术规程
- 教育教学课件:暑假生活(英文版)
- JGJ153-2016 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
- RV减速器核心零部件摆线轮如何通过数控铣削实现高效加工
- 大学生创业基础2000116-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
- 2024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 2024年的老龄化社会与养老产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