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班主任培训2013_第1页
国培班主任培训2013_第2页
国培班主任培训2013_第3页
国培班主任培训2013_第4页
国培班主任培训20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聆听学生的心声 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杨会芹 博士Tel:-mail: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二、当前留守儿童成长重要主题三、典型案例分析,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生活状态主要问题表现心理健康人生价值观取向几点思考,生活状态调查,“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6-15岁)。据最近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29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22%,据抽样调查,有的学校留守儿童比例40%。,我省情况,据河北省妇联的统计,我省约有182万名农村留守儿童,约占全省儿童总数的14%,其中父母均在外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有45万。(同时,调查结果显示,留守率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即地方经济越发达,留守率就越低,地方经济越欠发达,留守率就越高。)留守类型: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 73.7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在外工作(其中约有80以上是父亲外出,母亲在家。); 26.3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他们中的63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32被托付给亲戚、朋友,5同辈照顾或在校寄宿。),我们的调查,据了解,父母长年不回家在少数,大多数家长一年都会回家三四次,也会定期的打电话回家问候孩子生活、学习的情况。打电话频率低的家长一般是一个月一次,还有一个星期一打的,有条件的家长能做到每天一次,当然,后者属于极少数。 调查中,留守儿童在回答“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时,选“生活无人照顾”、“受委屈无人倾诉”、“与照顾者不和”的分别为77%、81%和87%。而希望“父母早点回来”的比例也达到了70%。,儿童的心声(1),“我的父母亲总是在春天开始的时候离开家到外面去打工,我真希望能把春天留住,这样我就能一直和他们在一起。” 一名留守儿童 在作文里这样写道,儿童的心声(2),“有一天,我路过小卖部,看到公话的牌子,忽然心里生出给爸爸妈妈打电话的想法,但我找不到你们的电话号码,只能对着电话机流泪。我天天盼着能听到你们的声音。”,儿童的心声(3):“不希望爸爸妈妈在外打工”,1.“因为我想他,有时候想得眼泪掉下来。”(三年级学生)2.“因为跟家人在一起可以有快乐的笑声.” (初中一年级学生)3.”因为一些困难还需要大人的支持.” (五年级学生)4.”因为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很辛苦.” (二年级学生) ,主要问题表现,情感方面:缺乏关爱,性情孤僻、任性 道德行为:纪律观念差,违法违纪现象严重 学习行为: 厌学,学习成绩相对较差 人际交往: 两种表现生命安全: 无人监护,安全无保障 心理健康,道德行为,表2 是否有抽烟、喝酒、夜不归宿、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学习行为,表3 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人际交往,表4 留守儿童交友的目的,生命安全,2010年3月12日,初一女生小英(化名)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呕吐等症状,年过6旬的祖父母立即将孩子送到镇卫生院。医生检查后惊异地发现,这个尚没满13周岁的女孩竟然已经怀孕临产,医院迅速为她实施了剖腹手术,取出了一个6斤重的男孩。又惊又气的祖父母立即向派出所报案. 又如:一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上年纪的爷爷奶奶照看。8岁上一年级时,放学回家无人接送,遭遇车祸。后又因调皮爬树摔断了胳膊,此后一直闲至在家,到11岁才上一年级。,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对突发性事件应变自救能力差,偶发性事件频发;留守儿童离家出走。,心理健康,调查发现,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仅为57%,其中轻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48%,中度心理健康问题占接近9%,重度仅占0.3%。同时,调查中也发现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性情孤僻、胆小,容易出现偏执、冷漠、自私等不良人格特征。,生活价值观,调查中发现一部分留守儿童染有不良行为习惯,抽烟成为留守儿童(男、女)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学习行为调查显示,只有33%的学生最希望目前能“提高学习成绩”;只有48%的学生表 示初中毕业后还要“继续学习”,而其他的学生则选择了“外出打工”和“做生意”。,几点思考,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长期性,决定了留守儿童问题的长期性。社会文化多元性,对于学生成长具有两面性随着学生年龄增长,社会文化影响越来越大小学生是行为规范、榜样示范最佳期中学生价值判断与理性选择能力日趋重要家庭责任的边际在何处?学校责任的边际在何处?社区组织、政府责任的边际在何处?,原因分析(从宏观角度),亲情缺失;监护缺失;教育缺失(溺爱或放纵 ),原因分析(从学生心理需求的角度),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归纳为五大类,由低到高分成五个阶层,象金字塔一样:生理需要:是人类本能的最基本的需要。这种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的需要。安全需要:实质上是生理需要的保障。包括生命安全、劳动安全、环境安全和心理安全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社交的需要:也可称为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社会交往,从属于某一个组织或某一种团体,并在其中发挥作用,得到承认;希望同伴之间保持友谊和融洽的关系,希望得到亲友的爱等等。尊重的需要:即自尊、自重,或要求被他人所尊重。包括自尊心、信心、希望有地位、有威望,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以及高度评价等。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位于金字塔的顶端。包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成为有成就的人物。,我们是怎样对待学生的心理需求的?我们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吗?,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我们为学生的成长做了些什么?提供的养分合适吗?,二、当前留守儿童成长重要主题,心智的和谐发展(生活与心理辅导)厌学与动机激发(学习辅导)青春期辅导(性知识讲解辅导)正确使用网络(网络成瘾辅导)情绪调节(情绪失调辅导)社会适应与技能(行为偏差辅导)危机预防与干预(危机干预),心智的和谐发展(生活与心理辅导),留守儿童需要心理关怀学生是完整的生命体如何对待别人的关注与评价过于在乎别人的评价会丧失主体精神如何与别人沟通人际交往是一种智慧培养留守儿童的抗逆力,心理弹性现象学描述,Emmy Werner(1982)报告了一项长达30年的纵向研究,她的研究开始于1955年,她发现,在700个多民族样本中有将近200个处于危险状态,其主要的环境因素有四个:母亲预产期压力、贫穷、日常生活不稳定、父母亲的心理健康问题。Werner发现200个高危儿童中有72个尽管处境危险但做得非常好。,心理弹性理论(resilience),心理弹性力是指儿童在面临压力和逆境时,没有被击垮而是很好地应对了这些危险处境的能力。心理弹性力强的儿童的特征:更加积极地对待问题;能够得到别人积极的关注;能够接受和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心理弹性的内部和外部保护性因素内部保护性因素包括儿童的潜在特质、能力、自我信念外部保护因素包括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心理弹性的过程模型,身心平衡状态,回到初始平衡,伴随丧失的平衡,功能紊乱失衡状态,更高水平平衡整合,重新整合,瓦解,应激事件,保护性因素,厌学与学习动机激发(学习辅导),厌学原因分析内部动机激发提高自我效能克服习得性无助外部动机激发有效的奖赏课堂环境,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什么叫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认知缺失:失去正常的判断能力,形成固定的消极观念情绪缺失:情绪低落、抑郁、悲观、无精打采动机缺失:行为上没有任何努力的企图动物的习得性无助学业习得性无助,学业习得性无助的模式,失败的信息,消极的情感体验,消极的防御机制,逃避学习,成败归因,消极的自我信念,克服习得性无助的建议,重视过程,不要太在乎结果失败情境合理归因建立适当期望,获得成功体验强化自我评价,淡化他人评价学会消极情绪的自我调节,青春期辅导(性知识讲解和辅导),异性交往是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异性交往是青少年人生的重要任务若干建议道德规范情感升华行为自制,正确使用网络(网络成瘾辅导),网络是个双韧剑青少年上网动机什么是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的辅导策略,网络综合症诊断标准,1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事。2总嫌上网的时间少而不满足。3无法控制用网时间。4一旦减少用网的时间就会焦躁不安。5一上网就能消散种种不愉快。6上网比上学做功课更重要。7为上网宁愿失去重要的人际交往和工作。8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9对亲友掩盖频频上网的作为。10下网后有疏离、失落感。,网络综合症对策,分清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拓展学生兴趣特长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情绪调节(情绪失调辅导),情绪的功能积极情绪体验愉快、平和、宁静、幸福感、乐观积极情感爱、淡泊、温柔、同感、责任感、 正义感,情绪管理,认知调整法客观评价自我、克服错误思维方式愉快情绪法 笑口常开、助人为乐、成功体验法负面情绪消除法 合理宣泄、放松法、目标转移法,社会适应与技能(行为偏差辅导),什么叫儿童行为偏差行为偏差的类型行为偏差原因行为偏差的干预:了解与接纳:我们可以不同意孩子的言行,但尊重他是有价值、有尊严的个体。强化:以奖为主,以罚为辅,物质和精神并用。示范:改变环境:,危机预防与干预(危机干预),校园冲突与干预灾后心理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干预青少年自杀预防和干预,什么叫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一种常见的危机状态,它包括心理创伤后的自杀和物质滥用,一般指遭受强奸、突然丧失亲人、暴力侵犯等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导致的心理障碍(延迟出现和长期存在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反复回忆创伤性体验:出现“闪回”,梦里再现应激事件、心神不宁、睡眠差。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退缩、感觉麻木、焦虑,给人木然、淡漠的感觉。警觉性增高:容易受惊吓、易激惹和攻击性行为、暴怒发作。对于儿童来讲,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他人和自己未来的态度发生变化对成年后的后遗效应,会导致性格、行为等不良后果。(肾上腺素、及其代谢水平偏高),受性侵犯和重度攻击学生的辅导建议,学校对攻击者予以严惩,张扬正气。辅导教师协同班主任为学生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对其进行情绪安抚对于诸如性侵犯的事件,要将知晓范围限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对于心理症状明显,超过学校辅导教师专业能力的,应该立即转介到医院相关科室就诊,切误拖延。,灾后学生危机应对,如何认识灾后的创伤与悲痛是发生在不正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