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工程测量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工程测量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工程测量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工程测量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题 一 名词解释 共 58 题 1 工程测量 大地水准面 铅垂线 绝对高程 中央子午线 水准测量 望远镜视准轴 水准路线 水准点 高差闭和差 水平角 竖直角 竖盘指标差 照准部偏心差 照准误差 直线定线 端点尺 刻划尺 尺长改正 温度改正 直线定向 方位角 象限角 子午线收敛角 轴北方向 误差 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误差传播定律 权 平面控制测量 导线 图根点 导线相对闭合差 归零差 比例尺精度 等 高线 等高距 地貌特征线 示坡线 视距测量 碎部测量 图廓 接图表 三北方向 坡度比例尺 填挖边界线 中线测量 转点 整 桩 中平测量 测设 整桩号测设 整桩距测设 建筑方格网 龙门桩 清基开挖线 施工基面 二 填空题 共 103 题 1 工程测量是一门 的科学 它是通过测定点之间的 和 三个基本量来实现的 2 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 3 通过平均海洋面的水准面称为 4 地面点沿 至 的距离称为点的绝对高程 而至 的铅垂距离称为它的相对高程 5 地面上两点 M N 之间的高差为 hMN 若 hMN 0 则点 M 于点 N 6 已知某点的横坐标通用值为 20365759 31m 则该点是在高斯投影分带的第 带号内 其自然值是 7 测量上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基本相似 它们不同的地方是 和 8 测量中测定地面点位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 和 来实现的 9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确定点位的测量方法分为 10 水准测量的原理是 11 高程测量按采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分有 和 三种 12 水准测量中 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调节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两者的关系是 13 由已知点 A 测量并计算未知点 B 的高程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 其计算公式是 二是 其计算公式是 14 写出水准仪上 3 条轴线的定义 1 视准轴 2 水准管轴 3 圆水准器轴 15 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有 1 2 3 16 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 和 17 三 四等水准路线 必须进行 观测或 观测 目的是消减 的影响 18 珠穆朗玛峰高为 8848 13 米 其含义是 19 水准测量中 转点的作用是 20 在某一段水准测量内 用双面尺法观测的结果中 红 黑面后视读数总和减去红 黑面前视读数总和 应等于 21 角度测量包括 和 22 水平角的定义是 观测水平角时 望远镜的视准轴饶仪器竖轴旋转所扫出的面应该是一个 面 23 竖直角的定义是 观测竖直角时 望远镜的视准轴饶仪器横轴旋转所扫出的面应该是一个 面 24 测量水平角时 对中的目的是 整平的目的是 25 写出光学经纬仪上几何轴线的名称及其英文缩写 26 经纬仪在进行角度测量时 其四条轴线要满足的几何条件为 1 2 3 27 设盘左读数为 L 盘右读数为 R 指标差为 x 则盘左正确读数为 盘右的正确的读数 竖盘为 全圆式顺时针注记 28 观测竖直角时 在读取竖盘读数之前 应调节 使之 其目的是使 处于一个正确的固定位置 29 观测水平角与竖直角时 用盘左 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或减少 的影响 30 直线定线的定义 31 直线定线一般可用 定线 当精度较高时才用 定线 32 称为钢尺的尺长误差 33 在精密距离丈量中 一般对丈量结果应加 和 三项改正 34 相位式测距原理是通过测量 在测线上往 返传播所产生的 再按公式计算出距离的 35 红外测距仪一般有两个以上频率的光波 其目的是为了解决 与 相匹配的问题 36 对某边往 返观测 得观测值分别为 87 213 米和 87 226 米 则观测结果为 米 相对误差为 37 红外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 5 2 10 6D mm 则固定误差为 比例误差为 38 称为直线定向 39 地面上同一点的 方向与 方向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方向与 方向的夹角叫子午线收敛角 40 自标准方向的 起算 量至某直线的 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根据标准方向的不同 方位角可分为 44 2 B1 A 325 和 41 以直线端点的 或 起算 量至直线的锐角 称为该直线的象限角 42 某直线的磁方位角 Am 为 65 42 其磁偏角 为东偏 3 20 子午线收敛角 为 2 10 则该直线的真方位角为 坐标方位角为 43 一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78 另一直线的象限角为北偏西 15 则两直线之间最小的水平夹角为 44 如右图中 已知 AB 203 则 12 21 45 研究误差的目的主要是对带有 的观测值给予适当的处理 以求得其最可靠值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取 46 系统误差具有三个特性 1 2 3 其主要消减的方法有 和 47 偶然误差具有四个特性 1 2 3 4 其主要消减方法有 和 48 用某一经纬仪测量水平角 一测回观测中误差为 15 欲使测角精度达到 5 需要测 个测回 49 用 6 级经纬仪按测回法测量某一角度 欲使测角精度达到 5 则测回数不得少于 50 在等精度观测中 取 做为观测值的最可靠值 设观测值中误差为 m 观测次数为 n 则最可靠值的中误差为 51 误差传播定律描述了 和 之间的关系 52 水准测量中 设一测站的高差观测中误差为 5mm 若 1KM 有 15 个测站 则 1KM 的高差中误差为 L 公里的高差中误差为 写出计算公式 53 已知正方形边长为 a 若用钢尺丈量一条边 其中误差为 3mm 则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为 若丈量正方形的每条边 其中误差 均为 3mm 则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为 54 测量工作的原则是 遵循这种原则的目的是为了限制 满足 和 的碎部测量的需要 55 经纬仪导线的起算数据至少有 和 观测数据是 和 导线计算的最终目的是求出 56 导线的布设形式有 和 57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主要采用 和 等测量方法 58 在小三角测量中 由各个三角形连续形成 的图形称为三角锁 而各个三角形连成 的图形称为三角网 59 小三角网的布设形式有 和 60 三角高程测量一般都采用 观测 其目的是消减 的影响 61 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有 测量和 测量 因此平面控制网可构成 和 的形式 62 三角高程测量一般与 同时进行 63 地形测量的任务是 64 所谓地形图的测绘就是将地面上各种 和 按照一定的比例测绘于图纸上 65 称为图的比例尺 常见的比例尺有 和 66 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的符号可分为 67 地形图上的 线和 线就是地性线 它是由一些有关的地貌特征点连接而成的 68 一组闭合的曲线是表示山头还是洼地 要根据 或 来判断 69 坐标格网的绘制方法有 和 两种 一般常用 70 对于 1 500 1 100 1 5000 的地形图 其比例尺精度分别为 和 71 高程相等的相邻点的连线称为 等高距是 72 一个测站上 测绘地形图的工作包括 73 测定碎部点的方法有 74 地形图分幅的方法有 和 75 某图幅的编号为 H 49 69 则其正北面相邻图幅的编号为 正东面相邻图幅的编号为 正南面相邻图 幅的编号为 正西面相邻图幅的编号为 76 某图图幅的编号为 F 48 127 其比例尺为 若编号为 J 50 107 3 则其比例尺为 若其编号为 Q 53 则其比例尺又为 77 某控制点的地理坐标为东经 102 14 30 北纬为 28 36 17 则该点所在 1 5 万比例尺梯形图幅的编号为 78 某幅正方形图幅编号为 123 4410 00 48 00 表示该图所在投影带的 经度为 123 图幅 的坐标 X KM Y KM 79 计算土方量的方法有 和 80 面积测定的方法一般有 和 81 中线测量是 的工作 其主要内容包括测设 82 中线测设的方法有 和 83 里程桩也称中桩 它标定了中线的 和 是线路 断面的施测依据 84 里程桩上标明的桩号的意义是 里程桩分为 和 两类 85 线路纵断面测量又称 测量分两步进行 先是 其采用 法 然后是进行 其 采用 法 86 横断面的测量方法有 和 87 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是在实地标定 88 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通常有 和 89 坡度线的测设有 和 两种方法 在坡度较小的地段常通常采用 在坡度较大且设计 坡度与地面自然坡度基本一致的地段通常采用 90 圆曲线的主点包括 和 91 圆曲线详细测设一般常采用的方法有 92 在两点坐标反算中 已知 XAB 0 YAB 0 而 tan YAB XAB 求出 13 36 24 则 AB 93 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和地形状况 建筑基线可布置成 等多种形式 94 为了施工恢复各交点位置 施工前必须将轴线延至开挖线外的 和 上 95 为了便于桩列定位 沿控制网边每隔几个柱子的间距还要设置控制桩 这种桩称为 96 管道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控制 和 位置 以确保管道按 和 敷设 97 顶管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控制 和 98 路基边桩测设的常用方法有 和 99 桥梁三角网的布设形式主要是 和 100 桥墩主要由 和 三部分组成 其中心线定位一般采用的方法有 和 101 在隧道施工测量中 平面控制测量常用 102 清基开挖线是 与 的交线 103 由于建筑物本身的荷重和外力作用 会使建筑物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形 当变形超过一定的限度 就将危害建筑物的安全 所以要对其进行 它分为 和 两个方面的内容 三 选择题 共 100 题 1 工程测量是一门测定点位 的科学 A 平面位置 B 高程 C A B 都不是 D A B 都是 2 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工程测量任务范围内的是 A 公路运营管理 B 测图 C 用图 D 放样 3 测量上确定点的位置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来实现的 下面哪个不在其中 A 距离 B 方位角 C 角度 D 高程 4 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地球形体 称为 A 旋转椭球体 B 大地体 C 参考椭球体 D 都不是 5 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延伸穿过陆地所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 A 大地水准面 B 地球椭球面 C 旋转椭球面 D 参考椭球面 6 某点的经度为东经 123 30 该点位于高斯平面投影 6 带的第 带号 A 19 B 20 C 21 D 22 7 以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纵轴 赤道投影为横轴建立的坐标系是 A 大地坐标系 B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C 地心坐标系 D 平面直角坐标系 8 设 A 点的通用坐标为 38246 78 15525833 20 米 则该点所在 6 度带带号及其坐标自然值为 A 38 2467 78 15525833 20 B 15 38246 78 25833 20 C 38 497532 22 15525833 20 D 15 38246 78 525833 20 9 适用于广大区域确定点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的坐标是 A 地理坐标系 B 平面直角坐标系 C 高斯 克吕格坐标系 D 都可以 10 地面点沿 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A 切线 B 法线 C 铅垂线 D 都不是 11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 来测定两点间高差的 A 水平面 B 水平视线 C 竖直面 D 铅垂线 12 在水准测量中 仪器视线高应等于 A 后视读数 后视点高程 B 前视读数 后视点高程 C 后视读数 前视点高程 D 前视读数 前视点高程 13 水准测量中 后视点 A 的高程为 40 000m 后视读数为 1 125m 前视读数为 2 571m 则前视点 B 的高程应为 A 43 696m B 38 554m C 41 446m D 36 304m 14 关于微倾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所产生的误差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误差大小一定 与前后视距无关 B 误差大小与两点间高差成比例 但与距离无关 C 误差与前 后视距之和成比例 D 误差与前 后视距之差成比例 15 中心十字丝交点与物镜中心的连线称为望远镜的 A 视准轴 B 横轴 C 竖轴 D 水准管轴 16 在水准测量中 转点所起的作用是 A 传递高程 B 传递距离 C 传递高差 D A 和 C 17 下列误差中 利用中间法不能消减的是 A 对光透镜运行误差 B 标尺零点误差 C 地球曲率影响 D 大气折光影响 18 水准测量中 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 A 竖轴竖直 B 视准轴水平 C 十字丝横丝水平 D 十字丝竖丝竖直 19 水准测量中 调节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 A 竖轴竖直 B 视准轴水平 C 十字丝横丝水平 D 十字丝竖丝竖直 20 水准仪四条主要轴线必须满足三个几何条件才能用之进行水准测量 下面条件中 不必要满足的是 A L L VV B LL CC C 十字丝横丝 仪器竖轴 D VV CC 0 180 270 90 21 圆水准器轴的检验校正是为了满足 A L L VV B L L CC C LL VV D LL CC 22 在进行水平角观测时 若瞄准的是目标正上方的某点 则所测的角度结果与该角的实际值相比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23 在进行竖直角观测时 若瞄准的是与目标在同一水平面的其他点 则所测竖直角的结果与实际上的角值相比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24 与右图中竖盘刻划相对应的竖角计算公式为 其中 L 为盘左时的读数 A 90 L B L 90 C 270 L D L 270 25 水平度盘指标与照准部的转动关系和竖盘与竖盘指标的转动关系不同之处在于 A 无差别 B 水平度盘 指标转动 度盘不动 竖盘 指标不动 度盘转动 C 水平度盘 指标不动 度盘转动 竖盘 指标不动 度盘转动 D 水平度盘 指标不动 度盘转动 竖盘 指标转动 度盘不动 26 在水平角的观测中 盘左盘右取平均值能消除的误差是 A 视准轴误差 B 照准误差 C 竖轴误差 D 对中误差 27 水平角测量中 哪项误差不能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值的观测方法消除 A 照准部偏心差 B 整平误差 C 视准轴误差 D 横轴误差 28 经纬仪在进行角度观测之前 不必要满足的条件是 A LL VV B CC HH C HH VV D CC L L 29 经纬仪视准轴检校是为了满足 A LL VV B HH VV C CC LL D CC HH 30 水平角观测时 盘左 盘右取平均值能消除的是 A 对中误差 B 整平误差 C 横轴误差 D 竖轴误差 31 若竖盘为全圆式顺时针注记 在进行竖直角观测时 盘左读数为 L 盘右读数为 R 指标差为 x 则盘左 盘右竖直角的正确值是 A 90 L x R x 270 B 90 L x R x 270 C L x 90 270 R x D L x 90 270 R x 32 某一钢尺的名义长度为 30 米 其在标准条件检定时它的实际长度为 30 012 米 则其尺长改正为 0 012mm 0 012mm 0 006mm 0 006mm 33 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L 30m 0 008m 1 2 10 5 30 t 20 m 则用其在 26 8 的条件下丈量一个整尺段的距离时 其温度改正 值为 A 2 45mm B 2 45mm C 1 45mm D 1 45mm 34 在山区丈量 AB 两点间的距离 往 返值分别为 286 58m 和 286 44m 则该距离的相对误差为 A 1 2047 B 1 2046 C 1 2045 D 1 2044 35 对某一段距离丈量了三次 其值分别为 29 8535m 29 8545m 29 8540m 且该段距离起始之间的高差为 0 152m 则该段距离的值和高 差改正值分别为 A 29 8540m 0 4mm B 29 8540m 0 4mm C 29 8536m 0 4mm D 29 8536m 0 4mm 36 对一距离进行往 返丈量 其值分别为 72 365m 和 72 353m 则其相对误差为 A 1 6030 B 1 6029 C 1 6028 D 1 6027 37 某钢尺的尺长方程为 lt 30 000 0 003 1 2 10 5 30 t 20 现用该钢尺量的 AB 的距离为 100 00m 则距离 AB 的尺长改正数 为 A 0 010m B 0 007m C 0 005m D 0 007m 38 一钢尺名义长度为 30 米 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度为 30 015 米 则用其量得两点间的距离为 64 780 米 该距离的实际长度是 A 64 748m B 64 812m C 64 821m D 64 784m 39 已知直线 AB 的真方位角为 48 50 15 A 点的磁偏角为 2 45 该直线磁方位角为 A 48 53 00 B 48 50 15 C 48 47 30 D 48 55 45 A B C 40 已知直线 AB 磁方位角为 58 40 52 磁坐偏角为西偏 2 20 则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A 58 40 52 B 58 42 52 C 58 43 12 D 58 38 32 41 已知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为 127 58 41 2 18 2 18 则该直线的磁方位角为 A 127 54 05 B 127 56 23 C 128 00 59 D 128 03 17 42 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45 则下列象限角表示的直线和该直线重合的是 A 南偏西 45 B 南偏东 45 C 北偏西 45 D 北偏东 45 4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三北方向的是 真北 坐北 磁北 轴北 44 下列选项中哪种说法不能确定唯一直线 方位角为 100 磁方位角为 100 象限角为 100 坐标方位角为 100 45 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 192 45 36 则其坐标反方位角为 A 192 45 36 B 12 45 36 C 167 14 24 D 12 14 24 46 直线 AB 的坐标方位角为 190 18 52 左角 ABC 的值为 80 52 16 则 BC 的坐标方位角值为 A 191 11 08 B 91 11 08 C 271 11 08 D 1 11 08 47 已知直线 AB 间的距离为 29 146m 用钢尺测得其值为 29 134m 则该观测值的真差为 70 43 78 18 48 已知一导线横坐标增量闭合差为 0 08m 纵坐标增量闭合差为 0 06m 导线全长为 392 90m 则该导线的全长相对闭和差为 1 4000 1 3500 1 3900 1 4500 49 如右图所示 已知 AB 337 00 52 右角 CAB 192 14 18 则直线 AC 的方位角为 79 15 10 169 15 10 259 15 10 349 15 10 50 在单三角锁中 观测到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值分别为 58 28 30 42 29 56 79 01 46 则在该三角形中 其内角改正数值 为 4 4 3 3 51 在野外进行地形测图中 为保证测量质量 地形点的间距选择一般是 随仪器的精度而定 随测绘方法而定 随比例尺和地形而定 随绘图技巧而定 52 同一张地形图上 等高线平距越大 说明 等高距越大 地面坡度越陡 等高距越小 地面坡度越缓 53 地形等高线经过河流时 应是 直接相交通过 近河岸时折向河流下游 近河岸时折向河流上游 A 近河岸折向河流上游并与河流正交 54 加粗等高线是指 首曲线 间曲线 计曲线 肋曲线 55 按照二分之一的基本等高距加密等高线是指 首曲线 间曲线 计曲线 肋曲线 5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物符号的是 比例符号 线形符号 非比例符号 注记符号 57 在小范围内 在测大比例尺地形图时 以 作为投影面 大地水准面 参考椭球面 圆球面 水平面 58 三幅地形图的比例尺分别为 1 1000 1 2000 1 5000 则其比例尺精度分别为 0 2m 0 4m 1 0m 0 1m 0 2m 0 5m 0 05m 0 1m 0 25m 0 5m 1 0m 2 5m 59 若地形图比例尺为 1 1000 等高距为 1m 要求从 A 至 B 点选择一条坡度不超过 5 的路线 则相邻等高线间的最小平距应为多少 图上距离是 多少 20m 1cm 10m 1cm 10m 2cm 20m 2cm 60 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 等高距 等高线平距 基本等高距 都不是 61 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地性线的是 山脊线 山谷线 山脚线 等高线 62 用经纬仪进行视距测量 已知 K 100 视距间隔为 0 25 竖直角为 2 45 则水平距离的值为 24 77m 24 94m 25 00m 25 06m 63 对于等高线而言 下面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同一等高线上的点的高程相等 等高线一定是闭和的连续曲线 等高线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相交 等高线与山脊线 山谷线正交 64 编号为 B 46 的图幅 其正西边的图幅编号为 B 47 A 46 B 45 C 46 65 编号为 J 50 14 的图幅 其正东边的图幅编号为 J 50 13 J 50 15 J 50 2 J 50 26 66 当按本图幅的西南角坐标进行编号时 则编号为 30 00 40 00 的图幅西南角的坐标为 KM 30 00 40 00 40 00 30 00 40 00 40 00 30 00 30 00 67 接图表的作用是 表示本图的代号 表示本图的边界线或范围 表示本图幅与其它图幅的位置关系 都不是 68 在 1 1000 的地形图上 AB 两点间的距离为 0 10m 高差为 5m 则地面上两点连线的坡度为 4 5 6 7 69 图的比例尺为 1 2000 等高距为 2m 要求在该图上从 A 到 B 以 5 的坡度选定一条最短的线路 则符合要求的最小平距为 30mm 20mm 10mm 5mm 70 在中线测量中 转点的作用是 传递方向 传递高程 A 和 B 都可以 A 和 B 都不行 71 已知线路导线的右角为 210 42 则其转角为 右转 30 42 右转 60 42 左转 60 42 左转 30 42 72 在路线右角测定之后 保持度盘位置不变 如果后视读数为 32 40 00 前视读数为 172 18 12 则分角线方向的度盘读数是 51 14 33 102 29 06 153 43 39 204 58 12 73 线路水准测量中 基平测量和中平测量各采用 方法 高差法 视线高法 高差法 高差法 视线高法 高差法 视线高法 视线高法 74 在中平测量中 转点的高程等于 视线高程 后视读数 视线高程 后视点高程 视线高程 前视点高程 视线高程 前视读数 75 下列选项中 不是测设最基本的工作的选项是 水平角测设 水平距离测设 高程测设 点位测设 76 某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L 30 0 003 1 25 10 5 30 t 20 若用其在 4 的温度下丈量了 60 米 则其温度改正数和实际长度分别 为 0 012m 59 988m 0 012m 60 012m 0 012m 59 982m 0 012m 59 982m 77 为了放样 18m 的一段水平距离 其两点高差为 0 2m 所用尺子的尺长方程式为 L 30 0 005 1 20 10 5 30 t 20 若放样时的温 度为 10 则放样时读数应为 18 0063m 17 9937m 18 0126m 17 9874m 78 如右下图所示 OC 60 500m AO C0 1 AOC 30 则 CC0的值为 0 009m 0 009m 0 0045m 0 0045m 79 在归化法测设 40 水平角时 对直接观测的水平角进行多测回观测得其值为 40 00 30 若 OC0 50 米 参照上图 则实际中应怎样调整 OC0至正确的测设位置 外移 0 007m 内移 0 007m 外移 0 003m 内移 0 003m 80 已知水准点 A 的高程为 8 500m 要测设高程为 8 350m 的 B 点 若在 A B 两点间 架设仪器后视 A 点的读数为 1 050m 则视线高和前视 B 点的读数应为 9 400m 0 900m O C C0 A 9 400m 1 200m 9 550m 0 900m 9 550m 1 200m 81 已知 MN 300 04 XM 14 22m YM 86 71m 要测设坐标为 XA 42 34m YA 85 00m 的 A 点 则仪器安置在 M 点上用极坐标法测设 A 点的 测设数据 MA和 SMA分别为 356 31 12 28 172m 266 31 12 28 172m 176 31 12 28 172m 86 31 12 28 172m 82 已知路线的转角为 39 15 又选定圆曲线的半径为 220m 则该圆曲线主点测设元素 T L E D 分别为 6 19m 13 57m 150 71m 78 45m 13 57m 150 71m 78 45m 6 19m 78 45m 150 71m 13 57m 6 19m 150 71m 13 57m 78 45m 6 19m 83 下列选项中 建筑基线一般不布设成 两点直线形 三点直线形 三点直角形 四点丁字形 84 桥梁三角网一般不布设成 大地四边形 中点多边形 双三角形 双大地四边形 85 坝体与地面的交线称为 建筑基线 腰线 坝脚线 清基开挖线 86 某隧洞进出口底板设计高程分别为 45 500m 和 44 700m 隧洞全长为 400m 隧洞为均坡 则离出口 100m 处的隧洞底板高程为 45 700m 45 300m 44 900m 44 500m 四 问答题 共 35 题 1 工程测量的定义及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2 测量上所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所用的直角坐标系统有何不同 3 什么叫大地水准面 测量中的点位计算和绘图能否投影到大地水准面上 为什么 4 测量选用的基准面应满足什么条件 为什么 5 水准仪必须满足那些条件 6 为什么把水准仪安置在距离前 后视两根尺子大致相等的地方 7 为什么水准测量读数时 视线不能靠近地面 8 转点在测量中起何作用 转点由前视点变为后视点及仪器搬至下一站的过程中 为什么不容许发生任何移动 如何选择转点 9 用经纬仪照准在同一竖直面类不同高度的两个点子 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一样 在一个测站 不在同一铅垂面上的不同高度的两个点 子 两视线之间夹角是不是所测得的水平角 10 什么叫竖直角 在测竖直角时 竖盘和指标的转动关系与测水平角时水平度盘和指标的转动关系有什么不同 11 水平角与竖直角的取值范围和符号有什么不同 12 钢尺量距精度受到那些误差的影响 在量距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13 当钢尺的实际长小于钢尺的名义长度时 使用这把尺量距是会把距离量长了还是量短了 若实际长小于名义长度时 又会怎么样 14 为什么红外测距仪要采用两个以上的调制频率 15 何谓直线定向 16 什么叫象限角 象限角与方位角有何关系 17 真方位角 磁方位角均可直接测定 坐标方位角一般不能直接测定 可通过计算获得 试问 计算某一条边的方位角时 需要什么已知数 据和测定的数据 18 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有什么区别 偶然误差具有哪些特性 19 何谓中误差 为什么用中误差来衡量观测值的精度 在一组等精度观测中 中误差与真误差有什么区别 20 利用误差传播定律时 应注意那些问题 21 布设测量控制网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为什么 22 导线可布设成哪几种形式 都在什么条件下采用 23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哪些 24 导线点的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 25 何谓比例尺 何谓比例尺精度 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26 等高线有什么特性 27 试述经纬仪测绘法测图的工作步骤 28 地形图在工程上有哪些用途 29 如何识别地貌 30 试述用等高线法进行土方估算的步骤 31 中线测量的任务是什么 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32 某里程桩号为 K25 400 试说明该桩号的意义 33 什么是穿线交点法 其主要的测设步骤有哪些 34 施工测量包括哪些内容任务 35 测设与测图有什么区别 五 计算题 共 20 题 1 已知某地某点的经度 112 47 试求它所在的 6 带与 3 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 2 某工程距离丈量容许误差为 1 100 万 试问多大范围内 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3 根据下表中的观测数据完成四等水准测量各测站的计算 下 丝 下 丝后 尺上 丝 前 尺上 丝 水准尺中丝读数 后视距前视距 测点 编号 点 号 视距差 d d 方向 及 尺号 黑 m 红 m K 黑 减 红 高差 中数 备 注 1 5710 793 后 5 1 3846 171 1 1970 417 前 6 0 5515 239 后 前 1 BM1 ZD1 2 1212 196 后 6 1 9346 621 1 7471 821 前 5 2 0086 796 后 前 2 ZD1 A K5 4 787 K6 4 687 4 调整下列闭合水准路线成果 并计算各点高程 其中 水准点的高程 HBM1 44 313m 水准测量成果调整表 高差值 测点测站数 观测值 m改正数 mm调整值 m 高程 m 备注 BM1 N1 N2 N3 N4 BM1 h2 1 424m h1 2 134mh3 1 787m h4 1 714m 11 站 h5 1 714m 10 站 8 站 8 站 12 站 N1N2 N3 N4 BM1 实测高差 h 已知高差 H终 H始 0 高差闭合差 fh 容许闭合差 fh 容 n10 一个测站的改正数 n fh 5 完成下表测回法测角记录的计算 水平角 测 站 测 回 数 盘 位 目 标 水平度盘读 数 半测回值 一测回值 平均值 草图 A0 12 00 左 B91 45 00 A180 11 30 1 右 B271 45 00 A90 11 48 左 B181 44 54 A270 12 12 O 2 右 B1 45 12 6 完成下表竖直角测量记录计算 测 站 目 标 竖盘 位置 竖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指标差竖盘形式 左 81 18 42 M 右 278 41 30 左 124 03 30 O N 右 235 56 54 全圆式 顺时针 注记 7 丈量两段距离 一段往测为 126 78 米 返测为 126 68 米 另一段往测 返测分别为 357 23 米和 357 33 米 问哪一段丈量的结果比较精 确 为什么 两段距离丈量的结果各等于多少 8 一根名义长为 30 米的钢尺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为 30 012 米 用这根钢尺量得两点间距离为 264 580 米 求经过尺长改正后的距离 9 计算下图各边的方位角 反方位角和象限角 计算结果 23 32 R23 34 43 R34 42 24 R42 AB O 3 1 2 4 12 1 3 2 4 12 126 18 28 1 134 34 26 2 57 32 46 3 61 17 20 4 61 09 54 10 已知 CB 290 50 10 i 如图所示 求 AB ED 11 设丈量了两段距离 结果为 l1 528 46m 0 21m l2 517 25m 0 16m 试比较这两段距离之和及之差的精度 12 如图所示 三角形的三个观测值列于图上 已知 CB 124 15 求 BA和 CA 13 闭合导线的观测数据和已知数据如表所示 试求 B C D 三点的坐标 取为至 增量计算值 m 改正后增量 m 坐标值 点号 坐标方位角 距离 m x y x yxy A500 000500 000 125 30 30 105 22 B 53 18 43 80 18 C 306 19 15 129 34 D A 215 53 17 78 16 209 29 40 140 30 00 234 00 00 A B C D E 59 43 56 73 21 40 46 54 12 B C A C A 辅助计算 fx fy fD K X D A dAB C B 14 如图 已知 AB 150 30 42 CD 28 44 02 试计算附合导线各边的方位角 f 容 40 n 15 如图 仪器安置在 A 点 要测定 M 点的距离和高程 今测得仰角 17 02 视距间隔n 1 37m 量得仪器高 i 1 32m 目标高 l 2 00m 已知 A 点高程为 HA 80 643m 试计算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 M 点高程 16 已知下列左角和右角 试计算线路的转角 并说明路线是左转角还是右转角 1 左角 1 170 24 30 2 右角 2 165 25 36 17 完成下表中平测量记录的计算 水准尺读数 m 测点 后视中视前视 视线高程 m 高程 m 备注 BM51 426417 628 K4 9800 87 K5 0001 56 0204 25 0401 62 0602 30 ZD10 8762 402 0802 42 092 41 87 95 12 00 260 40 20 100 10 30 1142 10 10 B 2 A D C i A M l h 1000 32 ZD21 2862 004 1203 15 1403 04 1600 94 1801 88 2002 00 ZD32 186 18 已知交点的里程为 K3 182 76 测得转角 y 25 48 圆曲线半径 R 300m 求曲线测设元素及主点里程 19 设拟测设 AB 的水平距离 D0 18m 经水准测量得相邻桩之间的高差 h 0 115m 精密丈量时所用钢尺的名义长度 L0 30m 实际长度 L 29 997m 膨胀系数 1 25 10 5 检定钢尺时的温度 t 20 求在 4 环境下测设时在地面上应量出的长度 D 20 已知 MN 300 25 17 XM 14 228m YM 77 564m XA 47 337m YA 73 556m 试计算置仪器于 M 点 用极坐标法测设 A 点所需的数 据 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共 58 题 1 是一门测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2 代替海水静止时水面的平均海水面是一个特定的重力等位的水准面 面上处处与重力方向线正交 称为大地水准面 3 重力方向线 4 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5 高斯分带投影中 位于各带中央的子午线 6 又名几何水准测量 它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两点高差的测量 7 望远镜十子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8 在两水准点之间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 也就是所经路线上各高程点的连线 9 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点 10 在水准测量中 由于误差的存在 使得两点间的实测高差与其理论值不符 其差称为高差闭合差 11 一点至两目标方向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 12 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点至目标倾斜视线与水平线所夹的锐角 13 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 竖盘指标不是恰好指在始读数 MO 上 而是与之相差一个 x 角 称为竖盘指标差 14 是指照准部旋转中心与水平度盘分划中心不重合 指标在度盘上读数时产生的误差 15 是指视准轴偏离目标与理想照准线的夹角 16 在欲量直线的方向上标定出一些表明直线走向的中间点的工作 17 以最外端作为零点位置的钢尺 18 在前端刻有零分划线的钢尺 19 钢尺实际长度与名义长度的差值 20 钢尺检定时的温度与用之进行丈量时温度一般不相等则由于温度变化引起钢尺本身热胀冷缩所导致的尺长变化称为温度改正 21 确定直线与一基本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 以表达直线方位 22 以直线端点的子午线北端起算 顺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水平夹角 23 以直线端点的子午线北端或南端起算 量至直线的锐角 24 地面上两点真子午线间的夹角 25 坐标纵轴 x 轴 正向所指方向 轴子午线北端所指方向 26 在测量中 由于仪器本身不尽完善 观测者的局限性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 使得观测值不可避免地与其理论值不符 这种不符值称为误差 例如 观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不等 180 27 观测误差在正负号及量的大小上表现出一致的倾向 即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保持为常数 这类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28 观测值结果的差异在正负号和数值上都没有表现出一致的倾向 即没有任何规律性 列如读数时估读小数的误差等等 这种误差 称为偶 然误差 29 是一种阐明直接观测值与其函数之间的误差关系的规律 30 就是衡量不等精度观测值在计算中应占的比例数 等精度时观测值权相等 即求算术平均值即可 31 在全测区范围内选点布网 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 x y 的工作 称为平面控制测量 32 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称为导线 33 直接用于测图的控制点 也称为地形控制点或图根控制点 34 在导线测量中 实际计算出的闭合 或附合 导线坐标并不闭合 附合 存在着一个终点点位误差 f f 与导线全长的比值就称为导线相 对闭合差 全长相对闭合差 35 在用全圆方向观测法测量水平角时 两次照准起始方向的读数差称为归零差 36 按比例尺缩小 相当于图上 0 1 的地上水平距离 0 1 M 称为比例尺精度 37 地面上相邻等高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38 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39 地表相邻坡面的交线 即相邻特征点的连线 称为地貌特征线 亦称地性线或棱线 40 垂直绘在等高线上表示坡度递减方向的短线 41 是根据几何光学原理 利用望远镜视距丝 上 下丝 同时测定地形点距离和高差的一种方法 42 是以图根控制点为测站 测定周围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并按规定的图式符号绘成地形图的一种测量方法 43 图的边界线或范围线 44 一种表示本图幅与相邻图幅的相关关系的表格 45 表示真北 轴北 磁北方向之间的关系图 46 一种量测地面坡度的图解尺度 47 填挖场地中 高程等于该场地设计的平整后高程的点的连线 也就是和该场地设计的平整后高程相等的等高线 48 就是把线路工程的中心线 中线 标定在地面上 并测出其里程的工作 49 当相邻两交点互不通视时 为测角和量距需要 应在其连线或延长线上测定一点或数点 称为转点 其作用主要是传递方向 50 是从路线的起始点开始 按规定桩距 20m 或 50m 设置的里程桩 51 用视线高的方法测定相邻两水准点间中桩的地面高程 52 就是通过测量的方法 将设计的已知数值 列如 已知长度的水平距离 已知角值的水平角等等 标定到实地上的工作 53 将曲线上靠近起点 ZY 的第一个桩的桩号凑整成为桩距 0 l 的倍数的整桩号 然后按桩距连续向曲终点 YZ 设桩的测设方法 这样设置的桩 均为整桩号 54 从曲线起点 ZY 和终点 YZ 开始 分别以桩距 0 l 连续向曲线中点 QZ 设桩的测设方法 由于这样设置的桩均为零桩号 因此应注意加设北米 桩和公里桩 55 在大中型建筑场地中 建筑物布置整齐 密集 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时采用的正方形或矩形网格 称为建筑方格网 56 在建筑物四角和中间隔墙的两端基槽之外 1 2m 处 竖直钉设的木桩称为龙门桩 57 就是坝体与地面的交线 58 在坡面上竖立杆塔时 作为杆塔基础的深度和杆塔高度的基准面 称为施工基面 二 填空题参考答案 共 103 题 1 测定地面点位 距离 角度 高差 2 测图 用图 放图 放样 3 大地水准面 4 铅垂线 大地水准面 任意假定水准面 5 HN HM 高 6 20 134240 69 7 坐标轴互换 象限顺序相反 8 距离 角度 高程 9 从整体到局部 先控制后碎部 控制测量 碎部测量 10 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 测定两点间的高差 11 水准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 气压高程测量 12 使水准仪纵轴竖直 使视准轴水平 垂直 13 高差法 HB HA Hab 视线高法 HB Hi b 14 中心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过水准管零点的纵向切线 过圆水准器零点的法线 15 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竖轴 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 十字形中横丝应垂直于竖轴 16 闭合水准路线 附和水准路线 支水准路线 17 往返 对向 球气差 18 峰顶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是 8848 13 米 19 传递高程 高差 20 该段水准路线的高差的两倍 偶数站 21 水平角测量 竖直角测量 22 地面上一点至目标方向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 水平 23 在同一竖直面内 一点至目标的倾斜视线与水平视线所夹的锐角 铅垂 24 使仪器中心 竖轴 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使仪器的竖轴竖直 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25 HH 横轴 VV 竖轴 CC 视准轴 LL 水准管轴 26 照准部水准管轴应垂直于竖轴 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 横轴应垂直于竖轴 27 90 x L R 270 x 28 竖盘指标水准气泡 居中 竖盘指标 29 视准轴误差 横轴误差 照准部偏心误差 30 在直线方向上标定出一些中间点的工作 31 标杆皮尺 经纬仪 32 钢尺实际长度与其名义长度之差 33 尺长改正 温度改正 高差改正 34 调制光波 相位移 35 测程 测距精度 36 87 220 1 6700 37 5mm 2mm Km 38 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以表达直线的方向 39 真北 磁北 磁北 真北 真北 轴北 轴北 真北 40 北端 水平夹角 真方位角 磁方位角 坐标方位角 41 子午线北端 南端 42 65 45 20 65 47 30 43 87 44 304 124 45 误差 算术平均值 46 误差的绝对值为一常量 或按一确定的规律变化 误差的正负号保持不变 误差的绝对值随着单一观测值的倍数而累积 检校仪器 求改 正数 对称观测 47 误差的大小不超过一定的界限 小误差出现的机会比大误差多 互为反数的误差出现机会相同 误差的平均值随观测值个数的增多而趋近 于零 提高仪器等级 进行多余观测 求平差值 48 9 49 3 50 算术平均值 n m 51 观测值 观测值函数 52 19 4mm 15 L mm 53 12mm 6mm 54 从整体到局部 由高级到低级 误差的传播范围 测图 放样 55 一条边的方位角 一个点的坐标 两点间距离 水平角 各个导线点的坐标 56 附和导线 闭合导线 支导线 57 导线测量 三角测量 交会测量 58 带状 网状 59 单三角锁 线形三角锁 中点多边形 大地四边形 60 对向 球气差 61 导线 三角 导线网 三角网 62 平面控制 63 测绘地形图 64 地物 地貌 65 图上任一线段与地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数字比例尺 直线比例尺 66 比例符号 非比例符号 线形符号 注记符号 67 山脊线 山谷线 68 示坡线 高程注记 69 对角线法 坐标格网尺法 对角线法 70 0 05m 0 1m 0 5m 71 等高线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72 观测 计算 绘图 立尺 跑尺 73 极坐标法 直角坐标法 距离交会法 角度交会法 距离角度交会法 74 梯形分幅 矩形分幅 75 H 49 57 H 49 70 H 49 81 H 49 68 76 1 10 万 1 1 万 1 100 万 77 H 48 78 中央子午线 西南角 4410 00 48 00 79 等高线法 断面法 方格法 80 透明方格法 透明平行线法 数字求积仪法 81 把线路工程的中心 中线 标定在地面上 并测出其里程 中线各交点和转点 线路各转角 82 穿线交点发 拨角放样法 83 平面位置 里程 纵 横 84 该桩至路线起点的水平距离 整桩 加桩 85 路线水准测量 基平测量 高差法 中平测量 视线高法 86 标杆皮尺法 水准仪法 经纬仪法 87 水平距离 水平角 高程 88 极坐标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